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批中國學者被吊銷訪美簽證?中國學術與科研成果一定要讓美國人去認可嗎?

楊曉東藏王


美國開始警惕中國

這麼多的中國學者被拒籤,說明美國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必須承認,美國是世界上科研能力,環境,創新等最發達的國家,這和他在世界上的地位是相稱的。美國不想失去當前地位,當然要採取措施,阻止或者延緩被超越的進程。

至於中國也拒簽了幾個美國人,那只是表明態度而已,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美國人現階段還不至於有求中國什麼,或者需要中國幫助什麼。

也必須承認,中國確實從美國獲得不少科研成果,儘管我們把這種行為說成是商業行為、市場行為。高鐵,雲計算,大數據,精密加工,航空材料等,都是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得到的。包括金融領域,商業模式。這非常有利的促進了中國相關行業的發展,甚至,有的領域已經超過或不低於歐美日的水平。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後,西方對中國抱有一種政治幻想,中國當時的科研水平在世界範圍內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歐美日對中國的科技需求根本不在乎,甚至還會主動轉讓一些技術。

本世紀初,中國的技術成果來源依次歐洲,美國和日本。但是,當中國充分消化了這些技術,開始進行零和操作,大肆搶奪歐美日的蛋糕時,問題就出現了。我們經常把特別高端的產品以白菜價殺進市場,造成西方的大面積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歐美日開始反思,警惕,到現在限制和禁止。所以現在中美貿易談判中,就知識產權問題做了特別說明,政府也表態尊重知識產權。

中國要發展,必須走創新的路,而不能只是抄襲,模仿。現在,世界上主要的傢俱博覽會、大型時裝發佈會都禁止中國人出現,誇張到拍個照片傳到國內,第二天同款傢俱、時裝就能出現。這種行為,透支了國家信譽,敗壞了行業作風。

美國目前是,以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也還會是科技的排頭兵。中國的科技能力只能也必須像美國看齊,也是像世界最高水平看齊。科研科技水平,美國覺得高,應該就是最高了。所以,不是需要得到美國的認可,而是得到世界的認可。


達尼亞汀德


我給你講個老家的故事。

單家造房子手藝特別好,四鄰八鄉都找他建房,掙了不少錢成為千萬富翁。村裡很多人跟他學跟他幹,他也適當傳授傳授,大家都掙了不少錢。

龍家過去很窮,現在富裕一點,但是還想超越單家。一家人天天晚上高談闊論,今天說打地基水平趕上單家了,明天說刷牆技術超過單家了,還制定了趕超計劃天天朗讀一遍。

自己徒弟口口聲聲要超越自己,你說單家會無動於衷嗎?當然不會。他才不管你龍家人是來打工也好、學技術也好、偷技術也好,統統趕走。不僅如此,單家還警告其他工匠,千萬不要用龍家人、不要把工程發包給龍家。

國家關係,並不比社會關係有多大不同。

做人低調點好,你說呢?


青果6773


頭條把這個問題推送給我作答,我不是政客,簡單說幾句我的看法。

中國拒簽了美國鷹派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的訪華簽證,而之前,中國很多知名學者,被美國拒籤或者重新審查。

包括一些學者,科學家,數量達兩百名以上。我國的學術科研成果需要美國的認可??

美國想方設法在竊取別人的東西,他們的情報部門很強大啊,FBI的人遍佈世界各地,無孔不入。

據我所知,我國有位某個領域屈指可數的優秀科學家,入境美國的時候被竊取了全部手機內容。

在我眼裡,美國是個類似神經病一樣的國家,整天裝瘋賣傻,有時候又要表現得義正言辭,含蓄點的國家是當了婊子還豎個牌坊,而美國是連塊門板都不會立的那種。

也許美國的追隨者,會對我的言論有微詞。因為這些人,跪太久了,站不起來了。

美國就是這個。


飛舞的瀲灩


為什麼大批中國學者被吊銷訪美簽證?中國學術與科研成果一定要讓美國人去認可嗎?

首先,也其實沒有到“大批”的地步,只不過是一些很正常的學術會議中,美國有一些“小動作”,通過簽證這個技術性步驟,來為難我們。此前,很多這樣的案例都是集中在自然科學和醫學這樣比較敏感,尤其是美國領先的這些領域之中。但最近隨著我們社會科學中的一些知名的學者,比如朱峰教授,有因為簽證的問題遭到為難,這就凸顯了這個問題的緊迫性。

在一個,被吊銷訪美簽證,和中國學術與科研成果的水平,沒有必然的聯繫。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一箇中國的教授在中國古詩詞或者漢字領域是全球第一的,估計也影響不到美國,因為畢竟美國也沒有這個環境。

一句話,我覺得這個情況的造成還是由當前的這個大環境造成的。

歡迎大家討論。


本來世界觀


這種說法不正確!許多核心創新技術、特別是軍工技術,都是靠自為更生,美國、西方沒有給中國,因為他們明文禁止出口中國的,那怕是精密機械等軍民通用設備,因為他們把中國當作敵人。相反,中國培養了許多科學家,都在美國為美國效勞。如果美國能下令:凡是在美的華人科學家一律辭退,返回中國,那才謝天謝地!

