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唯美長巷!

知否?唯美长巷!

知否?唯美長巷!

成安縣長巷鄉地處華北平原,漳滏故道,歷史悠久。南北朝時期,這裡為古鄴京畿之地;北周時,於今磁縣始置滏陽縣,屬磁州滏陽縣所轄,直到元末;明代屬彰德府磁州,清代屬廣平府磁州,民國屬磁縣東鄉。1945年,劃歸成安直到今天。長巷鄉12個村均為千年古村落。邊董白馬寺年代久遠,長巷蒼龍廟歷經滄桑。據傳,三國曹魏都鄴,已有村落形成。南北朝佛教盛行,始建白馬古寺。歷隋、唐、北宋之國力鼎盛,一度繁榮;經元末明初之連年征戰,幾度衰落。明初,有山西洪洞縣遷民,在邊董、長巷一帶屯田耕種,繁衍生息。嘉靖三十二年《磁州志》記載長巷裡管轄周邊數村,其中就有長巷遷民、長巷村和邊董村;康熙二十四年《磁州志》記載有長巷營村和長巷村,大邊董村和小邊董村。

歷史源緣

邊董、長巷一帶古有邯臨、成磁官路穿過,集市貿易一度興盛,經濟發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加。從明清直到民國,村落髮展變化巨大,按姓氏聚集因以成莊,有的莊與莊合併成村。新中國成立前,有很多因居住分散而以姓氏名莊或以地理位置名莊,而掛靠到某個大村的自然村。其實這是民間自發的一種叫法,因為官府沒有委派相應的管理人員,所以不能稱之為行政村。時有“七邊董、八長巷”也是基於這個說法,相傳至今。

關於邊董村的來歷,《成安縣地名志》記載:邊董在明朝之前,是由邊、董兩姓共同建村而得名。又傳,邊董在歷史上屬磁縣轄,為臨漳(解放前屬河南省)、成安、磁縣(河北)兩省三縣交界處,曾在此建立邊界監督管理機構,習稱“邊董”。後成村沿用其名,明代逐步發展稱多村並以姓氏冠以村名。

據明、清《磁州志》記載村名可考,邊董村於明末清初分為兩村,西邊較大的村落稱為大邊董村,東部較小的村莊稱為小邊董村(轄吳莊、陳莊)。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磁州志》記載,大邊董下轄大邊董村、小邊董村、東武吉村、下陽村、桑楊莊、孫家橫城等六村。另據清康熙間邊董白馬寺碑文記載,重修白馬寺會首為大邊董村人,時有大邊董村張、劉、史三大姓,小邊董村封、康、吳、陳四大姓皆碑上留名。當時民間以姓氏名莊,這七大姓所居之地以姓氏命名為七個邊董。另據清乾隆二祖寺碑陰村名佐證,時小邊董村所屬吳莊、陳莊,已明確記載為吳家邊董和陳家邊董。由此可知,從明末直至清代,大、小邊董村以七個姓氏冠以莊名, “七邊董”之稱源於此說。

清中期至民國期間,小邊董村人口發展迅速,集市貿易繁榮,村落規模早已超過了大邊董村,所以就有了“大邊董村不大,小邊董村不小”的傳說,相傳至今,成為美談。民國三十年(1941年)《增修磁縣縣誌》記載,磁縣分五區,邊董約屬東區(“約”相當於現在的鄉一級),邊董約行政駐地邊董集,下轄大邊董、小邊董、東武吉、東保莊、西保莊、高母營、高母村、向陽(轄桑陽)、張橫城、呂家莊、何橫城、孫橫城(轄小南頭)、張武莊(轄義井)、張辛莊等14個村。而七邊董之說歷經時代發展,清末、民國時期又有新的改變。位於小邊董村的集市一帶稱為邊董集,白馬寺後稱為寺後邊董,西頭稱封家邊董,東頭為康家邊董,東部所屬有吳家邊董和陳家邊董,再加上大邊董,仍被稱為“七邊董”。

1945年秋,大邊董村和小邊董村由磁縣劃入成安縣。大邊董村名未變,小邊董村所屬邊董集、寺後邊董、封家邊董、康家邊董,因封氏居多,遂更名為封邊董村。隸屬於小邊董村的吳家邊董(習稱吳莊)因吳姓居多,獨立成村,名吳邊董村,隸屬於小邊董村的陳家邊董(習稱陳莊)因陳姓居多,獨立成村,名陳邊董村。至此,歷代相傳七邊董,今已為四個邊董,即封邊董村、大邊董村、吳邊董村和陳邊董村。

關於長巷村的來歷,《成安縣地名志》記載:據傳,長巷原名裴家營(即現在的長巷營)。明朝以前裴姓建村,後發展成大村,其北部形成一條長而窄的街道。分前、中、後三街,習稱長巷街。後來單獨成村,即以街命名長巷。1945年解放後,分為馬、閆、後長巷三村。

