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個省份的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有何依據?

吳慧13


首先文化水平並不是一個量化詞彙,不是簡單地經濟總量數據,也不是簡單的學歷代表。不管從受教育普及程度,還是從普遍學歷水平等方面都可以看做是文化水平的體現,當前可以肯定的說年輕一代的文化水平普遍高於老一輩,這是社會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產物,但是省與省之間的比較就沒有準確數據支撐了,不能以戶籍人口的學歷水平狹義比較。

如果從受教育的普及程度程度上來看,沿海地區可能高於西部內陸地區,原因是東部相對較為富庶,對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視。而且東部的城鎮化水平更高一些,城鎮教育水平顯然也更高一些,尤其是九年義務教育完成以後,繼續升學率江蘇、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區高出一截。
其實,某種意義上江蘇應該是狹義上教育水平相對最高的省份,有數據支撐江蘇省是近代我國出科學家最多省份。當然這並不代表江蘇比別的省份聰明,而是因為綜合層面的產物。江浙地區自古是富庶之地,也是出文人之地,文化氛圍傳承沒有山東官本位思想那麼濃重,除了很多學術性學者。
既然提到山東,就說下山東的文化水平,其實單純講山東的教育並不差,山東學子的學習能力也非常強悍,而且山東的人口基數眾多,也是沿海發達省份,但是山東的科學家數量卻沒有江浙多。原因就是上文提到的山東文化氛圍,山東的官本位思想相對相對嚴重,很多人學習文化知識更多是想走上仕途,而不是學術研究。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中國哪個省份文化程度高,須通過具體數據進行比較。我們拿幾個網民所認為的文化程度高的地區做對比。(以下數據為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5年抽樣調查樣本數據,抽樣人口為6歲及以上。外來流動人員未計入統計)

1.戶籍人口文盲率

北京:2%,天津、上海:3%,江蘇:6%,浙江:7%,廣東:3%

2.戶籍人口小學文化程度佔比

北京:10%,天津:16%,上海:13%,江蘇:23%,廣東23%,浙江,30%

3、戶籍人口初中文化程度佔比

北京:25%,天津:38%,上海:34%,廣東:40%,江蘇;37%,浙江:35%

4.戶籍人口高中文化程度佔比

北京:14%,天津:14%,上海;15%,廣東:16%,江蘇13%,浙江:11%

5,戶籍人口大學文化程度佔比

北京:49%,天津31%,上海:32%,廣東:18%,江蘇:22%,浙江;18%

綜上所述

北京戶籍人口的63%為高中、大學以上文化程度,其中49%為大學學歷

天津戶籍人口52%為初、高'中文化程度。31%為大學學歷

上海:戶籍人口49%為初高中文化程度,32%為大學文化程度。

廣東;戶籍人口的63%為小學、初中文化程度,

江蘇戶籍人口的60%為小學初中文化程度

浙江戶籍人口的65%為小學初中文化程度。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北京市戶籍人口的文化程度最高,將近一半的戶籍人口接受過高等教育,有大學文憑。





hwy550


中國哪個省份文代水平最高?所謂文化的概念有多樣性,如果說現代高學歷,無疑是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高學歷人才按比例最高。但如果從出人才地域來看,江蘇歷來是江南文化傳承之地,民間富庶,人才輩出,院士比例全國可能最高,四大名著的作者羅貫中施耐俺都是江蘇人,也是江蘇人考試太厲害,弄的明清科舉都分為南榜北榜,從這點來說江蘇文化水平確實高。

文化還有禮儀的概念,孔孟源於山東,儒學的仁義禮智信,在山東也深入民間,山東是最講禮儀規矩的,這也是一種文化傳承,從這點上講山東的文化水平高也不過份,況山東學子勤奮好學,高考難度也是全國前三甲,也算是文化水平不低吧。


濱州教育達人


什麼是文化?

文化等於學歷嗎?文化等於知識嗎?

回答的人中,有一個懂得什麼是文化嗎?哪怕有一個!

文化,不等於學歷,文化也不等於知識!

有人列舉江浙自古以來有多少知識分子,出過多少文人,現代出了多少院士,難道,這就是文化?

呵呵呵。。。

常常看一些回答者回答問題,連最基本的概念都沒有搞清楚,卻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實在讓人於無奈中油然而生一種鄙視!

所謂文化,是對歷史、自然、科學、社會和藝術的綜合認知與領悟!而不是擁有什麼學歷,同樣也不是出了多少狀元,當然也不是出了多少院士!

知識,不等於文化!說知識等於反動甚至等於叛國,這樣的例子難道還少嗎?

其實,我國並沒有多少能真正稱得上知識分子的人,更沒有多少文化大家,也許有人不解,甚至認為本人在胡說八道,以至於譁眾取寵!其實,我國大多數所謂的知識分子,不過只是“知道分子”而已,根本談不上知識!

