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建全國規模最大生物技術產業基地

4月22日,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德州市生物技術產業五年行動計劃》中提到,到2022年底,把德州建設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生物技術產業基地、全國生物製造領域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化基地和人才集聚地、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躋身全國前10位的生物技術產業示範基地,力爭德州高新區列入國家“十三五”生物製造專業示範區,打造一批進入國際市場的高端產品和高端品牌。

到2020年,全市生物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40億元;到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360億元,年均增長9%,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70家,培植年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龍頭企業3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50億元的骨幹企業7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5-10家。整合現有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技術和產品研發公共服務平臺,新增省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3-5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5-8個,建成國內一流的人才創業基地。以列入全市工業重點項目名單企業為基礎,力爭年均投入50億元以上,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實施重點幫扶,推進跨界融合。

以禹城市為核心區,依託保齡寶、龍力、禹王等龍頭企業,圍繞糖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重點領域創新前沿和關鍵技術,實施產業鏈提升工程,提高玉米、小麥、大豆等產品的綜合利用水平,大力發展營養補充劑和功能性保健品,支持發展功能糖、植物蛋白等功能性食品。重點圍繞增強免疫功能、營養素補充等功能類型,開發新一代功能保健食品。積極開發功能性果蔬產品等生物技術食品。大力推動綠色生物工藝在農業、食品、化工等領域關鍵工藝環節的推廣應用,加快運用生物技術改造傳統工藝,減少工業生產能耗物耗與汙染物排放。

以臨邑縣、平原縣和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區,大力發展新型保健藥品、抗感染藥物、診斷試劑等,加強開發新型基因工程藥物、生物基化學藥物等具有重大臨床需求的創新藥物,推進生物芯片、人造血管等生物醫學工程產業化,創建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平臺、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

依託良星種業等骨幹企業,加強優質糧油、畜禽、水產等農作物的生物技術育種,建設一批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的育種基地和生產示範基地,打造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生物種業企業,加快農業動植物新品種產業化和市場化推廣。發展新型生物農藥、有機複合肥等綠色農用生物製品。支持殺蟲、防病、促生的新型高效多功能生物藥肥、農藥、殺菌劑、防菌劑的研發推廣及產業化。利用生物技術發展食用菌等系列產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