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扶貧故事】銅川西柳池村何繼宏:做好新時代的“牧羊女”

扶貧故事|銅川西柳池村何繼宏:做好新時代的“牧羊女”

【陝西扶貧故事】銅川西柳池村何繼宏:做好新時代的“牧羊女”

我叫何繼宏,一個陝西銅川耀州鄉下的農家娃,跳出農門後我又回到了農村,當起了女羊倌,鄉親們親切地叫我“羊老闆”。

記得小的時候,家裡每年會養兩隻羊,我和弟弟放羊割草,給自己掙學費。父母對我最大的希望也正是我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好好唸書、走出農村。大學畢業後,我在遠離家鄉的城市謀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當了白領,結了婚,安了家,丈夫在當地開有自己的公司,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也許是幸福來得太容易,也許是有一顆不安份的心,也許我是一個走不出家鄉的人。平淡的生活和強烈的思鄉之情,常常讓我有一股衝動。我想,我一定要乾點什麼。我的婆婆是畜牧專家,我的家鄉——耀州區董家河鎮西柳池村,作為北部塬區,非常適合養羊。對!養羊,養羊也可以致富!

2012年的夏天,那年我29歲,我說服了丈夫,說服了婆婆,說服了父母,挺著大肚子,回到了我的家鄉。在眾多鄉親疑惑不解的目光注視下,重新幹起了自己小時候的活兒——養羊。

【陝西扶貧故事】銅川西柳池村何繼宏:做好新時代的“牧羊女”

說著容易做起來難。規模化養殖並不像過去家裡養兩三隻羊那樣容易,再說我大學學的計算機,和養羊關聯不大,要想養好羊,就得從頭學習。在去內蒙考察的路上遇到大雨,我們開車出了意外,父親和丈夫撞得滿臉是血,車也報廢了,懷孕5個月的我住進了醫院,孩子差點沒保住。父親哭著勸我:“老天都不讓你養羊,剛開頭就出這事,咱們還是別幹了吧!”看著父親和丈夫的樣子,我也哭了。現在回想起那場車禍,我仍然後怕不已。

短暫休養後,我們一家人又坐火車倒班車,去了內蒙。奔波了半個月,在參觀考察了30多個養殖企業後,就火急火燎地趕回來籌備建場。養羊,就要建青貯窖。一個青貯窖長30米,寬5米,深6米,可以存2000噸草。青貯窖存草要先放一層草,然後人上去踩,用勁踩,把草中間的空氣踩走,然後再放一層草再踩,這樣草才可以發酵好。那時我已懷孕6個多月,我帶著人就這樣天天踩啊踩,每到晚上,我腿腫得都放不到床上,第二天我咬著牙再繼續踩,就這樣整整半個月,青貯窖的草才存好。

【陝西扶貧故事】銅川西柳池村何繼宏:做好新時代的“牧羊女”

看著我這個“女愣娃”幹事的狠勁,全家人也都跟著動起來了。婆婆退休前是農牧專家,她不顧年邁的身體,專注地在羊場搞起了雜交改良;丈夫也從城裡的老闆變成了地道的農民,整天開著三輪車,去地裡割草。記得有一次,幾隻小羊羔剛一出生就出現了“假死”症狀,丈夫一著急,就直接跪在地上給小羊做起來人工呼吸,還自嘲自己是“娶妻隨妻”。第二年,我的232只羊出欄了,數著到手的28萬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想起家人為我受的作難,我躲回房間,關上門,一個人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

養羊真的能掙錢。這個消息吸引了幾個小時候的夥伴,我們一起成立了養殖專業合作社。大半年過後,大家都賺了錢。鄉親們看在眼裡,不再懷疑、觀望了,紛紛要求加入。面對找上門來的鄉親,我的一個本家長輩對他們說:“人家一個念過大學的女娃娃,還在城裡呆過,都能吃得了這份苦,我們莊稼人,要是再不動彈,還過這窮日子,羞都羞死了。”

我心裡想,自己一個嫁出去的女子,帶著丈夫和婆婆回孃家創業,不但沒有受到排斥,反而得到了大夥的多方關照,能和他們一起致富,正是我回報他們的最好辦法!不到一年時間,我們合作社就吸納了100多戶,覆蓋了周圍十來個村子,我也成了聞名十里八鄉的“女羊倌”。

穆塬村,離我們村二十公里。楊嬸家因一起事故,欠下3萬元外債,兒子在縣城打零工,楊嬸自己在家養了幾十只本地山羊。一天夜裡,她兒子跑到我家,幾乎哭著說:“家裡的羊快死光了!”我急忙趕到他家,看到剩餘的七八隻羊也奄奄一息,我連夜買藥給羊喂下,兩天後去看,羊都精神了起來。羊這次鬧病,先後死了四十多隻,讓楊嬸家再次跌進貧窩窩裡。她一手拉著我一手抹眼淚:“娃呀,我還指望賣羊還賬、給娃娶媳婦,現在咋辦呀?”我給她說:“你的羊死亡,是因為管得太粗。”第二天,我就叫她兒子去我那學習,又送她十幾只種羊。一年後,楊嬸的羊群擴大到300多隻,她又在家開起了農家樂,夏天賣烤羊肉,冬天賣燉羊肉,生意越做越大,還僱了村裡幾個貧困群眾幫忙。今年3月,楊嬸的兒子結婚,她還專門請我去參加。

【陝西扶貧故事】銅川西柳池村何繼宏:做好新時代的“牧羊女”

2015年,聽說我養羊賺了不少錢,更多的鄉親爭先恐後加入我們的合作社。我和區鎮村扶貧幹部一起,挨家挨戶走訪了董家河鎮的10個村,160家貧困戶。大家對我知根知底,都樂意同我簽訂產業幫扶協議。我也隨即擴大養殖規模,建了天茂養殖扶貧產業園。貧困戶用產業發展資金入股合作社,免費使用產業園的圈舍養羊,年底拿分紅,這個政策,直接幫了貧困戶,也間接幫到了我,緩解了我的資金困難。在養殖場,我優先讓貧困戶務工,優先優價收購他們的牧草,我想讓十里八鄉的鄉親們生活都好起來。

自己致富,還能影響和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這樣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這種快樂是真的難以言喻!我們合作社從最初的幾戶發展到200多戶,從最初的300只羊到現在的存欄5000只,年銷售額達400多萬,部分社員年收入達到了十幾萬元,最少的也有5至6萬。更令人可喜的是,村裡的年輕人陸陸續續返鄉創業了,村裡的合作社、養殖大戶越來越多,村裡的老人和孩子都有了人照顧,逢年過節的鞭炮聲、鑼鼓聲響起來了!秧歌舞、廣場舞都動起來了!整個村子充滿了活力!鄉親們說能致富要感謝我這個“羊老闆”,其實我覺得應該感謝這個好時代!感謝黨的好政策!這是我的心裡話。

【陝西扶貧故事】銅川西柳池村何繼宏:做好新時代的“牧羊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