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士兵軍服上標有“兵”字和“勇”字,二者有什麼區別?

司馬長史


簡單點說,兵就是清朝正規軍,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八旗和綠營都屬於兵;勇就是清朝的臨時工,通常由地方鄉紳自籌軍費和武器,配合正規軍(兵)作戰。打完仗就立即解散,沒有正式編制。





清朝立國之初,沒有勇,只有兵。當時的兵分為兩種:八旗兵和綠營兵。其中八旗兵的地位很高,相當於一顆大樹的樹幹;綠營兵的地位比較低,相當於樹枝和樹葉。綠營兵存在的價值就是輔助八旗兵作戰。

按照清朝的編制,八旗兵有二十餘萬人,綠營兵人數眾多,有六十餘萬人。為了控制綠營兵不造反,清朝在重要地區的綠營兵中安插了大量的滿人。尤其是在西北地區,為了控制全國戰鬥力最強悍的的西北綠營,清廷在陝甘兩省佈置了大量的滿人監視、控制以漢人為主的綠營兵。

不過了解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八旗兵最輝煌的時代是明末清初的努爾哈赤、皇太極和多爾袞時代。清軍入關後,八旗的戰鬥力就逐漸衰落下去了。儘管平定三藩之亂後,康雍乾三代皇帝都對八旗軍進行了整頓,使得八旗兵的戰鬥力略有恢復,但就總體上而言,仍然是大勢已去,清朝作戰的主力是綠營兵。

比如大小金川之戰,打硬仗的全是綠營,乾隆皇帝吹牛,說綠營要是拿不下金川,他就派八旗子弟上陣。然而吹牛始終是吹牛,結果清軍最後拿下大小金川,還是靠嶽鍾琪這個漢人將領。

到了乾隆末年,由於不打仗了,全國的綠營兵集體腐化墮落,就連最精銳的西北綠營也沒有例外。當時全國的綠營兵當中,也就兩萬多人還有戰鬥力,其他地方的綠營兵都是擺設。至於號稱很厲害的京師八旗,一次出動也只有幾千人。全國上下估計能打硬仗的部隊,估計也就五萬人。因而這就導致嘉慶元年的川楚白蓮教起義時,八旗兵和綠營兵全歇菜。

為了儘快平亂,嘉慶下詔,允許地方士紳招募武裝協助正規軍作戰。這一類由地方招募來的武裝,就是清朝歷史上的鄉勇。不過創立勇營制度的不是嘉慶,而是他的爺爺雍正皇帝。

雍正時期,為了彌補八旗和綠營的不足,雍正創立了勇營,當時稱做防軍。這種軍隊的性質是分佈在地方的、在八旗與綠營之外的非正規軍隊。兵員都是由專征將帥臨時招募,數量多少不確定,戰時隨正規軍出征,戰後便立即撤銷掉。

據《清史稿》記載:“額數之多寡不齊,器械之良窳不一,餉章之增減不定,良以聚散無恆,故與額兵迥異,無編制之可紀。”

由此可見,清朝中前期的勇營,其實沒有什麼制度化和規範化,就像一群民兵。



到了咸豐皇帝時期,太平天國勢如破竹,八旗兵和綠營兵根本無法抵擋。為了平叛,咸豐皇帝又拿出老辦法,讓地方士紳招募勇營參與平叛。但是我們知道,太平軍的戰鬥力很強,勇營如果不進行制度化和規範化,根本不是太平軍的對手。(曾國藩創立湘軍之前,也有很多勇營,但都不堪一擊)

所以曾國藩創立湘軍後,他就極力的推行湘軍的制度化和規範化建設,極大的提升了湘軍的戰鬥力。湘軍經過曾國藩的整頓後,其實已經變成了一種變相的正規軍。

後來,李鴻章照搬曾國藩的做法,也在上海編練淮軍,性質和湘軍一樣,也是一種為了應急而募集組建的地主階級的地方性武裝力量。它是繼湘軍之後,晚清勇營的又一支重要武裝 。

注意!從這個時期開始,清軍的軍服就沒有統一的樣式了。無論是兵還是勇,衣服上都要寫部隊的番號。勇營的著裝由該部的長官定。比如看下圖,這是一件真實的清末練軍軍服。在軍裝胸口的補子上寫著:直隸練軍右翼步隊副左營正兵 中哨二棚 張義成。(晚清時期已經不寫“兵”或“勇”了)