根據各種文史資料和碑文記載,長巷營原名裴家營,明朝以前系軍隊駐地,裴氏遷此建村,稱裴家營。明洪武年間,隨著山西洪洞縣的眾多遷民,在裴家營村的北部依次建莊,形成了一條長而窄的街道,稱為長巷裡。後因長巷之名興起,裴姓又成為少數,故逐漸改稱為長巷營。因為長巷營諧音“長想贏”,較之裴家營來說,寓意美好,吉祥如意,深受村民的尊崇。又因裴家營位於長巷的最南端,所以民間又俗稱“南營”。一次漳河氾濫,大水通過村莊,時有劉莊、馬莊(即馬長巷村)東移,分開了長巷營、長巷村莊,現舊址仍存。康熙二十四年《磁州志》記載,長巷營管統長巷營、長巷村、李小屯、溫村、漳裡、行尹、吳村等七村。長巷一帶經過幾百年漫長的社會變遷,人口流動,逐漸形成現在的村落。明清以來直至民國,裴家營南部有李莊,合稱為長巷營村;北部長巷村由六個姓氏定莊,即:劉莊、馬莊、閆莊、崔莊、稽莊、連莊。傳說中的“八長巷”就是這個來歷。

1938年屬磁縣第二區轄管,有崔莊、稽莊、連莊合併,稱“後長巷”;中間的閆莊稱為“中長巷”;有劉莊、馬莊合稱為“前長巷”;長巷營村的李莊大部分已南遷相鄰的臨漳縣王莊村。1945年秋,長巷、商城一帶由磁縣劃入成安縣,長巷營村名沿用未變;“前長巷”因馬姓居多,故名馬長巷村;“中長巷”因大部分姓閆,故名閆長巷村;“後長巷”的稽姓、崔姓大部分遷出,連、張、李、胡等姓氏成為大姓,因地處長巷的後(北)面,故稱後長巷村。

知否?唯美长巷!

向路問史

2012年12月16日,在成安縣長巷鄉封邊董村內發掘出一龜形碑座,長1.45米,寬0.95米,高0.65米,龜首已被毀壞,龜身保存完好。加上被毀壞的龜首,總長度應在1.9米以上。碑座的發掘地點為邊董白馬寺東南角牆外,經與寺內現存石碑比對,初步推斷,這一巨大龜形碑座雕刻時間為明代萬曆年間。

據相關資料介紹,安放碑身的石座叫作龜趺(fu),雖形狀似龜,卻與龜有很大不同。龜趺,又名霸下、贔屓(bi xi),龍生九子中是老六,外形似龜,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第一種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跡,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蹟勝地中都可以看到。邊董白馬寺有三塊明清時期的大碑,其底座均為龜趺,只是頭部都已毀壞,下落不明,甚是可惜。

成安縣封邊董村這一巨大龜趺的的發現地點,是當年白馬寺鐘樓的所在地,深埋地下時間無從推斷,前年村民在路邊打井時不經意間發現。時至今日,一場大雪過後,路面泥濘溼滑,埋藏地點緊鄰線杆、水井、房屋,地下土層堅硬,水管密佈。在白馬寺管委會和廣大村民的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難,動用挖掘機械,深埋地下的龜趺,終於重見天日。經過認真細緻的考證,龜趺與寺內明代石碑尺寸完全吻合,根據碑文記載,可以斷定,這是明朝萬曆十三年重修邊董白馬寺的駝碑龜趺,距今已有427年的歷史。

邊董村地處漳滏故道,歷史悠久,白馬寺形成年代久遠,飽經滄桑。據傳,東魏孝靜帝從洛陽遷都鄴城,因感於洛陽有白馬寺,遂敕命在鄴城東北一帶修建白馬寺,該寺即源於此也。邊董一帶古屬鄴都京畿之地,居於佛教最興盛區域,二祖慧可來往成安也曾駐足講經。塑漢白玉菩薩仙身安奉,村人相傳為“白玉仙”,其坐騎為漢白玉石獅,村民敬稱為“白龍馬”。唐代最為興盛,元代毀於戰火,明萬曆十三年高僧興朗重修,清順治八年和康熙四十年間曾兩度重修。民國時期,寺院逐漸破敗。解放初,在破除迷信運動中,殿堂被毀,改為邊董供銷社,漢白玉仙身和白龍馬移至農戶家中;文革中,在破舊立新運動中,白龍寶馬被砸沒入土中,白玉仙身被毀不知所蹤。改革開放後落實宗教政策,在村民及信眾的要求下,重塑佛祖聖像,恢復佛教場所。時至農曆壬辰龍年歲初,被毀壞的白龍馬復歸寺中,村民信眾發心齊力,志士仁人鼎力資助,重塑白玉仙身,復原白龍馬體,旨在保護千年古蹟靈壇,傳承歷史文化遺產。

