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50到60歲下崗職工有什麼好政策?

謝廷勝


樓主您好,對於50歲到60歲之間的下崗職工有什麼好的政策?如果說作為女性來講,那麼實際上50歲,就可以直接辦理退休了,就沒有必要下崗了,因為企業在職職工的女性工人,他的法定退休年齡就是50週歲。

那麼只有作為男性來講,50歲到60歲之間這10年,還需要繼續交納自己的個人社保,才能夠在60歲以後,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當然作為下崗工人來講,首先你在工作期間是有一定的工齡的,那麼根據你工作年限的長短來確定你的這個下崗以後的補償金的待遇,一般情況下在原工作單位工作一年以上,那麼是可以獲得一個月的全額工資待遇,以此類推,最長不超過12個月的工資待遇。

除此以外,你還可以獲得失業金的待遇,那麼失業保險在交費10年以上,那麼就可以享受到失業金的一個待遇。所以說,失業金也是你領取的一個優惠政策吧。再加上如果說你下崗以後不能夠實現二次就業,完全以個人靈活就業形式來交納自主社保的話,那麼在臨退休5年55歲到60歲這5年之間是可以享受社保補貼待遇的,社保補貼待遇大概每年可以享受70%的一個補貼比例,所以說,你的這個社保繳費壓力也會減少不少。


懂社保


國家針對這部分人的政策主要就是“4050”和“失業金”政策,簡單來說4050政策是為下崗職工交社保減免費用,失業金補助是為下崗職工期限更長的補貼。

雖然這些政策確實很讓下崗職工能夠得到實惠,也非常感謝國家關注到這一特殊群體,但個人仍然覺得這些政策的力度還是不夠,應該針對性的對一些年齡大的工齡比較長的下崗職工予以提前退休的政策,如果有這樣的政策,相信那才是真正的對下崗職工有利的大好政策。

身邊很多長輩熟人在10多年前就退休了,退休的時候40來歲,那時候工作並非現在這般需求旺盛和好找。大部分人下崗後基本沒有單位要,因此只能自己做點小生意,擺擺地攤,進點貨品轉手賣掉,再時不時打點零工,總之沒有一分正經的工作做,但是卻要自己承擔社保費用,而社保每年的費用還不低,一年大幾千上萬就沒有了。

一方面沒有穩定收入,一方面又要承擔社保費用,實在是很困難。

等國家經濟慢慢發展的越來越好,工作崗位和需求變得越來越多的近兩年,他們這群人又到了尷尬的年齡,大多50多歲,沒有體力去做很多需要與年輕人拼體力的工作,比如現在送快遞很好,但他們已經沒那麼好的精神了,自然比不過年輕人們。

現在是做點小生意也不好做了,找工作也沒有單位要,只能找到一些看門的保安門衛之類的工作,每月的工資剛剛夠自己和交每年的社保費用,基本沒有結餘,因此生活過的很拮据,看著就覺得很慘,他們的年輕時代可是很多人的羨慕對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可到了晚年什麼也沒有。

所以如果可以,可以針對性的讓一部分下崗職工提前退休,這是對他們最好的政策,比如男性年滿55歲,女性年滿45歲,工齡到了30年或20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我想這是對下崗職工最好的政策吧。

當然,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好請留言交流。


春風HR


問題:政府對50到60歲下崗職工有什麼好政策?

大部分50到60歲的男下崗職工還沒退休,部分女同志也還沒退休。雖年已半百,卻不得不還在生存一線奮鬥掙扎。坦率地講,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社會弱勢型特殊群體,也是就業及生活老大難的代名詞。就業困難,收入微薄,上有老下有小,還要交社保,生活往往捉襟見肘,身上流汗,眼中噙淚。憑心而論,的確很需要有能幫到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有力度的定向政策。,這也是一項擔負民心民意的民生工程。