美國難道不求中國什麼了嗎?首先是1.3萬億美元國債,不是用著中國的錢嗎?第二、美國的稀土完全依靠中國進口。第三、美國的民用產品,基本上從中國低價進口,才有很低的生活水平。中國完全可以制裁美國,如果大家各走各的路,井水不犯河水,相信中國會更好!如果是把那麼多貪官的財產都還給中國,那就更好了。


陳65984930


一句話,特朗普政府所有對華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中國發展,保證美國一霸獨大。合作只是暫時需要而已。在科技領域的遏制更是必然的。對此,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做好充分、周密的部署和準備,應對更大封鎖的準備。對此,我們應該有高度的自信和決心。我們的國防工業不是至今還在收到歐盟、美國等盟國的長期技術封鎖和出口禁令?但是,恰恰因為被封所,才迫使我國建立起獨立自主和較為先進完備的國防工業和航天、核能等科研、製造體系,至少比到處不受限採購軍火的印度軍工業發達。美國鷹派妄圖靠科技封鎖來阻止中國成為科技強國,這必將是徒勞的!反而會激發近14億中國人民臥薪嚐膽、奮發圖強加快科技發展的步伐!把壞事轉化成逼迫我們發展和強大的好事。


樂蘇杭


美國簽證政策轉向與整個美國對華政策相適應。特朗普上臺之前,美國的對華政策是在中國策動顏色革命,用美式民主改造中國,為達此目的,中國知識分子必然是美國拉攏,依靠的對象,所以,之前對華簽證放鬆也是輔助手段之一。

而今美國已宣佈中國是"競爭對手,修正主義",對華實施的政策手段自然從"懷柔"轉向嚴厲。

多名中國學者簽證被拒就是在這一大背景下發生。

美國是個實用主義色彩很強的國家,馬基雅弗利主義在美國處理對外關係時處處可見,敵友關係的設建均要服從於美國的利益。

而另一方面,中國這樣的國家,幅員和歷史都決定了不可能在崛起時從屬於任何國家。

這就是中美兩國關係的宿命!

美國在十九世紀末有一次大規模排華。歷史的大背景是當時美國由於人口持續湧入,產生了外來人口和美國剛剛形成的文化及傳統難以融合的問題。美國遂關閉了移民大門,先行在文化,價值觀,宗教等方面消化已經數量龐大的外來人口,說是"消化",其實是做選項;要麼接受美國那些早期移民建立的新教價值觀,要麼滾蛋!而華人由於對固有文化和傳統的尊崇,以及相對封閉的社群,很難被"同化",所以有了一次美國大規模的排華舉措。

一百多年後,美國政府為當年的排華行為道歉,但是如果歷史再重演一次,美國政府還會毫不猶豫地再次選擇那樣的手段。

特朗普的邊境隔離牆就是美國移民政策變化的最好註腳。


用戶6684794070487


這個問題問得實在是太low了,不要把學者想得跟某些人一樣猥瑣,也不要把中國學術界想成美國知識殖民地。

美國學術界仍然在大部分領域領先於世界同行,中國作為後來者是有很大差距,特別是在80年代早期時,中國學術界已經被自己破壞得支離破碎。但是在學者們的努力下,以及整個社會的持續40年地發展,這種知識差距在不斷縮小。而美國學術界高度發達,而且相對於老牌的歐洲學界沒有那麼多顯著的自身特點,顯得“更加中立和科學”,也更加容易模仿,因此美國的學術體系和學術標準自然而然的成為中國學術界的重要參照對象,不只是中國,全世界可能除了歐洲老牌大學,都是這樣。

但是,學習其知識體系以及學術標準並不是為了爭取美國的認可,而是為了本國學界可以以現代的方式為本國貢獻知識。中國學術界近年來一直在強調“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不就是要以自己的需要創造知識麼,我們可不是事事都需要得到美國的認可。另外,美國的綠卡或移民是那麼容易拿到的麼?一看這個問題就是個胡思亂想的傢伙提的。

