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為什麼願意在工資水平10倍於國內的美國建廠?這是什麼方面的考量?收益在哪?

hjdou


臺灣全球知名企業富士康為何寧願給美國工人10多倍甚至二十多倍於大陸的高薪都非要去美國建廠投資呢?其中又有何玄機和奧秘呢?根據常識大家不難明白:任何正常的企業都不會做也不能做虧本的買賣,如果虧本,企業就會倒閉,投資人就會傾家蕩產。當然,富士康也需要贏利才能生存下去的,所以富士康在美國的大規模投資肯定也是穩賺不賠,不然世界級企業大佬郭臺銘不會下那麼大的大手筆。但話又說回來,難道富士康在東方投資不賺錢嗎?為何非要捨近求遠,飄洋過海去看特朗普呢?


這絕對不是任性的問題,而是利益的問題。有些專家和權威媒體把富士康的大規模撒退歸結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的問題。是嗎?什麼時候產業個升級升到了連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富士康都不需要的水平了?難道比美國還更牛了嗎?掌握全球大部分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公司的美國都千方百計向富士康拋繡球,難道我們就富到連繡球都懶得拋的地步了嗎?不用回答,因為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

2018年,美國的人均GDP是62914美元,富士康給美國工人的最低年薪是5.4萬美元(約合35.6萬元人民幣),月薪相當於3萬元人民幣起腳。同年,我們人均GDP為9462美元。根據GDP平均水平可以推算出來,如果在同等的社會條件下來看,富士康在大陸的起薪至少是688美元/月(約4500元人民幣)。根據網上公佈的消息看,富士康最低月底薪是2000元人民幣,要達到四幹五左右則需每天加班3個小時左右,即工作時間要達到11小時才能拿到這個數。可能正是因為這樣,富士康也長期成了大陸工人中口口相傳的“低薪、高強度勞動”公司的代名詞,甚至坊間還流傳多個版本批評富士康公司的打油詩和順口溜。儘管有許多人不滿意它的工資待遇和管理工人的方式,但更多的人是承認富士康的,承認它是一個正規的穩定的大企業。實際上,富士康是少有的從不拖欠工資而且為工人上繳全部社會費用的企業。



飽受非議的富士康從今年起開始投資東南亞的印度,根據權威消息,郭臺銘準備投100億美元在印度建立蘋果手機代工生產基地,目前已有3億美元到了印度政府的賬上。躲避勞動力成本的富士康會不會在東南亞國家也踫到類似於大陸的問題呢?肯定會,但還不是現在,現在的印度勞動力成本較低,而且蘋果手機在印度的市場佔有率還很低。2017年,富士康就計劃在美國投資一百億美元,而這筆投資可以為美國帶來三千多個高薪職位和一萬多個就業崗位。

富士康當然先算好賬才決定投資美國的。

一,美國的法治社會條件成熟,特朗普政府許諾的投資優惠力度很大。

投資美國無須擔憂腐敗成本支出,美國地方政府官員無權直接管理經濟事務,經濟決策權在地方議會手中。政府管理的其他服務性事務受議會監督,不敢亂來,比如一些行政性檢查,吃拿卡要根本就不存在。這往往會讓敏感的大企業感到安心。這就是大企業不喜歡投資一些法治缺乏透明度國家的根本原因。

特朗普代表聯邦政府表示會使用聯邦財政購買建廠土地免費送給富士康永久使用。另外給好幾年的免稅政策,並且一次性補貼富士康四千多萬美元,而且水電費減半。這樣一來,就減少了富士康近1億美元左右的投入。

二,美國的人力成本很高,相當於大陸的十多倍。但富士康已準備用機器人代替大部分的人力,而且不是投資蘋果手機生產線。

像許多撤走的企業一樣,富士康抱怨東方大國的稅費過高和隱性社會成本高而不是因為東方大國的人力成本,因為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人力成本比東方大國高十多二十倍。迴避關鍵問題沒有任何好處,解決本質問題才是出路。

如今高科技工業機器人已經逐漸大面積地在世界各大企業中使用了起來。富士康是高科技企業,更有條件使用高端機器人。而且富士康有眾多的技術業務需要與美國高科技公司合作。富士康在美國投資建廠具有靠近上游產業鏈和美國市場,在美國可以幫助富士康降低原材料、耗材和生產設備採購成本的可能性。郭臺銘在美國投資的業務主要是電視電子產品的面板,這個業務屬於長週期、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所以這種情況下富士康想通過美國市場,輻射歐洲市場來搶佔世界高端市場份額,與三星、LG,京東方、華星光電等拼產能與客戶資源。