2012年,農曆壬辰龍年,在各方誌士仁人的努力下,遺失在寺外的眾多文物復歸寺中。去年,寺內發掘出明代蟠龍碑首,做工精緻,雕刻精美;年初,寺旁發掘出唐代石雕漢白玉“白龍馬”,體型巨大,威武雄壯;年中,寺前坑內發掘出清代龜趺,寺西大路旁發掘出清代蟠龍碑首;此次,恰逢龍年歲末,白馬寺明代龜趺的重現,使得這塊極具文物考古價值的明代石碑,最終以完整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邊董白馬寺現有明清時期重修白馬寺三塊巨大石碑,字跡清晰,保存完好。唐代漢白玉石雕“白龍馬”,經過精心修復,成為鎮寺之寶。邊董白馬寺歷史悠久,文物眾多,是縣境內重要的千年古寺遺址,更是研究鄴地佛教、縣域人文、村莊建置的重要歷史依據。

知否?唯美长巷!

以人為脈

成安縣長巷鄉行尹村位於縣境西部,地處漳滏故道,建村較早,歷史悠久。村中王姓居多,張姓次之。據村中長者介紹,過去王氏家族興旺,墳祠香菸不斷,墳墓幾十畝大,墓碑林立,並佔有好地兩頃,常年有人看守。後雖家道中落,王姓依然為村內最多。王氏祖墳墓碑,也因年代久遠,慢慢淤於土中,只露碑尖,後被挖出重立。“文革”中破四舊均被推倒,村西修大渠時當作閘口用材。後水閘廢棄,又被埋入土中,不知所蹤。

2005年秋末,行尹村農民張學林在村西大渠閘口地塊幹活休息之餘,不經意間,閘口底部的一塊石頭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把石塊周圍的土慢慢刨去,“國子生王君璣墓碣銘”篆字慢慢顯現,再往下刨,露出兩行“賜進士出身”字樣。張學林驚喜萬分,憑著對文字的深刻造詣,他大膽斷定,這就是行尹村王氏祖墳上那流失多年的墓碑。他回去找到王氏後裔王福林、王少全帶領十幾個人,砸開碑上碎石,把碑從地下挖出,運至村西橋口配電室暫存。後經張學林、王少全清洗、拓文、辨認,確有文物價值,上報鄉縣文保單位,被定為縣級保護文物。一次偶然的發現,使得沉睡地下多年的明代嘉靖石碑得以重見天日。

被挖掘出來的墓碑,保存比較完好,碑高1.5米,寬0.7米,厚0.25米,碑體文字,清晰可辨,柳體楷書,書寫流暢,清秀堅勁,書法功底深厚。根據碑文記載,這塊墓碑是明代行尹村人王璣的墓碑,立於明嘉靖八年(1529年),距今已有480多年的歷史。王璣(1503-1529),字在甫,明磁州行尹村人。幼時就志向遠大,少年即文筆豪放。因其父王輅為省祭官,所以王璣於嘉靖四年(1525年)援例納銀,進入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學府——國子監深造,名列前茅。次年在兵部實習,與同鄉進士紀純、葛覃、王泮交往頗深,才華橫溢,品德高尚。後由於疾病纏身,久治不愈,於嘉靖八年病危歸家,不料行至保定府大激店去世,時年二十七歲。靈柩歸葬於磁州行尹村王氏祖塋,墓碑由當時磁州兩位同鄉進士紀純撰文、葛覃纂額、同學張廷梧書丹。碑文中所顯示的信息,為我們研究明代中期行尹村一帶的建制沿革、人文歷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素材。

據嘉靖、乾隆《磁州志》記載,明清時期,行尹村一帶屬磁州管轄,紀純和葛覃都是明中期赫赫有名的進士和官吏。紀純(1476~1550),字一之,明磁州講武城人。他自幼穎異,與安陽崔後渠、林縣馬柳泉齊名,時稱“鄴下三俊”。正德二年(1507年),他中河南鄉試第二。嘉靖二年(1523年),中進士。初授戶部浙江司主事,後歷任戶部郎中、四川保寧知府、陝西按察司副使。任期清正廉潔,體恤百姓,嚴己寬刑,恩威並用。年過六十,辭官回家,教書結社,著述頗多。磁州境內諸多學堂、廟祠、碑銘皆留有紀純撰文,影響甚廣。葛覃(1482-1534),字延之,明代磁州人。正德五年(1510年)中進士,初授樂清縣令,後歷任南京戶部郎中、山西平陽府知府、陝西按察司副使。政績輝煌,名節始終,積勞成疾,卒於任上。葛覃去世後,“鄴下三俊”之一崔後渠為其書寫了墓誌銘。明代文人中,紀純是傳世文獻最多的文人之一,行尹村王璣墓碑的發現,又為紀純的文獻加上了濃重的一筆。王璣墓碑碑文僅三百多字,就把王璣的生平以及其家庭狀況敘述得清清楚楚,可謂是言簡意賅,一字千金。最後好友紀純賦詩一首,發出了對英年早逝的同鄉,身為國子生並歷事兵部的王璣無限悲切的哀思和沉痛由衷的安撫之情。詩曰:重泉夜臺幽以黝兮,遊魂滯魄杳以漠兮。墳封馬鬣堅以久兮,精爽英靈遂以安兮。據另外一塊殘缺不全的明代墓碑,雖然字跡模糊難辨,但從斷斷續續的字裡行間,可以得知,此碑也立於明代嘉靖年間,也是磁州行尹村王氏家族墓碑,時有王輅、王楷、王標曾出任過山西、山東、湖南等府縣級官職。王璣的弟弟王琚在乾隆《磁州志》也有記載:王琚,例監(由援例捐納取得監生資格),任蒲臺縣主簿。當時的行尹村王氏家族可謂是顯赫一時的名門望族,也可以說明代是行尹村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

