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美國空襲日本,難道日本東京沒有佈置防空火力嗎?

科技探索隊長


1942年4月18日,美國杜裡特航空隊成功轟炸了日本本土,報珍珠港一箭之仇,是世界空戰史上的一段傳奇故事。當時東京有非常嚴密的防空佈置,之所以還被美國人偷襲成功,最主要的就是四個字:麻痺大意。根本沒有想到美國人會採用這種極富想象力的形式來偷襲。

第一次被發現

杜裡特航空隊由“大黃蜂”號航空母艦裝運,1942年4月2日離開舊金山,在特遣艦隊護衛下向日本海域航行。4月18日凌晨,日本海軍“二藤丸”號無線電偵察船發現了美國特遣支隊,並立即用無線電發出預警(美軍由巡洋艦和艦載機當場擊沉了“二藤丸”)。

(固定在“大黃蜂”飛行甲板上的杜裡特航空隊的B-25轟炸機)

(“大黃蜂”航母上搭載的B-25轟炸機)

聯合艦隊隨即下令包括5艘航母、6艘巡洋艦在內的龐大艦隊,向“二藤丸”所在地集結。這一無線電通信被“企業”號航母截獲,為確保整個特遣艦隊的安全,美軍決定杜裡特航空隊在距離日本本土688海里的位置提前起飛,以便特遣艦隊提前返航。

第二次被發現

起飛後的杜裡特航空隊,共16架B-25轟炸機,排成寬50英里、前後縱深150英里的隨意編隊,向日本本土海岸接近。在距離日本本土約600海里時,遇到了一架日本偵查飛艇(可能是二式大艇之類),又遇到了一艘日本輕巡洋艦,二者均做出了預警報告。但非常奇怪的是,日方都未能判斷這些美國飛機的真實目的,也沒有進行阻止攔截。

第三次遭遇

1942年4月18日中午時分,杜裡特航空隊飛臨日本上空,一度與一隊日本戰鬥機遭遇,但因為杜裡特航空隊的飛行高度很低(30英尺左右),未被對方發現。此後,杜裡特航空隊按照預定計劃分為兩組,其中杜裡特率領10架飛機(1號至10號機)轟炸東京,另外6架飛機(11號至16號機)則轟炸日本其他城市。

轟炸東京

4月18日中午12時後,已經到達東京上空的杜裡特率領的10架飛機將飛行高度拉昇到1200英尺,12時15分,長機(1號機)投彈,隨後各飛機依次投彈。在大約10分鐘後,東京的防空網進入戰鬥狀態,地面的高射火炮開始猛烈射擊,但轟炸東京的10架飛機此時已經投彈完畢開始爬高、飛離。

其餘地區的轟炸

在杜裡特轟炸東京時,其餘6架B-25飛向日本其他城市。

其中,第11號機在飛過霞浦湖時遇到日本戰鬥機截擊,B-25擊落了1架日本戰鬥機後,對橫濱附近進行了轟炸。

12號機飛臨橫濱,在防空炮火攔截中成功轟炸了橫濱船廠。

(13號機副駕駛從機艙拍攝的橫須賀軍港照片)

13號機飛臨橫濱,轟炸了船廠。

14號機轟炸了名古屋。

15號機轟炸了神戶。

16號機轟炸了名古屋,中途遇到日本戰鬥機攔截,被甩開。

轟炸效果

杜裡特轟炸日本本部,共造成50人死亡,252人受傷,炸燬建築90棟(日本柴油製造株式會社,日本鋼鐵株式會社第一廠,三菱重工株式會社,交通省變電站,全國麻鐵服裝株式會社,橫濱製造株式會社倉庫,名古屋飛機工廠,一座陸軍兵工廠,一座海軍實驗室,一處機場,一處彈藥倉庫,9座電廠,6個油罐,1家成衣廠,1處食品倉庫,1家汽油公司,2個雜貨工廠,名古屋陸軍第二臨時醫院的6處病房,1座小學或中學)。

報復

杜裡特轟炸隊16架B-25成功轟炸了日本本土,而且全部全身而退,令日本政府惱怒不已。此後,杜裡特轟炸隊除1架飛機飛往西伯利亞外,其餘15架按照預定計劃前往中國浙江衢州機場,中途全部因為油量不足而墜機迫降,飛行員在浙江、江西等地大部被中國官方和民間營救。