三,有利於節約一些次要成本,因為富士康也被美國的單邊高關稅逼得無奈。

比如關稅,物流成本等。特朗普上臺後大力減國內稅,但他又大力提高進口關稅。這種手法就等於讓其他國家掏錢幫美國企業交原來還不降稅之前的那部分稅。美國是個開支很龐大的國家,光軍費就7116億美元(2019),而是2018年財政赤字(開支缺口)6800多億美元。所有實際上特朗普是讓其他國家來補足財政缺口。美國掌握全球大部分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公司,而且又是最大的消費市場,所以美國有能力行使經濟霸權。這個霸權就是逼中高端製造業向美國迴流,而實際上富士康就是被迫者之一。但富士康又繞不開把產品從美國反出口到其他國家的難題,這應該是他投資美國成敗與否的另一個關鍵問題。

四,郭臺銘有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打算。

郭臺銘屬於臺灣國民黨陣營,前幾年就有消息傳出他有從政的打算,果不其然,前段時間郭臺銘就說動了臺灣國民黨中央欲代替韓國瑜出來爭大位,搞得國民黨的支持者鬧得沸沸揚揚。要爭大位少不了美國的支持,所以他不顧美國高人力成本決心投資美國的原因也許就是出於政治投資的考量。


神碼人生


終於有新聞媒體敢公開說,美國的工資水平是中國的十倍,以往那個講著這個事情就是心態不好不愛國,對XX黨不滿……為什麼美國的工資水平是中國的十倍人家老闆還能賺錢?而中國一線勞動者那麼低的薪酬還多數老闆喊賺不得錢?美國製造業幾乎不直接要房租而是提高所得稅稅率(大概是43%左右),多賺錢多交房租,少賺錢少交房租,不賺錢就免交房租免交所得稅……不像中國企業40%——50%的毛利要拿來交房租,真正的利潤被資本家被房產商賺要,一線勞動者的薪酬窮地壓低,整了剛生存得下去而生存不下去的……還不斷的今天漲房價明天漲房租……天天喊土地流轉耕地徵收上市,農民“進城”,進城的目實際就要是變相迫使農民買城市的高價負債房……那咯算盤會打得很……農業農村、工業商業實體興則國家興民族興,農業農村、工業商業實體衰則國家衰民族衰……某些組織某些人覺都不睡地算計了農業農村、工業商業實體,一輩子專想了賣地發債漲房價,算計著“工人”、農民,算計著一線勞動者……


用戶551056335193


富士康美國建廠給工人開出了平均年薪5.4萬美元,按照最新匯率相當於每年能拿到36.2萬元人民幣。


國內富士康的底薪其實只有2000元左右,想拿到更多主要靠加班,每天加班三四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才能總共拿到四五千元,說美國工廠員工的工資是國內十倍並不誇張。如果只是算底薪不算加班收入的話,二十倍也不離譜,畢竟國內某些富士康工廠底薪只有1800元。

富士康在美國建廠,有多方面考慮,綜合收益率並不一定比在國內建廠低。


一、美國稅費低

特朗普的減稅方案,是在未來十年內減稅1.4萬億美元,其中,企業稅從35%降到20%。


就國內來說,綜合稅率是相當高的,按照世界銀行《世界納稅指數2017》數據,我國企業總稅率高達68%。各種各樣的稅費明目,高昂的用地成本,為了保平安付出的額外成本,都大大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萬元銷售收入的公司,房租、工資、辦公、材料、設備合計成本160萬元,毛利40萬元。但是,如果交完各種稅費,結果到手只有2.14萬元!



二、美國對富士康有非常大的補貼優惠


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先生在美國的俄亥俄工廠佔地面積 1000 畝土地以上,從猶太人手裡買過來時花了 1500 萬美金,修廠房又花了 1000 多萬美金,整個項目大約投資 4000 萬美金,而美國政府補貼超過 4000 萬美金,相當於基本沒花錢一樣。


郭臺銘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設液晶面板廠,當地政府承諾將在未來15年給予富士康為期15年,高達30億美元的免稅和補貼激勵。在特朗普實地考察後,30億又變成了40億美元,平均到1.3萬人身上每人也有約30.77萬美元,也就是說即使招滿1.3萬名員工,這些補貼都夠發5年工資了。


三、在美國建廠可以大幅降低關稅影響

關稅可以保護本國企業,避免外國商品低價傾銷衝擊本國工業體系。對於跨國企業來說,直接選擇在美國建廠,就可以規避關稅影響,獲得更多便利。全球化佈局,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對富士康來說非常重要,畢竟美國還是全球最大的市場。


