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看懂海外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動作

文 | 郝方舟 李雪婷

我常在採訪區塊鏈創企時問一個很賤的問題(向投資人學的),如果行業巨頭也做這門生意,那你的生存空間在哪裡?

有的老闆直言“那就沒我們什麼事了,就是趁巨頭轉身慢打個時間差而已”,也有的創業者偷換“去中心化”概念,試圖說服我“巨頭不會犧牲既得利益,革自己的命”。

其實,問出這個問題時,我並不指望一個剛出發的團隊就有競爭壁壘,只是希望真正做事的從業者在埋頭苦幹時,稍微留意下市場動向。就像去年,我們在“一張圖看懂國內互聯網巨頭的區塊鏈佈局”中聚焦應用場景,希望借大公司之視野為適配區塊鏈技術的領域指條明路。

伴隨“區塊鏈能結合哪些產業”逐漸從“討論、佈局與探索”過渡向“落地競賽”,海外科技巨頭的動作不斷,並奪人眼球。這些行動不僅蘊藏顛覆垂直賽道競爭格局的能量,也在預告大量資金即將入場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市場。

我們發現,在區塊鏈落地場景方面,國內外巨頭的選擇趨同(金融、供應鏈為主)。差別主要體現在,國內溯源需求旺盛,企業多於 to C 區塊鏈應用上試水,而海外更擁抱“金融創新”,研發“火力”相對集中。當然,差異的背後是不同的政策態度、經濟環境、技術創新力和公司宣發策略等等。

在專利申請方面,據 IPRdaily 《2018 年全球區塊鏈專利企業排行榜》,IBM 的區塊鏈專利數量(89 個)位居第二、緊隨阿里巴巴(90 個),Intel 排名第 23,Google 位列 30 名。

為清晰呈現海外科技巨頭在區塊鏈領域的重點方向、入局方式和場景數量,Odaily星球日報研究院整理了Apple、Microsoft、Amazon、Alphabet、Facebook、三星電子、Intel、Cisco、Oracle、IBM十家公司的相關資料,繪製下圖,並將 95 個詳情鏈接附在後面,enjoy~

一张图看懂海外科技巨头的区块链动作 | 星球图说

1. Apple

2017年12月,據美國專利商標局,Apple申請了一個結合區塊鏈與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鑰基礎設施)的時間戳驗證系統。一旦黑客入侵單個節點,惡意修改時間值,將被真實節點檢測到,進而保護SE(Secure Element,安全元件,如存儲機密信息的 SIM或microSD卡)不被破壞。

2. Microsoft

2019年3月,微軟與新加坡物流公司Cargo Community Network合作推出基於區塊鏈的航空貨運計費、成本核算和對賬系統。

2019年3月,微軟與區塊鏈項目XYO合作開發支持智能合約的“按鈕式地理空間區塊鏈應用程序”。

2019年2月,微軟與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合作,在微軟Azure平臺上為電信行業開發新的服務模式。

2019年1月,微軟(日本)與區塊鏈服務開發企業Skill就聯盟鏈的實用性驗證達成合作協議。

2019年1月,基於微軟Azure的數字資產平臺Bakkt宣佈完成1.825億美元首輪融資,微軟風險投資部門也出現在眾多資方中。

2018年11月,微軟與非洲電子支付和商業公司Interswitch Group合作開發了服務於尼日利亞中小企業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

2018年11月,微軟在Azure上發佈Enclave-ready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eEVM)。eEVM在微軟企業級開源區塊鏈基礎平臺Coco(Confidential Consortium)的TEE(可信執行環境)中運行。

2018年10月,微軟Azure雲區塊鏈服務與納斯達克金融框架整合創建便於交易雙方撮合、支付、結算、管理的區塊鏈系統。

2018年8月,微軟與印度IT巨頭Tech Mahindra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遏制營銷電話和短信。

2018年7月,新加坡航空與微軟、KPMG合作推出區塊鏈錢包KrisPay,以支持航空公司會員將飛行里程轉換為數字貨幣。

2018年6月,微軟(臺灣)、神州數字及熱酷啟動三方區塊鏈策略合作,神州數字旗下平臺MasterDAX與Microsoft Azure共同推出交易所BaaS服務MasterDAX 2.0。

2018年6月,微軟開發了一個向遊戲發行商實時提供版稅數據的區塊鏈解決方案,以降低管理成本。

2018年6月,微軟和安永推出版權區塊鏈工具,幫助創作者和軟件開發人員收取版稅。

2017年5月,Azure向開發者推出了一個新的區塊鏈POC(proof of concept)框架,使得企業客戶以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週期搭建分佈式應用。

