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最近不少朋友邀請我問我說,以你的角度來看一下鬼吹燈這本書,到底是有多少,並且哪一部最好,哪一部最差,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釋,鬼吹燈一共上下兩部,上部八本,下部八本,這八本書完全是首尾相合的,少了哪一本都不行的,只不過每一本講的故事不一樣,導致了每一本作者寫的內容也不一樣了。接下來我就在給大家分析下,這八本書具體是怎麼回事。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上部第一卷、精絕古城

上部第一卷《精絕古城》,是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截止到野人溝黑風口的地下軍(是)事要塞,主要是一個框架、平臺的搭建,並沒有什麼與主線關係明確的線索。這半部是想寫成民間傳說、鄉村野談那種類型。所謂民間故事的類型,感覺大概就是殭屍和那種深山老林裡的傳說。其實就是作者為了寫後面內容而做的一個引子,交代一些東西,寫點故事背景。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從考古隊進入沙漠尋找精絕古城開始,觸及到了鮮明的地理,西域沙漠,敦煌壁畫,提到這些元素,一股神秘的氣息撲面而來,所以在精絕古城這部分,是將神秘感作為了故事核心,到最後精絕女王也沒露面,算是神秘到底了。這一卷中涉及到了一些考古解謎之類的元素。從這捲開始才算是鬼吹燈大幕真是的開始。作為最初的一卷,現在來看最大的缺陷,就是有些部分寫得過於簡單和潦草了,邏輯比較鬆散,隨寫隨編,沒有太多考慮後面的故事如何展開;滿意的地方是描寫和敘述比較真實、生動。看起來很真實很鄉野很神秘的風格,是在寫第一卷的時候,最想表現的內容。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上半部第二卷、龍嶺迷窟

上半部第二卷《龍嶺迷窟》,實際上這卷故事,分為了三個部分,一是龍嶺倒鬥發現西周,二是摸金校尉尋寶,三是石碑店棺材鋪獻王秘密浮出水面。雖然一卷中有三個故事,但在本卷中,作者主要想突出驚悚這一核心元素。也許有人說《鬼吹燈》是驚悚小說,其實作者覺得完全不是,整體上和“恐怖”關係不大。如果說到驚悚,這只是本書諸多元素之一,並非主要元素。懸念迭出的只有《龍嶺迷窟》這一卷,到處是傳統話本令人窒息的扣子,這是聳人聽聞的一卷,這卷算是第三卷的引子,作者寫得時候也沒有考慮那麼多,有些東西完全是按照真實民間傳說來寫的。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上半部第三卷、雲南蟲谷

上半部第三卷《雲南蟲谷》雲南獻王墓這一卷中以探險作為核心。拒作者自己交代作者很喜歡看電影,曾經非常喜歡《深淵》和《異形》。所謂的探險,是探索加冒險,後來看到翻拍版《金剛》的預告片,有一段探險隊利用轉盤式衝鋒槍,同山谷裡蜈蚣惡戰的橋段,超級喜歡這種場面。老式裝備的探險隊,漂流、墜毀的空軍飛機殘骸、幽靈般的摩爾斯信號、千萬年不死的巨型昆蟲、吞噬萬物的屍洞效應、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叢林和化石洞穴中披荊斬棘,於是雲南蟲谷就啟動了,完全是藏寶圖式的傳統探險元素,裡面加有一引起奇怪的靈異和科幻色彩,這是新舊冒險元素相互結合的一卷。

