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八十歲是一種什麼體驗?

侃聊天下


這個問題只能說無法得到答案。畢竟在這上面回答的也不可能有八十歲的人,所有的其他回答即使自己講的再好再真實也都只是我們自己猜測的,我們並未經歷過,只有時間才能讓我們得到答案。

不過相當一部分人是可能活不到八十歲的,所以這個問題改為人老了是種什麼體驗比較好些。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活法吧!也不可能有統一的答案,任何結果都是有的。活到八十歲的人我見的不多,也接觸的不多,但村裡的老人還是接觸挺多的,只是沒那麼大年紀,極少有到八十的。在我的眼中,他們大部分老人都可以說是在等待死亡的來臨吧!因為像那麼大年紀的老人一般也都是沒啥文化水平的,小時候沒條件接受好的教育,有的連字也不認識,很少有那種見多識廣的人。可以說他們的人生僅限於正常的本能工作,去幹一些一輩子都可能不會有多大變化的工作,他們的成熟可以說就只是一些單純的人生經驗,思維不會有多高。他們在某些方面是不如小學生的,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都比那些老人強,小學生所受的教育雖然不高,但能讓他們知道從書中獲取知識。

而對一個人來說,我認為知識是最重要的,但知識只是跳板,有了知識,我們可以進行更高維度的思考,可以忍受孤獨與痛苦,能夠看清一些事物的本質,實現某種程度的自我超脫。即使同樣是老人,生理上看起來都一樣,但精神是不一樣的,像我就遇見過因為得了病在那痛哭的老人,因為怕死;而有些國學大師雖然也老,但我們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不一樣的氣度,一種超脫的精神狀態,我們敬仰那種人。

說白了,就是同樣為人,但人與人是真不一樣的,有些人就只會一些本能的東西,而有的則在本能之外擁有的更多。如果打個比方的話,可以把世界當成一場遊戲,每個人和一切生物都是程序,程序的高等與否取決於人的思維,而很顯然大部分人都只是底層程序,是遊戲中的NPC,只會一些規則所規定的本能。而有的呢?則是不一樣的,思維程序具有高度的複雜性,即使外表看起來一樣,但內在不同,並且可能極為高等,如人工智能,能進行自我的演化。

再回到問題上來。那些老人他們大部分沒有像我們那樣接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到了晚年,不能工作了,也沒啥創造價值的能力了,每天就是一堆老人聚在一起聊聊天,那麼他們能聊什麼呢?又能想些什麼呢?他們不會去思考一些對我們來說可能很正常的東西,像讀完一本書後,感覺自己得到了很多東西,思維境界有了提升。他們只能去思考和聊些像啥時候會過節,孩子啥時候回來的”無聊“的事,除此之外,他們還能思考什麼呢?思考人生?思考宇宙和自我的存在?我想不會吧!他們作為老人只能坐在那浪費時間,遭受著隨時到來的可能因為身體老化帶來的各種痛苦與疾病,並給孩子什麼的帶來一些麻煩,那就相當於是等死了,真的是等死了。我們當然不希望他們那樣,他們為了這個社會和國家作出了很多的貢獻,晚年不應該那樣看起來沒意義。但我們也沒辦法,時代所致,我們的先祖有的可能更慘。

等我們老的時候可能不是那個樣子了,我們與那批老人的成長不同,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可能也還是那樣子。你來這一世,得到了什麼?看透了什麼?思考出了什麼?你應該怎樣去面對人生的各種痛苦與歡樂?你是否就是個底層程序呢?你即使物質身體再怎麼變化,你的精神靈魂也要一直進步啊!等我們老了,我們要能夠為自己而活,即使同樣是面對死亡的結局,我們這一世也要與眾不同!


夏花之絢爛2000


我父親89,母親79。

父親部隊轉業到地方,一直在機關從事人事工作,母親在農村,因為我的姥爺和兩個舅舅都去世了,贍養姥姥的義務落到母親身上。姥姥不願意住城市,媽媽也自然而然待在農村,,直到姥姥去世。父母一直分居兩地。

直到父親離休,從城市回到母親身邊。一家人才團圓。

本以為一家人在一起,是件好事,可是因為父親長期不和我們在一起,忽然團聚了倒是覺得彆扭。父親脾氣爆,我們對他除了陌生就是害怕。父母之間也沒有了以前的相思和客氣。因為一點小事就發生爭執。就這樣磕磕絆絆20多年。

現在父母都老了,脾氣隨著歲月的流逝,漸漸的小了,走路的節奏也慢了許多,老年斑多了,一口好牙剩下的只有又黃又黑的牙根了。父親的目光柔和了,對母親也輕聲細語了,尤其對隔輩的孫男娣女,疼愛有加。