(14號機機組人員被中國軍隊營救後的照片,左側躺著的是受傷的14號機機長,後方站立的是轟炸員)

(中國游擊隊將營救的美國飛行員送往後方安全地區)

(到達大後方的杜裡特航空隊1號機機組人員。左起第二人為杜裡特。)

此後,作為報復,日本發動“世”號作戰,即浙贛戰役,攻佔浙江衢州,沿路進行了殘酷的屠殺報復(屠殺中國軍民逾20萬人),並驅使當地中國人對衢州機場進行徹底破壞。


最後附錄一首“大黃蜂”艦載航空兵大隊長聽到杜裡特航空隊得手後寫的打油詩:


四二年四月十八,靜聽老杜翻了天,

裕仁老兒當失眠,東京夜空紅通通,

……

機群彷彿從天降,提筐雞蛋拋飛眼,

裕仁東條手矇頭,鑽進地毯躲床下,

貴臀翹起如日升,炸彈落下噸復噸,

一物戳中裕仁背,是腎是肝遭了殃?

嗚呼陛下只一樣,退還勳章打臉疼。(杜裡特轟炸日本時,美國海軍將1908年大白艦隊訪日時官兵所獲的勳章全部隨著炸彈扔回給日本人)


海研會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1942年美國佬搞矮地瓜小鬼子,這可是一出大戲。現代人管這場空襲叫“空襲東京”,還有人把他叫做“杜立特空襲”。

老梁吧嗒著嘴,感覺“空襲東京”這名字更加的有韻味。為啥?大家把這四個字塞嘴裡吧嗒那麼一下,逼著眼睛想想,一架架大肚轟炸機,就像那小老鷹一樣,飛到了東京的上空,飛行員扶了扶遮了半張臉的超大號墨鏡,露出一個無恥的微笑,操縱桿這麼一拉,一顆顆光溜溜的蛋蛋,帶著奸笑的聲音,就撲向了小鬼子的皇宮。

矮地瓜小鬼子的防空炮,咚咚的響,可一點用都沒有,為啥?夠不著啊!

這個時候的裕仁天皇這癟犢子,蹲馬桶上扣鼻屎的功夫,剛把鼻屎拉出半截,還沒回過味來,“咚”的一聲,好傢伙房子塌了,伺候他的人跑了,自己的老婆揹著個枕頭,被一根小木棍壓著爬不起來,對裕仁直喊“救命”,而裕仁天皇拉著半截鼻屎,頂著一臉的灰塵錯愕的看著整個東京,就沒有一個還立在哪裡的房屋,到處是尖叫亂竄的矮地瓜小鬼子。

說道這裡,有那些個認真的朋友就要問了:“老梁!空襲東京真有那麼大威力,把個裕仁這癟犢子給搞成這樣了?”

哈哈!老梁只是發揮了一下想象力而已,還真沒那麼嚴重,但這輿論效果卻是大大的,還真就鼓舞了美國大兵的士氣,在之後和矮地瓜小鬼子的戰鬥中,擼起袖子拿大耳瓜子扇的小鬼子哭爹喊孃的。

那這場“空襲東京”是怎麼發生的呢?那麼大傢伙就在老梁的帶領下看看,捎帶著回答題主的問題。

空襲東京是怎麼發生的

當年缺心眼的矮地瓜小鬼子,搞了一出“偷襲珍珠港”想要和美國佬對賭國運,來一次絕命梭哈。這一傢伙玩大發了,美國佬和小鬼子真就幹起來了。小鬼子乘著“偷襲珍珠港”這熱乎勁,在東南亞的土地上和一些個島嶼還真把美國大兵揍的哭爹喊孃的(美國佬就沒有贏過一次)。而美國佬的媒體,在報紙上一頓胡咧咧,美國國內的士氣,一落千丈。

“咋辦?”蹲在白宮大辦公桌後面的羅斯福和一幫子要員開著參謀總長聯繫會議,扣著腦門子,那一腦門子的肉疙瘩讓他難受,扣完之後,就把問題甩在了辦公桌上。

“我們需要一場勝利!”

“這不是廢話嗎?”羅斯福咬著牙,撐著大鼻孔最終沒有說出來。

“是一場對矮地瓜們報復性的勝利!”

