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談點顛覆 瑞幸IPO也遠不到顛覆星巴克

關於瑞幸究竟是不是咖啡版的“ofo”的討論,幾乎穩居行業話題前列,贊成與反對兩派都可以找到各種支持材料。


少談點顛覆 瑞幸IPO也遠不到顛覆星巴克


我本人長期以來堅持對瑞幸持審慎態度,認為顛覆或者打敗星巴克做為口號固然可以,但做為一項商業行為,還是要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零售企業,對其判斷要加以理性。

研讀招股書後,以上觀點更得到加強。

現金吃緊後 瑞幸成長速度收縮

瑞幸虧損已經不是秘密,2018年經營性虧損為15.98億元人民幣,虧損率為190%,與此同時,2019年Q1營收的4.78億遠較去年同期也增加了36倍。

瑞幸一直認為自己是用虧損換增長,市場費用超額支出,這些都是互聯網公司的常用手段,瑞幸的判斷若只參考損益表則略顯單薄。

在財務處理中,門店擴張涉及的裝修以及設備採購費用並不體現在損益表中,而是在資本性支出目錄中,在現階段對瑞幸的預判也要重點看門店的擴張成本。

先看瑞幸的門店佈局情況,見下圖


少談點顛覆 瑞幸IPO也遠不到顛覆星巴克

摘自瑞幸招股書



在上圖中,從2018年下半年後,瑞幸開始對門店佈局進行調整,即逐漸削減廚房店,加快擴張支持自取和廚房店兩種形式的快取店。

瑞幸在發展之初以廚房店拿到高增長,但廚房店對品牌成長也有明顯侷限性,尤其門店運營相對不透明會降低用戶信任,提高門店品質贏得品牌好感度乃是必然。

但門店形式的調整和擴張也會加大瑞幸的負擔。

2018年瑞幸資本性支出高達10.05億元,完全以現金支出進行裝修和設備投入,對企業現金流造成相當大壓力。

在現金流量表中,2018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出13.1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12.8億,全年靠融資獲得活動獲得39.88億,才使得當年現金流回正。

基於以上分析,瑞幸在2019年若要虧損中仍然取得高成長,就必須要繼續保持強有力的融資能力。

這條路對瑞幸是十分艱難的。

雖然瑞幸對外一直放大新加坡GIC、貝萊德此類著名投資機構在其股東中的地位,但事實上,瑞幸的股權結構中,神州租車和相關投資機構佔據了8成以上股份:陸正耀家族30.53%,錢治亞家族信託(持股19.68%)、Sunying Wong控制的Mayer Investments Funds(持股12.4%)以及大鉦資本(11.9%)、愉悅資本(6.75%)(Sunying Wong為陸正耀姐姐)。

GIC投資金額為2500萬美金,貝萊德1.25億美金,兩大機構共投入1.5億美金,股份80%以上來自陸正耀和他的朋友們,也意味著雖然經過了多輪融資,但資金大多來自神州系,其他投資機構參與量仍然較少,GIC和貝萊德的1.5億美金佔前四輪融資總額不足三分之一,瑞幸融資大多是在其圈子內完成,似乎並無如其標榜那般受到資本市場熱捧。

一級市場融資壓力放大,為穩定瑞幸在2019年Q1事實上降低了增速。

2019年Q1,門店淨增297家,為4個季度以來最少,在其他財務指標中也可以得到驗證。

瑞幸將門店裝修期間的房租成本計提在開店前費用中,通過此維度數據也可直觀反映門店的擴張速度。


少談點顛覆 瑞幸IPO也遠不到顛覆星巴克

摘自瑞幸招股書



2019年Q1,該部分費用為2237萬元,絕對值低於上年Q2,也是歷史低點,這可直接證明瑞幸在2019年初調整了擴張速度,希望以此來穩定現金流。

當期購買設備和固定資產投入佔用現金流2億,低於2018年平均值,踩剎車一定程度上減輕現金壓力。

2019年初,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表示當年的運營擴張目標為:新建門店2500家,總門店超過4500家。


少談點顛覆 瑞幸IPO也遠不到顛覆星巴克

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



但若以第一季度數據看,該目標顯然是難以實現的,前邊有個宏大目標,而內部又面臨虧損和融資成本高等客觀問題,唯有IPO一條路,通過上市融資來獲得寶貴的運營資金。

瑞幸上市換機會 能一勞永逸嗎?

由於納斯達克鼓勵虧損但具有成長性的企業前來融資,因此,大概率看瑞幸是可以獲得上市機會的。

但這並非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先看資金壓力問題。

在招股書中,瑞幸披露,2018年平均每個門店的裝修成本為18.9萬,每個門店咖啡機成本為11.6萬,僅此兩項成本,一個門店的開設需要資金30.5萬。

瑞幸已有2370家門店,尚不考慮廚房店轉快取店等因素,從規模看,瑞幸還需要2200家門店,共需要資金6.7億元。

瑞幸此次IPO的融資規模暫定為1億美金,勉強夠門店擴張需要。

再看運營端。

鑑於瑞幸一直以星巴克為對手,在日常宣傳中也習慣性表露自己對星巴克的先進性,那麼不妨以星巴克為參照,來判斷瑞幸當下運營水平。

星巴克亞太地區在上一財年(2017年10月-2018年9月),自營門店收入佔比91.2%,與瑞幸模式大致相同,也具有對比價值。

當期星巴克,房租、材料以及門店運營及其他成本佔營收比共為68.9%,而瑞幸在2019年Q1,該部分成本佔營收比為116.6%。

瑞幸運營質量顯然不如星巴克,這也說明雖然採用了所謂的新型商業模式,但商業效果遠未達到顛覆對手的程度。

這可以解釋為:1.瑞幸為提高獲客,調低產品定價,拉低了毛利率,難以盈利,接下來瑞幸或許要通過價格來調整毛利率水平;2.門店養成需要一定週期,瑞幸要平衡用戶購買力和速度,著實不易。

在招股書中,瑞幸強調獲客成本的降低,因此有評論認為這預示著若降低甚至是取消市場費用,靠慣性仍然可以獲得增長。


少談點顛覆 瑞幸IPO也遠不到顛覆星巴克

獲客成本在降低,摘自招股書



但這也只是理想狀態下。

在2019年Q1的市場費用中,廣告費用已經得到控制,但免費贈飲佔比為17.7%,此外物流支出也有56.3%。

完全取消市場費用是不可能的。

從運營角度看,瑞幸中短期內完全扭虧為盈的可能性甚微,2019年Q1運營虧損為5.27億,當期經營活動現金流出6.27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共有11.58億。

若IPO成功,融資的1億美金僅夠門店擴張,按照當前的運營虧損率,現有的現金儲備留給瑞幸的時間也並不充裕。

當然,這也並不代表馬上要判判瑞幸死刑。

在此之前,瑞幸已經開始通過固定資產抵押來獲得再融資,而上市之後,無論通過二級市場買賣,而是股權質押,瑞幸還有許多融資方式,尤其現今的神州系佔據8成股份前提下,股權的稀釋還是有一些機會。

但這同時也提醒瑞幸需要調整自己的運營心態,不要動輒就要顛覆對手,在供應鏈的把握以及品牌的持續來看,瑞幸較之口頭鄙視的星巴克尚有相當大距離,在商業競爭中無捷徑可走。

總結全文:我本人仍然不改變對瑞幸的看法,堅持對其持嚴格的審慎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