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 共建“一帶一路”開啟新徵程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在即。經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批准,領導小組辦公室昨日發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這是中國政府第三次公開發表“一帶一路”建設進展報告,也是本屆高峰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組長肖渭明昨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報告對5年多來的實踐進行了總結,以期進一步增進國際社會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瞭解,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邁進,開啟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徵程。

首屆高峰論壇成果全部得到落實

報告指出,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形成了5大類、76大項、279項具體成果,這些成果已全部得到落實。

2017年5月,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報告說,2019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繼續在北京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成為各參與國家和國際組織深化交往、增進互信、密切往來的重要平臺。

報告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五年多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參與各方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認同感和參與度不斷增強。

比如,在設施聯通方面,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紮實推進,瓜達爾港、漢班託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項目進展順利;在貿易暢通方面,中國發起了《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8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參與。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格魯吉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或升級了自由貿易協定。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到目前5年多,我們在沿線國家的投資超過900多億美元。”肖渭明表示,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貸款來源多元化,既有商業銀行的貸款,也有政策性銀行的貸款,還有國際金融機構的貸款,充分體現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願共推陸、海、天、網四位一體

互聯互通網絡

報告稱,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展望未來,共建“一帶一路”既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更充滿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發展前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方共同努力,相信共建“一帶一路”一定會走深走實,行穩致遠,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廉潔之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圍繞這“七路”建設,肖渭明做了具體闡釋。其中,在建設繁榮之路方面,願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網絡,擴大雙多邊投資貿易規模,深化產業合作,培育新動能、新業態,建立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服務體系,推動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在建設開放之路方面,他說,願與世界各國共同支持、維護和加強基於規則的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共建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支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國際通行的標準規則,打造開放型世界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