“怎麼做?”

“到矮地瓜們的地頭上下幾個蛋蛋,效果其次,但要成功!”

“好的!就這麼幹!這個任務就交個你了!”羅斯福最終拍板了這個方案,並且把他交給了海軍參謀次長羅爾上校。

好吧,下蛋蛋需要飛機,而且是轟炸機,海軍那些個飛機搞這個是不行的。於是羅爾又找了美國陸軍那幫子航空兵,一個退役的中校杜立特。

杜立特聽了這計劃,差點沒把他氣哭了,這都是什麼玩意。光用轟炸機幹矮地瓜,還沒有護航!這就算了,最扯淡的是,轟炸機還的從航母上起飛。

航母那麼短的跑道能讓該死的轟炸機起飛嗎?這絕對是個問題,還有那該死的帶彈飛行的航程足足四千四百公里,所有駕駛員就相當於拿了一張單程機票,這一傢伙就是有去無回的事。

“是哪個腦殼灌了水的傢伙想的這個餿主意?”

“我們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我們的士氣!這是命令!”

“好吧!我接受這該死的任務!”杜立特惱怒的接過文件,簽上了大名。“空襲東京”的任務正式啟動。

準備工作

被選中的飛機是B—25米切爾轟炸機。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杜立特覺得他們需要二十架這樣的轟炸機來參加任務,所以他們挑了二十四架(以防萬一出現什麼扯淡的問題影響任務,所以就多安排了四架)

首先想辦法減輕重量,把所有的機炮都拆了。但杜立特想到了,這次飛行是沒有護航的,所以保留了頂部的兩支口徑只有12.7和7.62毫米的機槍,當然為了嚇唬對手,還在尾部加裝了兩根被塗了黑漆的木管,嗯!讓他們看起來就像兩根機槍管。

“我愛死這兩根木棍了!至少對上矮地瓜的戰鬥機,我還能尋求一下安慰!”杜立特沒有辦法的搖了搖頭。

剩下所有的空間裝彈藥,四枚二百二十五公斤的炸彈,為了增加效果,其中一枚還是子母燃燒彈,其他三枚是高爆彈。

“那麼剩下的重量怎麼辦?”

“剩下的重量都給我塞上汽油!汽油!至少我們要保證,能飛到該死的東京,給他們下蛋蛋!”杜立特瞪著眼睛吼道。

“那個無線電員,你的電臺被拆掉了,現在你的任務就是把那些散裝的汽油從這個孔到進去,然後把那個用過的包裝扔掉!做好他!”

“沒問題!但飛機之間以後怎麼聯絡!”

“這不是你操心的事,咱們的任務就是飛過去,然後下蛋蛋,中間不需要聊天!”

就這麼一改裝,轟炸機的燃油從六百四十六加侖提高到了一千一百四十一加侖。

每架飛機配備五名機組人員,訓練完成,只有十六架上了航母,沒辦法航母太小了。

開始戰鬥

倒黴的事開始碰上了,矮地瓜的巡邏船看到了他們這波,強上東京的美國人,這電報就被髮給了東京。

杜立特一看,這不行,讓矮地瓜們有了防備,這計劃就得泡湯。

咋辦?

現在就弄他,時間越早越好。好吧,所有的轟炸機提前十個小時起飛了,這意味著轟炸機要多航行三百一十公里。

為了減少油耗,這幫人都拼上了命,都是低空飛行,到了矮地瓜的地頭,這就分開了。

有朋友要問:“為啥要分開?”

因為,他們有十個目標。好吧開始題主的問題。

矮地瓜是個典型的葛朗臺,能省則省用的是八八式高射炮,這東西聽著似乎帶著高射炮的字樣,但盟軍只會用他來揍戰車,至於飛機算了吧,純粹是浪費彈藥,根本就夠不著,即使能夠著了,就這瞄準器,他也不起作用。

所以這玩意對上美國佬比較先進的轟炸機根本就沒有用,好吧十六架轟炸機一架都沒有擊落,只有一架不小心負傷了,提前投彈。

其餘的轟炸機都將自己的蛋蛋,下了預定目標,說實話這次轟炸根本就沒有起到啥轟炸效果,第一天炸,第二天就被矮地瓜們恢復了,有的建築還別出心裁刷了一層漆,就像新的一樣。

但這次勝利轟炸,卻在媒體的作用下,傳到美國人的耳朵裡,振奮了他們的信心。也讓矮地瓜明白,他們的本土不是那麼的安全,隨意召回了一部分部隊來防守本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矮地瓜正面戰場上給盟軍的壓力,有了喘息的機會。而且還間接的影響了中途島海戰的發生。

說道這裡,有人就要問了:“杜立特他們最後怎麼樣了?”

