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畔西王母傳說

天空湛藍、空氣清新、草原碧綠、河水清澈。海晏縣位於青海湖盆地東北部,是黃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發源地,,這座魅力小城鎮在青海湖畔美麗的草海邊……處處都彰顯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豐厚的歷史文化,湟水河的故事也就是從這裡開始流淌……

水的力量是顯而易見的,人類伴水而居。河流就是人類的生命線,是綠色的起源,河流孕育了城市,城市反哺河流。幾期尋源湟水河走下來,這期不得不提一下青海湖畔關於西王母的神話故事。

西王母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中非常重要的神祇形象,西王母信仰起自遠古,延綿至今,並傳播到海外華人世界。在崑崙神話世界中,青海湖是崑崙主神西王母的居住地,被稱為仙海、瑤池。在今天的青海湖環湖地區,仍有許多與西王母信仰有關的歷史文化遺存。

關於西王母

以河湟、河西為核心,向西延展到新疆南部的崑崙丘,是中國先民最早居住的地方之一。西王母則是歷代對遠古傳說中這一地區氏族、部落、部族首領的稱呼。西王母與炎帝、黃帝同時代,或出現更早,作為部落首領的稱號,西王母似還保留著母系氏族社會的特徵,曾被尊為“天女”,即天帝的女兒。

早期的“西王母”部族,同中原內地的“五帝”——雛形的古國多有聯繫。黃帝、顓頊等五帝,也有前往崑崙丘的傳說。

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又名王母、金母、西姥。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仙佛奇蹤》卷一記載:“西王母,即龜臺金母也。得西華至妙之氣,化生於伊川。姓緱,諱回,宇婉妗。配位西方,與東王公,共理二氣,調成天地,陶鈞萬品。凡上天下地女子之登仙者,成所隸焉。”就是說,西王母,名緱回,字婉妗。生在伊川。據葛洪《枕中書》載,為盤古真人與太玄聖母通氣結精而生。

西王母的形象和地位,根據典籍的記載,有三次重大變化。形象一次比一次漂亮,地位一次比一次顯赫。

第一個形象。《山海經》雲:“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即是說,王母長得像人,一條豹尾,善於吼叫,頭髮散亂,戴著頭飾。這是個半人半獸的形象。據說是職掌瘟疫、刑罰的怪神。

第二個形象。後經文人的增飾,其形象和地位都有很大變化。在《穆天子傳》裡,成為一個與人間天子同席飲宴,雍容平和的女王。她和周穆王酬酢賦詩,應答自如。這裡的西王母已經擺脫了獸氣,變成了一個天仙。

第三個形象。在《漢武帝內傳》裡,則成為年約三十,容貌絕世的女神。有的書上說,西王母“若十六七女子”。西工母有大群仙姬隨侍,並受人間漢武帝禮拜。西王母又擁有了長生不死的長壽藥,還得到了三千年結一次果的蟠桃。她的地位躍進了一個大臺階。西王母把獨一無二的蟠桃賜給了漢武帝,漢武帝受寵若驚。

在《墉城集仙錄》裡,西王母更成為掌管女仙名籍的神仙領袖。說她是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與由東華至真之氣化生的東王公,共理二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鹹所隸焉。”世之昇天之仙,“其昇天之時,先拜木公,後謁金母。受事既訖,方得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覲元始天尊”。

文人又給西王母初期的形象平反,討好地說:“蓬髮戴勝,虎齒善嘯者,此乃西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說那個半人半獸的傢伙,不是王母,而是王母的使者。

因《漢武帝內傳》裡有王母賜蟠桃給武帝的情節,後世小說、戲曲多據此,衍為西王母設蟠桃盛會的故事。每當蟠桃成熟時,西王母大開蟠桃壽宴,諸仙都來為她上壽。《淮南子》《搜神記》等又有“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嬗(heng,音衡)娥竊以奔月”的記載,故舊時民間又視西王母為長生不死的象徵。

對此記者瞭解到,一些專家學者研究猜測,王母娘娘歷史上確有其人,是部落的女酋長。被無數神話光環籠罩的西王母,並非天仙,而是青海湖以西遊牧部落的女酋長。值得一說的是,西王母既是一個古老部落國家的稱號,又是古國女王的尊號,代代相傳。

