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農村的窮人家庭,你認為讀書是唯一出路嗎?

十點看球


自古以來,就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然而那是過去式啦,如今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有學歷不如有能力。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怪現象,越是以前,在學校調皮搗蛋的,有些人混的還真不錯,那些學霸級的,卻過的一般般,他們思維邏輯不同,學渣走入社會總不甘心平淡,於是開始創業,他們本來就是窮人,創業失敗大不了,做會原來的自己,而學霸,有過多的顧慮,考慮比較周全,父母家庭子女都考慮進去了,萬一失敗,他們就會跟著自己受連累,所以說,農村靠讀書有所作為不是太靠譜,農村人的人脈關係有限,就算,考到好的學校出來也不一定可以分配到好的工作,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偷不搶,看個人能力,掙錢,靠體力勞動,靠腦力勞動,都可以掙到錢的,人只要不好吃懶做,都會好起來的,


擺攤銀哥


我70年代末生於農村,那個年代,農村普遍認為讀書是“鯉魚跳農門”的唯一出路,“砸鍋賣鐵也要供子女讀書”,所幸,我通過讀書,跳出了農門,但也讓家庭揹負了“巨大的債務”(當然,數目只是相對於那個年代而言)。那時,我也確實認為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認知的完善,對此問題有了新的看法。

回望當年的農村同學,很多人因各種原因放棄了學業,放棄了讀書,可是,他們通過自己的打拼,通過自己的努力,如今也大部分事業有成,在各自領域有了一席之地。由此,讀書並不是農村窮人家庭的唯一出路。

所以,我們得根據具體環境,具體情況,對自己的未來做出長遠規劃,讀書也行,謀業也行,在這個行行出狀元的年代,不一定非得通過傳統的讀書(求學)才能獲取美好的生活。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當然,閱讀是一定要的,不論讀書(求學)還是謀業,一定要堅持閱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收中自有顏如玉”,通過大量的閱讀、廣泛的閱讀,能夠提升我們的整體修養,豐盈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

對於農村的窮人家庭,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條條大道通羅馬”,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時刻 保持上進,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印象黃陂


當然,讀書不一定是農村窮人家庭的唯一出路,但至少多讀書會給窮人家庭多一些出路。我知道的一個真實的窮人故事,這個窮人本來讀書有很高天分,讀小學時的成績無論平時作業還是考試,語文95分、數學10O分,無奈命運不濟,小學畢業那年不幸喪父,從此失學在生產隊當社員務農。那還是60年代,不似現在對單親家庭能得到政府照顧,這個窮人家經常無米下鍋,缺衣少穿。後來成了家,有了三個子女,碰上八、九十年代的學校亂收費漲價,因供三個子女讀書,過著艱苦的生活,是地道的誰也瞧不起的窮人家。儘管生活艱苦,這個窮人家對子女讀書特別重視,其中一個小兒子比較熱愛讀書,2004年高考被一所高職院校錄取,由於個人原因放棄了,然後就外出打工。打工不到一年,可能是工資低又辛苦吧,然後又問家裡要求復讀高中,家裡便答應了他的要求讓其復讀。至2006年高考被一所比較有名氣的高職院校錄取,畢業後去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剛開始月薪才1500元。但憑著他學來的知識和能力,很快便被公司看重,不到兩年便進入這家公司高層,成為老闆得力的左右手,年薪100多萬。從此,這個窮人家終於脫貧。這個做父親的雖然是讀書的料,但命運捉弄無書讀,所以寄託於子女有所成就,也算是得到了安慰。最後,我說假如這個窮人家的小子,如果不繼續讀書深造,肯定沒有出路,如果有也是走打工賣力氣的路。


出自人生


知識改變命運,我一直相信。

改革開放這些年來,特別是有個老人在南海劃了個圈後,很多腦子比較活泛的人賺了盆滿缽滿。這段時間沒賺到錢的人們對讀書路的提問。這樣情況下,會有些聲音發出,如果不會讀書,那就早點出來打工,早點賺錢才是正事。某某才小學畢業,是咱們村第一個買房買車的。某某初中畢業,手下管了幾百號人,某某大學畢業,至今還沒有女朋友。一套讀書無用論裡面應運而生。

