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接力24小時 感受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普通一日

孩子們在學校吃了什麼?食品來源可靠嗎?食堂做得乾淨嗎……食品安全,牽動著無數家長的心。在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每天都會為健康而又安全的學生午餐,而上演一場食品安全“接力賽”。

3月4日下午2點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總務室

每天的這個時間,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總務副主任宋敏總會準時坐在電腦前,通過一個教育局指定的“源本生鮮”購買平臺,向供應商採購第二天學校食堂要用的食材。

食品安全接力24小時 感受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普通一日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總務副主任宋敏瀏覽“源本生鮮”平臺

當週的食譜是由學校膳食委員會在上一週制定好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菜式,但食材的選取只能是新鮮的應季蔬菜。按照制定好的食譜,第二天中午,學校要供應土豆燒雞、藕丁炒肉、泡椒兒菜、白米飯。

生鮮購買平臺上的供應商成都林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的合作商。這家公司是在通過教育局、學校招投標的層層比選後,才成為學校“合作對象”的。

食品安全接力24小時 感受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普通一日

2018年8月19日,學校大宗食材供貨商比選,參加者有學校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膳食委員會代表等。

宋敏按照食譜所需食材,給成都林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發去訂單。宋敏說,自從採用信息化採購平臺後,食堂採購效率大大提高,透明的溯源體系也能夠很好地為校園食品安全築起第一道防線。

3月4日下午2點30分 成都林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幾乎是宋敏下單的同一時間,成都林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採購經理王藍敏就收到了學校的訂單。訂單上,有幾樣食材是公司種植基地沒有的,他需要去市場上採購。

半個小時後,王藍敏出發去了白家農產品批發市場,這是目前成都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之一。在這家市場,有很多王藍敏所熟稔的批發商,一個電話其實就可以訂貨了。但為了要保證食材的新鮮和安全,王藍敏還是親自開車前往市場選購。

經過認真的挑選,王藍敏很快買好了所需食材,並將所有食材運回公司的冷藏庫保鮮。不過入庫前,所有的食材都需要通過一套名為“智雲達”的設備,進行農藥殘留的抽檢。檢測員在電袋電子秤上稱取了2g的果蔬樣品,將其製成“品液”,隨後便與其它反應溶液一同滴入試管,搖勻後放置到比色皿中,放入儀器進行“檢測”。大約20分鐘後,食材檢測結束,農殘抑制率幾乎都在1%以內,遠遠低於農殘抑制率不通超過50%的國家標準。

食品安全接力24小時 感受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普通一日

“智雲達”農藥殘留檢測設備

檢測完後,這批食材便被搬進公司的冷藏庫,進行保鮮貯藏。而這時,從雙流種植基地採摘的蔬菜也已被運送回來,檢測員便開始了新一輪的檢測、入庫。

3月5日早上6點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食堂

早晨5點,成都林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員工準時將食材與檢測報告一起裝車出發。6點,運送食材的車抵達了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的食堂。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食堂的大師傅方幫喜接過檢測報告,認真看了一下上面的農殘抑制率的檢測值,雖然明知供應商不可能帶著檢測不合格的食材來,但這個程序在他這裡,仍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隨後,方幫喜開始驗收食材,這個環節主要是看食材的新鮮度和品質,看到如玉般的藕條,鮮豔的紅椒與青椒,勻稱緊實的土豆,他滿意地點點頭,將驗收的菜品一一拍照發到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微信群中。隨後,這些食材會被放入專門的浸泡池進行處理。

“叮!”隨著一聲微信消息提醒,食品安全管理群中的宋敏老師打開手機快速翻閱了一下圖片信息,“沒問題”,她在群中回覆道。而與她一同收到這些消息的,還有學校的校長、紀檢副校長、總務主任、辦公室主任等,所有人員看到消息後都會及時回覆意見。

3月5日早上6點30分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食堂

在方幫喜驗收食材的當兒,食堂其他的工作人員陸續到班了,對粗加工間、原料庫、更衣室、操作間進行相關檢查,確保窗戶上的窗紗網無破損、下水道出口處防鼠金屬隔柵也完好、各房間沒有老鼠、蟑螂的痕跡。

檢查完成後,工作人員開始進行例行個人衛生晨檢。在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食堂工作,不能留長指甲、不能塗指甲油,工作時必須戴口罩,工作前必須進行手部清潔。食堂共有9名工作人員,每天,他們都要按照這樣的流程開始一天的工作。

3月5日上午9點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食堂

早飯結束後,食堂的工作人員便忙碌起來。經過浸泡池處理的蔬菜被再次沖洗後,送到了粗加工間按照需求在生菜砧板上進行切丁或切絲。另一邊,加工肉類的師傅將肉類進行了焯水,撈出後在專門的熟菜砧板上進行分割處理。在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每樣食材在加工前都會進行焯水處理,這是基於對孩子們腸胃消化能力的考慮。

在師傅們處理食材的時候,學校總務副主任宋敏老師也開始了對食堂的巡視慣例。到了食堂門口,通過食堂外牆上的電子監控設備,她可以清楚地看到儲物間、操作間的一舉一動。進到操作間四處轉了轉,看到一切井然有序,衛生合格後,宋敏老師便靜靜地離開了食堂。