因為是單程機票,其中一架飛往了蘇聯,被蘇聯人救下,其餘都飛往了中國。而中國人民為了保護這些無畏的飛行員,矮地瓜大面積的屠殺中國人民達到了二十五萬人。

當然大部分的飛行員都回到了美國,只有8個人被俘虜,其中三個被矮地瓜判了死刑,在上海槍殺了,其他的被關進了集中營。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在二戰時期,在面對敵方的戰略轟炸時,儘管各類戰鬥機足以勝任防空需求,但使用高射炮進行防空仍是最有效的作戰形式,雖然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航空技術的進步要遠快於防空炮的發展,也將如何防禦戰略轟炸的嚴峻課題擺在各國陸軍面前。而今天要講述的,正是這麼一款在嚴峻形勢下開發出來的一款高射炮。

  

  (二戰時期的戰略轟炸機)

  1942年4月18日,16架來自陸軍航空隊的B-25型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母甲板上陸續起飛,空襲了日本的首都東京,這次空襲史稱“杜立特空襲”。儘管這次空襲給日本帶來的實際損失極其輕微,但對其士氣的打擊卻是非常嚴重,最主要的是,當時正值日本陸海軍在南方“高歌猛進”之時,作為“帝國”的“核心”的東京,卻被英美鬼畜給轟炸了,這卻是實實在在的笑話,於是在此之後,日本陸海軍開始了全面整頓本土防空部隊的計劃。

  

  (杜立特空襲時的照片,因為此次空襲,日本海軍制定了中途島作戰的計劃,其結果也眾所周知,成為了日本走向失敗的開始)

  除了擴充東京地區的高射炮部隊外,最重要的是拿出來高性能的防空炮,但是在當時的日本,卻只能是奢望了,當時日本陸軍最好的防空炮是八八式75mm高射炮,此款武器是日本在三十年代初開發的,最大射高只有八千米,火炮精度非常差,日本人稱之為“漫天飛機打不著”。而且經常容易損壞,於是,開發新型武器隨後提到了日程上,在二戰時期,想要提高射高,增加高射炮的性能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口徑,但是問題也來了,陸軍沒有設計大口徑的高射炮的經驗,那就只能依靠國外武器了。

  

  (八八式高射炮,這種武器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已經極端落後了)

  起初日本陸軍看上了德國的FLAK40型128mm高射炮,但這種武器就算是德國也是最新式兵器,德軍本身對此需求就極大,自然沒有出口的興趣,無奈之下陸軍只得拉下臉和海軍合作,海軍倒也爽快,將89式127mm高射炮交給了陸軍,隨後陸軍以此為基礎在1943年開發出了三式120mm高射炮,有效射高達到了10000米,陸軍對此很是滿意,覺得有了這種武器就能高枕無憂了,但現實是殘酷的,就在1943年年底,根據情報部門傳來的消息,美軍正準備用來空襲日本的B29型轟炸機可在11000~15000米的高度飛行,而這對於陸軍手中的三式高射炮來說是無法攻擊的,於是日本陸軍立刻開始了新型高射炮的研究——也是最後的掙扎。

  

  (B29型轟炸機,這是唯一一種能夠遠距離空襲日本本土的轟炸機)

  (五式150mm高射炮)

  由於重新設計火炮研製過於費時費力,日本人選擇了更簡單的辦法,直接把三式高射炮口徑擴大到150mm,各部位依次進行補強,經過緊張的設計工作,新型高射炮終於在1945年完成,定名五式150mm高射炮。這種高射炮可以把45KG重的炮彈發射到19000米的高空,火炮初速可達930米/秒,在當時可算得上是“空前絕後”了,受限於戰爭末期日本的工業能力,五式150mm高射炮只製造出了兩門,裝備於高射炮第112聯隊第1大隊第1中隊,部署在了東京都杉並區久我山地區,但時間已到了1945年,此時戰爭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此時無論有什麼樣的武器也無法挽救日本的敗局了,於是這兩門高射炮就這樣被扔在了久我山上,雖然期間參加了幾次防空作戰,發射了八十多發炮彈,但作為其目標的B29,則是一架也沒有擊落。日本投降後,這兩門高射炮在經過美軍檢查後被拆毀熔爐,徹底的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戰爭史