2016年3月,微軟與ConsenSys宣佈合作,微軟開發人員可使用以太坊區塊鏈來開發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2015年11月,微軟在宣佈在Azure上提供BaaS服務,並於2016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微軟後陸續推出用於解決企業區塊鏈的性能、隱私和組織管理問題的企業級開源區塊鏈基礎平臺Coco Blockchain Framework(2017年8月),以及基於雲的區塊鏈開發套件Azure Blockchain Development Kit(2018年11月)。

3. Amazon

2019年2月,亞馬遜與埃森哲、萬事達共同推出基於區塊鏈的“循環供應鏈”,用於獎勵小規模種植者和供應商的可持續行為。

2018年11月,亞馬遜推出基於區塊鏈的亞馬遜量子賬本數據庫(QLDB)和Amazon Managed Blockchain。

2018年11月,美國專利商標局公佈亞馬遜的兩項專利,分別與保護數字簽名完整性和改善分佈式數據存儲方法相關。

2018年4月,AWS發佈Blockchain Templates(區塊鏈模板),為客戶提供預設的區塊鏈框架,並配置入門所需的AWS資源,使其易於擴展,並可快速啟動以太坊或Hyperledger Fabric網絡。

2017年10月,亞馬遜註冊了三個區塊鏈相關新域名:amazonethereum.com、amazoncryptocurrency.com、amazoncryptocurrencies.com,據Coindesk,亞馬遜此前還註冊了amazonbitcoin.com。

2016年5月,AWS與數字貨幣投資集團DCG合作,為企業客戶提供安全的區塊鏈實驗室環境。

4. Alphabet

2019年1月,WordPress發佈為中小新聞組織提供技術服務的平臺Newspack。Newspack由谷歌領投(120萬美元),並內置由ConsenSys支持的區塊鏈工具。

2018年7月,谷歌雲平臺GCP與區塊鏈服務平臺BlockApps達成合作,向企業提供BaaS平臺STRATO。

2018年2月,谷歌大數據分析平臺BigQuery添加比特幣鏈上數據,後陸續加入ETH、BCH、LTC等更多幣種。

2017年6月,比特幣錢包Blockchain獲由Lakestar、Google Ventures和Richard Branson領投的4000萬美元融資。此外,Google Ventures還參與投資過Ripple、加密貨幣資產管理平臺LedgerX、國際支付提供商Veem和現已解散的Buttercoin、雲存儲服務提供商Storj Labs等。

2017年3月,Google旗下AI+健康公司DeepMind,發文稱將利用區塊鏈技術,讓醫院、NHS、病人實時追蹤個人健康數據。

5. Facebook

2019年2月,Facebook收購從事智能合約開發的區塊鏈初創公司Chainspace。

2018年12月,據彭博社,Facebook正在開發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可以讓用戶通過其旗下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轉賬,並將率先用於印度匯款市場。

2018年6月,Facebook成立區塊鏈部門。負責人David Marcus,曾任PayPal總裁,也是Coinbase董事會成員之一。

6. 三星電子

2019年3月,三星IT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三星SDS,與鹿特丹港、荷蘭銀行合作開發基於以太坊的國際進出口區塊鏈解決方案Deliver,將服務於物流和航運公司、港口和海關當局。

2019年2月,三星Galaxy新品發佈會上展示,Galaxy S10添加了硬件加密錢包功能。截至3月28日,此錢包僅對美國、加拿大和韓國的用戶開放。截至4月8日,據幣安趙長鵬,Galaxy S10共支持16種加密貨幣。

2018年8月,三星SDS與韓國銀行聯合會合作開發了基於區塊鏈的認證平臺BankSign。該平臺通過將連接銀行系統和數據共享網絡,來實現不同銀行移動系統之間的互動,使用戶只在一個應用上認證,即可在不同應用上進行交易。

2018年7月,礦機公司Innosilicon(芯動科技)宣佈與三星電子合作,引入三星電子的ASIC芯片製造技術。

2018年6月,三星SDS推出區塊鏈物流平臺Cello Square 3.0,計劃節省20%的物流運輸成本。

2018年4月,區塊鏈初創公司Filament宣佈達成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Bullpen、Capital、Verizon風投和三星風投。

2016年7月,三星SDS宣佈投資區塊鏈和安全解決方案企業Blocko。

2015年起,三星SDS開始構建Nexledger區塊鏈平臺,使區塊鏈應用可根據業務需求在以太坊和超級賬本等多個網絡上定製。2019年2月,三星SDS宣佈,Nexledger加速器已通過了Hyperledger Fabric測試,可顯著提升區塊鏈交易速度。

