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美國打關稅戰錯了 真正痛點在……

臺灣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大舉“貿易保護主義”旗幟,並指控世界貿易組織(WTO)損害美國貿易,對日本、韓國以及歐盟等盟友徵收鋼鋁、汽車關稅,這些舉措造成美國製造業成本大幅提高。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施蒂格利茨撰文指出,特朗普這種“美國優先”的法則,對美國百害而無一利。

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4月24日報道,施蒂格利茨在新書摘要中提到,美國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打关税战错了 真正痛点在……

施蒂格利茨認為,特朗普的做事原則,其實並不如想象好用,因為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只要多聯合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甚至合作,都能對美國造成巨大壓力。

施蒂格利茨也因此得出結論,如今美國遇到的經濟問題是全球化帶來的技術變革,以及管理不善等問題。

外媒稱全球貿易現10年來最大降幅:美國難辭其咎

外媒稱,荷蘭政府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貿易額最近出現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降幅,接近21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的降幅。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15日報道稱,據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披露,截至今年1月的過去3個月裡,在工廠努力應對不斷加劇的全球工業衰退之際,世界貿易額較之前3個月下降了1.8%。

報道認為,引發工業衰退的“完美風暴”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包括汽車行業疲軟、英國脫歐引發僵持局面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試圖通過對歐洲和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來顛覆國際貿易體系等。在一場針鋒相對的關稅爭端中,美國對高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近幾個月來亞洲工業中心和德國的貿易量急劇下降。

報道稱,貿易勢頭急轉直下的嚴重程度與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的情況大致相當,當時貿易額跌幅高達2.2%。本次的數字也是自2009年大衰退最嚴重時期(當時全球貿易額呈自由落體運動,跌幅高達12.7%)以來貿易額最大的跌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