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流浪地球》持续升温,票房已突破40亿大关。

因主要场景设定在中国,影片中熟悉的城市、熟悉的地标、熟悉的生活场景的陷落与崩塌所带来震撼与代入感,是好莱坞大片无法比拟的!

“终于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中国科幻电影”,这是海狸君当时看完《流浪地球》的第一感受。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流浪地球》的最后,显然还可以未完待续,网友忍不住直呼“《流浪地球》续集,考虑一下?”

原著也有大量篇幅没有被搬上荧幕。

所以,今天海狸君想和你聊的,就是它的原著小说《流浪地球》。

它最早是2000年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的中篇小说,后来被收进了刘慈欣的一些中短篇小说集。

海狸君并不是对电影百般挑剔的原著党,但《流浪地球》小说完全是不同于电影的另一种震撼,而且,很多虐心的情节,电影并没有拍出来,它值得被更多人品读。

《流浪地球》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电影结束后,海狸君看见有些观众在擦眼泪。

电影《流浪地球》确实不缺打动人的东西:星际流亡的悲怆命运,拯救地球的家园情怀,牺牲小我的集体主义……它强调“希望”,情感基调总体是向上的。

但小说《流浪地球》不同,开篇第一句话,就给人来了一闷棍: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原来,几个世纪前,科学家发现太阳内部活动异常,它将会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并膨胀为巨大而黯淡的红巨星,吞没地球。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人类唯一的生路,就是进行星际移民,唯一可行的目标是4.3光年外的半人马座比邻星。于是人类集中一切力量建造了一万多座地球发动机,计划经过2500年、100代人的时间,让地球飞离太阳系,飞到比邻星附近。

想让地球按人类希望的方向飞行,必须首先用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这个过程用了42年,被称为“刹车时代”。

地球停转会发生什么事?

也许你能想到,太阳不再在一天之内东升西落,地球有一半将长期处于白天,另一半长期处于黑夜。

但还有些事一般人就不容易想到了,这里可以看出刘慈欣非常细致的推演能力。

比如,气温的变化。因为地球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的气温经常高达七八十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主人公“我”的爷爷因为老糊涂了,被酷热折磨的他有一次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地赤膊冲出门去,结果被大雨烫脱了一层皮,因为雨点早就被地球发动机喷射出的等离子光柱烤热了。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整个剧本的改编,不吹不黑,除了演员台词稍微尬了点,节奏相当紧凑。

中间好几次都踩到了海狸君的泪点上。

亲情、责任,再加上中国人特有的淡淡乡愁,作为商业片,可以说完成度很高。

其实仅凭一个好故事,已经足够打败大多数国产电影。

但导演显然对自己要求更多。

说到这里,海狸君要夸夸郭帆的用心了。

原著小说里,经过木星只用了两段话。

为了拍电影,编剧跟导演写了100万字的剧本。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这还不算,两个人又编出了一整套世界观,包括生物群落、大气现象、世界人口、行政版图、行星发动机、地下城、运载车、补给站、空间站等一大堆背景。

光这套世界观,就写了8个月。

你看过为了一个道具,请来四位中科院科学家当顾问的吗?

就是这个行星发动机!来回画了3000张概念图,最后才定了这一版。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7条支架支撑,中间有用作发动机转向的结构,上面有6个巨型散热排气孔的结构方案。

设计图刚一爆出来就有专业网友指出:

这到底是哪个航天大佬参与的?气塞式喷管设计,简直是黑科技嗷!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电影《流浪地球》其实就是由此延伸出木星引力激增、地木相撞危机、人类为了希望奋力化解危机的故事。

但原著小说的走向与电影不同,而且海狸君觉得故事的结局并不重要,反倒是它所呈现出的意境与情节安排,是电影没有拍,却值得我们品味思考的地方。

在小说《流浪地球》中,主人公“我”看到地球发动机巨大的等离子光柱后,想到了哲学老师讲过的一个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 ,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答案是:死亡。

在科学家发现太阳内的氦闪爆炸正在酝酿,整个地球,整个人类,就被逼到了死亡之墙的下面。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未来再不是一望无际,而是凶险无比,目力所及再不是碧海蓝天,而是地下城的冰冷墙壁。

当一条路延伸向无限远,你想走多快或者走多慢都可以,想怎么看路两边的景色也都可以,因为你知道人生不过是一次散步。

可当你知道这条路可能随时会到终点,只有想办法找到新的路才不至于无路可走时,你的心态、观念、选择全都会变了。

就像末日流浪中的人类,把几乎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生存或死亡上。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教育改变了。知识分出了高下,无用的学科真的变得无用;爱情消失了。两个人的结合,只是为了摆脱独自越过茫茫冰原的孤独;婚姻瓦解了。出轨或离婚成了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海狸君觉得这是刘慈欣特别厉害的地方。

他不仅设定了一个在科学上存在可能性的未来,并且完成了符合这个未来世界的生活细节、价值观念、伦理秩序的想象。

这些图景是那么冰冷而真实,却是平时的我们不会去设想的,因为人类从来没有集体走到过死亡之墙下,从来没有面临过文明和种群终结的危机。

那么,在末日危机之下,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改变的?

有。

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群体的愚昧。

在经过了木星的引力加速后,地球向太阳系的边缘飞去,长达四个世纪的死亡恐惧终于得到了缓解,然而人类并没有狂欢,反倒爆发了叛乱。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因为有人对比了太阳影像后发现,太阳在光度、像素排列等参数上与四个世纪前没有任何变化。于是他们惊呼:太阳不会爆炸!我们都被骗了!地球被出卖了!是联合政府编造了一切,他们想独裁地球!

阴谋论总是特别能蛊惑人心。

无数“有良知的地球公民”愤怒地拿起武器,将联合政府的五千名官员和科学家赶出了地球发动机控制中心,把他们丢在大海的冰面上,让零下百度的严寒慢慢夺去他们的生命。

然而,正当成功夺权的人群高唱《我的太阳》,准备把地球开回原轨道时,太阳氦闪爆发了,水星、火星和金星这三颗地球的伙伴行星在上亿度的辐射中化为了一缕轻烟。

还好此时,地球已飞得足够远了。

多么的幸运,却多么的讽刺。

电影没有拍这一段,但你还记得电影里空间站电脑说的那句话吗: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正是在《流浪地球》这样的作品里,科幻作家完成了极端状况下的推演,才让我们真正意识到,原来道德那么脆弱,人性是那么经不起考验,没有爱的灵魂是那么孤独死寂,对今天拥有的习以为常的一切,我们得以更加珍惜。

我们不能等着极端状况真的发生了,才去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苏联宇航先驱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通过科幻,走出摇篮后的世界,我们有幸可以先瞥上一眼。

《流浪地球》让人意犹未尽?网友已经开始操心续集了


所以,海狸君特别推荐大家找来《流浪地球》原著小说读一读,它的篇幅不长,大概不到两小时就能读完。尽管上文有一些剧透,但海狸君相信它的魅力不会因此减损太多。


搜索 海狸书屋 官方公众号获取更多好书推荐,海狸书屋借书前五天免费

www.hailibook.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