四、先進生產線能夠進一步提升生產力,降低人力成本

一些高精尖的設備是限制出口的,在美國建廠就可以採用更先進的生產線,通過提升生產效率。工廠產能穩定後,1.3萬人能夠超過國內五萬人工廠的生產力,顯然人力成本就會大幅降低。


五、人力成本並不是最大的成本

對於富士康來說,在美國建廠,土地成本只有國內的九分之一,物流成本可以減半,融資成本能下降60%,電力和天然氣成本同樣能夠減半。在美國經營企業,綜合成本並不會高出太多,並且這種優勢還會進一步增大。


六、美國是真心實意發展製造業

美國已經意識到了製造業的重要性,開始在製造業發力,一方面有著世界領先的科技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減稅、補貼優惠給企業減負。富士康在美國可以安心經營企業,不用擔心環保,不用擔心消防,不用逢年過節開車大包小包求神拜佛,不用擔心有人刁難,良好的營商環境可以安心經營企業,踏踏實實賺錢。


更低的成本,自然就會意味著更多的利潤。人力成本貴一些,但是其他方面成本更低,綜合下來盈利狀況會更好。


財智成功


富士康為什麼願意在工資水平10倍於國內的美國建廠?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從特朗普上臺之後說起,我們都知道在特朗普競選之初大家都把他看成一個笑話,因外當時作為外行的他除了嘴炮功夫了得之外在政治方面基本毫無經驗,但是就如烏克蘭喜劇演員也可以當總統一樣,民主這個西方國家神奇的產物居然真的讓特朗普成為了美利堅總統,並且在半年之後特朗普就兌現了自己競選時的一個承諾,那就是“讓製造業迴流美國”,我們今天要說的富士康正是這件事情的其中一位“主角”,因為他創造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外商投資,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

(歡迎富士康)

在我們的印象裡富士康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代名詞,工資福利方面更是頻頻被曝光血汗工廠也成為了他的代名詞。我們都知道勞動密集型產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很顯然郭老闆跑到美國建廠人力成本將會劇增,最主要的是遍地工會的美國顯然會在很多地方制約富士康的發展,所以很多人對富士康在美國建廠表現出了懷疑的態度,因為即便是你把美國法律研究的再透徹也是要給工人開工資的,最主要的是富士康已經承諾,美國的員工年薪將會達到5.4萬美元(人民幣36.4萬元),看到這裡小夥伴們是不是驚呆了,很多人都會提出疑問富士康到底為什麼要搬到美國。

(我為什麼要去)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我們的“曹德旺”先生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他以福耀集團的例子說明了其中的一切,福耀集團在美國建廠面積大概18萬平方米,佔地面積大概有1000畝,購買土地花了1500多萬美元,修建廠房花了1000多萬美金,整個項目花了大概4000萬美金,重點來了美國政府給福耀集團的補貼就超過了4000萬美金,看到這裡小夥伴們就會發現原來曹德旺去美國建廠其實就基本沒有花錢,這還沒算上以後的稅收優惠。

咱們再來看看富士康在威斯康星洲給出的稅收優惠政策是,只要投資建廠解決本地人的就業,最高就可以獲得最高30億美元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就相當於富士康在幾年之內人力成本為零。

(我為什麼要去)

特朗普上臺之後就開始著手恢復製造業大國的地位,他摒棄了奧巴馬執政時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和美國的資本家溝通的做法,而是直接在稅收上下手,你們的企業不回來那我就收稅,而且對這些企業幾乎毫不手軟,回售回美國的產品直接增加35%的關稅,這一記重拳可謂是打蒙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但是特朗普畢竟也是一個商人所以在打一棒子之後自然會給一個甜棗,那就是在美國實行大規模的減稅計劃,其目的無非有兩點,第一點就是大規模減稅為美國的製造業迴流創造利潤空間(特朗普也知道美國的人力成本不佔優勢),第二就是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資。特朗普的這一招可謂是收效頗豐,英特爾、LG、三星等等各大企業都紛紛在美國建廠,可以說特朗普做到了之前其他總統想做但是沒有做到的事情,這也是美國經濟數據飆升的主要原因。

(你們必須要來)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富士康到美國他的收益在哪裡?