因為轟炸東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日本從未想過被轟炸,也就談不上防禦。

其實喝咖啡的日本海軍心裡還是很有點數的,畢竟做賊心虛,他們始終瞪大了眼睛盯著美國生怕報復,海軍艦艇沿海巡航,甚至被要求確保1000海里內領海安全,警惕性與覺悟相當之高,可欽可佩。

然而管著本土空防的是嗑大蒜的陸軍。

陸軍奉行的政策素來就是“凡是海軍反對的,我們都要大力擁護;凡是海軍提倡的,我們都要堅決反對”

機智的陸軍們對海軍馬鹿的怯懦很是不屑,美國飛機長兩對翅膀也飛不到帝國的天空好吧,你們看,中國人很早就證明這一點了。

史上第一次轟炸日本本土的是中國空軍

1938年,中國空軍擬從武漢漢口起飛,轟炸日本本土,結果發現沒有任何一款轟炸機的航程能滿足往返路程。

但是上面期望你去炸,你就不能不炸。

於是聰明的飛行員立馬動手把馬丁B-10的炸彈艙拆了改成了備用油艙,油果然夠用了。

但是炸彈沒了。

一兩枚炸彈,你扔了也沒啥效果。按日本軍部那無恥的秉性,他們必然會否認受到了空襲。你說爆炸?那是我們居民樓有兩個煤氣罐炸了,和支那空軍一毛錢關係的沒有。

綜合考慮之下,徐煥升決定把炸彈換成傳單,所謂的轟炸,就成了“人道遠征”。

國民政府還給自個兒臉上貼金,說什麼“講仁恕”——都是假話,能扔炸彈誰給你發傳單。

日本人對此也心知肚明,他們由此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憑現有的轟炸機航程,想轟炸日本本土,門兒都沒有。

你當然可以選擇不從陸地起飛,從航母上過來,但是海航用轟炸機航程更近,等於是把航母這塊肥肉送到日本這條狗嘴邊,虧。

距離就是最好的防禦,無人可以突破。

但是美國真的做到了。

他們用航母運載陸軍轟炸機,轟炸東京!

他們把陸軍轟炸機所有可稱之為累贅(甚至包括武器,照明彈)的部位拆除後,居然實現了B-25在航母上起飛!

當然,日軍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立刻著手準備追蹤偵察美帝的航母並予以消滅,計劃成功即可化小虧為血賺。

然而B-25剛起飛,美帝的航母就立刻丟下自己的轟炸機們返航了,等到B-25炸醒了東京,“大黃蜂”號早已溜之大吉,功成身退,深藏功與名。

(附:美軍行動路線)


孤單的雪月


1942年,中國空軍已經無力對日本本土發起“紙彈轟炸”,不僅缺乏轟炸機,而且也沒有合適的前進基地,中國大片地區已被日軍佔領。雖然已經跟美國開戰,但在日本軍方看來,美軍現在根本沒能力對日本本土發起空襲。

東南亞等大片地區被佔領,以當時美軍的控制區來說,即便是B-17和B-24重型轟炸機,也沒能力空襲日本本土,至於美國海軍,雖然其航母能夠搭載艦載轟炸機,但要空襲日本本土實在有些異想天開,以艦載轟炸機有限的航程,美國航母還沒等進入攻擊陣位,就會被日本海軍發現。

杜立特率領的B-25轟炸機機隊空襲日本本土,從根本上說,當時的日本軍方就沒想到美國人會用航母運載陸軍航空隊的雙發轟炸機,當時的日本上下認為自己處於絕對國防圈之內,雖然在本土部署了航空部隊和高炮,外圍也有警戒,但戰備等級很低。

