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樑寧的產品思維

讀梁寧的產品思維

目前內容創業如火如荼,最近在思考推薦系統場景化的落地情況,正好最聽到了梁寧老師的產品思維中講到了場景這個概念,受益匪淺。

對於場景化這個詞,之前都是隻說現象,一直沒有理論上面的概念,也很難去分解。從產品思維裡面第一次對場景做了定義的闡釋,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

什麼是場景

場景將“場”和“景”兩個字做了單獨的闡釋,來組成了場景的概念

場 : 時間和空間

基於時間和空間就是用戶使用產品的一個基礎。那麼場就是讓用戶在這裡面停留時間和消費時間。如果一個人不能在這裡面停留和消費時間,那麼這個場是不存在的。

比如遊戲就是一個場,用戶在這裡面可以盡情的玩,但是有個前提就是用戶是遊戲的玩家。但是如果一個人本身就對遊戲嗤之以鼻,那麼無論你怎麼去誘導他來安裝和玩遊戲,那都是不成立的。所以對於場的理解一定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場是一個用戶轉化率的基礎。

景 : 情景和互動

當用戶停留在這個時間裡面。有沒有情景和互動讓用戶的情緒觸發。並且裹挾用戶的意見。

是產品成功的關鍵。也是我們通常我們所說的場景化現象的各種集合。

就比如說在Feed流的推薦的產品中,通常人們說,早上地鐵上看新聞的多,晚上在床上看視頻的多。

如何分解這兩個現象呢?

在早上的地鐵上刷新聞這是一個場,想象一下在這個環境裡面是很嘈雜的,更多的場的因素是早上,一天中的開始,所以新聞更適合觸發這部分用戶的情緒。用戶可以很嚴肅的去看一些新鮮的新聞,而不是看看搞笑的視頻笑出聲來,在這個場景下不符合這種情緒的表達。

晚上看視頻,更多的是一種放鬆的情緒表達,並且在wifi的情況下比較多,自然看視頻的會比較多。

反過來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坐地鐵,比如開車的人,自然場都不存在,也不會有情緒的表達。

所以在梁寧老師的講解中,提到了一個非常現實的點:只有能夠觸發用戶情緒的場景才是真正流量的入口

在聽樊登老師講的《新零售》也提到了一個概念:未來新零售會有更多IP化零售形態出現。正式利用上面所說到的利用用戶的情緒的觸發來換取更高的產品轉化率。

舉個例子:為什麼目前越來越多的電商會利用抖音這個平臺來兜售自己的商品。利用場景的解釋就通俗易懂了。用戶看到這樣的視頻,能夠充分的調動用戶的情緒,這樣比起擺在貨架上或者用戶主動去搜索的轉化率要高得多。

未來的產品絕不是亦步亦趨的看別人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永遠在追趕。因為即使提供了相同的場(相同的功能),但是在迎合用戶的情緒方面不能做到細緻,也很難去服務好自己的用戶。

在講解中,還提到了互聯網商業流量轉化率的三個核心的詞彙:

產品的比拼】如何讓用戶更好的停留在你的產品中來消費時間,是商業轉化的基礎。

流量的爭奪】用戶的時間流量是一定的,未來對於用戶流量的爭奪會越來越激烈。很鮮明的例子,在最近的一段時間,短視頻以快手和抖音兩個產品快速崛起的背景下,騰訊的遊戲產業在用戶的使用時長逐步降低,這就是對流量爭奪的例子。不要認為,任何產品只有同質化功能的產品才是競品,未來,只要是爭奪用戶時間的產品都是競品,未來可能幹掉你的不是所謂的競爭對手,而是一個不在同一個維度的產品。這就是降維打擊。

轉化率的優化】所有的產品中級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商業化的利益獲取。有了自然流量後,誰的轉化率高,那麼誰更能推進商業化的程度。

未來的流量入口爭奪日趨激烈,如何真正的流量的入口,是需要更好的瞭解用戶,瞭解場景。當場景用對了,流量自然而然的會呈現爆發式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