隨著科技的進步世界即將會步入工業4.0時代,這個概念我想大家都有所瞭解,但是聽到優惠很陌生,其實工業4.0是德國政府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看到這裡我們會發現未來的工廠將會是一個智慧型工廠,而富士康在美國興建的工廠也將會用大量的機器人去替代人力,而且在美國本土生產製造的產品更有利於讓富士康處在一個有利的競爭地位,無論是品牌價值還是競爭力都會讓富士康有一個質的飛躍,最主要的是如果富士康在美國建廠就可以避免被美國增收鉅額關稅,所以我們看待富士康的問題不能僅僅從人力成本這個層面去考慮問題,因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永遠都是一個企業的第一目標,所以富士康走出去自然是有他的遠景規劃。


世界淺談


最近,有網友提出,去年富士康跑到美國去建廠給工人開出平均年薪5.4萬美元,按照最新匯率相當於每年能拿到36.2萬元人民幣。而國內富士康的底薪只有2000元左右,想拿得多主要靠加班,每天加班三四個小時,才只拿到總共四五千元的月薪。要說美國工廠員工是中國內地的十倍都不誇張,那為何富士康要選擇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設液晶面板廠呢?

事實上,近年來去美國開廠的中國企業家有很多,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先生在美國的俄亥俄工廠佔地面積 1000 畝土地以上,從猶太人手裡買過來時花了 1500 萬美金,修廠房又花了 1000 多萬美金,整個項目大約投資 4000 萬美金,而美國政府補貼超過 4000 萬美金,相當於基本沒花錢一樣。

而對於富士康的郭臺銘來講,他把工廠建在美國,並不是僅考慮用工成本高低,而是出於多方面因素考慮的,綜合收益率並不一定比國內建廠要低多少。

首先,美國的稅費都不高。其實在美國辦企業的稅率都不高的,美國稅費高的領域是直接稅種,比如遺產稅、個調稅、房產稅等。而做實體企業的,非旦不增稅,反而還要大規模減稅。根據特朗普的減稅方案,未來十年減稅1.4萬億美元。其中,企業稅從35%降到20%。而國內的綜合稅率是相當高的,我國企業總稅率高達68%。相較於企業納稅負擔,富士康把廠辦到美國可以享受到減稅政策。

此外,美國為了保護自己本國的利益,對輸美商品徵收高關稅。而對於富士康來說,如果把內地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輸送到美國,恐怕難逃高關稅,如果把工廠辦到美國本土,生產出來的產品直接供應美國本土企業,那麼,富士康就不用繳納更多的輸美產品的關稅。這又讓郭臺銘節省了一筆錢。

再者,美國政府對富士康有補貼優惠。郭臺銘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設液晶面板廠,當地政府承諾將在未來15年給予富士康為期15年,高達30億美元的免稅和補貼激勵。在特朗普實地考察後,30億又變成了40億美元,平均到1.3萬人身上每人也有約30.77萬美元,也就是說即使招滿1.3萬名員工,這些補貼都夠發5年工資了。

再次,富士康將買入更先進的生產線,進一步提高生產力,從而降低人力成本。美國政府有規定,一些高精尖的設備是限止出口的,而富士康在美國建廠就不同了,可以採用最先進的生產流水線,來提高生產效率。只要未來工廠的產能穩定後,這1.3萬人的勞動生產力,可能會超過國內五萬人的生產力,這樣生產率的提高,能讓人力成本大幅下降。

最後,美國是真心實意發展製造業。一方面,美國通過各種減稅和補貼來給進入美國辦廠的企業減負;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的製造業迴歸政策將一直不變。有了良好的投資環境,郭臺銘可以在美國安心的經營企業,不用擔心環保、消防、有人刁難,不用到處求神拜佛,希望地方政府給予扶植政策,這樣可以踏踏實實賺錢了,也省去很多麻煩。

從表面上看,富士康在美國用工的薪酬是中國的10倍,但實際上在美國建廠,土地成本只有國內的九分之一,物流成本基本減半,融資成本能下降60%,電力和天然氣成本下降一半。再加上特朗普的大幅減稅政策。綜合來看,在美國經營企業的成本不會高出國內太多,並且在美國建廠越來越有吸引力了。而對於國內來說,要進一步改善企業的投資環境,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氛圍,著實減輕辦企業者的壓力,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企業家迴歸。


不執著財經


除去加班費,國內富士康工廠工人的底薪每個月其實只有 2000 元,而在美國富士康開出的工資確是人均年薪 5.4 萬美金,這是個什麼樣的概念?


按照當下 1:6.7 的匯率進行計算,相當於一個工人年薪就要達到 36.18萬人民幣!平均月薪也高達三萬元,在國內堪比大城市一線白領的收入。。。


為什麼富士康願意下血本,付出比國內高十多倍的工資去大洋彼岸的美國投資設廠呢?這場看似非常不划算的投資又是基於怎樣的初衷呢?