我們工作之餘,常常回家看看,願天下父母心都安享晚年





有尊嚴的老去


人生不個三萬天!三萬天等於:“八十二週歲加七十天”,本人以平安的健康自理活過了三萬天,對八十歲的體驗有一點體會,要過好退休後這二十二年,退休後就要有一些計劃,退休前我把抽了二十六年的煙一次就戒了,更沒有胡吃海喝把肚子弄大,一直保持體重在標準體重的範圍之內的最小值。前十年除了保持好運動,健走(快步走)外,還算過得舒服,後十年(七十)以後,我做了一個(健康自理活過三萬天)計劃,對一雙腿(腳)有計劃的進行鍛鍊:除每天快走三十分鐘外(步速為130--140步/分,),並自創圍繞兩條腿的多種運動方式:如腳跟對腳尖向前,腳尖對腳跟後退;腳交叉向前與交叉後退;腳尖交叉向前與腳尖交叉後退;腳跟交叉向前與腳跟後退;腳尖曲膝站樁雙手十指交叉上舉;腳尖曲膝下蹲;雙手於背合十腳尖曲膝下蹲;頭手三角倒立;俯臥撐;閉目獨立等。以上運動除快走每天堅持外,再根據體力以上自創的項目再選做兩到三項。三萬天前可以說身體協調靈活,一七年,一八年兩年的體檢,均未發現三高及重大疾病,本人最大約體驗是:鍛鍊必須要堅持,要抓關健,老祖宗說:(走是百鍊之祖),本人體會是基本功,有人老腿先老,腿是人體第二心臟,人體器官用進廢退之說,世衛組織認為(走)是最好過運動,所以我於二零一七年十月敢與比我小十來歲的單位職工旅遊黃山,到海拔1800多米的光明頂步行而下,下到索道下山處,一塊牌子上寫:乘索道十分鐘,步行兩小時,我靠一技柺杖與其他四位職工兩小時,同時到達停車場,第二天還去九華山旅遊,二零一八年十月、十二月,先後兩次再去小西北六省市十三天及去港珠澳、、橫店影視城、夏門、金門等十一天旅遊,均不拉集體的後腿,而且愉快的順利完成了任務。我為我八十歲過得不遺憾,我目前除聽力有下降外,開始感到有些老年病,如膝蓋上六樓有點疼,左肩開始有點疼,計劃有的運動項目如三角倒立去年九月就停做,有的在數量上,力度上均有減少,力爭健康自理的活過八十四,我知足了!這是本人的實踐過來的,與老年朋友們共勉!


李泗甲


我的岳母今年八十四歲,出於我對她的敬重和感情的深厚,在此文中就直接稱呼她母親,半個兒子也是兒。

母親八十歲生日那一天,她的後輩60餘人,為她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八十大壽。當天請來了婚慶公司主持,上午十點,活動開始。幸福大家庭的全體成員進入會場入座,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的音樂聲中,母親健步地走上主席臺,向她的兒孫及重孫致以親切的問候。隨後在《母親》的音樂聲中,按輩份順序陸續上臺,每人先和她一個擁抱,再給上一個紅包,表示生日的祝福。60餘人站在母親兩邊和後面,一張超大的全家福讓每一位溫暖幸福。

母親的生日蛋糕,做的特別精緻,八層蛋糕寓意著八十大壽,在《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中,母親和全家人一起品賞著蛋糕的美味。隨後母親和她的五個女兒和兒媳,以及孫女這一輩,在舞臺上扭起了東北大秧歌,母親揮舞著紅綢帶,也是緊跟節奏,笑得那樣開心。她的孫子跟著她邊跳邊唱著《爺爺奶奶和我》,把歡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母親養育著六個兒女,受盡了生活的艱辛。父親的身體不好,過早去世,她含辛茹苦把兒女一個個撫養成人,為他們成家立業。一生的勤勞,到了八十歲還是停不下來。她仍然每天為兒孫做好一日三餐,大部份家務還是她操勞。

她的身體如今還是那樣硬朗而健康,心態如同年輕人一樣,笑容滿面。種著菜園吃著純天然綠色的蔬菜,有時還分些左鄰右舍。稍有閒空叫上三位,對麻將特別愛好,樂在其中。每逢節假日,只要有機會,她就和晚輩一起到全國各地旅遊。82歲那年,母親坐上了由武漢飛往深圳的飛機,實現了她航空的夢想。都說八十四歲是一道坎,而母親在這個年齡,仍然盡情地享受著每一天的幸福人生。

我好想好想活到八十歲的那一天,能有著母親的心態和健康,能有著母親一樣的幸福和享受。當我過完八十四歲的生日之後,無論哪一天沒有痛苦而優雅地老去,這就是我最好的往生極樂。





