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奕詝開始在道光面前嶄露頭角,拉開奪嫡序幕

小說:奕詝開始在道光面前嶄露頭角,拉開奪嫡序幕

祥貴人被降級警告之後,孝全皇后被害之事也就暫時告了一段落了,圓明園又恢復往日的平靜。

自從奕詝被道光交給靜皇貴妃撫養之後,奕訢就整天跟在奕詝屁股後面,奕詝去哪裡他就跟到哪裡。

奕訢也只比奕詝小一歲左右,奕詝對他這個六弟呢也不反感,每天有個人陪著自己說說也挺好的。

肅順這小子上次被抓因禍得福升了官,現在是‘乾清門行走’,當然每天都要圍在道光身邊,多拍拍‘領導’的馬屁,哪有空來陪我這個閒散皇子。

現在每天早上除了按例去澹懷堂給孝全皇后祭酒外,奕詝還要去長春仙館麗景軒給靜皇貴妃請安,這不今早給靜皇貴妃請安之後六弟奕訢就吵著自己帶他去玩,奕詝拗不過他,在徵得皇靜貴妃同意下就帶他去圓明園逛逛。

長春仙館位於正大光明殿之西,南鄰園牆,四圍山環水繞,園中除了有麗景軒外還有綠蔭軒和春好軒,它們是給其他嬪妃居住用的。

出了麗景軒奕詝一時也不知道往哪走,往東走就是道光上朝辦公的地方,他現在可不想遇見道光。奕訢看出了奕詝的想法,於是說道:“四哥,我知道還有一條路可以出長春仙館,不用經過正大光明殿,路在北邊。”

“六弟真聰明,此處四哥不熟,那你就帶四哥去吧。”奕詝說道。

不一會兒就來到長春仙館北邊,果真有一個座亭橋跨溪而過,旁邊石碑上面寫著‘鳴玉溪’,奕詝摸了摸奕訢的頭說道“六弟果然沒騙四哥,下次給你帶糖吃,此路是通向何處。”

“好像有個叫‘茹古涵今’的地方,不知道是做什麼。”奕訢回答道。

於是奕詝和奕訢就走過亭橋,一路上他們有說有笑,就像親兄弟一樣。

過了亭橋就來到了‘茹古涵今’的垂花門,門前種有一片竹子,一陣風吹過,竹林發出‘莎莎’的聲音。

穿過垂花門之後就來到遊廊,遊廊一邊緊靠著牆,另一邊是花園。簷下房梁畫有人物故事、山水風景、花草樹木等彩畫裝飾著。緊靠花園的一邊有可以坐凳欄杆,可以方便在此稍作休息,觀賞院落中的景緻。遊廊的一頭是通向一座兩層樓的宮殿。

‘茹古涵今’主體為方形大殿,殿內懸掛有乾隆御筆的‘韶景軒’匾額,四面的窗是用紫檀木做的,門是用楠木做的,裝修豪華,奕詝覺得當年被燒掉太可惜了,用這些做木炭都覺得心痛。

“四哥,我們上二樓看看吧。”奕訢說道。

“好啊。”奕詝回道。見四哥同意奕訢就一馬當先跑上二樓,奕詝緊隨其後也登上了二樓。

順著樓梯登上韶景軒二樓,剛來到走廊,奕詝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了。此時已是晌午,遠處鑲嵌在天邊的連綿起伏的山巒,在太陽的照耀下清晰可見,顯得分外壯麗,好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近處是一望無際,連成一片的湖,它就像一面鏡子,把遠處的山巒倒映在湖面。當一陣陣清爽的微風拂來,湖面泛起一層層漣漪,石堤上的垂柳也婆娑起舞,炫耀它那嫵媚多嬌的英姿。

