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馬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在馴馬。草原上的牧民說“好馬是馴出來的”,一般小馬到了兩歲左右由一位騎術好的人,強行騎上馬背,野性的小馬當然不從,雙方鬥智鬥勇的過程驚心動魄,最後以一方勝利而告終。攝影:孫志軍 任超

祁連山下山丹大馬營一帶水草豐美,漢代以來一直是國家養馬基地,附近武威出土的漢代“馬踏飛燕”青銅器也足證當地養馬歷史悠久,現在軍馬場雖移交地方,但為了馬種資源保護,依然維持一定的種群數量。攝影:孫志軍 任超

由於馬匹數量減少,牧馬的草場縮減,為了保障馬匹的安全,山丹馬場現在每天都要將原本四季遊牧的馬群趕回牆圈裡過夜。攝影:孫志軍 任超

近年來現代馬術在中國興起,如北京體育大學這樣的馬術訓練基地全國有許多家,每年需要大量馬匹更替,但大型商業化賽馬依然不為政策所允許。攝影:孫志軍 任超

2010年12月北京舉行的一場馬術耐力賽,眾多選手騎中國馬參賽,業界人士認為由於伊犁馬和焉耆馬在耐力方面的優勢,耐力運動賽也許就是中國馬的出路。攝影:孫志軍 任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