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一定會轉化為癌症嗎?一文回答所有疑問。

甲狀腺結節,一定會轉化為癌症嗎?一文回答所有疑問。

又到一年體檢季,很多人反應不但自己在體檢中發現了甲狀腺結節,身邊很多朋友和家人也都中標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東西會是癌嗎?

別急,針對「甲狀腺結節」所有常見疑問,今天都為您一一解答。

1.現在甲狀腺結節怎麼這麼多?

除了與城市環境、現代生活方式、精神壓力普遍增大有一定關係外,醫學檢查手段的進步和大家健康意識的提高,對推高了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

舉個栗子,以前檢查甲狀腺全靠醫生手摸,單從體外觸摸,只能發現1cm以上的結節,而現在有B超相助,0.1cm的結節都是可以輕鬆看出來的。

2. 甲狀腺結節有什麼症狀?

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一般也沒什麼症狀,只是在體檢時會發現。

但如果結節過大或侵襲性生長時,就可能會有一些直接的表現,如壓迫食管、氣管,導致吞嚥困難,嗆咳和聲音嘶啞等症狀。

另外,結節往往還會有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有一些臨床表現如:合併甲狀腺功能亢進時,會出現心慌、心悸,脾氣暴躁、失眠等症狀;合併有甲狀腺功能低下時,會有畏寒、倦怠、嗜睡等症狀。

3. 篩查甲狀腺結節最好用什麼檢查?

通過彩超篩查甲狀腺結節,判斷良惡性的準確率較高,不一定要CT或磁共振。

如果要看胸骨後的甲狀腺腫或者懷疑氣管、食道以及血管被侵犯時,才需要做CT或磁共振。

4. 甲狀腺結節惡性率高嗎?

臨床上有約 5%~15% 的甲狀腺結節是惡性的甲狀腺癌,通過超聲診斷甲狀腺癌惡性的概率能達到80%~90%。

當超聲發現有以下3種或3種以上徵兆時,就要懷疑甲狀腺癌了:

① 有沙礫樣鈣化的人,需要進一步檢查 ;

甲狀腺結節鈣化是指結節內出現的鈣沉積現象,這種現象在良性結節中也可能出現,只不過惡性結節發生鈣化的概率更高一些,大家要提高警惕,最好進一步檢查。

② 結節回聲低;

③ 血供豐富;

④ 結節邊界不規則、並向周圍侵襲;

⑤ 橫截面前後徑大於左右徑。

5. 多發性甲狀腺結節是不是更危險?

不能用單發、多發來判斷良惡性。

甲狀腺結節的數量與惡性的風險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單發未必風險低,多發未必風險高。每個結節都要嚴密監測。

6. 良性結節會癌變嗎?

良性甲狀腺結節突變成癌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仍建議定期複查。

因為可能有新的結節產生,新的結節的良惡性需要重新判斷。良性甲狀腺結節建議每隔 6~12 個月進行隨訪。

7. 哪些人容易得甲狀腺結節?

• 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的人;

• 女性患病率顯著高於男性;

• 碘攝入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引發;

• 經常接觸電離輻射(如醫學放射治療)的人;

• 精神壓力大的人以及自身免疫底下的人。

這些人群都屬於甲狀腺結節高發人群。

8. 什麼是冷、熱甲狀腺?

冷熱結節是由甲狀腺核素顯像檢查而來,患者服用少量的放射性碘,24h後進行掃描顯影。

熱結節是指甲狀腺結節攝取放射性碘量,比正常甲狀腺組織多,結節性質99%以上為良性。

冷結節指結節攝取放射性碘量,比正常甲狀腺組織少,可能因甲狀腺結節有炎症、出血、囊腫、鈣化或纖維化等,大約有10%可能為惡性。

9. 什麼情況需要穿刺?

以下情況需要考慮超聲引導下的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NA):

① 直徑大於1cm的結節;

② 超聲檢查懷疑有轉移跡象的結節;

③ 有甲狀腺癌高危因素:遺傳因素、頸部放療病史;

④ 直徑雖小於1cm,但超聲檢查高度懷疑惡性的結節;

⑥ 經過觀察體積增大超過50%的結節。

穿刺採取抽吸取材的方法,吸取的組織被吸在針芯中,不會漏出、汙染其他組織,所以沒有導致腫瘤擴散的可能。

10. 甲狀腺結節怎麼治,需要手術嗎?

甲狀腺結節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手術、同位素、無水酒精注射。

大部分甲狀腺結節不需手術,只有結節壓迫氣管或食管,或是懷疑高度惡性時才需要手術,結節的大小不是手術絕對參考指標。

當然,如果結節太大,給患者造成了心理壓力或是外觀影響,也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11. 長了甲狀腺結節是不是就要忌碘?

要先做一個甲狀腺功能檢查。

如果甲狀腺功能正常,飲食不受限;如果結節合併甲亢,儘量食用無碘鹽,忌食海鮮等高碘食物;結節合併甲減,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當低碘飲食。

12. 甲狀腺結節會影響生育嗎?

只要甲狀腺結節沒有壓迫食管或氣管、沒有影響甲狀腺功能,更沒有惡性可能,那麼是不影響生育的。

但是備孕期間和孕3個月內,都要到正規醫院查甲狀腺功能。因為結節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進而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

13. 甲狀腺癌能治癒嗎?

甲狀腺癌被醫生們戲稱為 “懶癌”,一般不會威脅人們生命。經由手術及放射性碘治療,十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