在《雲南蟲谷》中,故事類型全面轉向“探險”。本卷出場人物較少,主要篇幅用於講述險惡的地形和各種詭異的陷阱。對於陳瞎子貢獻的人皮地圖,開始的時候在作者腦中並沒有什麼概念,覺得怎麼離奇就怎麼安排了,隨著寫作的推進,把這一個個謎團揭開,自己也覺得有些驚訝,最早設計的獻王墓,是一個只有在特定時才會被人進入的古墓。還曾異想天開,有一架大型客機墜毀在小隊面前,從而撞開了古墓的大們,但後來一想到還有許多朋友今後要坐飛機出門,這麼寫可能不太好;加上在幽靈信號一段中,使用了抗戰時期美國援華空軍的運輸機,所以最後就把天崩描述成幾十年前附毀的轟炸機了,這種情節上的重力感和命運感也無法提前預測的。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上半部第四卷、崑崙神宮

上半部第四卷《崑崙神宮》充滿了神話色彩。中國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與傳說。凡是必定離不開崑崙山,崑崙山是天地的脊骨、發源之地、西王母的神宮(這裡邊的西王母傳說和盜墓筆記裡邊的西王母傳說不謀而合了)北方妖魔的巢穴,崑崙離開了神話傳說似乎就不能稱之為崑崙了。古籍上記載著崑崙的真實形象是個怪物,按照作者個人想象可能是條大魚,曾在自然博物館中看過世界上最大的最整體的崑崙的形象,感覺真的像龍一樣。

這一卷的情節涉及到格薩爾王傳說。制敵寶珠的英雄大王史詩,本身就是一篇神話色彩很強烈的說唱長詩,所以在崑崙山這一篇中,揉入了許多接近神話的另類元素。風蝕湖的魚王、無量、乃窮神冰、擊雷山、惡羅海城、災難之門,這場冒險光怪陸離如同進入了幻界。《崑崙神宮》是如同在神界中冒險的一卷,雖然神話元素眾多,但還是保持了一貫的原則,儘量向真實世界靠攏,當然不會有飛天入地、神仙符咒那種真正的神話。

由於時間安排與合同的原因,《鬼吹燈》的第一部在《崑崙神宮》後,就算結束了,最後的結局處是在,屬於完美大結局。而且在出了實體書以後,劇情更加的完善了。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下半部第一卷、黃皮子墳

作者本來寫完上半部的四卷之後,就算是把這本書寫完了,但是作者後續想要在寫一點鬼吹燈不一樣的東西,為整個故事在添一點色彩,所以才有了後邊這四部,這四部都算是上半部的外傳或者說是前後傳。

而黃皮子墳在這就油然而生了,黃皮子墳是年代背景非常強烈的一卷,核心元素是關於黃鼠狼的種種詭異傳說,和非人生物的墓穴和棺槨,以及東北地區特有的江湖體系,都是作者非常感興趣的元素。但由於年代背景比較特殊,許多詞語和內容難免要受限制,不同於思想活躍的八十年代,這一時期的主人公尚不成熟,但滿腔的熱情卻是什麼困難都擋不住的。

作者曾在大連,參觀過日軍侵華戰爭時期的遺址,包括焚屍爐、監獄和醫院和研究所等建築,對其印象深刻,所以將故事的背景設置在其中。在這一卷中,作者覺得寫得比較滿意的,是對於黃皮子讀心術和焚化間的描寫,以及老羊皮死後被擊中的詭異事件,很有沉重感,單就實物來講,覺得怪湯這一段很離奇又很真實。比較大的缺陷在於有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忘了寫進去,人熊那部分也處理得太草率了。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下半部第二卷、南海歸墟

作為第一部故事的延續,在前邊幾卷中,對於故事的描寫,作者覺得中國傳統行業中,有許多風險很大的職業,風險性最高的,當屬在海中採珠的疍民。南海採珠的疍民原型出自廣西北海地區,秦漢時期就已有龍戶和獺家赴水採珠屠蚌,因為是海邊的故事似乎很少有人來寫。

所以在這一卷中,海中採珠和這一行業的傳說是重點元素。有觀點認為,燦爛輝煌一時的瑪雅文化,是中國西周時期的先民所建,因為兩者相似之處極多,射日神話更是華夏文明中十分重要的內容。

