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明朝的一代中興之主,為何前期勤懇後期倦怠?變化娓娓道來

小說:明朝的一代中興之主,為何前期勤懇後期倦怠?變化娓娓道來

明代的後中後期,皇帝一般都不怎麼上朝。但是,這個孝宗皇帝則比較勤政,他除了早朝之外,還增加了一個午朝,並且經常在便殿上召見大臣,和他們適時討論朝政。各地發生自然災害了,孝宗一般都能減免稅負,還會經常賑濟災民,在民生治理上採取了較多有利於民生的一些措施。

所以弘治時期明朝的整體政局,是相對來說是非常清明和平穩的。從皇帝到大臣都是勤勤懇懇地在認真治理國家,頗具有一種恢復洪武、永樂年間朝氣蓬勃的氣象。

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二月的時候,孝宗遊玩皇宮後苑之後,然後返回文華殿聽講官進講,有侍講學士對孝宗說:“(周)文王不敢盤於遊”,言語中對皇帝反覆諷諫,孝宗不僅沒有怪罪反而深深受感動。事後孝宗把引導他去遊玩的宦官李廣招到跟前,然後告誡他說:今天講官指的就是你們,你們要好自為之,以後不要再遊獵了。

成化年間光祿寺的坐家、長隨增加了八十餘名,負責的宦官也增加了一百五十餘名,加上各類奢侈浪費,光祿寺開支與日俱增。等到了弘治中期的時候,光祿寺的各種支出就增加了幾十倍,這導致天下常貢不足以用。

而且負責採辦的宦官們,在購買貨物時強買強賣,而且經常拖欠貨款。這種情況導致很多商人有非常大的意見。弘治十四年十一月,內閣首閣首輔劉健、兵部尚書劉大夏進諫此事,孝宗立即聽取了他們的意見,下令削減光祿寺的開支,同時裁減相關的宦官,每年因此節省費用多達銀八十餘萬兩。

在管理國家的官僚隊伍治理上,也是非常重視相關的考核和審查。在弘治之前,參將等武官是不在相關考查之列的,有些武官貪贓枉法也沒人管理,有些武官年老體弱還霸著位置沒有退休,明孝宗一改過去慣例,要求必須對這個群體嚴加稽核,該處理處理、該退休退休,沒有能力的降下去,有能力的則大加獎勵。

而且他還命令兵部、吏部把文武大臣及四品官員的姓名貼在文華殿上,把他們相關事蹟記錄在案,以備明孝宗隨時查看,用來對官員的升遷、罷黜作為參考,非常用心。

從各種例子中可以發現明孝宗確實是一箇中興令主,治理國家上也是勤勤懇懇,勇於改革弊政。但是在後期的時候,明孝宗開始對處理政務開始懈怠,特別是在親信宦官李廣的引誘下,也開始熱衷於齋蘸燒煉、沉迷於佛道之術當中。並且上朝時間越來越晚,批覆各類奏章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加上由於也開始醉心佛道,原來被明孝宗革除的弊政又開始顯現。

前後反差最大的是,當年明孝宗當政初期,作為弊政之一被廢除的僧道官們,在他統治晚期又開始湧現,而且越演越烈。

而且在財政支出上,前期較為節儉的明孝宗,到了後期也開始用度繁浩、奢靡浪費起來。史稱“興作相繼,費出無經,民困於科派,軍困於力役”。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年初,天下久旱不雨,明孝宗一連幾天早起視天求雨,結果不慎感染風寒,久病不起,於五月召內閣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把十五歲的皇太子朱厚照託付給他們輔政,然後不久就去世了。

皇太子朱厚照繼位,改元正德,是為明武宗。

喜歡本書的朋友收藏起來加入數書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