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杏花嶺區水溝村

水溝村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小返鄉政府東南方向2.5公里處,地處山區,全村約180戶,總人口約520人,總佔地面積2850畝左右。

水溝村就在東山,名為溝,實則在山樑之上。因村子周圍有9條溝,溝溝都有小泉溢湧,四季不斷,養育著村裡人,故稱“水溝村”。也有村民說,水溝村原名叫喬家莊,至於歷史淵源,還需要時間考證。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杏花嶺區水溝村

十幾年前,杏花嶺區水溝村還是一個荒涼的小山村,但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已經華麗轉身,成了四季有綠、三季有花、兩季有果的田園山莊,每年能接待遊客30多萬人次。2011年,該村被評為省級生態文明村。2014年,被省旅遊局和省農業廳列入首批“山西最美旅遊村”。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杏花嶺區水溝村

別看水溝村不大,有村以來,便以“三色”聞名遠近。所謂“三色”,乃紅得發紫的葡萄、用處很廣的白沙和黑色資源煤炭。然而,據當地人介紹,從二三十年前開始,水溝村就不再開採白沙和煤炭,原因是儲存量在逐年減少,生態環境也遭到了破壞。

水溝村葡萄,有數百年的歷史,品種繁多,以口感好、水分大、甜度高著稱。全村種有480畝葡萄,其中品質最好的是龍眼葡萄。據說,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慈禧逃難路經太原,當地官員進獻的便是龍眼葡萄。慈禧品嚐後讚不絕口,從此,水溝村的龍眼葡萄身價大漲,併成為太原向皇家進貢的主要水果之一。怪不得村民們總說,自家的葡萄可比清徐葡萄好吃多了!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杏花嶺區水溝村

離開休閒廣場,往西北方向走,就可到達剛剛建成的葡萄走廊。走廊長約800米,修建在山溝旁,走廊的兩旁和上方都搭著鐵架子。這些都是葡萄架,因為剛建好,新種的葡萄樹還沒長大,效果不明顯。等明年9月-10月再來,走在葡萄長廊裡,一邊欣賞山下的城市風景,一邊採摘頭頂上的葡萄,想著都美!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杏花嶺區水溝村

到水溝村,不得不去的一處地方是采薇莊園。它成立於2006年,是集綠色餐飲、會議住宿、休閒度假、四季滑雪、滑草、農事體驗、採摘、雪鄉民俗文化園、水上樂園、紅泥浴場、露營篝火、素質拓展、真人CS、騎馬、射箭、山地摩托、垂釣於一體的綜合性四季型生態主題莊園。來過的人都說,夏天滑草,冬天滑雪,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了!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杏花嶺區水溝村

“采薇莊園”裡有“採”字,其實就是採水果與蔬菜。採摘園不在莊園裡,而是在不遠處的農田裡,只要找當地農戶打招呼就可以採摘了。採摘季到來,莊園還會給農戶發放統一的服裝,便於識別。從5月份櫻桃成熟開始,杏、桃、蘋果、蔬菜等等,一直到10月份,來村子裡採摘的遊客不斷。採摘價格非常實惠,葡萄是十元三斤,蘋果一斤是兩元,梨是一元五角一斤......不少村民在采薇莊園打工,莊園也喜歡用自己村的人。有的打掃衛生,有的做些雜事,還有的負責冬季造雪,工資還不低。

郭氏是水溝村最大的家族,其先祖名叫郭秀。“七七事變”前,郭家在北京、天津等地都有買賣營生。舊宅南院建築以明清風格為主,五脊六獸,方磚鋪地,特別是大過廳,粗梁粗柱,描金彩繪;東側院以窯洞加配房為主,窯洞上加蓋二樓,以木質轉梯而上,可通往村外溝內;西院建築以出水瓦房為主,並築有九窯十八洞,現在房屋大多已破舊不堪,惟有依舊挺立著的青色磚雕照壁,依稀映射出當年的輝煌。除了郭姓外,村裡最多的姓氏就是吳姓、趙姓和馬姓了,如今吳姓族人大多已遷走。

休閒廣場附近有一座教堂,建築以紅磚為主,上端是兩個尖塔,尖塔中間是象徵著神聖的十字架,中間部分豎立著聖母石像,寫著“天主堂”三個大字,字下邊有時鐘。村裡有一半的人都信奉天主教,舊教堂六七年前拆除了,這座教堂是教友們集資建起來的,耗資上百萬元。走在村落裡,可以看到許多人家大門上方寫著“主賜平安”字樣。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杏花嶺區水溝村

村裡只有一個小賣部,平時村民購買東西,都是去附近的村裡趕集,週三去窯頭村,週六再去小返村。賣菜的老漢兩天來一次村裡,拉上一車白菜、菠菜、豆芽、豆腐乾、餅子等等。村民們圍著老漢,買買菜,嘮嘮嗑,一派熱鬧情景。

走進美麗鄉村——太原市杏花嶺區水溝村

如果你想去水溝村,交通也是很方便的。選擇自駕遊的話,可以開車從勝利街出發,順著澗河路、臥虎山路,只需大約20分鐘就可抵達村中央的休閒廣場。如果選擇坐公交,在太鋼三中乘坐323路公交車,在小返中學站下車,步行1.3公里左右,即可到達目的地。

至於吃飯問題,就更不必擔心了。采薇莊園裡就提供飯菜,村子附近還有很多“農家樂”和特色農家小飯店等等,保證滿足大家的味蕾,並且吃得放心、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