2012年12月初,行尹村村西一農田在挖土時偶然發現一片古墓葬群。這片墓群中,已發現的數座墓葬,分散於地下,墓室多為磚砌結構,墓頂距地面均在一米多深,根據墓磚使用情況斷代,早為漢代,晚至明清,跨越千年之久。其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墓室為正方形,有十多平方米,墓室磚砌結構,磚拱券形封頂,內有供祭龕室,南留圓券小門。根據墓群規制推斷,應是當地官宦豪紳塋地。這一墓群的發現,充分說明行尹村在古代的曾一片繁華,一度輝煌。

據考證,行尹村在全國獨有,沒有重名,單從字意上講,行:行宮(供帝王在外居住的宮殿),行都(舊時指臨時的首都),近代有“行政公署”簡稱行署。尹,舊時官名,有府尹、道尹、京兆尹。行尹兩字組成村名確實有些來頭,說明該村為帝王欽賜村名。明、清時期,繁榮鼎盛,物產豐富,棋盤大街,九縱十橫,官道暢通。據村裡九旬老人講,距現在村莊西邊500米的地塊叫“莊廓地”,是當時村裡的莊基。村東的土地廟,是當時的村中心,鳥瞰村莊,整體為“龜形”寶地。除王氏外,還有孫氏、姜氏、段氏也都是村內名門望族,特別是姜氏,府舍高大宏偉,開大門的聲響鄰村皆能聽到。如今,行尹村在黨的惠民政策和各級政府的關愛下,村風正,人氣旺,幹群和,欣欣向榮,前景美好。欣逢盛世,物阜年豐,百業俱興,文化繁榮。明代行尹村國子生王璣墓碑,歷經滄桑,幾度被埋,保存至今,實屬不易。為我們的地方文化再次續寫新的篇章。

知否?唯美长巷!

千年古樹

封邊董村地處冀南大地,漳滏故道,建村較早,歷史悠久。在這個古老的村中,有一棵逾越千年的古皂莢樹和千年古剎白馬寺見證著封邊董村的滄桑歷史。邊董白馬寺始建於南北朝,距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而村內的古皂莢樹,據傳距今已有1800多年,比白馬古寺還早300多年。歷經一千多年的風霜雪雨,水火戰事,樹幹滄桑,枝葉茂盛,依然續寫著傳載千年的歷史傳奇。

邊董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落,並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村落的形成與古皂莢樹息息相關。據說1800年前,一鳥餡一皂莢籽丟落於此,後皂莢籽落地生根,逐漸長大,鳥樹之名由此來之。後皂莢樹旁慢慢住上了人家,子孫繁衍,形成村落,這就是最初的邊董村。父老相傳,很早以前,正值壯年的皂莢樹,樹幹高大挺拔,樹冠繁茂濃密,村外老遠就能望見,老天爺下四指雨樹下地皮不溼。邊董村老皂莢樹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眾所周知。後隨著樹齡進入老年,歷經漳滏之水的一次次衝於,村莊也一次次的抬高,高大的樹幹被深埋於地,茂密的樹冠也稀疏了許多。朝南的樹幹中空能容下一人,朝北的一股枯朽僅留有表皮。然而,進入耄耋之年的老皂莢樹,在三十多年前,從老樹的兩個分叉之間又生出一棵小皂莢樹,隨著這棵小皂莢樹的一天天長大,兩股枯老的樹幹也漸漸向兩邊開裂,彷彿一雙大手,呵護著那幼小的生命,以便使這棵小樹能享受更多的營養,接受更多的陽光,茁壯成長。現在,僅靠樹幹空後表皮支撐,老皂莢樹依然枝葉發達,碩果累累,小皂莢樹已然碗口粗細,生長健壯。前年春天,一場罕見的大風席捲華北,許多大樹被連根拔掉,位於老皂莢樹北邊三米遠的一棵椿樹,也在劫難逃,偌大的樹頭被風擰斷,而老皂莢樹卻安然無恙。由此可見皂莢樹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使皂莢樹成為生存的強者。