但是眾所周知,勇之所以叫勇,就是因為它不是正規軍,只是臨時工。曾國藩把湘軍規範化和制度化,那就導致湘軍向綠營兵靠齊了,不再是那種戰時組建,戰後撤銷的臨時工。然而由於湘軍帶有私人武裝性質,不完全受清政府的控制。所以面對羽翼日豐的勇營,清政府坐不住了,決心削弱找辦法勇營的力量。

第一招就是把勇營改編為綠營兵,每當綠營兵出現空缺時,就以勇營補充,把臨時工變成正式員工。企圖通過以勇補兵達到削弱勇營、擴充綠營的目的。

第二招就是裁撤,逼迫曾國藩、左宗棠等人裁掉自己編練的勇營。但又為了不引起漢人集團的反彈,清政府也沒有一刀切,比如李鴻章的淮軍就保留了很多。

第三招是訓練新部隊,叫練軍。組建練軍的原因是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意識到了以勇補兵不是解決綠營兵戰鬥力不足的根本辦法,開始轉變思路,決定從綠營兵當中抽調精銳,按照湘軍的訓練模式,訓練一支有正規軍編制,但是作戰風格類似於湘軍或淮軍的新軍隊。

經過這三招的反覆蹂躪,為鎮壓太平天國而興起的勇營基本上就被瓦解了。




清政府在隨後以練軍為主,勇營為輔,創立了一套練軍和勇營的國防力量。至於八旗兵和綠營兵,境遇則略有不同。八旗兵基本上是荒廢狀態,但是清政府也沒有裁撤。因為八旗是清政府的立國基礎,不能裁撤;而綠營兵由於本來就是八旗的補充,現如今沒有戰鬥力了,也就沒有必要保留了。

因此從同治皇帝開始,各省的綠營兵逐漸進行裁汰,各省的衛戍工作,全部交給勇營和練軍負責。比如,八國聯軍侵華期間的武衛中軍就是典型的練軍,而甘軍則帶有勇營的特色。但當時的勇營已經不叫勇營了,而是改叫防軍。

甲午戰爭之後,練軍和防軍之外又多個一個新式軍隊,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洋新軍。八國聯軍侵華事件後,清政府痛定思痛,決定在全國編練新軍,用新軍負責國防安全。但是之前的老部隊也不能丟,於是清政府就把原先的練軍和防軍全部改為巡防營。比如大名鼎鼎的奉系軍閥的前身就是東三省的巡防營。這一點與直系和皖系軍閥有本質性區別。

這裡插一句,巡防營和新軍相比,新軍的戰鬥力要更強一點,但也不是說全國的巡防營都不如新軍。辛亥革命時,江南巡防營(張勳的部隊)和奉天巡防營(張作霖)就比江蘇新軍和奉天新軍要剽悍。

很多朋友都在問,說為什麼辛亥革命的時候清政府手上沒有兵,一定要倚靠袁世凱才能鎮壓革命黨。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了,其實當時清政府手上是有兵的,各個省都有巡防營,怎麼會沒有兵呢?只不過,清政府當時已經是人心盡失,沒有人願意再替愛新覺羅家族賣命了而已。比如武昌起義的時候,第八鎮統制張彪還擊革命軍的部隊就是湖北的巡防營。後來巡防營眼見形勢不對,就搖身一變,加入了革命陣營。

以上大概就是清朝兵和勇的區別。如果簡單理解,兵就是清朝有編制的正規軍,勇就是清朝沒編制的臨時工。同治皇帝時期,勇營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基本上跟兵的地位平起平坐,變成了很另類的正規軍。但是要注意的是,勇營始終是勇營,能夠與正規軍平起平坐的勇營只是一部分人。比如淮軍。絕大多數的勇營仍然還是臨時工。

另外,清朝除了兵和勇之外,還有一支編外的部隊,這就是蒙古四十九旗。

所謂蒙古四十九旗,指的是皇太極降服漠南蒙古之後,建立的數十個內扎薩克旗,他們並不屬於八旗軍系統,和八旗內的蒙古八旗完全不是一個性質。

平常這些蒙古人沒有餉銀,只有被朝廷徵召賣命的時候才有“出征行裝銀”可領,按照清朝規定,臺吉(王子)們帶兵出戰可以拿150兩,普通的蒙古兵拿20兩賣命錢(蒙古八旗可以拿到40兩)。


