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息具(XiXian)為河南省信陽市轄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東北部、千里淮河上游,總人口112.6831 萬,土地面積1892.46 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辦事處、6個鎮、12 個鄉。

息縣地理區位優越,地處南北陸路和東西水路要衝,處於中原經濟區、皖江城市群和武漢都市圈的結合部,縣人民政府駐地距鄭州市、武漢市、合肥市分別為307公里、285公里、271 公里。境域東西長53.2公里,南北寬58.5公里,地跨北緯32°08'~32°40'、東經114034'~115*07',恰處於秦嶺-淮河地理分界線上,河之南蔥翠秀麗,河之北坦蕩寬廣,平均海拔47米。劃境而過的大別長淮在巧妙勾勒山水兩岸迥異自然地理的同時,更不違農時地造化出稻麥兩生的農業大觀,淮南淺丘綿延、稻米飄香,北疆平原廣陳、苗麥茁壯,抒寫了“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乾飯一半饃”的千古佳話。

“息”之得名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息縣就有人類居住並逐漸形成聚落。息縣白殷商時代就是息方國,西周武王分封息候國,公元前682年楚滅息國置息縣,西漢置新息縣,東漢為新息侯國、新息縣,北周稱息州(治所仍為新息),明洪武改息州為息縣至今,古今相延3268年(自有甲骨文字明確記載的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算起),不易其名、不改其治,堪稱“分封制”和“郡縣制”的活化石,被譽為“中華第縣”。

作為甲骨文、金文、簡帛文書多次記載的古地名,息縣地名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豐富的地名文化內涵和底蘊,其獨特的地名實體文化和地域文化,構成了息縣豐富多彩而光輝燦爛的人交歷史。黌學文教的昌盛,“七十二牌坊”的教諭,千里長淮的瑞澤,賦予了這個中華古縣恆久的活力與榮光,慷慨奮進的息縣人正以智慧包容的氣度譜寫著新時代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

淮河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淮河歷史背景

淮河,四瀆(長江、黃河、臨水而處、逐水而居、淮河、濟水)之一,是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遠古先民擇水而生、臨水而處、逐水而居、濱水而安,在息縣這方水土上較早開化、發展孕育出具特色的濮淮文明。

濮公山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濮公山發展歷史

濮公山為大別山最北端的餘脈,位於淮河南岸,距息縣城約4公里,隔淮河與縣城相望。右有青龍寺,左銜黑龍潭,千里長淮自西南而來,緊繞山下折東而去,三曲三折,反“U"字型,“濮山若礪,淮水如帶”山水相映,相得益彰。主峰海拔雖僅149.3米,但由於百里之內,別無他山,故被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欣然題曰“東南第一峰”。考論其意,自京城汴梁驅車東南入楚,沿途一馬平川, 到息後才得見山水,確屬汴東南第一峰也。明代潘公子正曾刻石“東南第一-峰”於濮公山上。

森林公園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森林公園發展歷史

息州森林公園是2001年經河南省林業廳批准,在原國有息縣林場的基礎上建設而成的省級森林公園,位於縣城西北1公里處。該項目由縣財政全額投資近3億元建設,2013年5月開始規劃,2014年11月正式動工,整體佔地近2000畝。該項目2014、2015年被列為信陽市重點項目,2016年被列為河南省服務業重點項目,2017 年同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一起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森林體驗基地”稱號。

龍湖公園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龍湖公園發展歷史

龍湖公園項目是息縣城東新區空間結構的先期開發部分,規劃充分挖掘區內濱水、生態良好的環境資源優勢,結合息縣深厚的人文、歷史等要素,融入創新理念,以龍湖兩岸城市濱水空間打造為主要特色,建成集觀湖體驗、植物觀賞、休閒遊憩、運動健身等多種功能為體的城市綜合型公園。規劃範圍北至海虹大道、南至西南環路、西至秀水路、東至紫雲路,南北長約4500米,東西寬約400——1000 米:景觀綠化面積110萬平方米,水域面積70萬平方米,佔地面積約2800畝,總投資約4.5億元。

