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來潘家口水庫吃大魚

請你來潘家口水庫吃大魚

老羊鏟史 2017-05-08

請你來潘家口水庫吃大魚


1.

過去請客的時候,菜單裡是沒有魚的,標準酒席的最後一道菜是丸子,意思是菜上完了,不像現在的飯店服務員,當著客人面大喊:先生,你們的菜齊了。上完菜以後,額外的再上一條魚,這就是多餘(魚)的來歷。

現在不同了,正式宴請,魚不可少。

請你來潘家口水庫吃大魚


2.

中國人不是都有吃魚習慣,到上世紀七十年代,路遙寫的名著《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安的鄰居養魚塘,把魚送給鄉親們,鄉親們嫌魚醜,不吃,偶有膽大的,不會吃,魚刺紮了嗓子,找他家來賠。

八十年代,梁曉聲寫傷痕文學,有一篇小說,講一個女知青在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的生活,知青點的男知青抓來幾條魚,請大家解饞,不料女知青看到魚後嘔吐不止,大哭。後來才知道他知識分子的父親在幹校勞動時,掉進水庫,葬身魚腹……

那段悲苦的歲月。

請你來潘家口水庫吃大魚


3.

下午去買菜,攤主正在殺魚,對買魚的人說,這是潘家口水庫的野生魚,現在賣的都是。我看看魚,不認識。

水還是那個水,魚卻早已經不是那個魚了。從灤河到水庫,水裡的魚早已經換了代。現在正在清理的網箱養魚,估計早就把原生魚種替換掉了,我小時候經常見到的鯉魚、鯽魚、嘎魚、鞭鞘、皮匠、沙裡鑽、黃石板、麥穗……,已經有多一半都不見了,尤其是甲魚和螃蟹,早就沒了。

去水庫看他們清網箱,很多一斤左右的魚被成車的拉走,國家給了漁民補助,白送給養雞場的人做飼料去了。

為什麼不直接灑在水庫裡讓魚們變成野生魚呢?

說:有漁民會用大網撈回來繼續讓政府出錢買。

失信的歲月,誰都不是好人。

請你來潘家口水庫吃大魚


4.

剛剛改革開放時,有一個日本人來承德,他說最懷念的事情之一有灤河的鯉魚,他是當年的侵華日軍裡的一個。

吃過潘家口水庫大魚的人都喜歡說,原湯燉原魚,意思是用水庫的水,河邊的柴,燉水裡的魚。十幾斤的活魚殺掉,刮鱗拋鰓,洗淨,大鐵鍋燒熱,放豬油,魚兩面煎黃,倒熱水,放後山上鮮嫩的帶葉的花椒,蔥、蒜、鹽,夠了,兩三個小時以後,肉嫩湯鮮,座上即便十幾個人,這一個菜也就夠了。但往往魚湯不夠喝,兌點開水繼續。

吃完魚,念幾句歪詩:

山居喜峰口,餐餐有鯽鱸,

心寬水自闊,相釣於江湖。

請你來潘家口水庫吃大魚


5.

從衛星上看,水庫的網箱已經佈滿了水面,水質汙染已經到了極限,原湯燉原魚也就成了記憶。

魚好吃在於鮮嫩,一年四季魚好吃的部位也不一樣,所謂“冬吃頭,夏吃尾,春秋吃分水”,這是単指野生魚來說的,現在飯店裡賣得養殖的魚,什麼季節也都是飼料。

吃魚的講究很多,我見過一條魚勸下40多杯酒的,當時我還特別奇怪內蒙古包頭那個地方,連水都少,吃魚的講究卻多,卻還都那麼透著文化:

魚端上桌來,主人開始動筷子布魚,頭三尾四,魚頭和魚尾對著的人分別喝三杯和四杯,然後高看一眼,主人把魚的眼睛夾給誰,誰接著喝,接下來,推心置腹、肝膽相照、中流砥柱、唇齒相依、鳳毛麟角……等等等等,酒量小的直接桌子底下。

請你來潘家口水庫吃大魚


6.

最好看的故事,還是白蛇傳裡水漫金山,人們把魚鱉蝦蟹成精的樣子用動畫片的形式表現出來,個性明顯,再加上哪吒鬧海、柳毅傳書等,很多古代人是相信有魚鱉成精,參與人類生活的。

7.

北宋末年,宋高宗趙構南渡,到四明的時候,突遇金兵追來,倉皇渡江,上船的時候把一把摺扇掉在水裡。那把扇子上有個玉刻的扇墜兒,刻的是一個小孩兒,叫玉孩兒扇墜兒。

請你來潘家口水庫吃大魚


高宗在杭州正式當了南宋皇帝,十幾年以後的一天,他請大臣張俊吃飯,一眼看見張俊的扇墜很眼熟,這不是那個玉孩兒扇墜嗎?就問,你是從哪裡得來的?張俊比較厚道,說,是從清河街古玩店買來的。

高宗就派人去那家古玩店問,古玩店說是從串街小販那裡買來的。問串街小販,小販說是從陳宅廚娘手裡買的,陳宅廚娘做了一手好魚羹,她說,有一天,她買來一條十多斤的大魚,剖開魚腹,就看見了這個玉墜兒。

宋高宗55歲那年就退居二線,做了太上皇,沒事經常去西湖邊上吃小吃,很多和他一起南逃的中原地帶的小吃她都非常愛吃,最喜歡吃的還是魚羹,一邊吃,一邊慨嘆:即使江山丟了,文化也不能丟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