看出來了嗎?如果說勇營是漢族臨時工,那麼蒙古四十九旗就是蒙古族臨時工。他們和勇營一樣,打仗的時候臨時組建,配合正規軍一同作戰,打完之後就地解散。

到了晚清時期,西方先進火器引入中國,弓馬騎射被時代所淘汰。這些給滿清打工的蒙古臨時工也就沒什麼利用價值了。


Mer86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報告!這事老梁知道。說起這事,老梁特激動,那叫個一把鼻涕一把淚啊。咋回事呢?沒辦法現如今一打開電視,滿屏幕的大辮子,一幫人搖頭晃腦的,上到八十歲的老爺爺,下到十一二歲的小屁孩,都追著一個女人跑。看的老梁噁心,腦仁疼,但沒得辦法得陪著老婆瞅。所以俺的注意力就不在電視劇上,俺就注意到了電視裡那幫子無處不在的背景牆,大頭兵的衣服上。

當時老梁的腦仁裡就在想,咋都是兵,但一個寫著勇?一個寫著兵?是編劇腦仁秀逗了?還是當年設計服裝的滿人腦仁秀逗了?所以老梁專門查了一下。

這事和滿清的兵制有關,所以在解題主問題之前,老梁先和大傢伙嘮嘮這八旗兵的來歷打個底,然後再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八旗的來歷

大傢伙都知道,滿清一直標榜正兒八經的大頭兵都是能彎弓射箭的爺們,至於會放槍的弱雞,被滿清政府那叫個嫌棄的不要不要的。

哎!這話有點偏了,咱拉回來繼續聊。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八旗的,是努爾哈赤在牛錄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說道這裡估計有些好奇寶寶要問了:“老梁啥叫牛錄?這整的咋聽不明白呢?”

牛錄這東西是女真那會在氏族和部落階段,要出去打仗了,或者一幫子人要出去狩個獵啥的,弄出個最基礎的軍事單位。開始的時候,這一牛錄就10個人,放現在相當一個班。到了萬曆二十九年的時候,努爾哈赤覺得,這一牛錄就十個人,兵沒多少,當官卻整出個萬兒八千的,這不划算,於是擴編,一個牛錄裝進去三百人。

五個牛錄整一個集體就是一個甲喇。瞅著名字真費勁。那麼甲喇又是啥玩意?

甲喇在努爾哈赤之前是以氏族或者部落為單位,由血緣或者地緣整合起來,推舉一個有威望的人帶著一幫子牛錄出征的人。

哎,努爾哈赤也圖省事,就將甲喇當做一個編制來使喚,當然五個牛錄的首領還加甲喇。

在往上一級就叫固山,其實就是旗,因為人口實在是少,就整出四個旗。為啥即叫固山又加旗呢?因為當時女真根本就沒有文字,您寫個字以示區分,這想多了吧,所以就整出四種顏色的旗,分別是黃,白,紅,藍。因為是拿四色旗區分四固山,所以乾脆就叫四旗。這旗主是由努爾哈赤的侄子擔當。

扯到這裡,估計就有人要問了:“老梁這旗是有了,咋少四個呢?哪四個那去了?”

剛開始,俺不是說了嗎?人少的過!但到了萬曆四十三年的時候,人口增加了,再加上戰爭的需要,努爾哈赤又擴編了四旗,圖省事在原來四色旗的外邊鑲嵌了一邊,這就整出了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

這八旗可就齊了。大傢伙都知道是個當兵的都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服裝,您要整個五顏六色的衣服出去,這不就是土匪嗎?所以這幫人就統一制定了軍服,當然滿清叫這服裝叫號衣,因為都是大頭兵,所以就在胸口哪,掛了布片片寫了一兵。

兵字的來歷

兵字就是這麼來的。關於這兵字,咱還得往後說說。咱都知道打仗需要人口,沒人口是打不了仗的,但女真人就那麼多,撐死了就只能弄個八旗出來,咋整?

女真人就瞅上了自己的鄰居,蒙古人。再加上蒙古人已經被女真人征服,所以乾脆就在蒙古人哪裡徵兵,這一徵兵,又整出八個一樣的旗,這就是蒙八旗。當然相對於開頭女真的八旗,哪叫滿八旗。

當然後來,努爾哈赤入關掠奪了不少的人口,這些人口都是漢人。開始的時候,這些漢人蹲在滿人的家裡當奴僕,但隨著戰爭的需求,努爾哈赤又把目光集中在了這幫人的身上。規定二十個人裡抽一個出來當兵,而這個大頭兵所需要的武器裝備都由這二十個人出資,這人所在的家庭就成了漢軍戶,而且全家都可以遷徙到努爾哈赤所在的城中居住,以示恩寵。

