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句名言來形容讀書的魅力?

海藻微視野


當我看到這個題目,心中有了很多答案。

當然,我很喜歡讀書,各種類目,從四書五經到蠟筆小新,從道德經到西方哲學,抬頭看時間簡史,低頭看金庸古龍。

所以,讓我們看看如何形容讀書的魅力,讓我們找一些通俗的答案

比如簡單一點的

“書到用時方恨少”——《增廣賢文》

這句話很明確簡單的告訴了我們,等你需要的時候,會發現自己讀的書還是少,當然這句話還有後半段,事非經過不知難。

還有告訴我們讀書收穫的

“腹有詩書氣自華”——蘇軾《和董傳留別》

蘇軾告訴我們,只要自己胸中有學問,自然光彩奪人,哪怕身上穿的麻衣爛衫,也會自生氣象萬千。

然後是讀書的直接作用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雖然這首詩是杜甫送給韋濟的詩,但詩文中也有提及自己算是儒冠多誤身,畢竟還有過乞討般的日子。可是讀書讀的多了,真的下筆寫文,自帶丘壑,百星璀璨。

當然有最重要且我最喜歡的一句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趙恆《勵學篇》

原文當然不是這樣,只是選取了最讓人渴望的兩句話。這首勸學詩,其實是為了勉勵古人多讀書去考取功名的,說的是你只要多讀書,便能有榮華富貴,更有幾多美人。雖然有點過分追求功名利祿,也物質化了讀書這件事,但這種生動的比喻確實讓其廣為流傳。

為什麼我會喜歡最後一句呢,因為不管本意如何,我們如果正面一點去看待,書中有著自己的世界,可以讓我置身於此,感受那些我不曾或無法感受的人、事、物、景、情、理。

美酒佳餚,千奇百怪,人生百態,妖嬈曼妙,最全的,也就是書裡。

當若是問我,那一句名言可以充分的展示讀書魅力?我可以能會換上一句,可能是一篇。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 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 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弗朗西斯 培·根《談讀書》

這其實是弗朗西斯在《隨筆》當中的一小篇,但用大量的排比,精準的比喻來論證讀書這件事帶給人們的表現。

其實我更喜歡這篇文章的開頭,文中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說的是讀書的怡情,最能夠展現的便是自己幽居之時,在我看來也確實如此,那時候一本小說能夠讓你足不出戶卻看遍天地。說足以博彩,最能夠展現的,就是在和其他人高談闊論的時候,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也好,或是脫口而出的典故,無人所知的趣聞雜說,確實令人刮目相看。說足以長才,最能夠展現的便是判別事物,在我看來,論對錯、辯是非,也確實都源於我們所遇所學。

所以,凡我所遇,皆有所學,凡有所學,皆成我性格。

書,是我最簡單的學習方法,同時也是試錯成本最低的方法,我無法每件事情都通過經驗判斷,所以我按照書中的道理去實行。就算我沒有把書中的智慧運用到生活當中去,那我起碼也再書中,領會了我不同的人生。

所以說,如何用一句名言來形容讀書的魅力?

也去讀書吧,因為只要自己讀書了,就一定能找到那個形容。


麋鹿子


看到這個話題想起了一個笑話,沒怎麼讀過書的人看到晚霞會說,我去666,老鐵真好看。讀過書的會說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鷺齊飛。

讀書的魅力很難用語言表述。

我簡單講一下我經歷的幾個年齡階段對讀書這件事的體會吧。

階段一:小時候總覺得讀書是統治階級為了方便管理的統治工具。讀書1.不能帶來吃,2.不能帶來喝,3.百無一用是書生,肩不能挑,力不能抗。唯一有用的地方就是可以顯擺一下,作為同學相處之間的談資。

階段二:長大一些讀書的好處顯現了出來,我家鄰居考進了香港大學,從此再沒回來過,我不是說香港大學就有多好,而是她將有機會去看,我這輩子都有可能不曾會看到的風景。

階段三:發奮圖強的看書,惡補以前虧欠的書,你一年不看書,說實話,你有可能就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補回來,最貴的就是光陰。

好像跑題了,呵呵,今天就先說到這裡吧,願每個讀書人,心都有歸處,世間繁華,歸來時仍是少年吧





張飛撩書


記得從初中開始我就愛上了讀書,我家是農村的,家裡沒有什麼書籍,是軍營裡隨軍家屬的孩子跟我是同班同桌,他課餘看書引起我的興趣,並不斷跟他借書看。課餘看書並沒有讓我的學習成就下降,反而一直保持全班級前茅。那個時候不知道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更不明白“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是感覺書中故事人物深深打動了我,描寫的環境,內心活動等等,如臨其境,我成為了書中一員,同喜同悲,沉醉其中,比看電影有意思,有時候還寫個讀後感,把內心所思所想寫出來。

