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墨子和他開創的墨家學派,是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一大門派。韓非子曾將墨家與儒家並稱,同為當時的“世之顯學”;《呂氏春秋》也記載,儒墨弟子眾多,“後學顯榮於天下者”,“不可勝數”。可見墨家一派之興盛!

然而,儒墨兩家在後世的命運,卻有著天壤之別。儒家受到封建統治者的歡迎和支持,墨家則遭到了排斥和打壓;尤其是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墨家學派漸趨消亡,以致司馬遷寫《史記》時,竟沒有給墨子立傳,僅用24個字輕輕帶過

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墨家的思想,我們所熟知的是“兼愛”“非攻”;其實,墨家學說非常豐富,也非常廣博,不僅涉及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倫理等,甚至還創立了一套包括幾何學、物理學等的科學理論。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瞭解一下墨子的經濟學理論梁啟超先生將之概括成了以下七大“公例”:

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第一,崇尚節儉,反對奢侈,“以自苦為極”。

墨子認為,物資“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也就是說,能滿足人生活所必需,就可以了。飯食不必兩種,菜餚一個就好,天冷了能穿暖,房屋能抵禦雨雪風霜,甚至“牆高足以別男女”,就足夠了。

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第二,“諸加費不加利於民者,弗為”。凡生產都要費資本、費勞力,那麼就要問,費去的資本、勞力能增加多少效用?比如穿衣服,目的是為了遮羞和取暖,而穿綢並不比穿布更能取得這種效用,所以生產綢緞就是“加費不加利於民”的事,是墨子所反對的。

墨子反對音樂(“非樂”),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墨家評價任何事情,都要問有什麼實際用處,凡不是滿足生活所必需的效用,墨家都認為不應該耗費生產力。

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第三,勞動最神聖、最光榮。

墨子認為人與禽獸的一大差別,在於禽獸以皮毛為衣裘,以水草為飲食,所以不必勞作;人類則不然,一定要努力勞動,才能維持生存。“賴其力則生,不賴其力則不生”

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第四,社會分工,“各從事其所能”。

比如說築牆,“能築者築,能實壤者實壤,能掀者掀,然後牆可成也”。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只要盡本分去做,都是值得尊敬的。而那些“貪於飲食,惰於從事”的人,則是墨子所厭惡的。

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第五,時間就是金錢。“以時生財”,“財不足則反之時”。

這也是墨子反對音樂的原因之一。假如王公大人們日日聽音樂,還能早朝晏退治國理政嗎?農人們日日聽音樂,還能早出暮入耕田種地嗎?婦人們日日聽音樂,還能夙興夜寐紡紗織布嗎?所以,“音樂是廢國家之從事”。墨子反對儒家的久喪之禮(尊親去世後守孝三年等),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第六,人口越多越好,“欲民之眾而惡其寡”,因為增加人口可以增加勞力,從而有更多的人從事生產。墨子主張早婚,反對蓄妾,反對久喪,反對戰爭,都有這方面的考慮。

音樂有害?!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

第七,在分配問題上,墨子主張“有餘力以相勞,有餘財以相分”。也就是說,自己分內之事做完了還有餘力,就去幫助別人;自己的資財維持自己及家族的生活還有剩餘,就去分給別人。這是一種

互助共濟的社會理想。

對“墨子經濟學”的這些理論,你怎麼看?(當然,我們需要把這些觀點,放到春秋戰國時代那樣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看,才能得出正確的認識。)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別忘了點贊、轉發和關注哦!

您的舉手之勞,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