奕訢拉著已經被眼前景色深深迷住的奕詝走進了韶景軒二樓大殿。

此時二樓大殿內站著道光和一群官員,正在欣賞著牆上掛著的書畫,奕詝見狀立馬偷偷拉著奕訢往外跑。

“是奕詝和奕訢嗎!”背後傳來道光的詢問聲。

“被皇阿瑪發現,這次被你害慘了,沒事跑上二樓幹什麼。”奕詝小聲朝奕訢抱怨道。

“怪我咯,你不也是自己跟上來的。”奕訢反問道。

兩個人站著門口背對著道光互相埋怨。“四哥怎麼辦”,奕訢問道。“我怎麼知道怎麼辦。”奕詝回道。

兩位阿哥一動不動,常總管快速走了過來,稟道:“四阿哥、六阿哥,皇上還在等你們呢。”

常永貴都走過來傳話了,看來現在是走不了,奕詝和奕訢只能硬著頭皮去給道光請安。

“兒臣奕詝、奕訢叩見皇阿瑪,皇阿瑪萬福金安。”奕詝和奕訢行禮道。

“平身,你們不在上書房讀書跑到這裡來做什麼。”道光帶有嚴肅的語氣問道。

“額,兒臣學累了,就到外面放鬆放鬆,勞逸結合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奕詝回道。

“還敢狡辯,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私下逃課,等下各自道師傅那裡領罰。”道光怒斥道。

“是,兒臣立馬就回南書房讀書,那兒臣先行告退了。”奕詝說完就準備拉著奕訢往外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慢著,既然來了,那朕就考考你們吧,如何評價此幅畫。”道光指著御桌上放著的一幅畫。

奕詝和奕訢走上前仔細看了這一幅畫,此話還是比較特別的,畫的整體是方形,但是畫的內容是圓形的。奕詝看著這畫很眼熟,好像在哪裡看過。

旁邊的奕訢大概了一眼這幅畫,然後說道:”畫上繪宮殿庭園,園內設步幛,幛外有牛羊車輅幃幔。幛內宮娥綵女,列隊兩行,手拿各種樂器、法器,簇擁著一位貴婦,穿過假山,登上高臺。從題詩和畫面來看,此畫想表達的是漢武帝七夕會西王母之事。”

旁邊的大臣們聽到奕訢的答案之後無不驚歎,紛紛讚美道:“六阿哥天資聰慧,一眼就能看出畫中精髓。”,旁邊的道光也覺得奕訢的見解也出乎他的意料。

接下來群臣紛紛把目光轉向四阿哥,這其中也包括道光。

奕詝看了看畫上面的印章,正中間那個不就是乾隆的‘古稀天子’印章嗎,奕詝一下子就記起來這幅畫了,有一年去故宮看畫展時看到過著幅圖的介紹。

“旁邊的詩句是乾隆爺在乾隆二十四年在此畫上提的:‘劉郎七夕集靈臺,阿母青鸞送信來。金馬是誰得陪乘,獨稱方朔善諧詼。’那一年,我朝取得西北戰爭的最終勝利,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統一天山南北。消息傳來乾隆爺非常開心,就揮筆在此畫上提詩一首。”奕詝緩緩道來。

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如果說剛剛奕訢的答案已經讓人很意外了,那麼奕詝的答案讓人有一種驚豔的感覺。過了一會群臣才反應過來,紛紛讚美四阿哥慧眼獨具,精通詩畫。一旁的道光也漏出滿意的笑容。

今天四阿哥和五阿哥的表現令道光很滿意,也給在場的大臣留下好的印象,於是道光宣佈道:“從明天開始,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特許參加早朝,參與政務。”

“兒臣領旨。”奕詝和奕訢謝恩道。

“恭喜四阿哥、恭喜六阿哥、恭喜、恭喜。”群臣紛紛上前道賀。

“沒其他事我和六弟就先行告退了。”奕詝說道。

“退下吧。”道光回道。

於是奕詝和奕訢退出殿外,離開了茹古涵,回到南書房讀書。

今天皇上的意思大臣們都已經猜到,允許阿哥們參與政務,說明皇上已經開始考慮繼承人問題了,這下朝局會變得更復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