當美國人的B-25轟炸機飛到東京上空的時候,日本方面甚至根本不知道,不要說民眾,就連軍方也一樣,高射炮位上幾乎沒人,至於雷達系統,當時日本還缺乏可以使用的對空雷達,也沒有意識到這種技術兵器的重要性,等美國飛機投下炸彈的時候,日本人才意識到自己被空襲了,高射炮兵們慌忙跑到炮位上胡亂對空射擊,但美國飛機已經揚長而去,日本海空軍的戰鬥機更別提追擊了。根本上說,就是在跟美國進入戰爭狀態後,日本舉國上下還沒有意識到其對手的可怕和富有創造力,原不是那個積貧積弱的中國可比。


鷹眼防務觀察


二戰剛剛開始的時候,日軍在中國戰場勢如破竹,一度以為自己“天下無敵”,最後更是忍不住發動“珍珠港”事件!此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一度也是佔據上風然而日本沒有想到的是,1942年,日本在謀劃馬來半島的時候,美國人的飛機也盯上了她。


1942年,美國空襲日本的時候使用的是B29轟炸機,這款轟炸機有一個特點就是速度快,飛行高度高,雖然放在現代來說不算什麼,但是放在1942年,日本人的防空設施根本無法對美國的空襲飛機行成有效的打擊。

日本的國土縱深在美軍的轟炸機面前相當於沒有縱深,日本人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日軍在海岸部署了超過200部防空雷達和大量特種無線電監聽機構。

然而等到部署在300公里外的八丈島上的日本監聽設備將消息傳給日軍防空部門,再由防空部門部署攔截,前後差不多有80分鐘,而B29從被發現時趕到作戰目標所在地只需要60分鐘。戰場上一秒鐘的時間差距可能都會改變戰局,更不用說20分鐘了,日軍的飛機可能都沒有起飛的機會。

1942年的這一次轟炸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對日本軍事設施和工業城市的破壞,更重要的是對日本軍心的打擊。當時的日本猖狂不可一世,集中兵力攻打馬來半島,太平洋戰場也是咄咄逼人,這一次對於本土的打擊,讓日本人才明白原來自己的本土都不安全了。

我是頭條作者圍知歷史,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有網友問:1942年美國空襲日本,難道日本東京沒有佈置防空火力嗎?日本當時認為,不可能有人來空襲東京,因此完全沒有任何準備和部署。原因就是日本認為太平洋正面有3000海里大海。

美軍怎麼可能突然跨越3000海里大海來奇襲日本本土呢?既然不可能,那麼還浪費資源,防禦幹什麼?只是在南鳥島到千島南方,部署了一些海軍巡邏機和漁船。這些海軍巡邏機的基地在木更津。

到了4月10日下午,日本發現一支美國航母艦隊已經離開珍珠港。到4月14日,日本通過無線電監聽,感覺這支艦隊可能要空襲東京。日本海軍加強了在海上的巡邏,期待發現美軍航母,然後出動魚雷機進行打擊。

日本人根本沒想通過截擊機和高射炮攔截,他們想的是首先發現美軍航母,然後使用魚雷機去打航母。同時,日本認為航母艦載機最多300海里,就要起飛。因為艦載機作戰半徑都不是特別大。因此,主要就是在這個範圍進行低空搜索。

4月18日,日本監視船發現美軍航母,日本第26航空隊的攻擊機開始進行戰備。日軍的29架攻擊機和24架戰機就在300海里位置到處搜索美軍航母。同時,日本認為美軍航母還沒有進入可以放飛機的距離,因此空襲將會在19日爆發。

結果美國搭載的根本不是艦載機,而是陸軍的B-25轟炸機,在600裡位置就可以起飛了。然後這些飛機的航程無法再返回航母,直接飛往中國。航母在600裡位置放出飛機以後就返航了。

結果,日本一直在300海里位置搜索,根本沒有想到根本不是艦載機,而是轟炸機。結果就是日本被打了一個出乎意料。海上那些攻擊機連美軍航母影子都沒找到。


深度軍事


問題有人回答了,我給你說說二戰後的日本防空。

早在1954年,日本航空自衛隊建立伊始,就以美國空軍為藍本,將對付空中威脅作為基本任務。因此,航空自衛隊在日本全國各地部署了警戒雷達站,對周邊空域進行全方位監視,一旦發現有抵近日本領空的不明國籍飛機,即命令駐守在各個空軍基地的戰機,緊急起飛進行攔截驅趕。