所以大傢伙可以看到,在電視劇裡一幫子當官的總是說,奴才明白了,奴才知道了,所以這根子就在這裡。

總體來說滿八旗的地位最高,蒙八旗的地位略低,請大家記住僅僅是略低,漢八旗地位最低,前邊兩位可以拿腳踩的,畢竟是奴隸出身不是。

所以八旗子弟他也不是全是滿人的。所以這前後二十四旗算的上是滿清正規軍,他們的號衣上都寫著斗大個兵字。

但到了皇太極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意外,女真人在吳三桂這幫人癟犢子的帶領下就入了關。吳三桂在前邊衝鋒陷陣玩命的打,女真人在屁股後面玩命的撿便宜。

說實在的女真人從心底裡看不起吳三桂這幫人,也不願意像之前的漢軍戶那樣把這幫子沒有脊樑骨的東西編入自己的序列裡,把自己的序列都汙染了,這就整出個綠營。

這個綠營存放的就是後來投降過來的明軍,說實在的吳三桂之流屬於打明軍的主力,但女真人一直就把他們看成了一種輔助力量,但好歹還能幫自己打天下,所以這幫人女真人還是捏著鼻子認了,所以這號衣上也鑲這兵的布片。

說實在的,八旗兵開始的時候還可以,但入了關之後,迅速的腐化墮落,讓他騎個馬,沒幾個奴才在旁邊扶著,這就能從馬上掉下來,整個射箭的武功瞅瞅,弓弦都能崩了自家臉上,把大門牙都能給蹦飛了,就這幫玩意扶不上臺面嘍。

康熙的時候,就是靠著綠營的大兵來撐場面。到了乾隆嘉慶的時候,這綠營的兵力達到了六十萬,比八旗大兵都多。

勇字的來歷

但滿清說實在的養廢物的能力那是槓槓的,沒多久這綠營也被養廢了。得,滿清的正規軍算是徹底玩完了,但國家沒有正規軍是不成的,所以綠營以及所謂的八旗還頂著國家正規軍的帽子吃糧餉,但啥事也幹不了的存在。

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這綠營被太平天國按在地上摩擦,當然八旗大兵更不用說了,直接扔河裡,餵魚去了。

咋整?國家的正規軍不行,而且也消耗的差不離了,這就組織起了地方部隊。老梁舉個例子,這綠營和八旗如果算的上吃皇糧的公務員,那麼這些被組織起來的地方部隊,就是臨時組建的臨時工。這幫子臨時工,滿清不撥軍餉,一切自己負責,滿清只給個番號。比如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都是這類部隊。

滿清為了以示區分,這幫子臨時工,就在號衣的胸口貼了一個“勇”字,也叫鄉勇。其實鄉勇這東西,是雍正八年的時候組建,有戰鬥了這就建立起來,沒有戰鬥就地解散,也沒啥編制,亂哄哄的。可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山裡沒老虎猴子稱大王,這幫人就把那貼著兵的正規軍給壓的死死的。

當然這幫貼這勇字的臨時工,滿清瞅著確實能打,所以也編入了正規軍中,但這個勇字卻保留了下來。可惜的是這臨時工一旦成為了公務員,最後被滿清也給養廢了,這就出現了後來的新軍。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清朝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中清朝士兵的服裝一眼望去都是一樣的,如果有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在這些士兵的衣服上有一個地方其實是不同的,那就是有的士兵胸前是一個勇字,有的士兵胸前是一個兵字,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了,一個兵字和一個勇字能有多大區別?其實這裡面區別可大了去了。

最起碼字不同代表這兩個士兵的身份和地位都是不同的,提到清朝的士兵大家下意識的就會想到八旗子弟兵,可是話說來清朝拿下天下僅僅靠八旗子弟兵夠嗎?當然不可能了,在沒入關之前可能八旗子弟兵就夠了,關外說難聽一點巴掌大點的地方,清朝士兵人數足夠,可是入關就不一樣了,八旗子弟遠遠不夠的。

冷兵器時代打仗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人數,以少勝多的例子的確不少,可是那僅僅是一場戰役而已,所以清朝入關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士兵數量太少了,清軍入關之後,天下並不太平,農民起義可以說不間斷,南明也天天想著怎麼奪回天下,到處都是不安定的因素,這個時候清朝急需大量的士兵。

於是乎清朝開始在八旗軍的基礎上招兵買馬完善綠營兵,在當時清朝收編了不少漢人士兵,有趣的是本來綠營兵是輔佐八旗的,後來綠營兵越來越強,甚至成了主力。八旗兵和綠營兵一樣他們的身上都印著兵字,可以說衣服上帶兵字的是清朝的正規軍隊。

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士兵漸漸的驕奢淫逸,清朝後期的時候天下又有了不安定的因素,這個時候皇帝重用漢臣,讓他們招兵買馬,他們這個時候招的時候士兵衣服上都是勇字,因為很多人都是鄉勇出身,他們一開始其實就是輔佐地方軍隊的,身份不如正規軍的高,而且沒有編制,工資都是地方自籌,並且是沒有戰事就會被遣散。太平天國起義之後,統治階級發現他們戰鬥力很強悍,才將他們劃分為正規軍。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清朝士兵軍服上的“兵”和“勇”,一字之差,地位卻相差太大 !

