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親戚借錢,怎樣做才能讓彼此不尷尬?

說到親戚借錢, 那是相當敏感和尷尬的事情,借嗎,又怕人家不還,不借嗎有怕傷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所以借與不借都是相當為難的事情。

關於親戚借錢,怎樣做才能讓彼此不尷尬?

近段有一個網友小陳為此事感到無比煩惱,她老公家裡以前也很窮,從上高中到大學都得到了很多親戚朋友的幫助,畢業之後她老公找到了一份較好的工作,收入也不低,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一些窮親戚經常找他借錢,以前她老公基本上來者不拒,畢竟以前上學的時候確實得到過親戚朋友們的幫助,現在有錢了幫助下他們也算是一種報答吧。

但是令他們頭疼的是,借出去的錢很少有能按時還回來的,有的人借了4、5年了連個招呼都不打,他老公也不好意思問,最關鍵是現在他們有了孩子,買了房子和車子,每個月要還房貸車貸,還有家裡的各項開支,每個月的收入都不夠自己花的,而他老公見到有親戚借錢了還是不會拒絕,能借的都會借,而且有的親戚借的不是幾千元,而是上萬元,這讓他們有點吃不消。

關於親戚借錢,怎樣做才能讓彼此不尷尬?

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吧?

的確誰都有缺錢的時候,誰家沒有個急事呢?遇到特殊情況跟親戚朋友借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相互幫助而已嘛,借出去的錢也算是積攢一份人情,萬一哪天自己有急事要用錢了也可以問他們借。

但是,就怕但是啊!能開口問別人借錢的人一般都是臉皮比較厚的人,這裡面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誠信可言,比如小編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勒緊褲腰帶也給一個高中要好的同學借了500元,但是後來這哥們從來都沒有主動聯繫過我,我也從來沒有主動問他,而他就像沒發生過什麼事情一樣,借錢之後就把還錢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了,就連小編結婚了邀請他參加婚禮,他連回句話都不回,所以直接友盡。

當然也有的朋友很講義氣,想當年小編一個大學同學跑去上海找工作沒錢租房子,小編借了他3000元,他找到工作發工資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還小編的錢,而當小編買房錢不夠的時候隨便問了他一下,他就給小編轉了2萬元過來。

我認為這才是借錢的最高境界嘛,借錢應該是相互幫助的一個過程,禮尚往來,誰手頭寬裕了就可以借給手頭緊缺的人,而借錢的人緩過氣來之後,第一時間就要考慮把錢還清。畢竟誰家也不是開銀行的,錢都是通過自己的辛苦工作換來的,都不容易,況且借出去的錢還有成本呢。

比如5萬塊錢放在餘額寶一年的收益至少也有1800元以上的利息,如果把這錢免費借出去一年相當損失了這部分利息。

關於親戚借錢,怎樣做才能讓彼此不尷尬?

所以該不該借錢給親戚,我的原則是:

1、如果對方確實有急事,比如生病就醫,孩子上學這些事情,那我認為能幫的儘可能幫,就算錢拿不回來應該伸出援助之手;

2、如果對方沒有正兒八經的工作,整天遊手好閒,甚至有賭博傾向的,不管他借錢的理由有多合理,堅決不借;

3、如果對方有正兒八經的工作,借錢只是為了緩解短期的資金需求,那我認為可以借;

4、如果窮親戚講信用,借錢能夠按時還,就算不能及時還錢,但是能及反饋還錢的事情的,可以借;

5、如果對方經常跟別人借錢,而且經常不按時還錢的,堅決不借;

此外在這還要貸得到小編提醒下大家,雖然親戚情義重,但是如果借出去的錢金額比較大的,比如超過1萬元的,如果有必要一定要籤借款協議,避免對方賴賬不想還的還有證據可以向法院起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