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這段被塵封的古城牆~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延安城裡有一段古城牆,多年來淹沒在城市的夾縫裡。你可能見過它,但你不一定認識它。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這是目前延安僅存的一段石頭壘砌的古城牆,從延大附院後面的農業生產資料總公司家屬院,經過北濱路市政養護處,一直延伸到菜市場。目測總長超過300米。

發現這段老城牆的人,名叫畢醒世

這個名字延安人並不陌生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2012年,他為延安捐贈了一本書,一個外國傳教士撰寫的100年前延安的風土人情,成為研究延安重要的歷史資料;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2015年,他又為延安捐贈了許多抗戰時期日軍飛機轟炸延安的老照片,成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珍貴獻禮。

他是地道的老延安,還曾是《延安報》的記者,1992年離開延安後,基於對故鄉的思戀,開始致力於延安史料的民間蒐集,他捐贈給延安的書和照片,就是多年辛苦搜尋的結果。

2017年他退休回到延安,因著對延安的特殊貢獻,他被特聘為延安政協委員。如今對他來說,研究老延安歷史,關心新延安發展,就是最緊要的事。

最近,延安舊城改造如火如荼,這一段城市夾縫裡的古城牆,就成了畢醒世的心事。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就在延大附院後巷的菜市場附近,幾排破舊的樓房縱橫交錯著,樓房的夾縫裡,因為常年無人清理,周邊長滿了雜草。一段由大塊方形石頭壘砌的、呈斜坡面的牆體夾雜其中,這就是畢醒世說的老城牆。因為,周邊的房子或挨著“城牆”修,或直接修在牆頭上,同一角度,無法看到“城牆”全貌,粗略估算,殘存牆體高度應在4米以上。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你看,石頭很規整,表面還鑿有花紋,走向也和古城資料很吻合,這就是延安府城的古城牆。”畢醒世說,這段城牆從延大附院後面的農業生產資料總公司家屬院,經過北濱路的市政養護處,一直延伸到菜市場,從地圖上測算總長超過300米,是十分難得的石砌古城牆遺蹟。

據史料記載

延安境內有7座古城遺址,畢醒世說的延安府城是其中之一。延安府城,始建於北宋慶曆五年,至民國二年,一直是延安府的所在地,亦是膚施縣縣城,金元兩代曾是陝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從時間上距離我們最近的延安古城。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

日本一箇舊雜誌上刊登的1938年轟炸延安城照片,能清晰看到延安府城的城牆輪廓。

關於延安府城的結構形狀及其規模,文獻記載為:“周九里,高三丈,池深二丈。門三,東曰東勝、南曰順陽、北曰安定,上建重樓,又有小東門曰津陽。西面依山,上建鎮西樓。”延安城由於受其所處地形位置所限,無法修築西門,只在北城門角向西處留一寬約2米左右的券式拱洞,稱其為“小西門”,與西溝相通,可供人們步行出入。城牆則全部為巨塊面石壘砌而成,內部填土夯實,城牆截面呈梯形。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歷史記錄

延安古城最早的一張照片。1937年美國記者海倫•福斯特拍攝,她是拍照延安古城的第一人。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民國時期,延安府城逐漸損毀。其中,最嚴重的毀壞來自1938年日軍的轟炸。

在隨後的時代發展中,古城殘留的遺蹟一點點消失,只有鳳凰山上的一段城牆輪廓還算保存完整。這部分城牆因為修在山上,全部用黃土夯成。而北濱路附近這段城牆,是“府城”東側的城牆,全部用石頭壘砌而成。雖然全國各地城牆遺蹟遍佈,但像這樣石砌的城牆還是比較罕見。

發現這段古城牆後,畢醒世急切地想讓更多延安人知道它、留住它、保護它。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1938年某日清晨,一支運輸駝隊穿過延安古城的安瀾門。安瀾門上面可見共產黨軍留下的防禦工事,由於延安城並未直接陷入兩軍交戰戰火中,古城顯得完整無缺。

延安,这段被尘封的古城墙~

畢醒世說:“許多城市打造古城,仿造古建築。我們有真正的古城牆,就該珍惜和利用起來。這不僅是對歷史遺蹟的保護,也是對城市文化的尊重。”

也許,每個老延安心中,都有一座延安老城,每一個城門、城樓,每一處城牆、建築,可能都寄託著他們兒時嬉鬧的記憶與遠眺的目光,也見證了一座城市的榮耀與滄桑。這些被歲月塵封的古城遺蹟,就像那激烈碰撞之後的表白,像劇院裡高潮迭起的大片,在褪盡了燦爛繁華之後,成了不再顯影的底片。人們願意回味和保留它,就是想通過這些遺蹟,觸摸延安的古韻和脈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