時光如箭,歲月如梭,老皂莢樹伴隨著邊董村民一步步從遠古走到了現在。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皂莢樹輝煌不再。遙想當年,皂莢樹功不可沒。村民們在樹下納涼消暑,談今論古;皂莢樹渾身是寶,既可以殺蟲,可以用來治病。而其最大的特長,皂莢富含鹼性,村民們常用來用來洗滌去汙。而皂莢樹那超長的樹齡,堅強的生命,又給人們平添了幾分古氣,一度被村民燒香供奉。再次撫摸這古老的樹皮,望著那些蒼老的樹幹,彷彿能感覺到樹的靈氣,似乎可以看到歷史隆隆的足跡,聽到前人娓娓的低語。可以想象,1800年前,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三國鼎立,戰爭頻仍,民不聊生。時冀州大地,鄴城一帶,歷經曹魏十幾年的精心營建,卻是一派繁榮,物阜民豐。名都鄴城,更是繁華勝所,人間勝境。矗立於漳河之濱的銅雀、金虎、冰井三臺,更是雄偉壯麗,金碧輝煌。忽一日,從高大巍峨的銅雀臺方向,飛來一鳥餡一皂莢籽丟於鄴城東北四十里一處土地肥沃的地方,此後,皂莢籽落地生根,逐漸長大。鄴城一帶,經濟發達,人口增加,皂莢樹旁,始有先民住下,一個古老的村落形成。到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在村南建白馬寺,從此,邊董村盛極一時,直到今天。圍繞一棵古樹,伴隨一座古寺,邊董村的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世代相傳,繁衍不息。千百年來,歷經朝代更迭,白馬寺幾度興衰,可老皂莢樹一路走來,飽經風霜雪雨,踏過戰亂水火,歷久彌新,依然挺立。如今,老皂莢樹以頑強的毅力,滄桑的生命,還在向人們訴說著著滿腹的慷慨悲歌。不管世事如何變遷,它依然和村民泰然相處,共度餘生。邊董村老皂莢樹將生生不息,和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們,共同把邊董村的歷史續寫到永久。

知否?唯美长巷!

兄弟槐

李小屯村位於成安縣境西南的長巷鄉政府西一公里處。清初,李姓遷此建村,故名李小屯。村內學校院內,有兩棵樹齡八十餘年的古槐。兩株槐樹正衝學校大門,東西相距兩米。東邊的這棵古槐,體形粗壯,樹身合抱,樹冠高大,樹蔭濃密;西邊的那棵槐樹相比之下,就顯得有點形體嬌小,體質孱弱。看似普通的兩棵古槐,這裡邊還蘊藏著一段真實感人的故事。

古樹銘牌記載:晚清,一百多年前,李小屯一戶姓華的人家喜誕一對雙胞胎男嬰,父親給身材較碩壯的男孩起名叫陸陸,給較羸弱的男孩起名叫灣灣。不幸的是家庭遭受變故,父母無力同時撫養兩個男孩,故而把灣灣送給了別人,從此,陸陸和灣灣兩兄弟生死兩茫茫,骨肉分離。時過境遷,五十一年後,兩兄弟相聚故里,兄弟二人共同栽下了這兩顆槐樹,寓意懷念故鄉情懷,兄弟情深,永不分離!如今,這兩棵古槐的樹齡已有八十多年,但依然根深葉茂,生長旺盛,成為學校內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同種植的兩棵槐樹,哥哥和弟弟的身體分別往兩邊長,他們不貪圖享受,儘可能替對方著想。身材強健的哥哥,身體儘量向後傾斜,為了讓瘦弱的弟弟獲得充足的陽光;而形體矮小的弟弟,身體盡力向外張揚,也是給敬愛的哥哥獻上真心的回報。他們的樹身雖然各自向外傾斜,但他們的根緊緊相連,一脈相傳;他們的枝葉儘管一起互相糾纏,可他們的心息息相通,一成不變。一路走來的兩棵槐樹,兄弟間彼此誠心友愛,哥哥對弟弟關心愛護,弟弟對哥哥恭敬順從。他們同根連枝,血脈相通,情同手足,和睦相處,人世間的悌愛在他們的身上表現的栩栩如生。面向未來的“兄弟槐”,還將一如既往,奉獻愛心,謙恭忍讓,互相團結,茁壯成長,同心合力抵抗風雨和冰霜,攜手並肩走到生命之盡頭!