國家政權的維護都要靠軍隊來進行,在古代也不例外,中國古代的士兵就是這樣的作用。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清朝士兵上面的制服,有的寫的是“兵”,有的寫的是“勇”,這是怎麼回事呢?

當兵都是有等級的,通過制服就可以有更直接的區分,在清朝的士兵制服中,有寫“兵”和寫“勇”的,其實清朝的兵種大分的話就是兩種,一種是八旗兵,一種是漢兵,在清朝等級制度還是比較嚴明的,而且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漢人的地位極低,很多官職都要把漢人和八旗人分開來處理。

八旗兵是正規的軍隊,漢兵則是漢人組成的武裝力量,是敵人一等的,那時候等級阻礙了軍隊勢力的發展,八旗兵病源少,卻安枕無憂的待在高位,導致後來國家發生動亂的時候,八旗兵完全抵抗不住,就比如太平天國運動,其實就是一群農民扛起了鋤頭奮起反抗,但是打得清兵節節潰退,這裡大部分都是八旗兵。清朝士兵軍服上的“兵”和“勇”,一字之差,地位卻相差太大 !

而漢兵是比較少的,而且國家一有大事,這些士兵完全不夠上級調動,這時候就需要在當地徵集一些其他士兵來填充,於是就有了臨時武裝一說。兵和勇的差別就在這裡,正規兵上面就寫一個兵字,而臨時兵上面就寫一個勇字,只不過是一字之差,兩種兵種的待遇相差太大,勇字兵一般沒有什麼正規的對待,但是有事情發生卻是衝在最前面的,非常諷刺。

“兵”和“勇”的差別就像八旗兵和漢兵的差別一樣,平時享福的都是“兵”,但是有大事在第一戰線拋頭顱灑熱血的士兵們就基本是“勇”字制服的人了,也就是一般老百姓打頭陣。


了悟壺途人生


清朝士兵衣服上分別標記“兵字或者“勇”字。

標誌為“兵”的屬於朝庭正規軍,俗稱“官軍”。清朝早期軍事組紗形式為為八旗制,主要由女真人(滿人)組成。其丁壯戰時為兵,平時為民。滿人入關後,地盤擴大,兵源不足,招募了大量漢族及其它民族兵員組成漢八旗和蒙古八旗。由朝庭募養,分別駐紮各地。這些士兵胸前和背後寫有“兵”字。

標誌為“勇”的屬於民團,類似於現代的民兵組織。兵員當時也稱“鄉勇”。是在朝廷的允許下,由各地鄉紳招募組建的地方武裝。養兵費用主要靠自籌。

清朝後期,滿清八旗子弟已經喪失了當初的鬥志,戰鬥力減弱。為了應對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滿清朝廷允許地方紳士組建地方武裝參與鎮壓農民起義。比較著名的有湘軍和淮軍。這些士兵胸前和背後寫有“勇”字,以區別八旗軍隊。


盤錦陽哥


清代士兵的軍服稱為號衣,現在影視劇裡的這種道具服裝,經常能看到在前胸、後背各有一個圓形的補子,裡面是斗大的“兵”或者“勇”字,實際上這在真實的歷史中幾乎是沒有的事情,屬於是一種臉譜化的藝術誇張,也有一些類似的老照片上是老外為了獵奇而故意弄的道具服裝。

清代的“兵”,特指綠營;勇,則指鄉勇、團練,也代指湘軍、淮軍等勇營軍隊。

無論是兵還是勇,其號衣上都不會有“兵”和“勇”兩個字的補子,實際上在軍服的前胸、後背(有些後背沒有)是用補子或者直接寫等方式,書寫的具體的部隊番號和個人姓名、職務,例如X鎮X協X營X哨X棚正兵XXX之類。

下面列舉一下清代的軍服實例。

(清代傳統的號衣,上衣是斜襟,下身有戰裙,部隊番號文字直接縫製在衣服上,並不用補子。這套行頭屬於甲午後的武衛中軍,其軍帽為氈帽,上面貼了一個剪出來的“勇”字)