2014年9月,IBM與三星合作開發基於區塊鏈構建去中心化物聯網系統ADEPT。

7. Intel

2019年3月,英特爾、寶馬集團(亞洲)和尼爾森宣佈與(東南亞風投公司Trive Ventures旗下)新加坡區塊鏈孵化器Tribe達成合作。英特爾為Tribe提供業務和技術指導,通過Xeon可擴展處理器和英特爾SGX等技術提高區塊鏈解決方案的隱私性、安全性和可擴展性。

2019年2月,英特爾推出基於Hyperledger Fabric的商用區塊鏈軟件包。系統中包含啟動Hyperledger驅動的區塊鏈所需工具等。

2018年11月,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英特爾一項比特幣節能高效挖礦處理器專利。

2018年11月,英特爾在以太坊年度開發者大會Devcon4上宣佈新的應用程序規範——可信計算應用程序接口(TC API),以實現在鏈下計算環境中執行交易,再將執行結果返回到以太坊主網上,以此幫助以太坊擴容。

2018年9月,英特爾與SAP區塊鏈聯盟共同探索DLT(分佈式分類帳技術)業務,以優化區塊鏈功能,並加快企業應用速度。

2018年9月,英特爾與百度安全聯合發佈可信安全計算服務框架MesaTEE。

2018年6月,英特爾與DAPP平臺Enigma共同發佈區塊鏈測試網絡。

2018年3月,英特爾公司提交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專利申請。同時,英特爾與騰訊TUSI實驗室就“區塊鏈+身份認證”展開合作,前者主要提供硬件技術,後者的核心技術在於軟件。

2017年10月,英特爾與數字貨幣硬件錢包公司Ledger宣佈合作。後者將其操作系統BOLOS與英特爾SGX(軟件防護擴展指令)的安全存儲產品線相結合,為加密貨幣持有者提供一個更安全的儲存方式。

2017年5月,英特爾與區塊鏈+健康公司PokitDok達成合作,共同研發醫療塊鏈解決方案Dokchain。英特爾將為PokitDok提供其開源軟件Hyperledger Sawtooth作為 Dokchain底層支持,並應用英特爾芯片處理塊鏈交易。

2017年3月,區塊鏈創業公司Filament獲1500萬美元融資,Verizon Ventures和Bullpen Capital領投,英特爾、三星NEXT等跟投。

2017年3月,英特爾、摩根大通、微軟等聯合發起EEA(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企業以太坊聯盟),共同開發新的標準和技術,讓企業更方便地使用以太坊區塊鏈。

2016年4月,英特爾發佈“Sawtooth Lake平臺”區塊鏈技術計劃,允許企業構建分佈式分類賬,並表示平臺或適用於國際匯款、保險索賠處理、供應鏈管理、物聯網等場景。

8. Cisco

2019年3月,Cisco Systems發佈報告,重點介紹其面向企業的區塊鏈平臺。報告預測,到2027年,區塊鏈存儲的價值有可能佔到全球GDP的10%。到2021年,預計區塊鏈市場將達到97億美元。

2018年3月,美國專利與商標局披露一條思科的專利申請信息,思科於2017年12月提交一項區塊鏈技術,讓保密群組更簡單安全地發送即時通訊消息、共享文件和其他信息。

2017年1月,思科、博世(Bosch)、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Chronicled、Filament等企業作為成員聯合成立區塊鏈與物聯網聯盟。聯盟創建的API可支持以太坊、摩根大通Quorum以及Hyperledger;協議允許用戶登記多種弱身份信息,捆綁至更強的加密身份。

9. Oracle

2019年2月,甲骨文第一批區塊鏈應用程序雲服務,包括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正保遠程教育等十幾家企業客戶在使用實時應用程序,其他客戶如AJIB銀行、NeuroSoft、TradeFin等正處於生產階段。

2018年12月,甲骨文和奢侈品電商平臺寺庫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創新消費者互動體驗,建立奢侈品電商領域生態圈。

2018年10月,甲骨文發佈甲骨文區塊鏈應用程序雲Oracle Blockchain Applications Cloud,包括面向四個使用場景(供應鏈交易、商品溯源、智能冷鏈和保修跟蹤)的應用程序,以增強供應鏈的透明度和流程自動化。

2018年8月,印度國家轉型研究院(NITI)聯合甲骨文,將區塊鏈技術結合藥品供應鏈管理,以實現對藥品全程溯源,減少仿製假冒藥問題。

2018年7月,甲骨文推出區塊鏈平臺,用戶可通過區塊鏈數據監控供應鏈,追蹤全球運輸系統,實現更安全透明的跨境交付。

10. IBM

2019年3月,IBM(日本)宣佈將構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進行藥品供應以及醫療數據交換的平臺,製藥企業、醫療團體等20家企業和團體宣佈參與其中。

