漣水縣商務局抓好安全促生產

打好防範“組合拳” 種好監管“責任田”

漣水縣商務局抓好安全促生產

漣水縣商務局採取卓有成效的措施,一著不讓,一刻不放,打好安全生產主動仗。今年一季度,全縣商務系統未發生一例安全生產事故,保證外資外貿企業高質量運行,生產經營單位可持續發展。1~3月份,全縣到賬外資3382.2萬美元,佔市對縣考核指標1.25億美元的27.05%,同比增長7.5%;外貿進出口總額7000萬美元,同比增長1.8%;電子商務營業額12億元,同比增長9%;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0億元,同比增長8.5%。

強化領導,立足抓早。新年伊始,該局就把安全生產當作頭等大事、重中之重來抓。由於人事變動,及時調整和充實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責任制,嚴格執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健全各項安全監管制度,形成人人講安全、處處抓安全、事事保安全的濃烈氛圍。每月召開一次相關責任單位參加的安全生產例會,深入分析安全生產形勢,佈置下階段安全生產工作。完善16類安全臺賬,每次檢查、複檢、抽查,都建檔立卡,留下影像資料。建立安全生產網絡,實行網格化監管,形成上下一張網、安全全覆蓋、監管無盲區的格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目標,以典型引路、隱患排查、專項治理為抓手,堅決把安全責任、安全制度、安全措施落到實處,以百倍的努力,防止“萬一”的發生。

強化監管,力度不軟。今年年初,該局制定了《2019年安全生產工作方案》,完善了《漣水縣商務局應急管理預案》,並進行各種演練,做到平時練好兵,“戰時”打勝仗。響水天嘉宜化工廠特大爆炸事故發生後,該局及時召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會議,局長王飛要求大家吸取教訓,警鐘長鳴,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打好安全生產防範“組合拳”,種好安全監管“責任田”。邀請縣應急管理局、消防大隊負責人講課,學習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觀看典型火災案例警示教育片,使大家心靈受到震撼,安全意識提升,防範觀念增強。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後的生產經營中遵紀守法,確保安全生產無事故。該局執法大隊每月組織一次安全生產檢查,節假日加大檢查頻次,深入農貿市場、加油站點、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大型商超企業和人員密集場所排查治理安全隱患。第一季度開展保“兩節”“兩會”專項行動,在宣傳上鼓勁造勢,在監管上防微杜漸,在治理上加大力度,堅決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在一季度成品油市場整治中,要求手續齊全的規範經營,守法經營,安全經營;證照不齊的限期補辦到位,否則停業整頓。無證無照的加油站點堅決取締,安全設施不達標的不得經營。

強化防範,治理隱患。該局時刻把安全責任扛在肩上,安全制度挺在前面,安全措施落在實地,以如履薄冰的心態,如坐針氈的常態,如臨險境的狀態,一著不讓抓好安全生產。一是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將“四不兩直”、明察暗訪、專項督查等制度常態化,增強督促檢查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群眾舉報的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動真碰硬,一查到底。二是開展“安康杯”“冬安賽”等競賽活動,給外資外貿企業職工注入“安全大如天,安全無小事”的理念,做到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自覺遵守操作規程,主動抓好安全生產,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整改,防患於未然。去年以來,新引進和新增資的32家外資企業在籌建過程中嚴格遵守“三同時”,投產後處處抓好安全生產,沒有發生一例安全事故,保證了企業的良性運行。三是經常性、突擊性相結合,排查治理安全隱患,以法制化、規範化、系統化推進安全生產。今年一季度以來,共排查出安全隱患89處,現場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到位。今年元旦、春節期間,該局會同縣市場監管局,對農貿市場的蔬菜、熟食店鋪進行逐戶檢查,農藥殘留、添加劑超標的一律逐出市場,確保廣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莊 健 蘆 江 陳 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