我有一個小學同學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的妻子已經去世,孩子在上名牌大學,老母老父都有心腦血管疾病,自己身體不好,還在堅持拼命賺錢,找工作斷斷續續,沒有工作的時候,就起早貪黑做點小買賣,還被城管追的到處亂跑,有時還被罰款。他最難的時候,甚至賣過血,做過醫院的試藥人。好在孩子爭氣,已在勤工儉學,這個家未來還是有希望。他有一點做得很長遠,就是千難萬難,始終在堅持交社保,儘管大多數時候交的是最低檔,但將來辦理退休不成問題。也就是說,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終身可以享受退休人員醫保報銷待遇。他說,不能老了向孩子伸手。能幹動的時候再難,不算真難,等將來幹不動的時候,沒有依靠,才是最難。社保就是他的依靠。他還有一點很寶貴。就是從不抱怨,總是有過好生活的心氣。常說,怎麼說,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了,要知足。等我兒子畢業了,咱們再看。

01 國家和地政府層面

從國家和地政府層面上看,對這一群體是有所關注,並有一定的定向優惠政策推出的,但不是全國一刀切,各地情況不同,政策力度大小有所不同。以筆者工作的北京地區為例,對靈活就業人員,有社保比例的減免和4050政府社保補貼政策,可免費參加創業培訓,符合條件的獲得證書的創業人員者可以獲得3-10萬元的5年期免息貸款,並且可以循環申請;對失業人員,符合條件的發給失業金,免費進行就業培訓,免費參加政府組織的定期招聘會,定向招聘,給失業人員交醫保等等。

02 50到60歲下崗職工層面

50歲到60歲的下崗職工最基本的期盼是什麼?有錢吃飯,有錢看病,能解決基本的生活問題,將來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不給兒女添堵。如果養老和醫療保險都能順利退休,拿到養老金,退休後醫保不用繼續繳費,能終身享受退休人員醫保保險待遇,我想廣大50歲到60歲的下崗職工基本就知足了,這也是我們生活的一個目標,所以希望有些不重視社保的朋友能像我的小學同學學習。未雨綢繆,趁著能幹能動,安排好自己的晚年。

03 筆者建議

必須肯定的是,這些年來國家對 下崗失業人員的優惠政策,確實幫助這個群體解決了一定的困難,但客觀地講,和他們基本生活的迫切需求相比,力度還不夠。尤其是很多人交不起社保,無法退休這個問題。我希望各級政府對下崗職工定向優惠政策的力度能再加大些,尤其是社保繳費方面,對沒有就業能力,生活困難的下崗職工定向補助,確保退休,解決他們終身的養老和醫療問題。另外,不論男女,對工齡或社保繳費年限滿30年的,允許自願選擇提前退休。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目前,對於50到60歲下崗職工的政策,只有“4050”政策。

90年代末期,國內興起了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營化改制,導致大量下崗失業職工生活陷入困境。2005年國家頒佈了養老保險“4050”政策,並且每三年調整(修訂)一次。

“4050”政策的對象範圍包括: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國有企業關閉破產需要安置人員,城鎮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城鎮“低保戶家庭”和“零就業家庭”中失業人員。對於計劃破產企業,各地都有地方法規,具體的還需要參照各地方規定。

這裡暫且提幾點優惠政策,具體還需參照各地方執行的政策規定:

1.自主創業享受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等優惠政策,扶持政策一般不超過3年;

2.繳納社會保險,享受社保補貼:

享受社保補貼的對象及條件:就業困難人員中“4050”人員(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女滿40週歲,男滿50週歲)持《就業失業登記/創業證》且靈活就業後,及時申報就業,並由個人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的,可申報社保補貼。申請人需登記失業且完成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對於初次參加社會保險,且距退休不足10年的,不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3.達到提前退休年限的自行選擇退休:(提前退休分為“提前準退休”與“正常提前退休”兩個退休段)

(1)男年滿50歲,工齡30年以上的,為“提前準退休”年齡段;男年滿55歲,工齡15年以上的,為“正常提前退休”年齡段;

(2)女工齡30年以上,為“提前準退休”年齡段。

2017年人社部發延遲退休消息,以下為延遲時間表,可作為參考:



上述優惠政策僅指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男滿50週歲,女滿40週歲的人員。


焦一糖


政府對50到60歲下崗職工有什麼好政策?

