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金融危機來臨,普通人應該怎樣保護財產?有哪些渠道?

何興才


非常遺憾,作為給別人打工,上班賺死工資,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我們基本沒有任何辦法應對經濟危機,是真的沒有辦法啊。。。

首先,人類歷史上的金融危機沒有一次被官方或者主流社會提前預測到,比如2008年次貸危機,在發生前美股指數不斷新高,一片樂觀。大家知道金融危機爆發時,各類金融資產都是暴跌,如果我們知道危機必然發生,那麼只要做空就可以了,做空樓市,做空債券,做空大宗商品,然後危機發生,然後必然大賺,然而這些都是假設。

其次,有人要持有現金,現金為王,這個更是偽命題,要知道,危機爆發時候,很多人的收入都是銳減的,都有可能失業,現金流中斷了,此外現金資產本身也會下跌的,大家也沒有更多的資產可供出售,能度過寒冬就算不錯了。

所以,個人覺得其實比較合理的做法的是平時就要注意合理的資產分配,房產、現金、金融產品之間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比例,這樣在危機發生真的來臨時候,有一定的緩衝餘地,現金可以保證自己度過寒冬,保證自己的槓桿資產不會因為暴跌被平倉,穩定收益的金融資產比如國債等產品保證自己有穩定的確定性的收益,房產則是能夠穿越危機的資產,至於有些人提到的,抄底神馬的,真是想多了,那個是要看運氣的。


遁逃者


其實我是建議每個人都去讀一點經濟史的,沒有很深地認知,沒有深入刻骨的銘記是很難有所觸動,有所感受的。

我簡單列幾個數字,讓大家感受一下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的這個環境中,人的生存情況。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那場經濟大危機中,據《幸福》雜誌推算美國3400萬的人口中,28%的人是無法維持生計的,流浪人口達到了200萬,僅紐約一個城市餓死在街頭的案件就有20000餘起,這是一個什麼概念,當時的美國已經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這時已經到了工業化成熟階段,甚至已經到了全民消費時代。我們目前,根據我對羅斯托結構主義的劃分,我認為我們僅處於工業化成熟的前半階段。再說一句,08年經濟危機之後,我們最先4萬億刺激,最先走出了困境。但是10年之後,就是現在,我們的經濟依然有些掙扎,今年GDP拿到6.6%的數據,你們可知道這其中有多艱難嗎?再看看如今之歐洲,經濟依然步履蹣跚,西班牙等國失業率甚至在20%以上,看了這些數據,想必對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有了一些認知。

然後我說說對於金融危機來臨時,普通人怎樣保護自己的財富。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當然對於個人來說也並非完全無能為力。經濟是有周期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週期就是非常出名的康波週期了,一個週期主要是以創新為動力的,大概有50到60年的時間。目前我認為我們處在第五次以信息技術為推動力的週期的衰退至蕭條的轉換階段,我個人受周金濤先生的思想比較深,對週期感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週先生的研究報告,我本人一生俯首拜金濤。其實周先生就用週期理論很精確預測到了08年的經濟危機。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有很多能人的,研究的越深,越感到深深的敬仰之情,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在宏觀上對經濟週期有一個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並不是說我們在這個階段內,就在市場中,完全沒有機會。這只是表明全球邊際需求在遞減。真正屬於下個時代的創新還沒有到來,在《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中,也有過類似的觀點。

持有現金的觀點我本人是不太贊同的。經濟危機可能有不同的演進方式,在通縮的情況下,持有現金非常重要,比如去年2018年,在去槓桿的背景下,近90%的資產下跌,持有現金是個算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在這種背景下,難道持有債券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經濟危機最好的選擇是黃金。長期來看,黃金是世界上其他貨幣的信用對沖。短期來看,黃金又是一個避險工具。所以,越是動盪,黃金越有價值。但是黃金本身是一個沒有內生價值的東西。買股票可以有股息,可以和企業一起成長。買債券有利息。所以黃金只能是配置一部分來對沖未知的風險的。比如今年,世界局勢波橘雲詭,可以配置一部分黃金來對沖風險,尤其是美元加息可能停止的前提下,是有一定的意義的。但是這種資產我永遠只會配置一部分,並且根據宏觀的經濟情況進行動態的調節。

其實無論是不是金融危機或者經濟危機,我們能做的就是大資產配置。根據宏觀經濟情況,將資產配置在債券,包括信用債和利率債。股票,包括A股,大盤,小盤,港股和美股上。配置一部分黃金。配置一部分房產。房產也是有周期的,大概20到30年,據我所知,每次經濟危機都和房產有關,真看不到房產可以穿越週期。我們能做的就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動態調節。個人做不到的,可以委託給機構來做。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好好工作。經濟危機,金融危機來臨時,不失業是非常難的,有個穩定的工作非常重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無論將來面對什麼,樂觀一點,積極一點,踏實一點,總能過去的,人是非常有韌性的,還沒見過哪次經濟危機,我們人類沒有挺過來。

未來,等來了再說吧!


留於白寫的一點東西


一句話,現金為王!!!

在金融危機來臨時,由於流動性緊張,以及人們對未來的預期不樂觀,無可避免的會導致幾乎所有的金融產品價格下跌,所以,此時保有現金,及時從資本市場撤離無疑是極大正確的。

資本市場是極其脆弱的,也是極其瘋狂的,瘋狂的時候他可以讓你一夜暴富,脆弱的時候也會讓你一貧如洗。資本市場對於信息的反映是特別迅速的。18年中美貿易戰一打,全球資本市場應聲下跌。政治波動,軍事威脅,以及國際遊資的炒作都有可能讓資本市場出現巨大波動,而且資本市場有一個特點,就是越下跌越有可能繼續下跌,越上漲越有可能繼續上漲。這個特點可能與人性有關,即追漲殺跌,羊群效應。

如果金融危機來臨,普通人最好保現金資產,只要自己保持足夠的流動性,就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金融危機對自己的影響。


MM定理啦


減少不必要的支出,然後把槓桿降低,也就是自身的負債率降低。渠道的話可以直接把錢存在銀行,這是最穩妥的方式等度過寒冬。再說,總之一句話就是現金為王。


正義的恆恆


簡單說可以通過以下幾點:

1.買理財,風險相對較小

2.買基金,風險中等

3.投資黃金,股票,期貨,風險太大

以上可按5:3:2比例分配


Futures未來


如果金融危機來臨 存點黃金 找個工作能賺錢是最好的


老王愛奶黃包


減少債務,美元為王


ELISA981


減少債務,保有現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