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神奇的“72法則”,感受複利的魅力

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給你100萬本金做投資,那麼你覺得多長時間,可以把它變成200萬呢?

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就能幫大家快速回答這個問題。

關注投資理財的朋友,都聽說過一個詞叫做“複利”,就是在每一個計息期後,把所生利息都計入本金,再計算下一個週期的利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利滾利”、“滾雪球”。

股神巴菲特的一生,就是複利奇蹟的最佳證明,年均20%以上的複合收益率,讓他成為了世界頂尖的富豪。

關於複利,有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一個是收益增長率,一個是投資時間長短。投資收益增長率越高,投資時間越長,那麼複利爆發的威力就越大,財富的積累也越大。

今天呀,我要給大家介紹一個與複利密切相關的“72法則”,同樣也與投資收益率和投資時間有關。

假設我們按1%的複利計息,那麼不管投資了多少本金,在大約72年後,本金就會翻倍,這個規律就是“72法則”。

那麼,72法則在我們投資理財時,有哪些實際應用呢?

第一,我們可以用72法則來推算資金翻倍的時間。

回到我們前面的問題,假如給你100萬本金做投資,需要幾年才能翻倍?運用72法則來推算,這個問題就很容易回答了。

如果你的投資年收益率只有5%,那麼72/5=14.4,也就是說14.4年後,100萬才會變成200萬。

如果你的投資年收益率有10%,那麼72/10=7.2,也就是說7.2年後,100萬會變成200萬。

如果你的投資年收益率有20%,那麼72/20=3.6,也就是說只需要3.6年後,100萬就能變成200萬。

從這三組數字的對比,你發現了什麼?我個人有兩個感觸,分享給大家:

首先,我們資產翻倍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我們的投資收益率高低,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投資方法,那麼資產翻倍並不是難事。

其次,為什麼同樣的本金,有些人很難讓資產升值,有些人卻能快速的讓資產翻倍,區別在哪?就在於他們的投資收益率不同。

所以我們想要資產快速翻倍,就要多學習財商知識,多掌握投資工具、多開拓投資渠道,多提高投資能力。

第二, 我們可以運用72法則來制定理財目標。

我們很多人在制定理財目標時,只知道自己想要賺到多少錢,卻不知道需要花多長時間、通過什麼理財工具來實現目標。如果運用72法則,我們就能很快的明確自己該如何實現理財目標。

舉個例子,如果你有50萬本金,想要賺夠100萬,你該如何實現這個小目標呢?

如果你打算花3年來實現目標,72/3=24,也就是說你需要達到24%的年收益率,那麼你在挑選理財產品時,就需要考慮配置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相應的,也要承擔高收益背後的高風險才行。可想而知,你實現目標的難度也會較大。

如果你打算花6年來實現目標,72/6=12,也就是說你只需要達到12%的年收益率,這個收益率相對來說更穩健,也更容易實現,那麼你可配置的理財產品選擇就更多,目標實現的概率也就更大。

第三, 我們可以運用72法則來推算通貨膨脹率。

前面我們說的兩種應用都是運用72法則來計算資產翻倍的情況,其實72法也可以用來計算資產縮水貶值的情況,也就是推算出一段時間內的通貨膨脹率。

舉個例子,15年前一斤豬肉12元,15年後一斤豬肉24元,那麼這15年的通貨膨脹率=72/15=4.8%。換句話說,15年後你的錢貶值了,實際購買力減半了,15年前的100元,現在只能買到價值50元的東西了。

對於投資理財來說,通貨膨脹率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最基礎一點,如果你的投資收益率比通貨膨脹率還低,那就說明你的資產實際上在縮水,財可就白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