1995年,為應付冷戰結束的變化,日本對指導日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防衛計劃大綱》進行了修改,使其更加符合“合理、高效、精幹”的建軍原則。因此航空自衛隊的編制體制也出現了以下調整變化。

按照新大綱規定,航空自衛隊的警戒管制部隊由28個警戒群縮編為8個警戒群和20個警戒隊。其中北方的9個警戒群縮編為2個警戒群和7個警戒隊;中部8個警戒群縮編為3個警戒群和5個警戒隊;西部的7個警戒群縮編為2個警戒群和5個警戒隊;西南方面的4個警戒群縮編為1個警戒群和3個警戒隊。同時,航空自衛隊的殲擊機部隊將由10個飛行中隊縮編為9個,支援戰鬥機部隊維持3個飛行中隊不變。此外,每個飛行中隊的飛機數量削減10%,由此航空自衛隊的戰鬥機總數由350架縮減到了300架。

儘管航空自衛隊的規模受到壓縮,但由於雷達站的數量不變,因此對周邊空域的監視能力並沒有影響。另外由於對舊機型的改進一直在進行,所以部隊的戰鬥力也未受到削弱。

2003年日本出版的《防衛白皮書》對此是這樣描述的:“防空作戰的主體是航空自衛隊,其負責全局性防空,這要與保護基地、部隊而進行的個別防空區別開來。在全局性防空中,要對敵方發起的空中攻擊迅速做出反應,儘可能在遠離國土的空域進行迎擊,避免讓敵方獲得空中優勢;在防止國民及國土受害的同時,要給敵方以沉重打擊,使其的空中攻擊難以持續。”

日航空自衛隊把電子戰作為日常戰備訓練、演習和戰術技術比賽中的重要內容。現役主戰飛機均裝備有電子戰設備,每個作戰飛行中隊均編有專門的電子戰飛機,每次防空作戰演習均突出電子戰課目,最大限度地出動電子戰飛機。在電子干擾條件下實施作戰演練,電子戰飛機出動規模最大時佔演習飛機總出動量的50%-60%。

近年來,日航空自衛隊進行的演習基本上與海上自衛隊、陸上自衛隊的演習同時進行,並邀請美空軍一同參加,以加強海、陸、空部隊的合同作戰及與美軍的聯合作戰能力,並且演習規模越來越大,合成程度越來越高,實戰性越來越強。


叫我金主編


日本當然佈置了防禦轟炸的體系。

在二戰時期,最好的防禦空襲的方法是什麼?

有人直覺的想到會說在重點保護目標附近佈置大量的高射炮等防空火力。(防空導彈尚未發明)

有人會說用大量戰鬥機在空中巡邏,一發現敵機來犯就擊落。

上面兩種方法都有效果,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都不現實。高射炮在二戰期間擊落敵機的幾率大約是在合適的地點佈置150門高射炮才可能擊落一架飛機,所以高射炮真正的作用其實更多的是妨害敵機投彈的準確度,而非擊落敵機。(事實上執行“東京轟炸”的16架B25只有一架輕微受損)

而1942年機載雷達技術還未被日本人發明,用飛機攔截不知道何時何地會來襲的敵機,效率也是非常低的。

最好的防禦敵機轟炸的方法,是在敵機起飛前就擊毀在跑道上。(在太平洋上,這意味著提前擊沉美軍的航母)

日本的本土防禦圈是由名將山本五十六負責的。山本五十六在面對美國方向構建了三道防空線,由巡邏船來回巡邏,一旦美軍艦船進入日本東岸700海里(約1300公里),或者南岸1000海里(1800公里)範圍,就會被日本巡邏船發現。

這個防禦距離已經超過了當時美國航母的攻擊範圍,按山本五十六的計算,如果美國航母一定要攻擊日本本土,就必須進入日本的巡邏圈,然後被發現,以當時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優勢海上力量,足以讓美國航母都下海餵魚。

他的想法按常理來說是對的,但雖然山本五十六一直都是日本海軍裡對美國的科技工業力量最重視的人,他還是沒有想到,美國居然在短時間攻克了無數技術和工業難題,把一種航程遠,機身又不大的陸基轟炸機---B25,搬上了海軍航母。

這根本是犯規的事,如果是在電腦遊戲裡,我們會大叫“這是犯規!”