朱八戒CC


那時候奶奶才47歲,一直到現在78歲,突然間走了一個老伴,奶奶就這樣的一個人到現在,其實在我們現在的社會,還不有幾個能忍到現在的,現在現實的社會,說離婚就離婚,說在找二婚就找,根本就不在乎感情,要羨慕感情,我還是羨慕奶奶那時候的真愛,希望奶奶活到百歲,永遠在我們身邊,健康平安快樂就是對我最大的幸福,我永遠比不上奶奶,我的感情失敗,奶奶是我最羨慕的人,這是我個人思想,希望你們不要介意,我有一個奶奶照片,是我偷偷的讓她坐好,給她來張可愛的照片,😌



嬌嬌語錄


我們家族,年齡最長的數我的奶奶,八十九歲逝世的。

奶奶一生生了十一個孩子,生病死了五個,爺爺在奶奶四十多歲時逝世的。奶奶沒有再婚,一個人拉扯大了爸爸他們幾兄弟。

在我記事起,奶奶就信佛,每到農閒,她就會和幾個姑婆一起去“朝山”,為一大家人吃齋祈福。每次奶奶都會把全家人的名字無一遺漏的在菩薩面前念一遍,她才會心安。

奶奶在我的記憶中,身體一直很康健,閒了就會和她舅公舅婆她們打打長紙牌,約起一起去趕集。老家離集市有十四五里路,奶奶他們幾個老人卻一點不覺得走山路有多累。每次回老家,奶奶總會站在門前那條小山路邊等候,還是像小時候一樣,從衣口袋裡掏出幾個糖果塞在我手心裡。

奶奶一直很勤快,就在她八十九歲那年,她還擔糞種菜,做一些農活,只是意外來得太快。所以,年過八十,也許也會感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吧。


沉澱與生活


我是1940年3月10日出生在齊齊哈爾,4歲回山東東阿老家,1961年青島上學,離80歲還有幾個月的時間。身高1、77米,現在體重90公斤。一生曾經患過肺結核、鼻竇炎、胸膜炎、腔隙性腦梗塞、腸梗阻、間歇性房顫、輸尿管結石、眩暈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疾病。現在眩暈症時有發作,步態蹣跚不能遠行超過一公里外及高血壓外,其餘疾病均已痊癒。年近八十回顧一生,曾經有過“過五關斬六將”也有過“走麥城”,一切都不在去計較。活在當下,過好今天,忘記昨天,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不求死,不怕死,不埋怨,不吸菸,不喝酒,不造謠,不傳謠,上網聊天,看國家大事,聽美妙音樂,看影視電影。自尋快樂。


TXZJWS


現在生活好了,人活80歲很常見,如果身體好,80歲一點不顯老,生活自理不需照料。我的父親身體一直很好,在農村自己生活,一生節儉,近2年大腦不好,有點健忘,我在外工作沒太多時間陪父母,今年元月父親背疼查出肺癌晚期,住院2月離世,享年81歲,太突然心裡難以接受,想念我的父親。

子欲孝親不待,望天下游子有時間回家多陪陪年老父母,望天下兒媳善待公婆,人過80時間真的很快。


過客168430876


首先本人離八十歲還有點遙遠,八十歲的人生是什麼體驗我不得而知,不過我的母親已經年近八十,曾經患過腦溢血,雖然康復的不錯但還是留下了後遺症,走路不穩經常會摔跤,父親三年前去世後她就一個人生活,我們姊妹幾個也經常輪流去陪她,可畢竟各有各的家庭工作,並且還不都在一個城市,所以照顧很不方便,但她總說晚上一個人害怕,白天沒人陪著說話孤獨,老年人有病沒病三天兩頭總要往醫院跑,開各種各樣的藥保健品,每天除了吃飯就是吃藥,說實話生活質量真的不高,但老人就覺得活著每天能看看人就是幸福的,最近我們請了個住家保姆照顧她,她也挺滿意的,無論如何在她晚年活一天就快樂一天吧。


自樂閒人


我與父親都是兔子生肖,相差二十四歲,車禍傷殘後,有人說我可以等死了,當時父親還沒有死,我如果活到父親的年紀,我不能等死就等二十多年,父親活到九十三歲,今年春節後去世。父親一直是我的驕傲,為我做出了長壽的榜樣,活得越久,我的希望越大,有人說父輩是自己與死亡之間的一道牆。說得太好了。以前從來不佘考慮自己死的問題,現在牆倒了,直面的是自己死亡,我現在每天走路一個小時,拉二胡三個小時,學習頭條三個小時,也比較充實,爭取活過八十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