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考科目等級賦分怎麼操作?快來看看湖南考生的“穿越”之考

三湘都市報4月24日訊(記者 黃京) 湖南新高考方案公佈,改革力度空前。目前正在讀高一的學生是首批“吃螃蟹”的考生,關於新高考的問題很多,其中比較集中的有一個——關於“等級賦分”。這是一個在湖南高考中首次出現的詞,什麼是“等級賦分”?為什麼要這樣操作?具體會怎樣轉換?能確保公平嗎?今天,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省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藉助權威人士對“等級賦分”的解讀,我們隨湖南考生小湘穿越到兩年之後的高考,看看他們的選考科目成績是怎樣通過“等級賦分”呈現出來的。

再選科目各不相同,等級賦分保證公平

按照新高考規定,選考科目由學生在政治、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學6門中選擇3門。考生進行選科時,考慮的角度各不相同。有人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有人按照自己想報的專業來選,還有人選擇了自認為更容易學並且拿高分的科目。比如,小湘喜歡醫學,也對時事政治很感興趣。因此在選科時,他的首選科目是物理,再選科目為政治和生物。他同班的另一名同學小星,首選科目也選了物理,再選科目選了化學和生物。某次考試,化學科目試題比較簡單,政治考試試題很難,小湘政治只拿到了80分,排在班級第6名。小星的化學科目儘管考了88分,但仍排在班級20名。

在這種情況下,小湘、小星這兩門不同的再選科目,如果都用原始成績來計入總分計算排名,小湘顯然更“吃虧”——雖然他政治科目的考分低,但是排名遠比小星的化學科目要高。將不同科目的原始分直接相比,既不公平也不科學。因此必須按照一定規則,對兩人的選考科目成績轉換成等級分,相當於將不同科目的“絕對分”轉換為“位次分”來進行比較,保證轉換後兩人選考科目成績的排序維持不變,由此解決選考科目不同、難度不同帶來的原始分不可比的問題。也就是說,當考生再選科目各不相同時,等級賦分的方式可以保證成績呈現的可比性和公平性。

30分作為賦分起點,分為五個等級

按照我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錄取總成績辦法》(下稱《辦法》),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賦分轉換後的等級成績呈現。具體為:等級賦分以30分作為賦分起點,滿分為100分。將考生每門再選科目考試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定為A、B、C、D、E五等,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再選科目考試並取得有效成績的人數。轉換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40~30分五個等級分數區間(具體等級比例和賦分區間見下表),根據轉換公式計算,四捨五入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轉換後的等級成績一分一檔,考生排序不變。

​ 聚焦湖南新高考|選考科目等級賦分怎麼操作?快來看看湖南考生的“穿越”之考

等級賦分轉換公式如下:

​ 聚焦湖南新高考|選考科目等級賦分怎麼操作?快來看看湖南考生的“穿越”之考

其中:Y1、Y2分別表示某等級原始分數區間的下限和上限;T1、T2分別表示相應等級的賦分區間的下限和上限;Y表示考生的原始成績,X表示考生轉換後的等級成績。考生原始成績正好為原始分數區間上限或下限時,不需要按轉換公式計算,相應的賦分區間的上限或下限分數即為該考生的等級成績。

假設在2021年高考中,小湘的政治原始成績為84分,在當年考生中排在前3%。根據前面的等級賦分表格,該成績位於A等,賦分區間為100-86分。同時,假設2021年政治考試成績,A等級的原始分數區間為98-82分。按公式經過轉換以後,小湘的等級成績為88分,最後就以這個成績計入他的高考總成績。

​ 聚焦湖南新高考|選考科目等級賦分怎麼操作?快來看看湖南考生的“穿越”之考

(X=87.75,經四捨五入得到小湘最終的成績為88分)

建立再選科目託底保障機制,提高學生選考與國家需求匹配度

在選科時,如果出現了某門科目普遍覺得難學,不容易拿高分,就選擇避開這門科目,造成最終選這門科目的人特別少怎麼辦?《辦法》提出,將建立再選科目託底保障機制。當再選科目中某科目考試人數少於保障基數時,以保障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保障基數按照國家相關學科人才培養的需求等因素予以確定。

比如,小湘在參加2021年高考時,假設湖南只有2萬名考生選考政治,但是2萬人不能滿足人才培養需要,根據此前的測算,政治選考人數最低的保障基數為3萬人。這個時候,就啟動保障機制,以保障基數3萬人為基數進行賦分。這樣,考生所在等級將會提高,所得到的賦分成績也將提高。例如,本來只有前3000名學生才能進入前15%,位於A等級。啟動保障機制以保障基數3萬進行賦分後,只要考入前4500名的考生都可以進入A等級,得到86分以上的賦分成績。這樣一來,對於排名第3001名到4500名的考生來說,賦分成績提高了一檔,從原先的B等級進入了A等級,賦分以後最多可以多得15分。

這樣做,可以科學引導學生選科,保證考生選考的均衡性。使選考情況儘可能與與國家選才育才需求間保持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