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州區清荷作品:母親的菜園

華州區清荷作品:母親的菜園

題目:母親的菜園

“媽,在家幹啥呢?”

“哦,我早上買了些菜苗,現在趁著有些墒,把菜苗栽上。剛才擔了十幾擔水,齊齊(每個)一澆,一晚上,苗根就坐住了。撒的南瓜籽、辣子籽已經出苗了。前幾天,還撒了一些黃瓜籽,等苗長大些再栽。”電話那頭傳來母親微微喘息但又清脆悅耳的聲音,那聲音是幸福,是期盼,更是對豐收的憧憬……

母親的菜園並不大。是母親在自家大門口左側及正對著門口的通村小路對面的一片荒地上一撅頭一撅頭親手開墾出來的。這片不起眼的菜園已陪伴著勤勞的母親有好多年了。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母親正是趁著這個機會抓緊播種,好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收穫。

春天,正是萬物復甦、蓬勃生長的好季節。睡了一冬的芫荽、菠菜、蒜苗終於醒來了。芫荽散發出濃濃的香味,線形的莖淡紅中帶著淺綠,羽狀的葉片向四面張開,新生的嫩芽從中間冒出,像張張嬰兒的臉;菠菜更是蔥綠一片,翠色慾流。戟形的葉子油綠光滑,青翠欲滴,招人喜愛,恨不得掐上一把;而一根根挺直了身子的蒜苗這時候就更威武了,狹長的葉子圍著筆直的圓柱形莖向上伸長,比起菠菜的翠綠而多了些深青色。它們無論是哪個,都長得那樣翠綠可人。每次回家,母親都要為我們挖上幾大袋,高興地說:“這是咱自家種的菜,澆的是山泉水,施的是農家肥,無汙染,無公害,吃著放心。給你帶得多,送給親朋些。”

夏天,菜園裡更是熱鬧非凡。你瞧,又細又長的線辣椒掛滿枝幹,有的翠綠,有的深紅,有的微彎,有的筆直;拳頭大的西紅柿調皮地三三兩兩擠在一起,彷彿探出腦袋湊熱鬧的小娃娃;長圓形的黃瓜渾身帶著小刺,剛長出的有小拇指那麼大,頭上頂著金黃的小花,大點的深綠的身上披著淡淡的薄紗;細長的豇豆一撮一撮長長地垂下,一順朝下,似小姑娘細長的小辮,配上旁邊淡藍色的蝶形小花和心形的綠葉,別提有多美了;而它身旁的豆角也不示弱,露出了自己色澤鮮豔、子粒飽滿的身體;橢圓形的茄子,紫得發亮,明得耀眼,彷彿塗了一層明油——每一種蔬菜都在竭力展示自己,彷彿作為對辛勤照顧它們的母親的獎勵。每次回家,母親就為我們準備好一大袋子鮮嫩的蔬菜。

華州區清荷作品:母親的菜園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豐收的秋天,蔬菜的種類更豐富了。圓柱形的大冬瓜橫躺在大如手掌的瓜蔓中,身上像塗了一層白霜。摘下一個,足足有十來斤重。剛長出的小南瓜有乒乓球那麼大,圓圓的頭頂扎朵形如百合的大黃花,像極了秦腔劇中的丑角頭上的小辮。南瓜因品種不同,有狀如圓盤的又大又圓,皮上有稜,皮色墨綠的;也有狀如牛角,又長又彎,皮色金黃的。每到這時候,母親很疼愛的把已經成熟的大南瓜小心翼翼地摘下來,挑幾個品相好、耐放的,留到冬天吃,它們是很好貯藏的。

冬天,當寒風夾雜著些許雪花悠然飄落時,母親就把在秋收時準備好的玉米杆蓋在秋末已出土的小青菜、菠菜,芫荽上,準備讓這些小精靈們安暖過冬。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四季更迭,母親的菜園豐收不斷。每次我們勸她不用再勞累了,母親總是樂呵呵地說:“這哪是累啊,是高興。”是啊,苦樂年華,人生暮年,母親在自己的菜園裡,體味的是春種、夏長、秋收的樂趣,耕作的是希望、夢想、母愛的滿足。

放下電話的一剎那,我彷彿又見滿園綠……

華州區清荷作品:母親的菜園

清荷,陝西省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熱愛教育,熱愛生活,愛好文學,喜愛誦讀。工作之餘,以文字為伴,在墨香中感懷, 散文《布穀聲聲喚追憶》《行走在生命的秋天裡》《童年●故鄉》,詩歌《秋日思語》《相逢是首歌》《讓我好好來愛您》等發表於網絡媒體。

華州區清荷作品:母親的菜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