傳說中的西王母是否真的存在

我國一些學者研究認為,被賦予了濃厚神話色彩的西王母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在我國很多古籍、神話傳說中,西王母的故事綿綿不絕。

西王母是否真的存在,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瞭解到,在“天庭傳說”系統還沒建立之前就有了她的相關記載。

目前,公認關於“西王母”的最早記載是在《山海經—西次三經》——“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厲及五殘”。以及關於西王母國的記載——“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再早的就要追溯到商甲骨的“西母”,但爭議比較大。

長著人形,卻虎齒豹尾,頭髮蓬亂,還帶著羽冠…活脫脫一個半獸人啊。當然從另一角度說,長得越有個性,就代表人物越是不凡。虎豹等都是猛獸的樣貌,以此來表現描寫對象的權力也無不可。

西周的歷史典籍《穆天子傳》中,西王母再次出現。“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乃執白圭玄璧以見西王母……姜百乃膜拜而受。”

這一次,西王母不在如山海經中那樣怪誕,反倒是非常的“寫實”,將周天子與西王母會晤的時間地點經過的詳細地記錄下來。不得不讓人相信西王母的存在。

現階段,對“西王母”最“合理”的解釋是一支平行與商周文化圈發展的部族,部族仍保有母系社會的傳統,而部族的最高領袖,被稱為“王母”。

值得一提的是與《穆天子傳》一同出土的《竹書紀年》中還有著關於夏商之前歷史的記載,“堯舜禹”的“禪讓”遠非想象得那麼美好。

現存古籍證明,兩晉到明清乃至民國,青海草原地區、崑崙山南北有大量的女王部落存在,蘇毗部落是最有名的一個。

青海河湟谷地信仰語境濃厚

直到今天,西王母仍是民眾廣為膜拜和信仰的女神。青海東部河湟地區有濃厚的西王母信仰語境。

記者瞭解到,曾有學者對西王母信仰展開了持續研究,成果斐然。青海河湟地區流傳有《王母經》《王母新詩論》《王母降下佛壇經》等與西王母信仰有關的寶卷。從內容上來看,這三部寶卷與內地的寶卷從形制、內容上都一致,但篇幅較為短小,是明清西王母寶卷的一部分。這些寶卷現在在當地民間信仰活動嘛呢會上唸誦,這個民間信仰活動以女性為信仰主體,在青海河湟地區及甘肅西南地區都有分佈。西王母是當地民眾信仰中一位舉足輕重的女神,青藏高原為西王母神話的故鄉,這一地區西王母寶卷的傳承和傳播與當地濃厚的西王母信仰的語境是密不可分的。

在青海以外的地區,西王母也受到民間的普遍崇拜。甘肅涇川西王母廟會是西王母信仰的典型廟會,當地人認為農曆三月初三是西王母的生日,因而每年三月初三舉行廟會,吸引陝、甘、寧民眾及臺胞一起赴會,規模盛大,最多時達10多萬人。

在全國各地也有類似的信仰文化圈。記者瞭解到,目前臺灣地區對西王母的崇拜,除原來屬於道教系統的之外,也形成了自己獨立的組織,在臺灣有遍及全島的慈惠堂系統,這一系統常稱西王母為“母娘”,崇拜極其虔誠,信仰民眾眾多。

今天,在青海湖畔有一尊白色的西王母立像。這尊雕像,採用的是一位年輕、端莊的女性形象。按照崑崙神話,西王母正是這個“聖湖”的主人。她背靠青海湖,面對遊人走來的方向;衣著樸素,雙臂向左右展開,手心向上,十指自然屈伸,儼然“母儀天下”的風範,像是在自己的領地迎候來人。這尊西王母雕像,將神話傳說與自然美景結合在了一起。

近湖處,反而有無法看到青海湖全景的遺憾。登上青海南山,向北眺望,在草綠色的土地上,湖面如鏡,廣大寧靜。可以遙遙望見海心山矗立著,而在水天相接處,似乎真的存在凡人難以接近的瑤池仙境。我們的先人很可能自然想到那裡就是“神話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