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治療同性戀?違法!

距離2017年河南駐馬店市精神病院糾紛案已過去兩年有餘,似乎案件所有的當事人的生活都已經趨於平靜,那次糾紛當中法院判決,被告醫院給原告也就是以“治療同性戀”為名而被強行收治的餘虎予民事賠償告終。(飛躍瘋人院的那個同性戀)

原告代理律師援引《精神衛生法》第三十條之規定,精神障礙的住院治療實行自願原則,如果家屬和醫院沒有證據表明當事人有傷害他人和自我傷害的行為,違反當事人意願,強行送去治療,那麼院方強行收治的行為就違反了《精神衛生法》。

然而在中國,同性戀被以各種名義而“被治療”的案件仍屢見不鮮。

衛計委:治療同性戀?違法!

好大夫在線網站上關於“治療同性戀”的依據。

衛計委:治療同性戀?違法!

百度貼吧裡仍存在大量“改變性取向”的案例。

北京同志中心在2013年進行的一項LGBT群體扭轉治療情況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1600多名調查對象中,有十分之一考慮過尋求扭轉治療。他們尋求治療的首要原因是“為了父母或家人”,佔到19.87%,其次則是為了“順應社會,過正常生活”,佔到被調查總數的19.21%。

正如在央視報道同志平等權益促進會所針對的同性戀反扭轉治療第一案當中的評論一樣:一面是數量過千萬的群體,另一面是稚嫩的個體和焦慮的家長。扭轉治療的溫床就這樣誕生了,

儘管2001年CCMD-3對在性取向條款中對同性戀做出了去病理化的描述,然而前期監管的缺失,導致個人和組織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開展針對同性戀的扭轉治療。

面對現狀,同志平等權益促進希望從法律層面出發,促進醫療機構尤其是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機構依法開展業務。胡不董就是其中一員,正在大學就讀大四的她也關注到了河南駐馬店一案。在志願者的協調下,她加入到權促會的團隊裡。“當時向上級部門申訴需要駐馬店本地戶籍,所以我就自告奮勇去了。”談及初衷,她並沒有什麼顧忌。

同為團隊的一員的律師tiger擔心到她可能會被學校或者輔導員為難,然而事件的順利發展超過了人們的預期。胡不董於2018年11月22日向駐馬店衛健委申訴到:駐馬店市精神病院以治療性傾向障礙為名開展的醫療行為違法,因為同性戀不屬於精神障礙。

2018年12月26日駐馬店市衛健委受理了胡不董的申訴,在隨後的調查裡,來自駐馬店市的法院判決清楚的顯示在餘虎一案當中,駐馬店市精神病院存在明顯的過錯行為,不但其強行收治行為違法,該院的治療行為本身也存在違法。

於是在2019年2月28日,駐馬店市衛健委給出處理意見書,明確駐馬店市精神病院以“治療同性戀”為名的收治行為違反了《精神衛生法》,同時還給予作出收治決定的科室和醫生予以行政警告的處分。

衛計委:治療同性戀?違法!

Tiger律師在談到這次申訴作為法律倡導的意義:“因為公立醫院把治療同性戀當作一項業務,我們認為這是需要糾正的,駐馬店當地的衛生主管部門所作的決定,尊重了法院的判決。與2015年燕子的反扭轉治療案件不同的地方在於,因為公立醫院在管理系統上存在系統性與統一性,因此駐馬店衛健委所作出的決定對於其它公立醫院而言是一種提醒和示範。“

同時此項決定也會在衛生主管部門的系統內傳播,即可以提醒仍在精神衛生領域的從業者:不能再以性傾向障礙為名對同性戀個體開展扭轉治療,而是應當改變過去陳舊的認知,學習新的知識,進而全面客觀地認識性少數群體。

在談到案件法律倡導對於社群的意義時他強調,整個的事件推動得益於志願者的積極響應,如果沒有像胡不董這樣的個體的積極發聲,社群的改變就無從談起。法律所賦予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都在每個社群的個體手中,面對困難,但凡我們個體能積極的表達自己權利的訴求,每一個細小的收穫都能改變社群的生存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