清代的士兵軍服,綠營兵和早期的勇營部隊多用傳統著裝,即上身穿斜襟的號衣,外面有的還會套上類似馬甲一樣的號坎,下身穿褲裝,但是會套上布戰裙。採用這種號衣時,衣服上通常不會有補子,而是直接將番號等縫製在衣服的前胸、後背等處。

(對襟號衣實物。胸口的補子為紙質,上面書寫有番號以及“步勇”字樣)

從19世紀6、70年代向後,以勇營和綠營的練軍為主,開始使用一種新式的號衣,較傳統的斜襟、戰裙的打扮更加精練。新軍服是用類似西式的對襟短上衣,穿褲裝,不配戰裙。這種號衣的前胸和後背會加上補子,通常補子是油紙製做,在上面書寫完番號、姓名等等之後,罩一層油,以圖耐久(一些編制比較固定的軍隊則是採用布制)。由於勇營軍隊各軍多是自作主張,因而補子的格式不盡相同,補子的造型也不相同(有的剪成方的,有的是圓形,還有八角形,不一而足)。


海研會


在影視劇中,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清朝士兵的衣服前面寫的字不一樣,有的是“兵”字,有的是“勇”字。

那問題來了,都是打仗的士兵怎麼前面的字還不一樣了呢?難道是分工不同嗎?不,不,不,現在有書君來告訴大家,這裡面的玄機。

一、 在歷史時間順序上,“兵”字士兵是先出現的,“勇”字士兵是後出現的

從歷史時間來看,“兵”字士兵和“勇”字士兵可不是同時出現的。“兵”字士兵可是從一開始就有的,而”勇”字士兵是基本上到了清朝後期才出現的。

大家都知道,清王朝可是靠馬背傳承下來的民族,它們的士兵都是從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中挑選出來 的。

這就是大清最初的士兵,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戰鬥力卻很強,個個在馬背上都很能打。

但是隨著清軍的入關,抵抗清軍的勢力是越來越多,而光靠人數少的八旗兵來打仗,這肯定是抵擋不過的。那這剛打好的天下可不能就這樣放棄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當然得再增加士兵了,可是八旗就這麼點人,上哪兒徵?那就只能從漢人裡面徵了,所以為了增強兵力,清軍就不得不招募漢人來組成武裝力量,招募的這些漢人當然也就稱為漢兵。

但是為了區分八旗和漢兵這兩個兵種,就把漢兵的旗幟改為綠色,而漢兵呢也就叫做了“綠營兵”。

但是漢軍和八旗軍還是一體的,還是清王朝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士兵服上,都是寫著“兵“字。

而“勇”字兵的出現相比就比較晚了,在雍正乾隆之後,他們才出現的。

因為當時八旗軍開始自顧自地享福,偷起了懶,戰鬥力一度地下降,而綠營兵此時就成了主力。一個消退,一個成了主力,那兵力有時還是會不足啊?

那怎麼辦,朝廷就想了一個辦法,臨時從當地徵兵,打完仗這些士兵就解散回家。

這就是“勇”字兵的雛形。

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清朝又開始了紛亂不堪。在這個時候,曾國潘就開始自己徵兵,組建了一隻鄉勇軍,也就是當時的湘軍。

後來李鴻章呢也學著組建了自己的“淮勇”,他們都開始積極地參加著各種戰鬥。

為了與中央的士兵相區分,這些士兵身上的兵服都是寫著“勇”字,從此“勇”字士兵就正式開始登上了大清的歷史舞臺了,在各種戰場上都開始出現他們的身影。

二、“兵”字士兵是正式工,受命於中央皇帝;“勇”字士兵是臨時工,後來只聽任於自己的長官

“兵”字士兵是由八旗軍和綠營軍組成的,八旗軍因為是清朝的旗人組成的,是嫡出的,所以呢地位肯定是略顯尊貴的。

在後來呢,他們基本上都不出去打仗了,只是負責京城的安危,當然是美差事了。

而綠營軍雖然是漢軍,但是他們人數多,戰鬥力也是在磨鍊中不斷地升級,所以也越來越強大。

皇帝當然希望能擁有兵力強大的戰隊了,而綠營軍也越來越得到皇帝的認可,在遇到打仗的時候,皇帝也是相當依靠綠營軍的。

所以說,八旗兵和綠營軍都是皇帝承認的軍隊的中堅力量,他們都是皇家的正式工。當然他們也全都聽任他們的總領導皇帝的命令了。

而“勇”字兵其實就是民兵,它的成員主要都是打仗地方的當地的老百姓。一遇到打仗人手不夠,清王朝就會就地徵集當地百姓。

當然他們沒有經過正規的訓練,也不太會打,只是在人數上湊數,在士氣上增加威力而已,但是人多也算是戰場上的一個優勢吧。

所以他們就被徵集起來去打仗,但是他們也就是個臨時工,工作完了就馬上解散回家。

後來有了湘軍、淮軍,這些“勇”字士兵,也就算是有了個長期的臨時工的活,他們也參加訓練,也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戰鬥力。