食品安全接力24小時 感受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普通一日

“明廚亮灶”工程實時瞭解食堂的一舉一動

今天和宋老師一起來巡視食堂的還有學校的責任督學汪海鷹。汪督學今天到學校進行開學工作檢查,食品安全是她檢查的重點。宋老師說,食堂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每學期,學校都會接受錦江區食藥監局、區教育局安全科、責任督學、校膳食委員會委員等不同部門、不同人員不定期的抽查,食堂安全檢查已成為學校的常態化工作。

食品安全接力24小時 感受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普通一日

責任督學汪海鷹(右)檢查學校食品安全工作

3月5日上午10點20分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食堂

操作間裡,一盆盆配好料等待入鍋的食材被不斷地投入到大鐵鍋內進行烹炒。每出鍋一道菜,便會被蓋上蓋子以便保溫,同時也會有專門的負責人員將菜品進行裝盒留樣。

按照成都市教育局的要求,學校食堂每天須對菜品進行留樣保存,留樣菜品重量為125g,須放進由專人保管的加鎖冷藏櫃保持冷藏48小時,以備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例行檢測。

食品安全接力24小時 感受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普通一日

食堂工作人員齊心協力烹飪午餐

3月5日上午11點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食堂

離孩子們中午放學還有一個小時,所有的菜品都已經做好。食堂工作人員開始一起動手,將從各班收集過來的1300餘名學生的餐盒一一裝滿。

12點,這些寫了班級和名字的裝滿食物的餐盒被送到各班進行分發。“看到娃娃們大口地吃上飯了,才算是鬆了一口氣!”方師傅如是說。

3月5日下午1點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食堂

午餐時間結束後,食堂工作人員便到各班門口回收專門裝剩菜剩飯的小桶,並將所有的泔水倒入垃圾房的圓桶裡,不久,就會有專門負責回收處理的公司來將其餘廚餘一起拉走。

很快進入了食堂一天的最後階段:清潔和消毒。餐廳的地面、檯面、桌椅都要一一打掃沖洗乾淨,不能留下一點殘渣,以防止蚊蟲蟑螂等滋生。

鍋、碗、盤、盆等被清洗後,會放入消毒櫃進行高溫殺菌。20分鐘後,這些器具被移到第二個消毒櫃進行紅外線消毒。層層清潔,層層消毒,這是安全放心食堂的保障。

3月5日1點30分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辦公室

食堂工作人員的工作接近尾聲,但學校食品安全的接力賽並未停止。學校辦公室副主任鄒奕坐在電腦前,將食品安全監管群中收到的食材、菜品照片,按照順序編輯成一條圖文信息,隨後推送到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上。這樣的做法已經在學校發生了很多次,它逐漸成為學校食堂開放監督的一個慣例。

幾分鐘後,6年級1班的學生家長張琳便看到了這篇文章,隨手在手機上點了贊。“以前只有家長開放日才能瞭解食堂的工作,現在天天都能看到。不僅如此,晚上做飯還能注意和午餐不重樣。”學校的這種做法,讓張琳十分肯定。

食品安全接力24小時 感受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普通一日

每天通過微信公眾號公佈食材及菜品,讓學校食堂更透明,讓家長更放心

3月5日下午2點 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總務室

午後的校園安靜了下來,宋敏老師再一次打開了生鮮購買平臺的網頁,按照食譜對第二天需要的食材進行下單。

與她一樣,學校的老師和工作人員也在日復一日,按照程序,認真地做著自己的工作。從食材網上下單到學校微信推文的24小時內,他們齊心協力打贏了這場食品安全的接力賽。

筆者手記:

經歷過這場食品安全的接力賽,我情不自禁地為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食堂工作豎起了大拇指。學校的食品安全管理不僅制度規範嚴格、監督公開透明,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學校還創造性地開展了許多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加強了家校聯繫,打消了家長顧慮,贏得了家長的口碑。

2017年3月,為了讓午餐更加符合學生的口味,也為了更加透明的開展食堂監督,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創造性的設立了“學校膳食委員會”,委員會由每年級一名家長代表組成,定期輪換。主要職責是負責學校每週食譜制定、食品安全監督和家校溝通等。將學校每週食譜的制定權交給家長,打破了“學校做什麼學生吃什麼”的傳統模式,膳食委員會委員們根據各個年級家長學生的意見,對學校菜品的種類和樣式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雖然增加了食堂大廚們的工作量,但是營養可口的午餐讓學生們胃口大開,食物浪費現象大大減少。

同時,委員們只需亮明證件,便能隨時進入食堂抽查食品安全工作,也給學校食堂工作人員戴上了“緊箍咒”。

2018年12月,在原有“膳食委員會”的基礎上,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又在全區率先推出了“食材、菜品天天知”的舉措,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每天發佈學校午餐食材和菜品,讓全校的家長都能實時瞭解到孩子的午餐情況。該項舉措一經實施,便得到了家長的積極響應,好評不斷。這項舉措既是學校開門辦學的重要措施,也是學校對於食品安全衛生底氣之足的表現。

食品安全接力24小時 感受成都市錦江實驗學校普通一日

每天公佈食材及菜品的做法,增強了家校溝通,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

學校晁寧校長表示,近年來,學校就餐人數的不斷增加,給學校食堂工作也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但是,學校始終把食品安全放在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平時、重細節。目前,學校食堂在“食材品控”“規範管理”“開放監督”等方面不斷做優做強,學校有信心讓學生在學校吃好吃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作者:馬秀芳 鄒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