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個工地相守7年,“土行孫”與地鐵“空姐”的愛情故事

楚天都市報4月23日訊(記者呂銳 通訊員 趙金飛)今天早上六點半,天矇矇亮,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洛陽地鐵1號線1標秦嶺路站施工現場,盾構四隊的交班會正在進行。交班會結束了,管片拼裝工趙超飛鑽進位於地下16米深的盾構機,龍門吊司機胡單霞爬上了地上12米高的龍門吊駕駛室。這是他們夫妻倆在工地相守的第七個年頭。

在同一个工地相守7年,“土行孙”与地铁“空姐”的爱情故事

今年30歲的趙超飛,卻是一名地鐵“老司機”。2011年他來到中鐵十一局杭州地鐵工地,成為一名龍門吊司機。按照常理,龍門吊司機開好龍門吊就可以了,可趙超飛卻不。他通過項目舉辦的農民工夜校學習到很多其他崗位的技能:打螺桿、拼管片、鏟泥巴、接水管,甚至常壓開倉換刀具,趙超飛都參與過。“讓產業工人也要掌握更多技能才能有更多收入,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項目黨工委書記高雲良說。這一點,趙超飛很感謝所在的項目和公司。2018年12月,趙超飛從龍門吊司機“轉行”成為了管片拼裝手。憑藉多年點滴積累的經驗,趙超飛很快勝任了拼裝手的崗位,拼裝的管片質量在多次觀摩和檢查中獲得好評。

不僅自己成功進階轉行,趙超飛還帶動自己媳婦兒加入建設大軍。從2012年起,妻子胡單霞就跟著丈夫輾轉在各個工地,足跡遍佈鄭州、合肥、昆明、深圳、廣州、南京等城市。

在同一个工地相守7年,“土行孙”与地铁“空姐”的爱情故事

12米高的空中、不足4平米的操作室,這就是被稱為地鐵“空姐”的胡單霞的工作環境。“龍門吊其實就是一個大的抓娃娃機。”胡單霞笑著說,龍門吊的工作原理和抓娃娃機差不多。

別看現在胡單霞操作龍門吊十分嫻熟,剛開始學開龍門吊的時候,沒少挨師傅的批評。這個師傅不是別人,正是丈夫趙超飛。

胡單霞說,龍門吊吊掛的物資重量重達幾十噸,操作過程中稍有偏差就會可能造成物資左右前後擺動,給地面作業的工人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操作過程中必須做到四平八穩,“鉤子到哪兒,眼睛也要到哪兒,不能從人頭上過”。

“心裡很矛盾,他要求很嚴,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動不動就批評我。那時候,幾乎天天哭。”胡單霞懂得丈夫的這份苦心。憑藉著丈夫的細心指導和自己的勤學苦練,胡單霞通過了考試,取得了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成為了一名地鐵“空姐”。

一個在地下拼管片,一個在地上開門吊,雖然同在一個工地,但他們夫妻倆見面的也只有交班會的那短短的10分鐘。有機會到地上面時,趙超飛還是忍住抬頭往龍門吊操作室多看幾眼,多年的默契讓他們彼此一個眼神就可以瞭解到對方心裡的想法。項目部為他們準備了夫妻房,寒暑假的時候還專門準備了“小候鳥”夏令營,讓像他們夫妻一樣的員工家人團聚。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是趙超飛夫妻倆留在項目部的重要原因。“別的地方可能工資高一點,但在這裡,還是挺有歸屬感。”趙超飛坦言。讓胡單霞記憶猶新的是2013年的一個春節,因為施工安排,她和丈夫都要留在廣州項目過年。胡單霞到了晚上就想孩子想得直哭。夫妻倆的心思被當時的項目黨工委書記縱封安猜到。第二天,縱書記讓他們把孩子從河南新鄉老家接到工地來過年。不僅如此,大年初一早上,縱書記還給孩子們包了壓歲錢。

2019年4月14日,農曆三月初十,是兩人結婚11週年的紀念日。“這天的交班會結束後,他來到我身邊,說:‘我送你一個禮物。’,說著,從兜裡掏出一雙長長的銀耳環。”這對耳環是胡單霞年前想買又沒捨得買。話到此處,她滿臉的幸福。“剛結婚那會,家裡窮,像樣的禮物都沒有買。”對於妻子的同甘共苦,趙超飛很感恩。

像趙超飛和胡單霞夫妻這樣的員工在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還有很多。“通過職業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更多技能,通過關心關愛讓他們有歸屬感,一樣是我們企業的一員!”該公司黨委書記趙東華說。

出來打工的這些年,公司的地鐵項目在哪裡,趙超飛和胡單霞就在哪裡。“希望多學點技能多掙點錢,希望爸爸媽媽身體健健康康的,孩子們都聽話懂事。”這是他們內心深處的最樸素和熱切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