2019年3月,IBM開發通過供應鏈追蹤藥品來打擊非洲假藥的區塊鏈醫療認證平臺。

2019年3月,IBM宣佈已與六家國際銀行簽署意向書,這些銀行計劃在IBM支付網絡World Wire上發行穩定幣。

2019年3月,IBM為美國信用社行業區塊鏈聯盟CULedger開發新的區塊鏈解決方案,用於創新現有的商業模式和流程,改善部分服務,例如數字身份認證、用戶客戶合規性等。

2019年3月,IBM再提交兩項區塊鏈專利申請,涉及網絡安全和數據庫管理。

2019年3月,IBM X-Force Red推出區塊鏈網絡安全服務。預計到2021年,IBM的企業區塊鏈投資將達到100億美元。

2019年2月,IBM與韓國信用卡公司Hyundai Card合作,改善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

2019年2月,IBM與製藥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將臨床記錄保存在區塊鏈上,旨在保持數據完整性、透明度和患者信息安全性,同時降低成本和加快自動化流程。

2019年2月,IBM Research宣佈與保護和恢復淡水生態系統的非營利組織The Freshwater Trust以及低成本衛星連接傳感器供應商SweetSense Inc.合作,試行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以監測加利福尼亞州的可持續地下水使用情況。

2019年1月,IBM宣佈使用Hyperledger Fabric區塊鏈平臺跟蹤金屬行業的供應鏈,包括從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礦山到福特汽車公司工廠的金屬鈷,以及墨西哥礦山的金屬運輸。此外,中國鈷礦業公司華友鈷業、韓國LG公司子公司LG Chem和科技公司RCS Global正在試點中。

2018年11月,IBM與外匯交易結算供應商CLS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支付網絡服務,首批客戶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

2018年11月,IBM與西班牙的主要電信公司Telefónica合作應用區塊鏈中的概念驗證(PoC)管理國際手機通話流量。

2018年11月,IBM與數據存儲公司希捷合作,利用區塊鏈驗證硬盤驅動器的來源,打擊假冒硬盤。

2018年10月,IBM與旅遊商務平臺Travelport合作推出利用區塊鏈技術重構旅遊分銷、幫助企業管理企業差旅支出的人工智能平臺。

2018年10月,IBM推出基於區塊鏈的企業級食品信託平臺,通過公鏈跟蹤食品,沃爾瑪、家樂福已加入。

2018年9月,IBM申請了一項專利,專利中描述了一個使用分佈式分類帳技術(DLT)的系統,用以解決與商用和娛樂應用中無人機使用量增加相關的隱私和安全問題。

2018年9月,IBM宣佈與健康數據公司Hu-manity.co合作,利用基於區塊鏈的自主權身份識別技術讓用戶更好地控制其個人數據。

2018年9月,IBM基於Stellar網絡開發區塊鏈支付系統。

2018年8月,IBM推出基於區塊鏈和Stellar協議的全球支付系統IBM Blockchain World Wire,使金融機構能夠在幾秒鐘內清算和結算跨境支付。

2018年7月,IBM與哥倫比亞大學合作推出區塊鏈研究中心,旨在推動區塊鏈應用開發和教育計劃,並對區塊鏈創業公司的監管問題提供建議。

2018年7月,美國金融服務公司 Stronghold 近日推出錨定美元的穩定幣Stronghold USD,由資產管理公司Prime Trust託管,並與IBM合作探索穩定幣的使用場景。

2018年7月,IBM與加納政府合作利用區塊鏈改善非洲國家土地管理流程,提高安全性和透明度,減少欺詐行為,增加投資和資金的獲得。

2017年12月,京東、清華大學、沃爾瑪和IBM聯合成立區塊鏈食品安全聯盟(BFSA),開發食品安全和可溯源區塊鏈項目。

2017年10月,IBM宣佈已與合作方區域金融服務公司KlickEx Group和Stellar.org建立了一個新的跨境區塊鏈支付解決方案,旨在為金融服務公司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全球支付服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016年2月,IBM推出BaaS平臺。

2015年12月,Linux基金會發起開源項目超級賬本(Hyperledger),推進區塊鏈數字技術和交易驗證,30家初始企業成員中包括IBM、Cisco、Intel等。

相關閱讀

一張圖看懂A股中的“區塊鏈概念股”有多“概念”

一張圖看懂全球數字貨幣監管態度

網信辦備案區塊鏈技術全解讀——“直擊鏈企”系列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