再看上天賦予聰明智慧的人類,從洪荒到野蠻,直到現在我們自稱高度文明的今天,同胞相爭、兄弟相殘的事件依然還在不斷上演。小到家庭,兄弟姐妹、妯娌婆媳之間,很多不能融洽相處;大到國家,大陸和臺灣,依然沒有和平共處。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為了貪圖和享受,追求金錢和權勢,背信棄義,隔斷親情。如果我們不爭長論短,兄弟之間就不會有仇怨;如果我們都多替對方著想,婆媳之間就不會有埋怨。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優裕富足的幸福生活,為什麼仍然不能避免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一對不能說活的樹木,尚能各盡其道,敦睦祥和之氣在宇宙中瀰漫,彰顯自然之美;我們感情豐富的人類,竟然背道而馳,急功近利之風在人世間橫行,盡失自然之道!四面八方來到小屯村的人們,不知各自懷有怎樣的心情?記住,玩累了就到李小屯學校,瞻仰“兄弟槐”,你的收穫肯定不少。站在“兄弟槐”下,平心靜氣的思考。不爭名奪利,就不會有憂愁;不貪圖錢財,就不會有煩惱。面對繽紛的大千世界,放下浮躁的心情,別讓利慾衝昏了頭腦。漸行漸遠的人們,回首遙望著“兄弟槐”龐大的身軀,是否都會感愧相交……

知否?唯美长巷!

千年古寺

長巷鄉封邊董村內,有一座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的古寺---白馬寺。據傳,南北朝時期,北魏權臣高歡挾孝靜帝元善見從洛陽遷都,即位於鄴城東北,東魏建立。此時,佛教盛行,東魏孝靜帝有感於洛陽白馬寺,遂在鄴城東北一高地敕造白馬寺,寺後就是邊董村。東魏、北齊年間,佛教大乘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在鄴地成安一代講經傳法,廣結善緣,佛教在這一地區得到了大力推廣,又一次進入鼎盛時期。鄴城周圍是當時佛教最興盛的地區,方圓聚集著大小佛寺四千餘所。鄴城附近,建有許多皇家、貴族專用寺院,是慧可往來的重要場所。現存的成安匡教寺既是慧可大師講經說法的道場,成安縣二祖村是慧可大師圓寂的地方。邊董村地處佛教最興盛的區域,東北至成安匡教寺不過十公里,北至二祖村不過五公里,西南至鄴城二十公里。出鄴城東北來往馱運經卷的白馬經常歇息白馬寺內,同時也是慧可大師來往都城時駐足的地方。可見,邊董白馬寺與慧可大師在這一代的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唐代,佛教進入鼎盛時期,邊董白馬寺再次擴建,又塑漢白玉菩薩仙體安奉於寺內,信眾奉為“白玉仙”也,其坐騎為一巨大的漢白玉石獅,雕刻精美,威武雄壯,村民尊稱“白龍馬”也。邊董白馬寺有清代碑文記載:佛教,達摩慧可始也,世稱慈尊,莫不竦其欽若,勤其焚循,此寺之染所由興也。滏東四十里,有邊董村者,舊有古剎,父老相傳,白馬西來駝經文以遺蹟,因此名為白馬寺焉。由此可見,邊董白馬寺東魏、北齊年間已初具規模,唐朝時最為興盛,元代毀於兵變,明代逐步恢復重建。明嘉靖《磁州志》地與圖上,州城東部已明確標出二祖寺和白馬寺。明朝萬曆年間,經過大修後的邊董白馬寺,再度輝煌,開始了有碑文記載的歷史,相傳至今。

邊董白馬寺現存有明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和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三塊巨大石碑,碑文清晰可辮,詳細記載了明、清兩朝重修白馬寺的經過。明萬曆十三年重修白馬寺後殿新繪水陸神像創建山門碑記詳細記載了那次大修的經過。碑文記載:興朗,號秋月,臨漳縣人,十六歲授於東鄉白馬寺為僧,萬曆元年用白金三十兩前往金陵,繪畫寺內水陸諸神之像三十多軸,繪完之後,步行揹著回來,安奉於白馬寺內,之後,又感嘆本寺的後殿因年久失修,眼看就要倒塌,於是又下定決心,號召大家一起修繕後殿。不久,後殿修好,又念寺無山門,於是又集資創建山門。這三件事完成之後,正好於萬曆十二年冬,遼東廣寧前屯衛武學教授李應貞尚未上任,在家閒住,遂為重修白馬寺沐筆書丹以記載,第二年,也就是萬曆十三年乙酉月豎碑以記此大修的經過。這塊石碑碑身巨大,高2.29米,寬90釐米,厚22.5釐米,碑額上雙龍雕刻精美,碑座碩大,全碑豎起有4米多高。可見,當時重修之後的白馬寺,正如碑文之中贊曰:棟宇輝煌,如來煥發。此時的邊董白馬寺規模浩大,氣勢輝宏,信眾皈依,香客雲聚,開始了邊董白馬寺一段最為輝煌的時期。

直到清初,順治八年以來,漳河發大水,屢次氾濫,水勢兇猛,房倒屋塌。清康熙四十年重修邊董白馬寺碑文記載:漳水澎湃,楹棟摧頹,風雨飄搖,牆垣傾圮,行人觸目驚心,住持扶胸扼腕。當時,邊董村張學魯、封爾公等九個人集資,帶領附近的善男信女,不分晝夜,不到一年的時間,除了大雄寶殿以外,其餘建築修繕一新。碑文中詳細描述大修後的白馬寺:千年古剎,榱題焜燿,殿宇輝煌,玉像重光,金容煥彩,祗園之樹,又見華開,貝葉之林,重聞鳥囀。及至康熙四十五年,又在住持僧人慶玉的帶領下,重修了白馬寺大雄寶殿,碑文記載:四圍已築,而頂蓋未冠,中途輒止。後又有善人張學魯、康必興、陳宗保、吳自茂等,塑佛出像,彩畫金妝,合堂神祇,煥然唯新,財需萬貫,功始告成矣。此次大修,歷時五年多的時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至此,邊董白馬寺盛極一時,迎來了康乾盛世時期的又一次輝煌!

