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瑞幸咖啡

美國時間4月22日,瑞幸咖啡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暫定融資1億美元。

成立一年半以來,在資本市場上一路狂奔的瑞幸咖啡,總算是要上市了。

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按照門店數量和全年出售咖啡杯數計算,瑞幸是中國第二大咖啡運營商。

“槓”星巴克、大額融資、燒錢補貼、口感不佳……從成立之初開始,關於瑞幸咖啡的爭議就沒有停過。如今,它又刷新了拼多多、趣頭條的IPO速度。

1680萬用戶,2073間門店,賣出9000萬杯,虧損16億……一連串數字背後,明擺著的超越星巴克的“野心”,真能實現嗎?

上市之後,又是否能根本上改善其“燒錢虧損”的困境?

01

賣咖啡還是玩資本?4輪融資超5.5億美元

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中國互聯網咖啡融資表

交易市場裡有句話:買預期,賣事實。

一家公司的估值不是他曾經的盈利,而是他未來的想象空間。

國際咖啡組織報告顯示:中國人均年消費僅4.5杯,遠低於美國和日本的269杯和188杯。

許多報告據此認定中國咖啡消費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導致很多投資人一看到咖啡創業項目就兩眼放光。

對投資人而言,未來的想象空間遠比當下的盈利迷人,這也是瑞幸得到資本青睞的原因。

瑞幸咖啡可以說是一個典型資本催熟的樣本,尋常品牌五十年的緩慢進階路徑,在一年半的時間內,瑞幸飛速走完——成立9個月,瑞幸門店數超過入華12年的英國連鎖咖啡品牌Costa;成立14個月,瑞幸門店數達2000家,而星巴克達到這個店數花了17年。如今入華20年,星巴克門店約3500家。

面對瑞幸的“進攻”,星巴克早就坐不住了。去年8月開始和阿里巴巴合作,不僅侷限於外賣業務,阿里巴巴還為星巴克提供多方位的數字營運支持。

2019年1月初,瑞幸咖啡發佈了三大戰略目標:年底前全國新建門店超過2500家,總門店數超過4500家;在門店數量與銷售杯量上均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持續努力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

2019年1月3日,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表示:

“2019年,瑞幸咖啡的門店數要大於4500家,並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兩年多時間,從一家,到超過4500家,這樣的成長速度,難免讓各路資本眼紅:

2018年4月,瑞信宣佈獲得天使輪融資數千萬元。

2018年7月,瑞幸宣佈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大鉦資本、愉悅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和君聯資本參與融資。

2018年11月,瑞幸宣佈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為參投公司,投後估值達22億美元。

2019年4月18日,瑞幸宣佈完成B+輪1.5億美元的融資,星巴克的二股東貝萊德投資1.25億美元,投後估值達29億美元。

每隔不到半年,就有一次融資,3輪融資之後,馬上就要上市,本質上,還是因為當前的“燒錢擴張”玩法需要資本的支持。

02

鉅額資本的瘋狂燃燒,卻逃不出虧損的困境

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數據來源:招股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數據來源:招股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各項數據方面,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用戶數達到1687萬,門店數為2370間,一季度營收4.79億元,淨虧損5.52億元。

沒有太多創新模式,瑞幸咖啡搶佔市場的方法只有一個——燒錢。“買二送一、買五送五、充二贈一、每週7件瓜分500萬”等等,瑞幸咖啡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打開了市場。

瑞幸咖啡的門店由2163家快取店(自提+外送,無堂食)、109家悠享店(自提+外送+堂食)和98家外賣廚房(外送,無自提和堂食)組成。成本主要來自:門店租金和其他運營成本、物料成本、一般行政費用,以及營銷費用。

門店數量仍在擴張中,租金和物料成本居高不下。但如此燒錢擴張的背後是鉅虧。

據招股書顯示,2019年1季度,瑞幸咖啡營收為4.79億元,同比增35.94%,淨虧損5.52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擴大了4.20億元;2018年全年,瑞幸咖啡的營收為8.41億元,淨虧損16.19億元,歸屬於公司股東及天使投資人的淨虧損達31.90億元。按此計算,成立一年半虧損近22億元,平均每天虧損400萬元。

虧損增長放緩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其獲客成本的降低,2019年一季度,瑞幸獲取新客的成本從去年同期的103.5元下降至16.9元,獲客成本下降超80%。

今年4月初,一條動產抵押信息顯示,瑞幸咖啡將咖啡機、奶箱、粉倉等物品作為抵押物,為4500萬元債務做擔保。瑞幸咖啡缺錢?瑞幸方面回應稱,這是一筆常規的設備融資租賃,符合輕資產運營的思路。

鉅額資本的燃燒,到底是燒在了真需求上,還是偽需求上?