後來,發現自己一直喜歡看書,幾十年來,書籍成為我最要好的老師和朋友,包括現在,一直喜歡讀書。

至於用哪句名言來描述讀書的魅力,一路走來,我感覺還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和“腹有詩書氣自華”適合,箇中滋味,自明瞭。





安福佳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讀書,是讓我們漲知識,我深有感觸的是一句“書到用時方恨少”。

還有兩句:

學習永遠不晚——高爾基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我愛讀書,可屬於囫圇吞棗一類吧?看過之後就忘了。

前幾天,我帶著孫子與一個學前班的小朋友玩,她教會了我一首兒歌,原文是這樣:

我在草地上翻跟頭

第一個跟頭,我看見綠色的天空掛滿高樓;第二個跟頭,我看見朵朵白雲在我腳下游;第三個跟頭,我看見我的雙手托起整個地球;每個跟頭都有奇妙的鏡頭。

生活中處處都有奇妙的景象,如果我們有較好的語言功底,把看見的用美妙的句子寫出來,是不是很好呢?這就是讀書的魅力。



凝涵7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自古就是一件艱苦的事,許多前人名家給我們留下來膾炙人口的佳篇名句,激勵後人努力發奮學習。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學習

2、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高爾基學習

3、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

4、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6、書到用時方恨少。——陸游



7、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高爾基

8、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

9、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10、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然而最美的讀書名言卻是我們偉大的周恩來總理說的!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經典語錄,是他在少年時代立下的宏偉志向。

周恩來12歲那年來到東北,進了東關模範學校讀書。期間親眼目睹了外國租界裡國人受欺的情景,體會到了大人們所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一天課上,校長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  同學們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說:“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  校長注意到周恩來一直默默地坐在那裡,就點名讓他回答。周恩來站起來堅定地回答: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校長大振!他沒想到,一個小孩子竟有如此抱負!他禁不住喝彩:“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古人云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自古就是一件艱苦的事,許多前人名家給我們留下來膾炙人口的佳篇名句,激勵後人努力發奮學習!


玉玲瓏格格


借用一句梅吹經典語錄:“我的生活只有三件事最重要,書,女人,梅西。”

讀書讓使你沉澱下來,浮躁自然遠你而去。讀書使人氣質沉穩,內斂,淑靜,腹有詩書氣自華。

寫書人,多是內秀,慈悲,高智商高情商之人。面對一本好書,我總是心懷崇敬,我渴望透過文字與寫書人心靈交流。與肝膽人共事,於無字處讀書。書是神聖的,讀書即是讀人,交心。



劍氣如霜武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我認為讀書的問題在於可以用知識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深刻有深度。杜甫的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十分形象地寫出了這種情況。

當我們博覽群書,讀的書多了,寫起文章來就如有天助。運用起文字來你就得心應手當我們的情感無處宣洩的時候,當我們遇到美景無法去描寫的時候,當我們的內心感覺無法表達出來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用筆通過文字來寫下自己內心那些無法宣洩的感情。

在面對內心感嘆的時候,也不會在說了“啊,大海”之後就無字可說。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徵,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每天一點文化小知識


如何用一句名言來形容讀書的魅力?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讀書的魅力正在於此。

古人留下的關於讀書之用的典型話語是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被視為博取功名、財富的手段。對少數人來說,多讀書,確有這功效;但是,對多數人來說,這樣讀書太過沉重。現代社會諸多事實表明,讀書之多寡同財富之多寡並不成正比。 讀書如交友,一卷在手,宛若與摯友促膝談心;讀書似水,看似波瀾不驚,但流淌著激情,滋潤著心田。讀書帶來的更多是精神財富, 無關太多物質財富。 讀書之美在於養心、養生、養顏。

一、讀書可養心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改善一樣;精神上的各種不足,可以通過閱讀來改善。讀書可以養性怡情,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實提升。哲人說:人類認識自身的方式,最佳的莫過於求知、思索、追憶和緬懷。這些主要方式,在閱讀的整個過程裡都可以找得到。我們需要在寧靜平和的閱讀中反思自己,遠離浮躁,求得內心之平靜。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之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後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 書之味,無奇不有,甜酸苦辣,百味聚集。人生之路註定坎坷,倘能在辛苦奔忙之餘,將心思從俗界中拔出,與書中人物默默交流,於一瞬之間體味世間永恆之美,何其樂哉!