民國時期,白馬寺已無僧居住,逐漸頹廢破敗。解放初在土地改革破除迷信運動中,白馬寺遭受了滅頂之災,千年古剎毀於一旦。塑像被砸,畫像被燒,寺院建築悉數被拆,所有石碑全部推倒,隨後改建為邊董供銷社。1952年,白馬寺唯一保存完整的唐代漢白玉菩薩和漢白玉白龍馬被迫遷出寺院,移至寺旁一農戶家中。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運動中,有著千年歷史的漢白玉白龍馬被砸的身首分離,漢白玉菩薩仙體不知所蹤。及至改革開放,在當地村民以及方圓眾信善者的努力下,重新塑像佛祖,再修玉仙之身。每年的春節前後,在白馬寺前的飲馬坑內,都要搭臺唱戲,廣傳佛之教化,祈盼國泰民安。一千多年過去了,如今的邊董白馬寺,歷經大自然的洗禮,以及人為的破壞,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大殿房屋破舊,後殿一片荒蕪,以往宏大的建築規模已不復存在,只有那躺在草叢中的殘磚亂瓦和掩埋在土中的碑頭、碑身和碑座,在訴說著曾經的磨難和輝煌。

知否?唯美长巷!

紅色歷史

在成安縣長巷鄉閆長巷村南、馬長巷村西有一片墓群,墓地中埋葬著101位在邯鄲戰役中壯烈犧牲的戰鬥英雄遺骨。雖然已歷經74年的風風雨雨,這片烈士墓群至今仍得以完整保存。據悉,該墓群是目前邯鄲戰役中保存最為完好的烈士墓群。目前,這片烈士墓群已被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百名官兵英勇就義。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蔣介石一再撕破和平協議。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劉伯承、鄧小平等決定採取誘敵深入和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戰術,集中野戰軍第一、二、三、四縱隊,在漳河以北、邯鄲以南擺開戰場,打響了邯鄲戰役。

1945年10月22日,敵軍先頭集團軍全部北渡漳河,沿平漢路東側向北推進。此時我軍晉冀魯豫部隊的二縱隊和三縱隊剛剛結束上黨戰役,尚在轉向平漢線的途中。一縱隊以大縱深運動防禦,從正面節節抗擊、消耗、遲滯、疲憊北進之敵,將敵軍鉗制在邯鄲東南預定戰場,保證二、三縱隊到達,完成對敵包圍。

10月29日拂曉,敵四十軍三十九師首先以先頭搜索部隊一個營向位於崔曲二十團陣地開展試探性攻擊,被我軍殲敵一部,餘部退縮。上午8時左右,崔曲村內巷戰激烈,敵三十九師為援救崔曲之敵,又向二十團展開全線攻擊。二十團團長王大順率領全團戰士經兩小時奮戰,擊退敵人規模攻擊。為保證縱隊整個作戰計劃完成,二十團堅守陣地,英勇阻擊敵一個師的增援,戰到最後,戰士們的手榴彈拼光了,與敵人開展白刃格鬥,團幹部身先士卒,團副政委腿被敵打斷,團參謀長慕斌壯烈犧牲。在二十團的英勇奮戰和友鄰部隊的配合下,阻擊並圍殲敵軍一零六師。隨後,二十團突擊部隊攻入北旗杆章東部,全殲敵軍一個排。由於敵軍火力猛烈,團長王大順在激戰中壯烈犧牲。在這次戰役中,我軍大獲全勝,但也付出了巨大傷亡,其中包括二十團團長王大順在內的101位官兵英勇犧牲。

村民安葬百位烈士。“死得實在是太慘了,他們都還是年輕的孩子啊!”今年85歲的徐振學,曾親手參與埋葬烈士,或許因了這層血水情緣,老人74年來一直守護著烈士英靈。

徐振學老人說,邯鄲戰役時他只有13歲,是村裡的兒童團團長,當年的戰鬥異常慘烈。戰鬥結束後,許多烈士的遺體被運送到這裡安葬,一共101人,烈士中職務最高的是一二九師一縱三旅二十團團長王大順,其他人大多沒有姓名留下,是真正的“無名烈士”……回憶起那段血與火的歲月,徐振學撫摸烈士墓碑的手開始劇烈地抖動起來。