本人早先就已經撰文探討過什麼是知識,什麼是文化了,在此,單單討論文化。

如果有人不服,儘管來質疑!

至於文化大家,更是少之又少!

所謂文化水平,最高境界就是思想家!最近幾十年來我國有多少堪稱思想大家的人?

呵呵呵。。。歷史上,我國文化(思想)最強大的省份,僅有山東、安徽和湖南。其各自代表的人物是:孔子、韓非子、老子、孟子和毛澤東。

歷史厚重的陝西和河南呢?

至於說江浙文化水平高,那隻不過是對什麼是文化無知的人,自以為是鬧出的笑話而已!


鄭瑞文2015


古代北方強,《歷代作家小傳》中所列唐朝著名詩人作家共88人,籍無考者4人。共計84人,其中河南15人(其中洛陽5人)。山西15人(其中太原5人,永濟5人,龍門2人)。陝西8人(其中長安6人)。湖北6人(其中襄陽3人)。河北6人,北京2人,山東3人,江蘇12(蘇州6人)。浙江5人。甘肅4人。安徽2人,湖南四川廣東各1人。

宋朝發生較大變化,同據上書記載,著名作家浙江藉13人(其中杭州4人),江西13人,江蘇7人,福建7人,河南4人(洛陽2人),山東7人(濟南3人,鉅野2人),山西1人,四川4人,湖北1人,安徽2人。

從此統計可以看出。唐文化中心在北方,人文薈萃。宋分兩段,北宋仍以北方強,但北宋滅國後,南遷建南宋,經濟文化中心南遷,原來文化不發達的江西,福建等省後來居上。原先文化先進的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皆在北宋亡後屬於金國,文化衰落。

此後中國政治中心在北方(元明清皆以北京為都),經濟中心一直在南方,尤其在江浙一帶,後又向湖廣擴展,因此南方文化發展,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大漠風神1


在春秋戰國時期,曾出現過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化繁榮景象,老子、莊子、孔子、孟子、墨子、韓非子就是這一時期的先哲、聖人。

老子名叫李耳,出生於西周時期的陳國,一說是今天河南周口,一說是今天安徽亳州。

孔子原名孔丘,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魯國(山東曲阜)人。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又說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民權縣境內)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宋國是河南山丘一帶,縢國就是今天的滕州。

韓非子,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戰國時期韓國(今河南許昌)人。

從以上這些先哲的出生地看,先秦時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屬於中原。

隨著歷史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文化逐漸轉移到南方,唐宋時期的文人,多在南方。唐代李白四川人,杜甫湖北襄陽人,宋代辛棄疾是山東人。

唐宋八大家中韓愈是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柳宗元祖籍河東(今山西省運城市);歐陽修,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蘇洵:蘇軾他爹,蘇轍:蘇軾之子,祖孫三代都是宋代文學家,祖籍四川眉山;王安石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 曾鞏江西撫州人。

據一份資料顯示,北京各大學在校老師中,江南人佔百分之八十以上。江南指的是江浙滬和皖南地區。從歷屆高考情況看,北方的山東,江南的浙江、江蘇、安徽,中南地區的湖南、湖北,西南地區的四川,西北地區的陝西,中部地區的河南,都是高考大省。高考大省,也是文化大省。


若愚趣談


山東,山東又稱齊魯大地,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諸子百家時代表現最優異並首先崛起的文化中心,湧現了一大批至今仍對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產生影響的文化鉅子,如孔子、孟子、管子、曾子、孫子、墨子等,他們為奠定中華文化的基脈貢獻甚巨,尤其是孔子、孟子的家鄉,其地儒家學說思想淵源流長,亦素有“禮儀之邦 ”的美譽。 宋代蘇軾詩云:“我生本西南,為學慕齊魯”,齊魯學風為士夫文人所景仰,從中可見一斑。故有人稱,山東文化是中國文化之源,山東是中國的一個縮影;在隨後(指秦漢以後)的歷朝歷代中表現雖有些起伏,但總體仍可稱上佳。

隋唐五代時期山東表現相對低迷,但在北宋中後期之後,山東人文狀況有著顯著的改觀,並在北方諸省中一直表現出色、穩定,像諸葛亮、賈思勰、王羲之、劉勰、顏真卿(祖籍山東)、王禹、張擇端、辛棄疾、李清照、戚繼光、馮惟敏、李攀龍、宋琬、王士禎、蒲松齡、孔尚任、趙執信等都出自山東。


龜速船員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沒有一件與江蘇有關,思想及學術類成就、技藝類古物江蘇空白,只剩遊記和小說,這無疑反映出這個地方出“嘴勁”、出“內鬥”文化。

地理結構:無承載思想、文明的名山大川,沖積平原、灘塗岸線,非外向型沿海。

歷史景象:出後門河邊,洗米、洗菜、洗衣、刷馬桶同一個臺階。

人群特點:有立場無是非,爭名奪利,好抬槓、喜狡辯、強詞奪理、硬拗且自嗨情節嚴重,嘴逞強,行、遇強,強是娘;

性行來源:青樓、花魁、爭寵、內鬥文化脈絡以及“莫須有”的無原則重“販”社會生活環境;

出產成果:著名四大捅刀客(秦檜、范文程、吳三桂、柳傳志)之鄉,思想、學術類僅《徐霞客遊記》加風流騷客文人,學者呂思勉等極力為罪惡平反之反人類是非之徒。

沒規律可循、無規矩可守,間歇發作米變油、一切盡在“莫須有”!