所以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日本儘可能的佈置了有效防禦空襲的準備,但美國的技術實力和想象力卻更勝一籌。


閉家鎖的紅楓


飛機不遠萬里跑去日本首都,只為了投放宣傳單?這就有點無解了,投幾顆炸彈造成的影響力不是更大嗎?為什麼要投紙片?

這就是航程和載藥量的關係了,當時中國航程最大的飛機是馬丁—139WC,航程1900公里,但是轟炸機從武漢到達日本長崎,還要返回,行程遠遠大於1900公里,所以當時把轟炸機的炸彈艙改建成了油艙。

但是問題又來了,炸彈艙變小了,最多放下兩枚炸彈,中國也只有兩架馬丁—139WC,4顆炸彈也造成不了多少傷害,經過商議決定,改為轟炸宣傳單,上面寫著:


爾再不訓,則百萬傳單將一變而為千噸炸彈。而再戒之。


100萬傳單在長崎滿天飛,這警告語似乎沒什麼用,因為日本陸軍部明白,如果中國真的有能力投放炸彈,這次就不會是傳單了。

這次空襲讓日本明白一個道理,幾乎沒有人能將炸彈投放到日本本土,一個是飛機航程不允許,另一個就是必須要動用航母才能將飛機送過來,但是航母一過來就會被雷達監測到,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也不是吃素的。


那為什麼美國的飛機就能成功轟炸日本呢?

1942年的這次行動又叫做“杜立特空襲”,美軍出動了16架B—25轟炸機。

B—25轟炸機是當時最為優秀的陸地中型轟炸機之一,航程2173km,飛行高度大於1萬米,最大攜帶炸藥量為1361千克,或許日本也想不到,美軍為了報復珍珠港事件,會派出航程更遠的陸地轟炸機。

美軍還將轟炸機改造的更加適合執行任務,1942年4月18日,美軍航母“大黃蜂號”滿載著16架B—25轟炸機前往日本海域,但是距離日本本土還有1200公里時,卻被巡邏船日東丸23號發現,日東丸號被擊沉,但是美軍偷襲的消息或許已經通知給了山本五十六,美軍航母有可能會面臨危險。

為此杜立特中校命令飛機提前起飛,分成幾個小組,貼近海面飛行,在中午時分陸續抵達東京等幾個城市進行轟炸。

出人意料的是,東京防空部隊似乎沒有接到美軍來襲的消息,1、2號機在轟炸過程中沒有受到阻攔,直到他們丟下了炸彈日本才反應過來,出動戰鬥機攔截剩下的轟炸機,但是由於機組人員的優秀操作,沒有一架飛機被擊毀,完成任務之後,除了8號機迫降在蘇聯,其餘的都在中國迫降。

那很多人不免會問了,一架轟炸機都沒擊落,日本的防空火力就這麼雞肋?

在二戰時期,還不像現代有防空導彈,所以防空武器就是高射炮和戰鬥機,對付空戰主要的還是戰鬥機,只有戰鬥機才能牽制敵機甚至擊落,如果沒有戰鬥機的牽制,高射炮打中敵機的概率微乎其微,這其中關係到飛機飛行速度、空氣阻力、子彈速度、彈道等因素。

B—25轟炸機的飛行速度438km/h,飛行高度1萬米,日本當時最主要的戰鬥機是零式戰鬥機,零式戰鬥機的爬升能力是6000m/7分28秒,爬升到1萬米高空也要將近10分鐘,並且美軍轟炸機在這10分鐘內早已丟完了炸彈逃跑,日本戰機望其項背。

所以說,並不是日本沒有佈置防空火力,而是防空火力有點雞肋,或者說,日軍的防空系統不完善,也可能是山本五十六太過於自信,認為沒有飛機敢來日本,如果來了,自己也有把握將其擊落,所以沒有通知東條英機,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美軍轟炸完之後不回航空母艦了,直接去了中國。

美軍的這次行動雖然只造成了50人死亡,252人受傷,90幢建築物損毀,但就是這小小的戰果,卻極大的鼓舞了美軍士兵的士氣,因為這是自珍珠港戰役以來,美軍第一次實施的轟炸日本本土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