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如來不負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與情》讀書分享

西藏是一個旅遊勝地,文化勝地,許多人都想去看一看。書中這樣寫道:

“每一個還沒有去過西藏的人,都深信有一天會踏上那片土地。每一個離開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還會回去,因為將魂留在了那裡。”

我去過兩次西藏,我相信我還會再去。

《不負如來不負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與情》讀書分享

喜歡西藏的人一定知道布達拉宮曾經住過的倉央嘉措以及他的詩歌。

這本書就是作者經過對倉央嘉措詩歌的解讀以及結合他在西藏遊歷、調研時的所見所聞寫出來的,這本書以倉央嘉措為主線,介紹了藏傳佛教的歷史,以及倉央嘉措情詩的創作背景等。我們可以借作者的雙眼看一看西藏的人文,看一看集活佛、詩人、情僧、苦修者、傳道者於一身的倉央嘉措的一生。

朝聖是藏傳佛教當中儀式感很強的一項活動,書中這樣描寫到:

“那一年,第一次看見朝聖的藏民,攜而將女,每走幾步,就伏倒塵埃,五體投地,虔誠地磕下等身的長頭。一瞬間竟如重石撞擊胸口,淚水剎那滾落,不知道他們要何年何月,才能走到要去的地方,這一生一世,這樣的朝聖之旅,又能夠走多遠。”

這是一種信仰,有信仰的人們是有福的。

《不負如來不負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與情》讀書分享

漢人佛堂當中的佛像大多是溫和慈祥的,而藏傳佛教中的佛像大多是凶神惡煞的,關於這其中有什麼區別,書中這樣寫道:

“藏傳佛教相信因果循環,主張苦修,視今生的受苦為彼世的功德和福報,人世的苦難是這樣的深重,惡念滋生,罪孽橫行,一不小心就墮入六道輪迴永劫不復。”

原來菩薩也憎恨當世的不好,所以用怒目相向的形式來督導眾人修行。

倉央嘉措不滿週歲的時候就被定為是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但由於當時時局動盪的原因他自己直到14歲才知道,倉央嘉措在他們崇尚歌舞、民風開化的家鄉已經生活十幾年,早已情竇初開,甚至已經有了一位初戀情人,這從他早年的詩歌可以看到:

我和意中人兒相會的地方

在南門巴的密林深處

除了巧嘴鸚鵡

哪個也不知道

多嘴的鸚鵡啊

這秘密請不要在路口散佈……

倉央嘉措入住了布達拉宮,開啟了他的活佛生涯,但是當時的藏王並沒有將權杖交給他,覺得他還擔當不起。20歲的時候倉央嘉措得知當年那個初戀情人嫁給了別人。權利沒有得到,戀人又跟別人走了,他越來越討厭布達拉宮的生活,於是他開始白天裝活佛,晚上就脫下僧袍,帶上假髮化身浪蕩青年在拉薩的小酒館流連忘返,天亮之前再回去。還在一個小酒館了邂逅了另一位情人,有一天下大雪,倉央嘉措匆忙趕回布達拉宮時在雪地上留下了腳印,事情終於敗露了。書上是這樣描述的:

“這兩行清晰的腳印,一頭連著尊嚴清淨的佛堂,一頭連著波剌剌的世俗享樂,它是他無法抵賴的罪證,也是他溫柔多情的見證,更是他向布達拉宮至高無上的權威勇敢挑戰的宣言。”

五世班禪是倉央嘉措的老師,事情敗露之後倉央嘉措甚至請求他的老師收回他曾受的一切戒,他想一走了之,五世班禪以及當時的藏王當然不同意,極力挽留,人雖然留住了但心沒留下來,回到布達拉宮之後就更加明目張膽下山跟小情人約會了。

《不負如來不負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與情》讀書分享

當時的反對勢力趁機向當時的清政府報告倉央嘉措這種浪子生活,清廷憤怒,派人將倉央嘉措押解進京,進京途中走到青海湖邊的時候倉央嘉措就病逝了,享年25歲。

雖然倉央嘉措擔任活佛期間幹了一些荒唐事,但是當時的人民還是很愛戴他的,書中這樣描述倉央嘉措被押進京離開布達拉宮時的情景到:

“倉央嘉措平靜地跨出布達拉宮的大門,卻被眼前的一幕情景釘在了原地:宮門前黑壓壓的一大片,人民匍匐在泥濘的廣場上,雪花無聲地落在他們的頭髮上,衣服上,落在他們高高捧著的潔白的哈達上,落在他們滿面淚痕的臉上……”

倉央嘉措第一次感受到他不僅僅是一位普通僧人,他的子民需要他。

都說倉央嘉措病死在進京途中,但很多人不信,也有很多猜想,說他跳青海湖了,說他逃走了,說他被清皇帝關押在五臺山,眾說紛紜,其中有一部《秘史》記載了倉央嘉措是被幾個僧侶救走,後來在各地傳道,最後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圓寂,因為是秘史,並且記錄的內容有點玄幻,就比如僧侶救走倉央嘉措的時候都是因為神明相助,所以一直不被官方認可,但是作者一直相信那個風流倜儻的青年的人生不止25年,書中這樣寫道:

“然而,正如我從不懷疑貓的眼睛能夠在黑暗中視物一樣,我從不懷疑超出普通人類理解力之外的智慧和神通的真實存在,我深信,那些我們永遠也無法抵達之處,一定有一些別的物類能夠以無上的智慧抵達。”

倉央嘉措前25年的人生短暫而傳奇,是什麼樣的歷史背景導致他14歲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轉世靈童,又是什麼樣的原因使他雖然入住了布達拉宮卻還留戀宮外的美色,他25歲死後藏民尤其是藏族姑娘用什麼樣的方式紀念他的詩和情,秘史當中他又是怎樣用他的後半生弘揚佛法……

如果你對這感興趣,這本《不負如來不負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與情》能夠給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