曾想把海底的神箭,描寫成一種真正的巨型兵器,迷失在這片混沌之海內的摸金校尉和蛋民們,最終開動了震驚百時的神箭,射破了頭頂的大海,從而逃出生天,可後來寫的時候,把這個構思給忘了,但藉助這一海上的真實奇觀逃生,也是十分驚心動魄的冒險。

關於用裝填了石灰的西瓜殺死水中惡魚,並依靠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航行,這些事情並非是虛構的。以前在中國南方,確實存在著。對於本卷中比較滿意的,是對海島上的黑市描寫,有一些關於海難的橋段也覺得不錯,例如乾坤一跳等等;感到最不滿意的是海柳底艙中海匪的屍體,這段粗糙了,應該有很大發揮的餘地。海里的事情也應該展開來寫,但每卷書的篇幅和字數也是一個很難克服的限制,情節和內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在沒有整體大綱的情況下,很難控制,業餘和專業的水平可能就在於此了。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下半部第三卷、怒晴湘西

在這一卷時,作者寫的分外的淡定,時間多了相對就會寫得比較從容,所以單從文字上來講,作者覺得《怒晴》是八卷中最精緻的一卷,因為關於現代題材的限制越來越多,所以決定把前傳倒回民國時期,放開手腳狠狠開挖。

以前曾圖著順口,隨意寫了寫發丘、卸嶺,搬山這三大體系,隨著故事情節的不斷展開,就逐漸勾勒出了這些行業的來歷、掌故、傳說、手法,因為以前幾本都以望風水盜墓為主,導致許多人,甚至連跟風寫所謂盜墓小說的人,都只知道看風水找龍脈,卻不知民間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盜墓方式。

所以在這一卷中,把望字訣以外的盜墓手段作為核心。在民國傳說式的故事,一要有說書的語感、二是要有俠盜般的人物,再加上各種黑話切口,充滿了歷史民間故事的色彩,才會有趣。以前寫一段,是試探性的,沒敢往大處寫,但有了以前的經驗,寫起來自然駕輕就熟,其中編了一套全新的概念性暗語,也就是山經,包括常勝山和月亮門等體系,完全是虛構的。從這也能看出來作者對於歷史文化的底蘊還是很深的。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下半部第三卷、巫峽棺山

作為全書的最後一卷,《巫峽棺山》這一卷的任務比較重,最要命的是字數,根據合同約定的字數來算,第二卷的前三冊,第一冊少了三萬字左右,只好都加到最後一卷中,所以本卷是超長篇,足足多了半本書,但即使是這樣,最後一卷的篇幅也顯得不夠用。所以說有人覺得這卷算是鬼吹燈裡邊比較囉嗦的一卷了,其實說的挺對的。

在計劃中作為全書主線的四枚銅符,象徵著通過不同形式存在於天地間的四種生命狀態,想每部引出一符,但那樣一來,就需要至少五冊,只好簡化了一些情節。而這卷的故事更是完全依靠真實的當地風俗改編而來,所以能寫的東西相當的多。

另外也打算在這一卷中,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成為殘書的真實原因,以及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交代。《鬼吹燈》全書起於《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殘卷,最後也將終於《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當年被毀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險的內容,最後一卷中還包括了這些情節。

大家都在問鬼吹燈哪部最好,其實整個作品都不錯少了哪本都不行?

以上算是鬼吹燈最開始的八部作品了,上半部是故事主線,下半部是作者寫的番外也是作者自己想要再發揮一下自己水平所寫的四部作品。所以說整個作品八部,沒有好賴之分,從現在看書的角度來說,缺了哪一本都是不行的。至於還有後來的第九部牧野詭事,雖然是作者本人寫的,但是由於成書時間較晚,已進不能被歸屬於整個鬼吹燈正式的作品中了。還有其他的一些同文作品,更不是正經天下霸唱所寫的鬼吹燈了,都是一些為了蹭鬼吹燈熱度所寫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