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股份:因非洲豬瘟及豬價低迷,一季度淨利下降逾130%

4月24日下午,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498,下稱“溫氏股份”)披露第一季度財務報告,淨虧損4.6億元,去年同期淨盈利14.08億元,同比下降132.69%。報告顯示,利潤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養雞業務收入下降及養豬業務成本增加。

溫氏股份創立於1983年,總部位於廣東省雲浮市,是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業、配套相關業務的跨地區現代農牧企業集團。2015年11月2日,溫氏股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根據其披露的資產信息,目前已上市的肉豬約1904多萬頭,為中國本土最大的養豬企業。

根據報告,2019年第一季度,溫氏股份的商品肉雞銷量為1.84億隻,同比增長20.10%;商品肉豬銷量596.30萬頭,同比增長19.65%;實現營業收入139.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12億元,同比增長6.17%。

但由於商品肉豬、商品肉雞的銷售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導致淨利潤大幅下滑。報告顯示,黃肉雞銷售價格同比下降 14.78%。同時,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1-2月份國內生豬市場持續低迷,加上春節後生豬行情季節性走低影響,溫氏股份稱養豬業務出現虧損。同時,由於在第一季度繼續加大了一系列防控非洲豬瘟的相關安全設施,成本費用有所增加。

3月份,溫氏股份的養豬業務進入盈利期,這是由於受國內市場供求關係變化的影響,生豬價格出現了短時間的快速上漲。據農業農村部對400個縣定點監測,3月份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0%,同比降幅達到了近10年來最大值。特別是一些主產區減產幅度更大。由於產能調減,3月份豬肉價格止跌反彈,全國豬肉批發市場均價環比漲6.3%,同比高出7.6%,生豬集貿市場均價環比漲14.3%,同比高20.5%。

但根據溫氏股份整體未能完全彌補1-2月產生的虧損。報告期內,公司商品肉豬銷售均價總體上比上年同期下降4.69%。

此外,報告提到,受非洲豬瘟疫情及防控措施影響,公司養豬業務仍面臨多方面風險。如果種豬跨區調運受阻,種豬場將不能及時換種,將面臨豬苗產量不及預期的風險;其次若豬苗、商品肉豬調運受影響,造成無法及時投苗或銷售商品肉豬,則將面臨豬苗積壓,死淘率上升,商品肉豬不能及時銷售的風險。如果公司擁有的種豬場、合作農戶(或家庭農場)被劃為疫點或疫區,則將面臨生豬被捕殺等風險等。

4月23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俊勳表示,自2018年8月中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到4月22日,國內共發生了129起非洲豬瘟疫情,除港澳臺地區以外,所有省份均發生過非洲豬瘟疫情。目前累計捕殺生豬達到102萬頭。在今年近4個月的時間裡,發生疫情30起,有23個省份疫情已經解除。總體來看,疫情形勢仍較嚴峻。

4月24日收盤,溫氏股份報收於42.08元,上漲2.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