“當時和我一起安葬烈士的附近村莊的村民大約有60多名。有張琴書,當年16歲,也是兒童團長,二十團團長王大順就是他用擔架從前線抬到這裡的。有86歲的張長玲,負責套大車運送烈士遺體;有張保清,等等……”說起那段傷心往事,徐振學老淚縱橫。

“他們都還年輕啊,穿的都是土布軍裝,破爛不堪,灰色的土布軍裝全都染成了紅色。”徐振學老人說,很多烈士身上都有多處刀傷,其中一位烈士身上竟有27處。

最開始掩埋的幾具屍體,因為來不及做棺材,不得以直接土葬。此事讓上級黨組織知道後,很快從各地調來101口棺材,盛殮了烈士。由於當時時局不穩,掩埋烈士都是偷偷進行,誰也不敢聲張,擔心招來麻煩。

74年很短,彈指一揮間;74年又很長,特別是對那些承擔著守護烈士英靈重任的成安縣長巷鄉閆長巷、馬長巷、後長巷三個村莊的村民來講。74年來,三個村的三代人義務守護邯鄲戰役烈士墓群,而這種“精神的接力”還將會永遠繼續下去。

知否?唯美长巷!

砥礪奮進

擁抱新時代,長巷鄉全體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奏響恢弘樂章;踏上新徵程,步履鏗鏘、直向遠方,灑下一路榮光。

一是做“美”鄉村環境。2017年陳邊董村定為省美麗鄉村精品村。在全市美麗鄉村觀摩時,得到市、縣領導好評。按照12個專項行動要求逐步推進完成,共鋪設汙水管網1690米,新修街道3800米,新修環村路1790米,建設街心遊園3處,休閒廣場2處,種植花草39種,共計9萬株,種植樹木39000株。後長巷村在去年建設基礎上,今年投資90萬元打造了村內節點6個,新建村口休閒廣場2800平米,修復村內“知青之家”、“野戰醫院”、“村史館”等重要節點,共計5869平米,安裝太陽能路燈89盞,栽植各種樹木、花草28種,共計49600株,厚植了2個影響力大、示範性強的精品村。

二是做“實”民生工程。積極推進“煤改氣”工程,煤改氣在繞城高速以內的1個行尹村的基礎上,通過積極爭取輻射全鄉9個村。在全鄉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廚房革命”,讓5000多農戶告別了“燃煤時代”。針對全鄉1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光伏發電、特色種植、養殖、家庭手工業等5個產業扶貧項目做支撐,力爭2019年脫貧戶數實現高標準脫貧。

三是做“足”生態綠化。全面實施村莊綠化、道路綠化、企業綠化等項目。2019年全鄉新栽樹木40000餘棵,新增綠化面積714畝,樹種涉及垂柳、楊樹、法桐、北欒、國槐等16種,實現了“村在林中、人在綠中”的生態環境。

四是做“牢”安全生產。嚴格執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認真落實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責任,對安全生產重點企業選派了安全監管員29名,每月必查、定期走訪,把牢安全生產的“方向標”,確保安全生產零事故。

五是做“細”專項整治。“散亂汙”企業全部清零,共排查出43處,完成取締30處、提升13處,實現26.8畝綠化復耕。“三邊”治理成效顯著,拆除違建、有礙觀瞻34處,共計3050平方米,騰出土地面積1350平方米,新制作門店牌匾300餘塊。清理團結西乾渠1980米,建築、生活垃圾排廢860立方。拆除高鐵兩側違建8處,清理建築、生活垃圾320立方,“三邊”環境明顯得到改觀。

六是做“活”經濟發展。按照“技改升級、優化環境”的環保要求,在打好藍天保衛戰的同時,做好碳素產業“技改、環保、綠色、招商”四篇文章。2019年,力爭全鄉碳素行業產值達到23億元,就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3100餘人,上交稅金5800萬元。以溫村為試點,成立了成安縣溫村種植有限公司,實行集體控股,採取“支部+公司+農戶”股份合作模式,推廣紅薯種植,目前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5年的1萬元到2018年底已經突破20萬元。溫村集體經濟發展已經成為全鄉的“試金石”,今年新註冊的金騰養殖有限公司,成為脫貧攻堅的“扶貧微工廠”。封邊董、李小屯、吳村等其他11個村,分別採取土地流轉、房屋租賃、集體地出租等形式,逐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時序更替,

留下奮鬥者前行的足跡;

一元復始,

帶給開拓者無限的希望。

新時代的奮鬥,

是科學思想指引、宏偉藍圖引領的歷程。

新時代的奮鬥,

是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征程。

長巷鄉在新時代的奮鬥中,

將一如既往真抓實幹,

加快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進程,

為建設富裕幸福美麗的新成安貢獻力量!

知否?唯美长巷!

供稿:長巷鄉王金剛

知否?唯美长巷!

電話:0310--7289307

地址:成安縣委宣傳部

官網:http://chengan.hebei.com.cn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