但是他們不是清王朝親自招募的了,所以呢他們就只會聽自己的長官的話,也就是曾國潘或是李鴻章的話。

這些士兵並不在體制內,仍然是臨時的,但是他們可並不受命於皇帝哦,他們只聽自己長官的指揮,這也是最大的區別所在吧。

三、“兵”字士兵和“勇”字士兵的工資待遇也不一樣

既然一個是正式工,一個是臨時工,那工資待遇怎麼會一樣呢?就是現在的工作,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

大清的正規軍也就是“兵”字士兵,他們會享受許多優厚的待遇。他們不僅可以世襲,而且他們還是有固定工資的,估計還會有養老呢。

他們是按年或者是月,由清政府統一發給他們一定數額的工資,當然他們還會發米糧來養家。

而且如果他們立了軍功,那還會有額外的獎賞哦,也就是現在的獎金了。這就是妥妥的工資加獎金,這個待遇還是不錯的。

再看看我們的臨時軍“勇”字士兵,他們是在乾隆後期出現。

當時是戰事一完他們就會就地解散,當然也就變成了普通老百姓。他們只是拿了打仗那些天的工資,解散後也就沒有工資了。

而且領的這部分工資也是很少的,重要的是如果他們有軍功,也是不留用,繼續回家種田去。這待遇是有著千壤之別的。

在清末的時期,曾國藩才定了兵制,發了糧餉。這些“勇”字兵也算有了應有的待遇,但是地方肯定和中央的待遇是不一樣的,所以“勇”字士兵的待遇還是要低於“兵”字士兵的。

雖然“勇”字兵出現晚,而且也是臨時工,但是清末後期,“勇”字兵經過長期訓練也卻漸漸地取代了“兵”字兵,成了清軍的中堅力量。

但是他們仍效忠聽任於自己的長官,而不聽從皇帝的命令。

對於這種特殊的聽令行為,大清能長久嗎,皇帝能心安嗎?這也就清王朝走向滅亡的一個原因吧!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文史頻道第68期之兵勇



在清朝的國防系統中,兵和勇是兩個不同的編制,今天筆者給大家詳細地介紹下。



“兵”是清朝士兵的一種稱呼,在順治入主中原以後,把原來的八旗子弟統一劃分,普通的士兵就在軍裝上印有“兵”字。

後來由於八旗軍數量太少,清政府又建立了綠營兵。

綠營兵是由漢人組成的,在清朝中後期綠營兵成為了主力部隊。

八旗子弟已經沒有了作戰能力,只能在北京城裡溜鳥兒玩了。

用通俗一點的話講,“兵”是正規服役的士兵,有朝廷的開工資,他們以當兵為職位。



“勇”出現在清朝的後期,由於地方的起義非常頻繁,地方為了保境安民,組織了類似於民兵的組織。

像李鴻章的淮軍,曾國藩的湘軍,都是民間組織。

他們大部分都是“勇”,只不過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這些“勇”扮演了主角,後來成為了職業軍人。

他們大部分沒有官府的編制,沒有固定的工資,只是戰時的臨時組織。

天下太平的時候他們大部分回到家鄉種地,也可以把他們叫做臨時工。



總之,在社會地位上,“兵”是要遠遠高於“勇”的。

—End—



文史頻道


清朝軍服上的“兵”字和“勇”字,應該算是很常見的兩種軍服,一來我們可以通過影視劇中看到,二來可以通過清朝晚期的一些照片看出,那麼這二者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區別?