下崗工人為改革作出了貢獻,但隨著年齡增長,就業也愈益困難。實際上國家針對國家針對男性50歲,女性40歲的群體是有扶持政策的,叫做“4050政策”。但很多人不知道有這個政策,你不問人家也不會主動告訴你。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aee0000271455d7bfbb\

天笑講職場


現實上,當局對50或60下崗工人的最佳政策是讓他們退休。但多年來,我國不息在試探更合適國情的退休政策。這必定不是互聯網上遍及的退休。

一樣平常來說,這應該是一個矯捷的退休春秋政策。社會保障政接應該是輔佐老年人,保障社會不變。眾所周知,離退休不到五年,我們就可以享受到就業艱苦的扶持政策。若是相應的津貼資金轉為姑且工,對付有艱苦的工人來說,這可能對老年人更有輔佐。

我國《公務員法》第八十八條明晰劃定,30歲以上的勞動者可以意願申請退休,並可以在不到五年的工作年限內申請退休。這兩項退休政策,若是合用於通俗體力勞動者,可能是社會最關懷和關懷的問題。

現實上,跟著我國退休人員養老金添加速度的減緩,國家施行養老金中心監管軌制,養老金徵收由稅務局部辦理,將來可能的退休福利將很是低。現實上,養老基金的壓力不會太大,國家將接納更有力的方法,經由過程減少或停止退休後的養老金來調解養老金付出。在這種限定前提下,通俗人矯捷的退休政策也是可能的。

今朝,我國首要針對那些損失工作才能的人,可以提遲到休或退休。這也是對弱勢群體的一種關切。我希望將來會更寬闊寬大奔放。

有點遠。讓我來引見一下我國就業艱苦的扶持政策。特別是4050歲往後,將被列為失業人員。就業艱苦的人可以享受當局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一是矯捷就業社會保障津貼。就業艱苦的勞動者就業後,可以向就業局部申請社會保障津貼金。一樣平常來說,50%到66%的矯捷就業人員將獲得付出津貼。青島今朝每月500元,上海50%元,海南66%元,北京接近70%元。退休期最長不跨越五年,可延期退休。

裁剪

二是對艱苦就業者施行社會保障津貼。與矯捷就業津貼一樣,津貼程度更高。一樣平常來說,單位容許的總額是按照60%基數給出的。時辰是三年,或者五年退休。

第三,一次性創業津貼。一樣平常來說,個體工商戶或者固定辦事機構的小微企業都可以享受當局一次性給以的企業津貼。青島矯捷就業1萬元,小微企業2萬元。

別的,還有相應的後發津貼。

第三是小額保證貸款。雖然保證貸款應供給反保證,但他們可以享受小額利息貸款,這意味著他們不付出利息。這也是一個很是優惠的政策,可以借15到45萬元。

第四是啟動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企業家矯捷就業,每年可享受每人5200元的扣稅。

別的,還有一些家庭辦事津貼或綜合保險津貼。

裁剪

現實上,最大的問題是我們不體味相干政策。一樣平常說來,我們可以充實把持就業促進政策來緩解就業壓力。


zhuqinglin


關於這個問題國家早在2004年就對原國企下崗的職工下達了扶持政策,叫做“40.50政策”,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你不問也沒有人告訴你,中心內容是40歲、50歲的下崗職工可以享受社保政府補貼,養老保險補貼為其繳納20%保險費中的12%,也就是說,享受補貼後個人繳納了個人應繳的部分,職工醫療保險開始沒有政府補貼,最後也實行了補貼。

這項優惠政策的條件是:

一、必須是國企下崗人員,且辦理了再就業優惠證的;

二:必須是沒有中斷社保繳費的;

三:只能享受三年的補貼。

兩年後,原再就業優惠證去消,改發失業證,並放寬了政策,一些集體企業失業的職工也可以領取失業證,並享受社保,獲取補貼的優惠政策。

目前比項政策仍在執行中,做為曾經為改革開放作出過貢獻的50歲到60歲的人群,是一個特殊時代的產物,下崗群體的生活困境,大家也可能都知道。到了共享改革開放的紅利時,國家也應該考慮到下崗工人這個群體,相信國家也不會忘記這些人,其待有更好的政策來回報這個群體。


一葉知秋zb


政府對50到60歲下崗職工有什麼好政策?