日新月異的高科技,不斷創新的新技術在衝擊這個社會,之前覺得錢容易賺的人在這兩年發現之前走的路越走越窄了。很多有錢人已經在用努力學習新知識。而且關注一下,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高材生都是家庭條件富裕的人家。有錢的人都在武裝自己了。難道我們農村人不用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其實現在種莊稼也越來越需要運用知識了。農村生產已經很多地方採用機器,還有大棚技術,無土栽培,這些雖然在學校沒有詳細介紹,但因為學校有物理,有化學,有自然,有生活,有電子技術,有信息技術,有市場營銷等等各種實用教學。

也許你會說,我有錢請人就好了。是,你有錢可以請人,可有錢你也得管理人員啊。你什麼都不懂,哪個環節出個錯,你連錯誤出在哪個人身上都不知道。誰還服你管。

智能手機都馬上要5G了,難不成我們的小孩只能認識加減乘除?




宏齊配件饒


對我來說農村家庭的孩子是必須要讀書的。我也是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當時家裡窮設讀過幾年書,就出來打工了,每個月還能得到3,4千塊錢工資補作家用。可到今天也知道文化低的農民工是掙不到“大錢”的。看到那些白領,金領什麼的一個月工資高達幾萬,幾十萬不等。這差距要多大就有多大,可想而知,有學歷,有知識的多重要。所以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必須要讀書,不管讀書是不是唯一的岀路,但肯定是必走之路!!!


1396013786


你好,闖蕩江湖也有十幾年了,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首先

1☞讀書無用論完全就是片面性的,消極性的個人觀點

2☞知識改變命運這點本身沒有錯。但是社會因素更多涉及到綜合方面。行為,思想,能力,這取決於聰明的大腦和廣闊的格局觀

3☞農村小孩相對於城市小孩,差異化其實還是在於學習。從週末安排嚴嚴實實的鋼琴班,舞蹈班,美術班,就能窺之一二。說白了就是人家學的更多。更系統化的學習。

4☞所以讀書無用論是完全不符合宏觀社會環境變化的。有些極少數沒讀過什麼書的做生意發財了,也是人家在一個行業厚積薄發努力做出的改變。

5☞所以沒有輕輕鬆鬆的成功。人生想要出路必須不斷努力學習。





夢想哥V小白


我是一個貧窮農村出來的孩子,書沒少讀,雖然在城市打拼,依然不富裕,已經不惑之年了,說實話,我很羨慕那些農村的孩子,他們的臉上傳遞出來的是一種淳樸“無知”,讓你忍不住的想去接近。出行於城市中,等待紅綠燈時,觀察著來來往往的人的面部表情,怎麼那麼的“糾結”?也有很多老闆酒後飯桌流露出生活的無奈。其中不乏事業成功者。試問他們是找到“出路”了嗎?

所以不管是貧窮也好,農村也好,該讀書的階段就好好讀書,但不是為了找“出路”,而是更好認識這個世界,活在當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裡無在乎貧窮與富貴,農村與都市。


三通學堂


我有一個朋友初中畢業,由於家庭困難1989年放棄學業到南方打工,1996年改行做生意,開始幾年做生意在國內還不錯,後來生意擴大到香港、澳大利亞,由於朋友沒有文化失去很多賺錢的機會,後來我的朋友聘請了一位懂英語,懂合同的高才生協助朋友對外簽訂合同,1998年-2000年生意還不錯、2001年被這位高才生把我朋友出賣了,賠了個傾家蕩產,到最後我朋友說了一句話:“不能相信別人,不能沒有文化”!


奔跑142772814


或許20年前,我還有這個念頭!改革開方以後,多數人都南下打工去了,中學畢業後繼續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少,好像95年以後國家已不再分配工作,多讀書還不如趁早打工掙錢。求學已不再是農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吧!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也是無奈,只能適應社會吧!


金屬表面處理技術


知識是發展社會的源頭,有知識才會有發展,有前程,有窕序。一個沒文化的軍隊就不會打仗。所以學文化對農村的孩子是很重要的。沒文化也有成功的孩子這完全是運氣或是靠旁屬幫忙的結果。總之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設有文化的國家你怎樣去發展呢?努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振興全國各項領域的篷勃掘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