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產期過了,寶寶還沒有動靜!是等還是催?

預產期過了,寶寶還沒有動靜!是等還是催?

十月懷胎的生活中,準媽咪和胎寶寶只有“一肚之隔”。隨著預產期的不斷臨近,媽咪們難免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焦慮:寶寶到底會在哪一天出生?

然而,有的胎寶寶是個急性子,沒到預產期,自動發動提早出生。還有的胎寶寶性子沉穩,眼看著預產期到了一點動靜都沒有。

媽咪們每天求發動、求見紅、求宮縮……如果真的到了預產期,寶寶還沒有要出來的跡象,媽咪們該怎麼辦?是催生還是繼續等?

預產期過了,寶寶還沒有動靜!是等還是催?

傳說中的預產期,其實並不準

預產期是準媽咪預計生產的日期,並不是精確的分娩日期。事實上,只有5%的寶寶是剛好在預產期那天出生的。產科專家表示,寶寶在預產期前後兩週之內出生都是正常的。

對於記不清末次月經的準媽咪而言,臨床上也常採用早孕反應出現時間、胎動開始時間、子宮宮底高度、B超檢查等來幫助推算胎齡和預產期。寶寶實際出生時間,取決於準媽咪健康狀況、是否多胎、母嬰的營養狀況、胎兒發育程度等。

過了預產期還不發動,媽咪怎麼辦 ?

寶寶在準媽咪懷孕24-36周間出生則視為早產,而在第42周以後出生的寶寶,則為過期產。

如果已經過了預產期,還沒出現分娩徵兆,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緊張

到了預產期還沒發動跡象,準媽咪應讓身體處在一種放鬆的狀態。

不要過於緊張,這對寶寶不好。母親情緒跟胎兒健康息息相關。

每天數胎動是孕晚期最好的自我監護手段,反應宮內寶寶生存狀況。

2、加強產檢

醫生會根據寶寶宮內胎動情況,同時B超檢測羊水量。如無異常,準媽咪可在密切監護下繼續妊娠。

如預產期推遲14天,部分媽咪可能出現胎盤老化、胎兒缺氧窒息。

媽咪此時應及時到醫院住院,在醫生的評估下采取必要的措施。

3、適當運動

準媽咪在產檢醫生的指導下,多做一些運動,鍛鍊盆底肌。

醫生會根據準媽咪的具體情況,為準媽咪制定生產方案。

有醫生在準媽咪不必過分擔憂,放鬆心情來迎接寶寶。

預產期過了,寶寶還沒有動靜!是等還是催?

下期想看什麼,留個言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