“兵”字清兵

所謂的“兵”字,但凡軍服上寫有這個字的士兵,他們都是清朝時期的國家常備武裝力量,換句話說就是正規部隊、正規軍,其中包括兩種,一種是滿清組成的八旗軍,另一種則是漢人組成的綠營兵。

看到這裡順便給大家解惑,很多人總以為滿清憑藉八旗軍就將明朝給推翻,以及後期眾多的漢人為何還會被滿人統治,其實這主要就是因為有綠營兵的存在,綠營兵大多是漢人,他們也是為滿清效力。

言歸正傳,先說說這個八旗軍,八旗軍主要是滿洲、蒙古、漢軍,但是大部分是八旗子弟,清軍入關時,這些八旗軍一個個奮勇殺敵,能征善戰,非常之強悍,入關之後,因為受到愛新覺羅皇室的崇隆,地位普遍較高,因此軍備廢弛,越來越腐朽不堪,到了後期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可言,就拿辛亥革命爆發來說,全國各省紛紛起義,每個省份駐紮的八旗軍直接投降,只有極少數會抵抗,有的為了面子,朝著天空放幾槍就完事。

既然入關之後八旗軍走下坡路,那麼清朝為何還能統治中國近三百年?這裡就要說到綠營兵,都是帶“兵”字的,此時的綠營兵,更像是現代的野戰軍,戰鬥力越發強悍,他們同樣駐守在全國各地,抵禦外辱、保家衛國。

順治即位,清朝大力收編明朝時期的漢人士兵,以及不斷增加漢人,以此練兵,基本上採用的明朝軍制,綠營兵的旗幟也是綠旗,綠營兵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因時制宜,咸豐年間有六十多萬,是八旗軍的四倍,綠營兵在清朝時期發揮作用最大的一次就是康熙平定三藩時,還有乾隆時期的數次戰爭,他們全部聽命於滿清,組成主要有步兵、騎兵、戰兵、水師。

“勇”字清兵

而“勇”字兵則是民兵,也叫“鄉勇”,他們不是國家的正規部隊,所以一般不會出現,基本上是國家需要兵力,或者兵力不足時在全國各地、當地徵集的士兵,也就是臨時部隊,基本上是戰事結束或者不需要就即刻解散。

有句話叫後來者居上,“勇”字兵就是如此,他們在清朝末期,逐漸開始取代“兵”字兵,成為清朝倚重的軍隊,太平天國起義之後,曾國藩等勢力增強,他們走上了滿清末期的統治舞臺,曾國藩訓練了一支獨特的軍隊,沒有滿人,不是綠營兵也不是八旗軍,而是當地組織的“勇”字兵,之後稱為“湘勇”,後稱“湘軍”,再後來,李鴻章也組建了一支軍隊,也是徵集的“勇”字兵,也就是淮軍。

太平天國失敗之後,勇營改成了防軍,再改成巡防隊,最後實力越來越強,改成陸軍,此時的軍隊早已不再效忠滿清皇室,而是直接效忠將領。

所以“兵”與“勇”的區別是不斷變化的,前期“兵”地位高於“勇”,後期“勇”高於“兵”,前期“兵”字兵的戰鬥力強,後勤裝備足,後期“勇”字兵居上,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逐漸取代“兵’。


羽評郡主


崤山小虎第261條回答。

二者都是清朝的武裝力量,是以“兵、勇、士、丁”來加以區分的。

一、兵。

兵主要有八旗兵和綠營兵。

八旗兵又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

滿洲八旗:是清朝女真族自己的部隊,可謂根正苗紅。

蒙古八旗:是清朝為了制衡漢族軍隊,拉攏蒙古人(少數民族)軍隊而創立的。

漢軍八旗:清朝入關前打敗的明軍及其他漢軍,為了拉攏漢族人而創立的。

所以八旗軍地位從高到低依次是: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


綠營兵。在清朝入關統治中原後,為了戍邊守土,由各地方都督大員節制成軍。是清朝人數最為龐大的武裝力量。

所以,以上八旗軍和綠營兵都作為最正規的武裝力量,胸前自然是“兵”無疑。

二、勇。

分為鄉勇和練勇。

鄉勇:順康雍時期,國家打了很多仗,兵力空虛,需要鄉勇維持治安,並作為兵的預備隊。所以此時相當於預備役。

練勇:到道光以後,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等等,“兵”作為國家的正規武裝力量已經腐朽不堪,此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的地方練勇逐漸充當了國家的正規軍。比如“湘軍、淮軍”等。

三、士。

士的地位比“兵”地位略高,類似於現代軍隊的士官長。一般屬於指揮“兵”作戰的高級士兵。例如班長等。

四、丁。

丁的地位比“兵”低,類似於現在的部隊職工雜役等,戰時由“兵”驅使完成一些勞務保障等。

題外話:謝謝你的閱讀。歡迎關注小虎,小虎作為一個老兵自媒體也需要您的支持。多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