當下,趕緊上市已經成了瑞幸咖啡的首要目標,打敗星巴克已經其次了。

虧損增長放緩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獲客成本的降低,2019年一季度,瑞幸獲取新客的成本從去年同期的103.5元下降至16.9元,獲客成本下降超80%。

自成立之日起,瑞幸咖啡就因為持續燒錢虧損的戰略而備受質疑。依據招股書,瑞幸咖啡需要更多融資,以覆蓋其逐漸擴大的虧損和加重的短期債務

03

多元化市場,多層次的消費需求

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不可置否,國內的咖啡行業整體增速迅猛。

發展至今,咖啡市場經歷了3次浪潮:雀巢等速溶咖啡是第一次浪潮;以星巴克、Costa等為代表的手磨咖啡是第二次;未來多層次的消費需求帶動下,咖啡市場需要更多元化的發展。

據國信證券研究數據,我國咖啡消費年增長率在15%左右。預計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銷量規模將達到3000億人民幣。從市場份額來看,現磨咖啡發展空間巨大。此外,咖啡的消費場景也逐漸從“社交屬性”逐漸變成日常飲品。

但除了瑞幸和星巴克外,全家等便利店的咖啡也不能忽視。售價8-12元之間,價格是瑞幸的一半左右,消費門檻更低,現磨咖啡已經成為品牌便利店中的重要品類。此外便利店門店更多分佈更密集,更有買一送一,買五送五點活動。

然而我們不能忽略的事實是,今天中國人均咖啡消耗量仍舊不足美國1/10的水平,意味著瑞幸、連咖啡等帶動的咖啡外賣市場,更多的是享受了中國咖啡市場正處於一個長期增量爆發的紅利。

04

能否超越星巴克?

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星巴克

瑞幸從成立至今,目標一直都沒有改變。

其實,早在第一輪融資前,瑞幸就通過“致星巴克的公開信”,呼籲星巴克給行業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迅速獲得了市場的關注。往後的場合,但凡提到規劃的話題,瑞幸必提星巴克。

如今,從門店數量上來看,星巴克在進軍中國市場19年之後才開設了3400家門店,而瑞幸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擁有了2370家門店。

星巴克的平穩戰略,相對比瑞幸的瘋狂擴張,其實還是具有很強的市場控制優勢。

對於瑞幸而言,2019年4500家門店的目標即使能夠實現,在門店數量和銷售咖啡的杯數上,確實有可能超越星巴克。

但是,

從營收和淨利潤的規模看,瑞幸顯然跟星巴克不在一個量級。

近年來,星巴克在中國的銷售一直處於疲軟狀態,2018年更是出現了9年來的首次業績下滑。2018年,星巴克中國/亞太區營運利潤率從26.6%下滑到19%,下降達7.6個百分點,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

儘管業績下滑,但星巴克的營收仍是完全碾壓瑞幸。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星巴克實現營收66.33億美元,瑞幸咖啡一季度的營收為7130萬美元,瑞幸僅為星巴克的1.07%。

與此同時,為了挽救中國市場,2018年9月,星巴克聯手餓了麼推出外賣服務,星巴克首席執行官凱文·約翰遜也表示:“當進入2019財年時,我們正在執行一個明確的增長計劃,重點是美國和中國等長期增長市場”

最重要的一點,星巴克目前是有明確的盈利模式,最多是增長不及預期,但起碼是賺錢的,瑞幸則不同,多輪融資和快速上市,對資本的巨大需求背後,其盈利前景依然渺茫。

正如瑞幸在招股書中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可能繼續虧損下去,“我們無法向您保證,我們最終將實現預期的盈利。

恐怖銷量卻日虧百萬,瑞幸咖啡IPO後,能否超越星巴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