一般下崗工人,有兩種待遇 1. 社保費用補貼(4050) 2. 失業金

1.“4050”社保政策,有的地區是“45,55”,

好處:可以減免60-75%社保費用

缺點:1. 全國很多城市沒有這個政策,一般1-3線城市才有(很多東北城市沒有)

2.需要之前繳納過社保 ,而且女40歲,男50歲才可以申請

3. 只能申請3年職工社保補貼

視頻講解-4050社保政策,可以減免60-70%社保費用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6ee0000afa2faf7e022\

查悅社保APP


其實,當代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越來越大了,這同時也給我國的勞動力市場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近幾年來,我國也在採取很多措施來解決大家的就業問題。延遲退休制度其實是人口老齡化的表現。但是,也有的人在沒達到退休年齡時就無法參加工作。那麼,政府對50到60歲的下崗職工有什麼好的政策嗎?

一、社會保險補貼。

社會保險補貼是政府給予下崗後無法重新就業的職工實行的一項補貼政策,是政府對於下崗職工失業後的生活的一些補助。其實,社會保險補貼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補貼、失業保險補貼、基本醫療保險補貼這三個方面的補貼。具體的補貼方法為:基本養老保險補貼按照上年末本市最低工資標準,補助20%;失業保險補貼同樣以上年末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數,補助1.5%;而基本醫療保險補貼則是以上年度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標準的60%為基數,補助9%。這是政府給予下崗職工的補貼政策。不過,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前提是:要遵循“先繳後補,一年一補”。

二、提供再就業的扶持政策。

在企業,很多50到60歲的職工因年齡、身體狀況比較差等原因而無法勝任當前的工作。國家不允許企業以“買斷工齡”的做法來解除企業與勞動者的勞動關係。而對於50到60歲的職工在無法勝任原有工作的情形下,政府鼓勵企業在聘用這些職工,讓他們從事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實現再就業。這也是給50到60歲的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最好的途徑。

由此可見,國家有失業人員的重視。希望當今的年輕一代,一定要趁早努力,不要需要年華。年輕人也要提前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規劃。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下崗職工為國家的改革作出了許多貢獻和付出,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年齡的不斷增長,再就業和創業的難度日益提升。國家針對這部分特殊人群其實是有政策保障的。稱為“4050政策”。

4050是指截至2011年12月31日之前,達到4050標準(即男性年滿50週歲,女性年滿40週歲)的本人有就業願望但因自身就業條件的限制,難以在勞動市場競爭就業的勞動者。他們按照“4050政策”可以申請國家給予的社會保險補貼。以北京為例,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有相應的補貼,具體為:

基本養老保險:正常應繳納上一年年末職工月最低工資為基數的28%,政策補貼20%,個人承擔8%;基本醫療保險:正常應繳納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的70%為基礎的7%,政策補貼6%,個人承擔1%;失業保險:正常繳納上一年年末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為基數的2%,政策補貼1.5%,個人承擔0.5%。

這些補貼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緩解繳費的壓力,但是補貼有一定的時限,而且從長遠來說還是需要自力更生,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價值。這些方面國家也有相應的政策支持:比如街道或社區會考慮職工原單位的工作內容和身體狀況進行下崗再就業培訓,統一安排從事的社區便民的服務性工作,而且在這個特定群體的個人創業方面也會進行稅費減免。

所以,大齡的下崗職工的生活保障是國家通過補貼發放和技能培訓等政策落實來實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