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世界名著只要讀個縮寫本就可以了,你認為呢?

影視壇主


我不這麼認為現在人生活節奏快,可能抱著一本幾十萬字的書,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讀,而且現在人讀書的已經很少了,都是電子書,沒有讀紙卷的書香,其實讀書才有原始意義,現在電子科技的充斥都是電子化,連讀書也有電子書,就是在手機,電腦上看。如果沒有時間可以大概看下簡介,瞭解一下大概意思,但是這不能代表原著你讀過了,我認為更深厚,經典和深邃意義其實是在原著裡,每一句話細細品來都是有寓意的。如果只是看縮略版,可能字數會少,閱讀起來節省時間,但是原著裡最厚重的文化內涵是領會不到的。比如名著,紅樓夢,水滸,西遊記這些中國經典小說還是要看名著才能深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意思。當然名著需要有足夠多的時間慢慢體味,如果讀原著也是三行並兩行的讀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每句話每個字去斟酌作者的意思,方能體會的名著的文化內涵。


Weer果果


說句實話也看過幾本世界名著,看完才發現真的只是為了瞭解這個故事,其實作者可以縮減一半以上的數字就可以把這個故事交代的很清楚,那為什麼坐著還是願意花更多的精力去交代一些我們認為可有可無的東西呢,這個可能就是藝術的魅力吧,我們會發現在那些冗長的文字陳述當中透著他們的藝術氣息亦或者叫做文化底蘊,當然由於中文譯本的限制,導致一些語言的精髓我們沒辦法通過翻譯去體會,這也是世界名著中文版的雞肋所在。


輸不起的白日夢


那看大綱就可以了,對於人生也就是粗枝大葉了。


預知昊海


應該可以,今天的社會恐怕縮寫本也沒有幾個人讀了,都讓money征服了,我的書櫃裡全是名著,天天想讀,天天束之高閣。心不靜,不定。我認真讀過(飄)認真讀過紅樓夢。人生認認真真讀透幾本書就受用匪淺了,能儘量多讀一些書,了不起的事,民國時有馬一浮先生,大家,讀書無數。願意,喜歡讀書真的是好事。當你真正讀進去的時候就不會滿足縮寫本了,一定是這樣的。喜歡讀書真好!


姜佰成1


可以的啊。

紅樓夢不就是四大家族興衰史,三國也只是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水滸傳是105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神曲是天堂地獄人間遊記,變形記就是一早醒來我變成蟲子了,魔山是一個人被關進療養院...讀原著費時費力沒必要,看看縮寫本就足夠你去裝了


kir_rein169597665


縮寫的還不如看電視劇版本的,建議有時間的話看全,一杯好咖網的咖啡,可以陪伴著你度過每一個讀書的夜晚,這是一個很棒的結局。

我覺得每一部名著都是有價值的,甚至於每一個章節,每一個字都是有它獨特的意義所在的,所以我認為如果時間足夠的話應該讀全本,而不是縮寫本,就像很多事一樣,縮寫的雖然結果出來了,可是說不定是豆腐渣工程呢。

喝好咖啡,上好咖網,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好咖網


有道理。我一直以來有兩點頗不能消受,一是所謂名著的絮絮叨叨的心理描寫,二是中國戲曲吚吚呀呀無休止的驢拉磨似的大段的唱


沒止草廬主人


我感覺世界名著看書跟看影像資料 感覺是不一樣的 看書只是空洞的 而影像資料卻可以給人真實的感覺 更能體會到原著的精髓 所以 看縮寫本更是如快餐一般 體會不到美食的營養成分 只有融入到那個場景中 才能感同身受 給人美的享受


燕子2396842


讀原著,你理解更深刻一些。

就像一件事情,只給你說中心思想深刻,還是你經歷一遍,自己提出中心思想深刻呢?

除非是那種領悟能力特高,你說個原理就能舉一翻三的人,這種適合讀縮減的……

還有,讀書有故事,其實也比較有趣味。


用戶3552110201841


這要看你對自己的期待是什麼。如果名著中的細節對你沒什麼用處,那麼的確讀過縮寫本就足夠了。其實對大部分人而言,即使根本沒讀過又有什麼關係?如果你是這方面的專家,比如你想做一名紅學家,那麼只讀一本縮寫版的《紅樓夢》就太不嚴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