龍湖公園景觀格局規劃為“一湖、兩岸、四區、14園、26景”。其中,“一湖”指龍湖水系景觀;“兩岸”指龍湖東西濱水景觀岸線;“四區”即從北至南分別為密林體驗區、古典園林區、人文風情區、生態休閒區。該項目經過湖區清淤、路徑規劃、景觀亮化、密集綠化等系統工作推進,現龍尾部分已開園迎客。

淮河國家溼地公園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淮河國家溼地公園發展歷史

息縣淮河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息縣的東南部,規劃總面積241.4公頃,其中溼地面積1325.6公頃。自西向東跨譙樓辦事處、龍湖辦事處、濮管區、八里岔鄉、關店鄉、項店鎮、曹黃林鎮和臨河鄉。地理座標為東經114942'25"~ 115*15'36",北緯32*13'40"~ 32*19'37"。2013年12月31日經國家林業局批覆開始試點建設。主要包括息縣境內的淮河段、淮河故道及其周邊緩衝區域,最西端至譙樓辦事處龐灣,東至臨河鄉黃莊村,南至關店鄉王崗村和曹黃林鎮曹寨村,北至項店鎮黃圍孜村。規劃有保護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宜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5個功能區,以淮河和淮河故道為主體,集遼闊水域、河心島、沿岸田園農舍、灘塗草地等為一體的溼地複合生態系統。

劉鄧大軍渡淮紀念場館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劉鄧大軍渡淮紀念場館發展歷史

劉鄧大軍渡淮處,位於息縣縣城南大埠口淮河北岸渡口2公里處,古時為入楚孔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南眺濮公山,西臨滔滔淮河,是進入大別山的咽喉要道。

劉鄧大軍渡淮紀念場館是為紀念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偉大壯舉,而興建的紅色革命歷史紀念場館。該項目於2012 年啟動,息縣人民政府投資5000萬元,在渡淮舊址處建立劉鄧大軍渡淮廣場、紀念碑和陳列館,再現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波瀾壯闊的歷程,弘揚光輝燦爛的革命精神。廣場長101 米(代表新中國的建立),寬為82.7米(代表著8月27日渡淮成功),紀念碑高33米;陳列館佔地面積1081.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劉鄧大軍渡淮紀念場館以渡淮紅色文化為主線,以場景化的展示、紀念和體驗式的休閒活動為主要內容,打造具有深刻教育功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龐灣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龐灣發展歷史

龐灣位於縣城西南5公里的譙樓街道辦事處龐灣社區,距息國故城遺址800米,風景秀麗,三面環水,楊柳依依,淮河繞村而過,整個村子宛若靜臥其中的“聚寶盆”。北側與“東南第峰”濮公山隔淮相望。自古以來,村民依山傍水,就地取材,所建住房的基址,多由息國故城遺址珉玉坑中所出珉玉砌築而成,.塊塊珉玉,見證了古老民舍的靜謐與滄桑,更蘊藏了龐灣那久遠的記憶,被譽為“玉石上的村莊”,2016年被評為“河南省最美古村落”。

龐灣民風淳樸,雞犬相聞,菡萏飄香。2013 年,龐灣通過招商引資引入息縣鑫晨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設“宜居村寨、美麗鄉村”,打造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園林綠化、生態種植、農家樂餐飲為一體的生態觀光旅遊示範園。目前,村莊基礎設施及景觀綠化工程已基本實施完畢,淮南民居改造正有序推進,鋪墊青石板道路8公里,整修風景區水塘10多口,集中打造香草園、採摘園、有機種植園、花卉觀賞區4000餘畝,還將進一步修建80畝黃金沙灘遊樂區、古息國民俗風情文化街等文化旅遊項目。

月兒灣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月兒灣發展歷史

“走於走萬, 不如淮河兩岸",月兒灣村南依準河,當年淮水在此衝出一塊平原,宛如一牙新月,“月兒灣”因此而得名。月兒灣村位於孫廟鄉西南部,是息縣、羅山縣、駐馬店市正陽縣三地交界處,所謂“淮河從此入息地,-水連兩市,雞叫聽三縣”。