二、讀書可養生

一個把閱讀當作生活方式、當作生命一部分的人,能夠健康長壽。書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藥。凡是喜歡讀書,以讀書為樂,勤於用腦的人,都比終日無所事事的人活得健康、活得明白。

英國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人數逐年攀升,醫生們嘗試給患者開“圖書處方”。處方上面寫的不是什麼新藥,而是幾本書名。患者拿著它到當地圖書館裡“照方抓書”,拿回家研讀消化。在這些圖書中,比較常見的有 《人性的優點》《理智戰勝情緒》等。專家認為,讀書療法將對那些輕中度抑鬱症、焦慮症或其他心理疾病產生良好效果。學界大師多長壽可視為讀書助健康的明證:四年前,著名歷史學家劉緒貽偕夫人齊迎百歲華誕;著名語言學家朱祖延活到了90歲;當代傷寒學泰斗李培生活到了96歲;中國醫學泰斗裘法祖則活到了94歲;紅學大師周汝昌享年95歲。

三、讀書可養顏

“腹有詩書氣自華。”現實生活中,美麗的容貌、精心的裝扮,都能給人以美感。 但是,這種外表的美總是膚淺而短暫的,如同天上的流雲,轉瞬即逝。高檔的化妝品只能延遲衰老,越老越美麗這件事只有讀書能實現。文學家、翻譯家楊絳被稱為“最美大先生”。百歲時出現在大眾面前,年齡難掩風華,面容白皙清秀,氣質淡雅從容。讀書的女人永遠美麗,這是讀書饋贈人的最重要的禮物之一。書讀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其實它們仍是潛在的,會隱藏在氣質裡、談吐裡、胸襟上。讀書不分年齡, 年年歲歲都是女人讀書的芳齡,讀書對於女人來說,永遠是一份不過時的美麗。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


思維技術


讀書其實就要花不少的錢,但,書裡的知識卻是無價的財富。要我用一句名言來形容書籍的魅力,我會選擇: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讀書對氣質的昇華

一個人文化程度的高低與其氣質有著很大的關係。有些人“縱然生的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一旦被貼上了沒文化的標籤,外表的一些光鮮亮麗立刻就會黯然失色。沒有文化的富豪被戲稱為“土豪”,沒文化的人會被稱為“土包子”。沒錯,不讀書就會沒文化,就是給人土裡土氣的感覺,氣質形象自然會大打折扣。讀書能給人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影響,能使你的談吐、姿態等更有氣質。



也許覺得讀那麼多書都用不上,讀了又忘,幾年前看的小說全然不記得裡面講的是什麼了。其實這個問題不用擔心,因為人類本身就會遺忘。那麼讀來還有什麼用呢?我想說,你所看過的東西都會融為你的骨血,能記住的,能為你所用。不能記住的,就讓它去吧。等到多年以後你再重頭來看,你會發現你對所讀的書並不是完全那麼陌生,你會產生新的感想和收穫,這也是讀書的一大妙處。

二、讀書的魅力外現為氣質

教過我的老師曾經說過,他走在學校裡,幾乎能判斷哪個學生是讀中文的,因為他們身上會有一種文人的氣質,這在別的系的學生身上很少能看見。這就是讀書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真不是玩笑話。向來有“字如其人”的說法,也是如此。陽剛的人寫出來的字大多很粗獷、堅挺、莊嚴,而陰柔的人寫的字偏軟和小巧。讀書也是能外現的,而這種外現最為直觀的就是你的氣質。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裡面的精神財富是龐大的。多讀書也能增強人的自信心,因為知識會給人無盡的力量。


無庸文學


綠滿窗前草不除

宋朝末年有個讀書人叫翁森,作了一首詩叫《四時讀書樂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雲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四時讀書樂》勸學,沒有那種世俗的讀書做官、光宗耀祖的思想。它講的是讀書的高雅情趣,不被功名利祿所引誘,而把一年四季都視為讀書的好時光,勉勵人們勤奮讀書。他認為讀書的樂趣是怎樣的呢?就好比綠草長到窗前而不剪除,登高遠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是一種極有情調的高品味的讀書,不用“書山有路勤為徑”,更不用“學海無涯苦作舟”,完全是一種極度放鬆的讀書狀態,是一種詩意的棲居。少了功利,不用“頭懸樑,錐刺股”,讓讀書成為一種精神的“需要”,更是一種清潔高雅的享受,這種境界才是真正“讀書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