1、更低的稅費

還記得前些年哇哈哈掌門人宗慶後爆出公司每年需要繳納多達幾百項的稅費嗎?


相比於外國,國內的稅負環境其實是普遍偏重的,不說別的就以經濟的“引擎”——汽油、柴油為例,我國是“一桶汽油、半桶稅”,即便原油高度依賴於進口,國際油價屢次遭遇大幅度下跌,但是國內油價的水平確是一直居高不下。


減費降稅的呼聲雖然喊了很久,各項措施也已經落實,根據官方統計口徑每年中小企業都減免了上萬億的稅收,但是實地調查企業的生存現狀,卻仍舊是苦不堪言。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我國的宏觀稅負高達 68% !單單想想都覺得可怕。


反觀特朗普,實實在在落實了減費降稅的舉措,美國的企業稅從原來的 35% 降低至 20%。其實不單單是富士康,就連玻璃大王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也已經去美國投資設廠,商人都是逐利的,要是沒有切實的利益想必他們也不會具備遠渡重洋設廠的動力。




2、更為友好的政商環境

這一點,是個國人想必都會有所體會,尤其是在數年之前,百姓辦事,往往是“門難進、臉難看”,對於不少企業而言就更不用說了。


經商的要是不懂得處理好與相關部門的關係,即便是企業再大、再有影響力也會遭遇不小的發展阻力。這都是明面上的“潛規則”。


“人情社會”的弊端就在於凡是都需要靠關係,需要請客吃飯拉感情、拜把子兄弟,然後企業經營才會有“安全感”,才能少走不少彎路。


眾所周知,美國為主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於人情世故,人家更加看重的是“契約精神”為基礎的信用


企業有信用就可以平等地拿到廉價的貸款,可以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只要好好遵守法律法規,不用太擔心會有“飛來橫禍”。


而且,特朗普已經意識到了製造業的重要性,已經在號召美國在外的製造業企業迴流本土。這種自上而下對於製造業的重視會讓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環境和生存土壤。


反觀國內,中小企業總是處在“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局之中,銀行的門進不去,很多時候只能伸手民間借貸,飲鴆止渴。反觀效率低下的國企即便是虧損也活得自在,不愁貸款、不愁補貼。。。




3、在美設廠可以更大限度降低流通成本

富士康這類的企業核心設備的供應商都是美國、日本、歐洲諸國,每年進口設備、出口產品單單是關稅都是一筆龐大的數額,對於本來利潤就微薄的代工製造企業,是一筆巨大的成本開支。


美國、日本、歐洲諸國是有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換成大白話說:產品、設備、技術的進出口流通成本能夠獲得很大程度的減免!


而且美國貸款的利率普遍低於國內,企業融資的環境更加友善。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美國的房子比我們便宜很多!企業拿地建廠的成本也會低很多,就連華為這樣的公司都因為廠房租金太貴從深圳“撤離”了,這就足夠看出其中巨大的成本壓力了。


總結

以前我們通過“人口紅利”獲得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繁榮,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隨著出生人口的降低,紅利已經不復存在,轉而變成巨大的人口養老負擔。


人力成本上升、地皮租金上升、原物料價格上升、水電煤能源價格上升。。。除了企業的盈利不升什麼都在蹭蹭上漲。


為什麼蘇州的希捷工廠、日東i電工都關門了?為什麼三星的天津工廠也“跑路”了?現在就連富士康都已經轉戰了,為什麼企業都在撤離?是時候引起我們的反思了


浮雲視界


人家稅收低,消費低,你憑什麼說工資高與國內10倍?人家一個月工資也就3000但是人家物價的確低於國內10倍,差的10倍你知道哪裡去了嗎?被高稅負拿走了


緯度與空間


原來美國人的生活水平是中國人的十倍啊!不是說: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嗎?騙人啊?怪不得聰明人都想移民美國啊!


不吃魚的貓85299579


呵呵,這就說到痛點了。都知道企業成本不單單是人力成本。還包括稅收,原材料,用電等等。為什麼人工貴十倍還要在美國建廠?用腳想也知道,肯定是稅收電力的低廉等壓過了人力成本的增長!想一想你辛苦生產的價值進了誰的腰包!


Saber25981310


一個企業的成本不僅僅是人工人力成本。

絕大部分成本來自制度,政策,法律,土地,稅務,物流……這些可以統稱為營商環境。

而對一個企業來說,一個國家的營商環境的好壞,遠比人工成本的高度更重要。

人家撤離,不要去追問人家為什麼撤離?而是要問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