月兒灣地勢平坦, 植被覆蓋率高,淮河“黃金沙灘”繞境生成,適宜發展生態農業、休閒農業和觀光農業。2015年7月,息縣孫廟鄉月兒灣村外出創業成功人士陳濤先生牽頭創建淮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以淮河為依託,以稻田藝術為核心,計劃在月兒灣村打造稻田漂流、瓜果部落、畜牧體驗、沙灘娛樂、淮水人家、休閒垂釣、農夫樂園、百花百果、親子教育、紅色旅遊等十大美麗空間,在豫南地區形成道獨具特色的亮麗風景線一月兒灣 “鄉稻空間”。

目前,該公司已投資20000餘萬元,新建月兒湖一座, 面積100多畝,打造了月兒湖水上公園:新建花卉苗圃基地370畝、百果園120畝,形成了百花百果園:整修改造園區坑塘50餘畝,種植有機水稻1000餘畝,創立了中原好口味生態有機大米品牌;此外,實施稻田養魚、稻田養鴨示範田200餘畝,既為生態農業發展開闢新路徑,又為鄉村旅遊開闢新看點。尤其是月兒湖水上樂園稻草工藝品展館及建成的農家樂已面向遊客開放,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鄉村旅遊業發展前景廣闊。

彎柳樹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彎柳樹發展歷史

路口鄉彎柳樹村先後被授予“中華孝心示範村’ ,“弘揚中華孝道示範基地”“河南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示範新村”“信陽市美麗鄉村”,如今在信陽市乃至全省全國都小有名氣。

近年來,彎柳樹村依託傳統孝道文化傳承、現代農業基地等資源優勢,加快打造鄉村旅遊特色村點,目前,已形成頗具代表性的彎柳樹村德孝文化產業,拓展了文化產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新空間。彎柳樹村自2014年開始,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引領,使這個昔日的省級貧困村轉變成為遠近聞名的“孝心示範村”和“清潔示範村”,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彎柳樹模式”,為全縣帶來了“彎柳樹效應”。尤其是彎柳樹村的發展模式,與息縣打造“中國生態主食廚房”深度契合,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以“孝愛”“感恩”教育為載體,利用德孝企業家等有效資源,引進現代農業項目,種養植當地無公害生薑、綠色西瓜、蓮藕、小龍蝦、軟籽石榴等生態農產品,註冊並集中打造了多個綠色無公害農業品牌,逐漸叫響叫亮了“德孝農業”金字招牌。同時,該村還創辦了彎柳樹孝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德孝義工團、德孝歌舞團等農民公益組織,每年開展學生冬夏令營、組織外出巡演等活動,僅此兩項就每年為當地農民增加近40萬元收入,同時也給公司帶來了12萬元盈利,達到了互利共贏、共建共享的良好效果。彎柳樹村在做大做強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延伸了“孝心示範村”文化產業鏈條,以公司化運作帶領村民致富,打造了具有文化厚重古縣特色的鄉村振興新模板。

息國風情園


點進來看看!大息縣的景區你知道哪些?


息國風情園發展歷史

息國風情園是由息縣宏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集種植、養殖、觀光體驗、商務活動、養老養生、科普教育、旅遊休閒於一體的低碳、 環保、綠色的生態觀光園。息國風情園2014年開始籌建,規劃用地總面積2000畝,首期投資6000多萬元,已投入運營和遊客觀賞的項目有民俗風情街、歡樂王國、息國碼頭、各式園林、水上樂園、草廬茶肆、息國大食堂等7個項目。後續計劃投資8000萬元,建設園林綠化、休閒別墅、百花公寓客房、四季水果採摘基地、建設動物園、海洋館、冰雕館、跑馬場、拓展訓練基地、農耕文化園等項目。並計劃將民間舞蹈“板凳龍”“龍燈要獅”“嘴子戲”和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進產元素融入其中,把文化與旅遊緊密結合起來,打造出具有息縣歷史文化和鄉土風情特色的民俗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