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欲使伊朗石油“零出口” 國際油價連創新高 OPEC+會藉機增產嗎

美國白宮4月22日表示,美國政府將不再給予部分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以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受此消息影響,國際油價當天開盤後大幅上漲,隨後在高位盤整,至收盤時漲幅超過2.5%。

就在油價大漲之際,OPEC其他產油國又將做何反應,之前的“被迫減產”會演變成“開心增產”嗎?

美國“項莊舞劍”?

美國為什麼表示不會延續豁免政策?這背後有什麼動因?

美爾雅(600107)期貨原油分析師黎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方面打壓油價,另一方面又制裁伊朗和委內瑞拉,表面上看自相矛盾,背後都是出於對美國自身利益的考慮。油價過高將增加國民的生活成本,但過低的油價將重創美國石油工業,所以美國想要的是一個合理的油價。美國製裁伊朗及委內瑞拉,是為美國頁岩油順利進入國際市場鋪平道路。

IEA(國際能源署)預計,2021年美國將成為石油淨出口國,到2024年美國石油出口量將超過俄羅斯,接近沙特阿拉伯,美國的制裁為該國原油出口掃清了障礙,後期頁岩油將直接衝擊國際市場。

美国欲使伊朗石油“零出口” 国际油价连创新高 OPEC+会借机增产吗

美國原油產量及出口量

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袁銘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個消息既屬“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為美國不會延長豁免。意料之外的是,目前油價水平已經處於相對高位,全球原油供應端已經趨緊,在此時宣佈取消豁免,會增加市場供應的緊張程度,進而進一步推動油價走強,這似乎與美國對油價的看法相駁。畢竟,美國總統曾多次表示油價過高。

但不管怎樣,豁免已經宣佈即將取消,油價也已對這一事件作出反應。

油價大幅飆升

4月23日,受國際油價上漲提振,原油期貨1906合約繼前一日上漲3.31%之後,延續漲勢,漲逾2%,報收498.3元/桶,逼近500元關口,刷新去年11月以來新高。與此同時,國際油價大幅飆升。截至記者發稿,布倫特原油06合約盤中報價74.70美元/桶;NYMEX原油06合約盤中報價66.19美元/桶,已收復2018年11月以來的“失地”。

面對油價連續兩日大漲,黎磊認為,美國決定不延續伊朗原油豁免政策,直接激起原油投資者的亢奮情緒,在“買到就是賺到”的看漲情緒推動下,油價直接衝出前期震盪區間,站上今年的新高。

“原油能夠走出獨領風騷的魔鬼步伐,OPEC及俄羅斯連續4個月的減產功不可沒,有了產油國奠定的良好基礎,‘全球最偉大交易員’特朗普突如其來的制裁才能發揮奇效。”黎磊表示。

廣發期貨首席原油分析師姚曦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解釋道,當前原油市場依然處於看漲情緒中,而上述消息無疑對油價產生“火上澆油”的影響。但目前油價就如“擊鼓傳花”的遊戲,若有看漲消息不斷爆出,那麼油價將持續上漲,但一旦“鼓聲”停止,那麼油價很可能出現大幅回調。

其他產油國如何“應對”

就在美國製裁伊朗之際,OPEC其他產油國又將有何反應?

黎磊表示,OPEC內心是不想減產的,當油價低於財政盈虧平衡線以下時,才被迫減產來抬升油價,產油國的夢想是在油價高企的情況下滿負荷生產。美國製裁伊朗給了產油國實現這個夢想的機會,美國製裁伊朗直接推高了油價,OPEC其他產油國為彌補伊朗缺口,將積極增產搶佔市場份額,所以後期將看到沙特、俄羅斯很開心地增產。

袁銘也稱:“雖然美國取消伊朗豁免本身會打擊供給端,利多原油市場。不過,也要考慮到OPEC國家是否會應對供給的短缺而再度增產,至少是彌補伊朗出口的損失。美國已經表示與沙特和阿聯酋進行過磋商,以防止供應出現較大波動。沙特雖沒明確表態徹底扭轉減產政策,但重申了維持油市供求平衡的決心。所以,短期來看,這一事件利多市場,不過中期可能是利空。畢竟,此事件可能會推動OPEC產量政策的調整。”

“不過,不管伊朗的原油出口受到多大的限制,在經歷去年10月的原油暴跌後,我們認為OPEC會吸取教訓把供需的天平調節好。”袁銘表示。

此外,針對美國能否將伊朗原油出口降至零,銀河期貨原油部分析師劉燕義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達了三點疑慮:

首先,憑藉已降至極低水平的油品進口依賴度和超高戰略儲備,美國固然不懼油價短期飆漲,但是否有必要在本國生產和出口能力擴張完成前,白白讓利給沙特及俄羅斯?

其次,去年二季度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也曾稱將伊朗出口降至零,而後去年11月卻推出豁免制度,這次是否會重蹈覆轍?

再次,中國態度至關重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已就此事向美方提出交涉,中方敦促美方採取負責任的態度,發揮建設性作用,而不是相反。這或許是重要的破局點。

“基於此,我們暫認為美國削減豁免額度的可能性較大,而非完全切斷;OPEC+收縮減產程度甚至轉為增產、協同美國穩定市場為大概率事件,伊朗出口下降與他國增產的時間差將主導油價的波動節奏。”劉燕義表示。

未來油價走勢如何?

目前,油市的主要矛盾是伊朗、委內瑞拉供給缺口和OPEC增產補缺,美國製裁的目標是將伊朗原油出口降至為零。而伊朗原油出口量為130萬桶/日,沙特的剩餘產能有223萬桶/日,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等產油大國剩餘產能也有93萬桶/日。

因此,5月2日美國豁免到期後,以沙特為首的產油國聯盟只要結束減產、轉為增產,便能彌補伊朗出口缺口。

美国欲使伊朗石油“零出口” 国际油价连创新高 OPEC+会借机增产吗

OPEC11個減產國家剩餘產能

劉燕義表示,今年以來,油價在OPEC+減產、全球經濟下滑緩於預期,及大國貨幣政策轉向等影響下節節攀升,伊朗豁免到期一事更是刺激油價進一步上漲,短期斷供隱患將會支撐油價維持高位,在減產聯盟策略明確轉向前,布倫特原油存在衝擊77、80美元的可能。此外,伊朗出口的再度下降將會加深輕油松、重油緊的結構性矛盾。

劉燕義感慨道,伊朗可能並不是如委內瑞拉般的軟柿子,做不到將份額拱手讓給美國與沙特,完全切斷出口迎來的很可能是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自殺式報復,對油市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遠不是增產所能抵消。記者李嵐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