“下江粉脂地、金陵流亡城”。

中國的奇疤-江蘇,罪惡可以得到正向解讀的地方!

任何事情、任何成就的比較,其實就是歷史和文化的比較!離此、無非是含著牛逼打嘴仗。

國立中央大學是南京大學的前身,在1948年的時候,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排名中顯示,國立中央大學超過了東京大學位列亞洲第一。

真是尼瑪的克萊登國立“鴻漸”大學!

尼瑪!就這樣還幾十年戀戀不忘,這南京人的心真是太特麼大了!原來是從這來的,尼瑪,你南京人打了僵臉的疫苗麼?

下江學人天然的喜歡抱團取暖麼?什麼華五、什麼國防七子、什麼C9,搞笑!C9是國家認定的?敢不敢、能不能掛個牌?可人家的國科中心就能、就敢,這得要多蠢才能把什麼江湖團伙當榮譽的,還真以為斧頭幫裡個個都是從華山下來的!

抱團取暖與被抱團!被抱團的從來不提,抱團的、整天無時無刻不在提“我是老大的跟班,屬班子成員”!尼瑪,搞學術的只有稀爛才這麼“社”儈,要不要點臉?拉虎皮作大旗、狐假虎威,出不了料就全靠爭鬥和造勢、靠打磨,如此文化、如此人格、作為只會令人不齒,什麼一流?那是評選組長所操控的一流,學界公認的984.5都不願與之為伍。

有誰發現過教育重地的北京人、武漢人談論這些團團夥夥的什麼聯盟麼?學術就必須實實在在。

尼瑪,都曾經亞洲第一了、還低調?

都拆成十幾個頂尖了、還低調?除了邏輯上反智以外,真的,南大就沒剩下什麼了!

浙江:夢溪筆談、心學-老王

江西:天工開物、永樂大典-老謝

安徽:老子

山東:孔孟

湖北:活字、本草綱目-老李

江蘇:徐霞客遊記

這些是古代歷史留下的與思想及學術沾上邊的成就。 下江人古代的生活方式、文化基礎靠“販”,就必然要吹、要爭文宣上的主導才能成為花魁,長期以來就成就了十足的嘴勁和文專而科盲的狀元,證據可參考各地博物院、館與之的比較,以及文獻和傳說,結論就是根本缺乏有技藝價值的文物實物,思想、學術成就《徐霞客遊記》,農、技、醫書,典籍,四大發明類空白一片,再加上地理上無承載思想、文明的名山大川,這塊土地就不是產生先進的地方,現實也可耳聞,基本就沒有什麼先進出產於此。從歷史傳統和現實作為來看,下江根本就不夠格,除了嘴勁。


wfeng9884075916


不知問的文化是現在還是古代,如果是現在,通過網絡專業人員可以查出各地的知名人士的學位和數量。

如果是最早一些的有藍田文化,龍山文化,山東大汶口文化,北京人,長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

再晚一點兒有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遺址...

伏羲氏則出生在現在的甘肅天水,炎帝神農氏故里湖北歷山,周文王陝西岐山縣,我們都知道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孔子故里山東曲阜...這些都代表著比較古老的文化。

他們也代表著古老的先進文化。

另外有代表性的朱熹則出生大概是今天的福建。

諸葛亮生於山東,常佔於川地死於陝西。實際上川地也是人才輩出的,比如李白,張尚其,黃居寀...

可是再後來的”唐宋八大家”各地都有,例如:韓愈生於河南,杜牧是陝西,王安石和歐陽修都是江西人,柳宗元是山西人吧?而蘇轍也是四川的...

這麼說來,南方才子居多,文化水平較高。北方文化普遍較低。

怕是回答錯了,謝謝批評。


愚叟抱甕


文化水準古代以狀元、舉人和名人多少來衡量,現在以科學家和兩院士作評價。古代,在宋代以前,河南名列第一。宋代以後浙江和江蘇數一數二。名人也如此,古時,有“天下名人,中州過半”之說。宋代以後,河南名人紛份南下。江南的絕大多數,如朱熹、周敦頤、歐陽修、黃庭堅、蔡襄等,皆有中原走出去的客家血統。新中園更是浙江居首,其兩院院士,一個省比好多個省加起來還多。江蘇也是第二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