作為領先的一方中美兩國學術界一直都有很多交流,注意,是交流,是平等的,而不是爭取對方認可。學術界的交流那是很正常的對話,交流可以發現潛在的知識,交流可以相互知道對方的進展和動向。而一些專業的交流則更有政治性,比如國際關係研究、雙邊關係研究和地區研究等方面某種程度上可以是非官方渠道的信息互通,這有助於用更為不敏感的方式幫助兩國關係發展或穩定。

這次學者吊銷簽證本質上是美國方面在胡鬧,因為民粹派向著戰後自由主義秩序“舉起了大劍,卻不知砍向誰”。美國政府現在已經疑神疑鬼,試圖阻止某些他們認為的“間諜”行為。這次不僅是一些技術敏感專業,《紐約時報》報道中還有30名中國學者,主要是社會科學、中美關係等方面的專家。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在試圖讓知識界與中國的聯繫“脫鉤”。

所以本質上,這次不自信的是美國,而不是我們,這算是中美關係100多年來頭一遭。民粹派的行為是在透支美國的知識霸權,讓美國知識界喪失主動與一個勃興的知識界對話和相互影響的窗口。中國今天的地位是中國自己掙來的,不是也不可能是靠著莫名其妙的“間諜”,中國的發展仍然不可能被這麼簡單就阻止。稍有常識都可以知道,10多億人的社會連續40年的逐步現代化,這怎麼可能靠間諜?另外,美國此舉也不會讓美國更有優勢,美國是在透支自己。民粹派提不出可操作的替代方案,目前也就是個瞎胡鬧的水平。

而且,中美學界交流也不會停止。我們的學者過不去,不還可以請過來嘛,而且是我們自己的主場。

所以,美國政府開心就好。


怪蜀黍老囧曾


自從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成為現任美國總統後,他為了“美國第一”的核心利益,不惜與昔日傳統盟友翻臉,與經濟聯絡中國展開貿易壁壘的對撞。更是在高科技領域,美國佈下天羅地網,尤恐不密,擔心中國科技人充當情報探子,所以近期內吊銷了許多中國科學家交流學者的簽證。這其實是一種敝帚自珍的自我封閉,可見美國國家心態的焦灼與自我失格。

科學成就的認定,並不一定是要美國終審裁定。許多美國封閒的技術,中國人都自發研製出來,美國越壓制,中國科技牛人愈有創造力。中國人到美國去的目的,是因為美國科學研究的風習更純粹更專致更少利害的牽涉,是抱著學習探討交流友誼而去。當然其中一些媚態十足的軟骨症科技人士也是有的,他們主要是為了“裝潢門面"和“招搖撞騙",是科學家中的害蟲和假大空。


手機用戶讀文天下


這種事情其實並不奇怪,畢竟我們跟美國不是同一個陣營的,也就是說雙方是有合作也有競爭的關係,而做為美國未來面臨的最大的潛在挑戰者,美國人提前防範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對,如果換一個立場也是一樣,每個國家都不想讓自己的競爭對手在自己身上學習自己的好處去給自己增加潛在的威脅,美國這樣做其實算是正常反應其實並不奇怪。

再說在過去的許多年裡面,其實我們在美國身上獲得了不少的好處和先進技術,雖然說西方國家都在防範我們,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但是我們還是通過一些特殊渠道獲得了一些東西,而且在許多民用領域的合作來說,我們的確也從西方國家身上得到了許多好處的,這些我們並不否認。

對於出國留學或者參加各種學術交流這些東西,其實基本上都是去吸納一些知識技術,學習一些別人的強項,這在世界上其實就是一種普遍默認的現象,不去學習交流那去幹什麼,當然對於自己團體內的人來說沒有什麼,但是對於自己團體外的競爭對手來說,這種行為很多人就會提防了。

而且美國發現中國在這些年的發展速度非常的快,在許多的科技領域都獲得了跨越式發展,有一些是自己的成果,有一些是吸收外來經驗獲得的成果,而美國其實也知道我們在這些年的許多成就跟大範圍的學術科技交流有一定的關係,美國在膽心現在如果不再限制那以後美國就沒有多久的時間就無法限制了。

對於美國坐慣了世界第一的寶座,對於潛在挑戰者都是有一定的方式去應對和限制的,對於美國只要是發現對自己的利益有直接或者間接威脅的苗頭,美國都會不擇手段的去阻止,在這種情況下什麼道理都沒有用,這個時候美國不會跟你講道理了,能用他自己所能用的方式去限制,什麼技術無國界這些都是扯談,自身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而對於美國拒絕中國學者去美國參加討論學習,其實也是防範的一種方式而已,這是美國的慣用手段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