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人人懂,何時施肥才最佳?畝產1200斤,長得好,少打藥

水稻要長得好,施肥跑不了,不要施肥多,關鍵是時間掌握得巧,要想高產往下看,這樣施肥怎能長不好。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水稻施肥的幾個關鍵時間吧,只要我們把握住這幾個時間,水稻長好了,病蟲害自然也會減少,這樣又能有效的為我們節約成本。

水稻種植人人懂,何時施肥才最佳?畝產1200斤,長得好,少打藥

水稻施肥,我們可以主要分為4個時期,可分為:基肥、分櫱肥、穗肥、攻粒肥。

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佔佔花費總量的40%,結合深耕、耙田。

2、分櫱肥,這次施肥非常重要,這將決定我們後期的一個產量,只有分櫱多了,我們的產量才會提高。追肥要掌握“櫱肥早、穗肥巧”的原則。分櫱肥一般分兩次施用,第一次施促櫱肥,在三葉期左右每畝5千克尿素。第二次施保櫱肥,在第一次追肥後7~10天施用,每畝尿素7.5千克複合肥,配合頁面噴頁面肥。促櫱肥早施促進早分櫱,發揮低位櫱穗大優勢。

水稻種植人人懂,何時施肥才最佳?畝產1200斤,長得好,少打藥

3、穗肥,穗分化期是決定每穗穎花數與穎殼容積的時期,對結實率及千粒重亦有較大影響,此期施肥的目標是:第一,形成足夠的庫容,即在已有穗數的基礎上,使每穗穎花數與穎殼容積達到預期要求;第二,形成理想株形與強健的根系,使抽穗時群體葉面積指數適宜,受光態勢良好,為抽穗後灌漿物質的生產奠定基礎;第三,增加抽穗前光合產物貯藏量。

4、粒肥。粒肥是指抽穗至齊穗期的追肥。對土壤肥力後勁不足的稻田,應酌情施用粒肥。粒肥的主要作用是可以保持葉片濃綠,提高光合作用,防止根、葉早衰,使籽粒充實飽滿。如果植株沒有明顯的缺肥現象,盲目施用粒肥,會造成肥料過剩,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導致貪青晚熟,空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而且容易發生病蟲害。

如果後期水稻仍然長得十分茂密,我們可以適當採取化學控制,頁面噴溼一些多效唑或者其他生長調節劑或者磷酸二氫鉀。實際上也是起到粒肥的作用。

水稻種植人人懂,何時施肥才最佳?畝產1200斤,長得好,少打藥

喜歡我文章的請給我點贊轉發吧,每天都有新的文章更新,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