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裡的苗寨大歌師,他會的苗族古歌不重複能唱上一個多月

深山裡的苗寨大歌師,他會的苗族古歌不重複能唱上一個多月

在貴州,曾經“地無三尺平”的殊境,令諸多久遠的文化得以留存。絢爛文化的基石,是尋常百姓祖祖輩輩的的日常與勞作。

黔山深處,“非遺”蘊藏豐厚,這些從歷史中迤邐而來的人和故事,世代傳承、生生不息。

深山苗寨大歌師

一個用古歌來口傳心授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了不起的民族。因為對於有文字的民族來說,就算有幾代人的間隔,但自己民族古代的文化還能在典籍中存留。而對於歷史上沒有文字的苗族,只要稍稍懈怠就會導致文化的斷代,乃至於消失無蹤。

十七年前我在臺江縣施洞芳寨的民間歌師中尋訪,發現芳寨的歌師們特別推崇一位岑孝村的老人張定祥,說他是遠近苗人中最有名的大歌師。那是一個遠離鎮上,藏在深山老林裡的小苗寨。寨上不通公路,植被特別茂密。走在林中小路上,參天大樹遮天蔽日,黑茸茸的森林中濃霧瀰漫。山外的太陽已經當空,這裡還是一種晨曦微露的感覺,能見到尾羽長長的野雞撲撲驚飛。寨上只有33戶,張定祥是寨上最年長者。

深山裡的苗寨大歌師,他會的苗族古歌不重複能唱上一個多月

苗族古歌國家級傳承人張定祥先生(已故)

78歲的張定祥家的歌是有根的。他祖父就是當地有名的歌師,祖父把歌傳給了父親,父親教給母親,母親又把歌傳給他。家傳是一條主脈。除此之外,他還去到別的村寨,跟過幾位古歌大師學歌。長年的積累,使得他涉獵了所有的古歌,凡有自己不會唱的,他都要不棄不捨地跟著歌師學會,才依依離去。他會三十多首古歌,有的僅僅一首歌,比如《月亮歌》,就要唱三天三夜。若是每首歌不重複的唱,他能唱一個多月。

深山裡的苗寨大歌師,他會的苗族古歌不重複能唱上一個多月

雷山苗族老人在唱苗族古歌

回首往事,他歌唱才能得到的一次最好的展示是1957年。那時,他得知施秉龍塘有個女歌師,能唱三天三夜,就一心想與她對歌。正好自己家裡辦滿月酒,他就特意邀請那位女歌師來做客。席上棋逢對手,雙方擺下了擂臺陣對唱。以酒伴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誰也“唱不倒”誰。那是一場歌的盛宴,全寨的人都來觀戰,有近百人從頭至尾助陣聽歌。對他來說,那是他漫漫人生路上最輝煌的時刻。

苗歌是張定祥一生愛好和心血的結晶,他特別看重,總怕自己日後會把本民族精華的古歌帶進墳墓去。他讓到廣東打工的兒子給自己買回錄音機和錄音帶。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就自唱自錄。當年他把自己錄下的帶子拿給我看,那時他已經錄了幾十盒歌帶。

張定祥不僅是一位民間歌手,他對苗歌還有深入的思考;正是這種思考,奠定了他作為一名大歌師的地位。他認為,苗歌像一棵大樹,有枝椏,還有葉和花。主枝是不變的,而枝椏、花和葉子,就看歌手的本領了。也只有這樣,苗歌才不是一成不變的僵硬東西,苗歌才能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他又說:“一首歌就像一條路,你在路上走,一路的風景叫你白天看夜晚想,唱了還想唱。”

張定祥說,有首歌在他家附近沒有第二個人會唱了。他曾經自唱自錄,錄下了120節,四盒磁帶。邊說,他又唱起來:“水像姑娘一樣要嫁人,太陽就是她的夫……”最後,張定祥與劉八九一道合唱姊妹節歌……那是一個在歌聲中度過的節日之夜,也是已故的劉永利大歌師人生最後一次與張定祥大歌師的絕唱。

深山裡的苗寨大歌師,他會的苗族古歌不重複能唱上一個多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