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

攝影/趙擁軍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張仁倉是我大伯,於1924年2月24日出生於白水縣雲臺鄉涼泉村。1941年參軍加入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奔赴抗日前線,參加了中條山戰役。解放戰爭期間他拉著家裡騾子支援解放軍,先後參加了荔北戰役,扶眉戰役,關中解放後他回到家鄉。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我小時大伯常給我講解放關中的事情,他們抬擔架,運輸糧食;從沒講過他參加抗日戰爭,以前沒有人知道他這段歷史,包括父親,堂哥。他參加抗日戰爭是陝西抗戰老兵營在檔案館找到他的資料,當帶著抗戰英雄的牌匾找到家裡來的時候,大伯一開始並沒承認,當工作人員告訴他,他們走了牌匾也拿走時,大伯行了個軍禮,九十多歲的他舉起手時那畫面一定很感人。只以為參加的國民革命軍的正面戰場,大伯把這段歷史藏了70多年。後來我與白水收藏協會會長樊樹勳聊天,他說授抗戰英雄牌匾那天他在現場,說大伯真丈夫。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大伯抗戰英雄”綬匾致辭"

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司令部戰士——張仁倉!

今天請接受我們全體志願者對你崇高的敬意!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當年,日寇入侵,山河變色,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響應號召,揮淚告別家人,為國家獨立,民族自由而戰!

今天我們所擁有和享受的一切和平與尊嚴,來自於320多萬抗戰先烈的犧牲,和所有抗戰將士付出的浴血代價!

偉大的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四大反法西斯戰爭之一,張仁倉同志,在中條山等戰役中,不畏強敵,威武不屈,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表現,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中!

歷史不容忘記!民族英雄不容忘記!榮譽屬於你們!屬於所有的抗戰英雄!

張仁倉同志:請再次,接受我們全體志願者,對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敬禮!

禮畢!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大伯告訴我,他是與七伯父一起參加抗戰的,部隊在山西南部一帶駐紮,他們是楊虎城原部隊為主力的第四集團軍,他幼年聰明好學,隨長輩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學會了“四門錘”“面花”。他在司令部做警衛員,總司令是孫蔚如。他參加了中條山戰役,在戰鬥中做指揮部與部隊的聯絡工作。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中條山,西起晉南永濟與陝西相望,東迄豫北濟源同太行山相連,南瀕黃河,它就像一根門閂,門閂一關,中原得安。中條山戰役既阻止了日軍南渡黃河,又支援了武漢大會戰,陝西也因此免受日寇鐵蹄蹂躪。陝西冷娃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在黃河岸邊築起了一道保衛家鄉的鋼鐵防線!大伯說陝西冷娃一詞就是從這裡來的,看資料中條山戰役陝西二萬多冷娃都犧牲在這裡,用生命保衛祖國,家鄉。大伯說他有時送資料,鬼子炮火異常兇猛,飛機接連空中轟炸,所在的部隊被困,給養中斷,一連幾天沒吃沒喝也是常事。也有士兵在戰鬥中彈盡跳黃河的。一個靈魂不可征服的民族,是任何侵略者永遠也征服不了的。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後來七伯父病了,大伯與七伯父結伴回的老家,回家的路他們走了半年,日軍還在轟炸,他們一路走走停停。大伯回老家後不久國民黨備內戰在渭北一帶抓壯丁,他與二伯父逃離國統區,在宜君縣五里鎮一帶打短工。有家人馬病了好長時間找遍方大圓的獸醫都治療不好,後來拴在大路邊順其自然。大伯屬於胸懷詩書,說話風趣的那類人,不起眼的一件事,他也會描述的有聲有色,引起眾人共鳴。這馬讓大伯遇見後,他說誰家人把這麼好的馬拴在路邊等馬死,別人問他有辦法,他說有。主人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讓大伯治,大伯找不下獸用針,直接找根長釘燒紅給馬紮了下,馬一下跳了起來,幾天後就好了!就這樣大伯成了遠近聞名的張獸醫,晚上他看書學習獸醫知識,白天門外排隊等他出診。大伯說我們老外家在劉家嘴,老舅是獸醫,他小時常看老舅行醫,並翻看這方面的書,他說百症由炎症引起,利用燒烙治療,引起疼痛,能加速炎症吸收。解放後他在雲臺鄉獸醫站工作,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獸醫站解散後回到村上。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在我的記憶中,大伯一直在村莊,我小時父親一直外邊,大伯與母親一起種我們兩家近四十畝地,犁了東頭的,再犁西頭的。帶我與姐姐們割草,每見一種草,都對我們說它的性能,割草他還說過好多諺語,好多忘記了,只記了一句,“人吃辣子投辣哩,牛吃棗刺投扎哩”。大伯割草是刪草,我們不會刪,再低的草他也能刪的整整齊齊,順茬碼好。大伯是我文史啟蒙老師,我看電視劇水滸傳,沒後面的,他就給我講武松單臂破方臘,《隋唐英雄轉》全部都講過。他也常提過好多民國地方與他交往過人,記得有田煥貴,田一明,楊培才。他說起過田玉潔,富平老廟一個軍閥,他讀過好多書,對文史有自己的線條,幾乎沒空白點。在大伯過世前我見他,他在看國際新聞,還關心的是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回國沒。以前父親與大伯都住在一個大院,我出生後父親把家搬在新莊基,父母的房子還在老院子保留著,小時侯常去裡面翻,翻到過線裝本的《三國演義》《沸騰的群山》,不懂的就問大伯。大伯一生仁慈,善良,亦師,亦父,亦爺爺。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大伯(穿軍裝)與小姑父2000年在西安,現在看大伯走路步伐是從戎步伐,我們以前從沒往這方面想。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大伯是傳統文化繼承者,幼年習讀四書五經,生平一言一行謙和有禮,從不和人爭執。在他身上保留著鄉間悠久禮節習俗,他八十壽對先祖三十六拜,舉手投足,令圍觀者歎服。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大伯於2018年1月22日離開我們,終年94歲。安葬大伯後天空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他的人品和秉性,猶如昨日重現,無限懷憶!

陝西渭南:白水抗戰老兵張仁倉記 文/阿文 攝影/趙擁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