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直播下半場,鬥魚拿什麼獲勝?

本文來自英為財情Investing.com,閱讀更多請登錄

cn.Investing.com 或下載英為財情 App<strong>

繼虎牙 (NYSE:HUYA)在紐交所上市近一年之後,國內另一遊戲直播巨頭鬥魚終於決定了要赴美IPO。

週一,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了鬥魚的IPO申請書,顯示其尋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代碼為“DOYU”。鬥魚擬最高募集5億美元的資金,稱IPO收益將用於內容、研發和營銷方面的投資,餘額用於包括營運資金需求和潛在戰略收購等一般企業用途。這一規模較去年7月份媒體報道的6億至7億美元有所下滑。

至於估值,鬥魚在去年3月份宣佈獲得騰訊戰略投資的6.3億美元,當時業內人士按此測算的估值在30億美元左右。不過,英國《金融時報》7月份報道稱,CB Insights分析師對鬥魚給出的估值是15.1億美元;商業信息提供商Crunchbase則認為其估值只有11億美元。

鬥魚VS.虎牙:勢均力敵競爭膠著

鬥魚此前因為在港股和美股之間徘徊不定而將“遊戲直播第一股”的良機拱手讓給了虎牙,但其在招股書中聲稱是“國內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及電競價值鏈的領先者”。招股書稱,2018年第四季度,鬥魚平均有1.535億月活用戶,同比增長14.3%,今年一季度為1.592億,同比增長25.7%。虎牙截止去年四季度的月活數據是1.16億。

然而,多方數據顯示鬥魚與虎牙的差距並沒有真正拉開,兩者的競爭其實處於膠著狀態。艾瑞提供的2018年上半年數據顯示,虎牙月獨立設備數為1983萬,鬥魚是1718萬;據獵豹大數據,去年一季度虎牙app周活躍滲透率為0.4747%,鬥魚為0.4058%;而極光大數據則顯示,截至2018年6月,鬥魚以4.1%的APP滲透率高於虎牙的3.5%。

從財務數據來看,鬥魚2018年全年收入36.54億元,同比增長93.8%,但淨虧損也從6.13億元擴大至8.76億元;與之相比,虎牙2018財年收入為46.63億元,同比增長113.4%,淨虧損從8100萬元激增至19.37億元(虎牙在二季度計入了22.73億元的公允價值損失)。

不過,雖然鬥魚的收入規模要遜於虎牙,但前者對於遊戲直播打賞的依賴要小於後者。招股書顯示,鬥魚86%的收入來源於直播,廣告及其他收入佔據了13.9%。相比之下,虎牙95.3%的收入都來源於直播。

此外,儘管兩者同為騰訊系,但鬥魚與騰訊的關係可能更為密切。騰訊目前是鬥魚的最大股東,透過其合資子公司Nectarine持有鬥魚40.1%的股份;而在虎牙,騰訊是次於歡聚時代的第二大股東。去年,騰訊就向鬥魚支付了2748萬元的廣告費。

遊戲直播下半場,鬥魚拿什麼獲勝?

虎牙股價走勢,行情來源:英為財情Investing.com

遊戲直播下半場:鬥魚取勝並非易事

目前,直播行業的一個共識就是行業競爭已經進入了下半場——就在一個多月之前,行業“老三”熊貓直播剛剛宣佈破產關停。在與對手勢均力敵的情況下,鬥魚要贏得下半場並不容易。

一方面,是短視頻巨頭抖音、快手也開始進軍直播市場。快手在去年2月份低調上線了遊戲直播的網頁版,今年年初又推出了一款名為“電喵直播”的app,內容涵蓋遊戲直播、短視頻等內容。想要在遊戲市場分一杯羹並不容易,但快手和抖音會否憑藉平臺內的原生主播培養出大流量的遊戲主播,對鬥魚和虎牙來說都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威脅。

此外是頭部主播的爭奪,鬥魚並非沒有人氣主播出走的經歷。去年一開年,受人氣主播盧本偉開掛事件影響的鬥魚遭遇了更多的麻煩,包括德雲色、韋神在內的大主播均挖走,被調侃“鬥魚無大將”。

這些都表明主播與直播平臺之間的粘性並不高,相互挖角已是常事。鬥魚在招股書中的風險因素中披露,如果無法吸引、培養並留存頂級主播,可能會對其用戶留存以及業務運營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國內市場趨於飽滿,鬥魚、虎牙等直播平臺的出路就是拓展海外市場。然而,去年12月,鬥魚就曾傳出深圳分公司海外部門裁員的消息,涉及 70 餘人,當時鬥魚稱是正常的人員結構調整。2月份,媒體AI財經社再次報道,稱此次裁員中鬥魚市場部 80% 的員工已經離職,之前三十多人的團隊目前僅剩七八人左右。

這些都意味著,鬥魚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來爭奪和培養主播、進軍海外市場。也就是說,鬥魚的虧損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在虎牙已經搶佔先機的美股市場,鬥魚要錄得良好的IPO表現難度亦不小。俗話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或許騰訊才是最大的贏家?

【本文來自英為財情Investing.com,關注微信公眾號:英為財情Investing,閱讀更多請登錄cn.Investing.com 或下載英為財情 App

點擊“瞭解更多”,查看斯里蘭卡科倫坡指數實時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