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農村居住,快80歲了,如果把他們送到養老機構養老,會不會被街坊鄰居笑話?

農裡農氣


現在農村老人去養老院養老,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一般都是兒女工作較忙實在沒時間照顧老人。或兒女在贍養老人問題上有分歧,誰也不想服侍老人!只能兒女共同出錢把老人送進養老院。

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兒女贍養老人,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法律也規定,兒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和責任。父母辛辛苦苦,用一生的心血把兒女撫養成人,現在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顧了。也是兒女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時候。

不可否認當今社會,每個家庭的壓力都很大,兒女工作忙沒時間照顧老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情感上,總感覺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心裡有些不安!

如問題所說,把老人送到養老機構養老,會不會受到街坊鄰居笑話?

我認為也要看情況而定。如果兒女工作確實很忙,無法及時地照顧老人的生活。既然兒女已經無法更好的照顧老人的任務,那還不如送到養老機構養老《正規養老院》這樣老人會得好更好的照顧。

如果兒女有時間照顧老人,只是嫌棄老人髒,嫌照顧老人累!為了自己享受,寧願花錢把老人送到養老機構,也不願意自己照顧老人。如果是這種情況,我認為一定會有人笑話,不管你的地位有多高,不管你有多少錢。你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希望每一個老人,都有一個安逸幸福的晚年!

以上是個人觀點,有不同意見的朋友 ,大家可以一起討論。





農民身邊事


:我父母都是農民,我是家裡的獨生子。小時候,我們家很窮,靠著種地生活,家裡沒有什麼經濟來源,經濟很緊拮。父母在農閒時到處打零工掙錢來補貼家用。為我做好吃的飯萊,為我添置新衣,一年到頭都在忙忙碌著。


:記得少青時期的一次中考,我順利地考上了一所重點初中。開學準備到來了,可是家裡供我讀書的費用都沒有著落。當時正值農忙季節,父母上午到附近的工地打零工,下午回家幹農活,每天如此地工作著,一點點地為我賺足了學習費用。著父母漸漸變白的頭髮和疲憊的身體,我感動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現在父母慢慢老去,我要報答她們養育之恩,更不能送進養老院。否則,


被別人說我是不孝之子,忘恩負義之徒。我要陪伴父母,讓他們幸福快樂地安度晚年。

父母在我小的時候陪我成長,我陪父母慢慢變老。


用戶5781598700416


‌我姥姥姥爺分別是78、80歲,目前兩個老人單獨居住在一棟農院,生活自理沒問題另外舅舅家就在兩百米外,一天兩趟去看一下,老媽小姨她們也是隔幾天輪流都去一次。奶奶也是七十多了,我家叔叔家小姑家輪流來住一段,更多還是她自己住,跟姥姥姥爺一樣說是他們自己住習慣了,在兒女加沒那麼自在。說上面的原因是,如果父母自己自理沒問題的話可以更多尊重他們自己的意願,如果父母身體或腿腳不好需要由子女照顧贍養的時候,只要工作不是常年出差在外的工作,還是建議大家自己親自照顧父母,在養老院有玩伴固然重要但不及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照顧與陪伴,父母辛苦將我們養大培育成才,晚年卻沒有子女陪在身邊,樂享天倫,想想也是不應該的,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再後悔,珍惜當下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光,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別人說三道四並不應該成為你考慮把父母送到養老機構的顧慮,父母幸不幸福跟願不願意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重點!


楊公子在北京


傳統的四世同堂之家被傳為佳話,“家”才是人生的最後歸宿,再老也不能離開,兒女應該在身邊,子女把老人送進敬老院是一種拋棄,是不盡孝道?

如今,家庭結構出現巨大變化,無論是居家養老,還是去養老機構,都是一種養老方式的選擇,但更關鍵的是,我們是否真的知道人老了之後,作為子女又該如何和年邁的父母相處,特別是老伴過世後又不願跟子女住的,哪就住養老院,大多數養老院的環境不錯,伙食也過得去,養老院很好有很多同齡人沒有代溝,有共同語言挺好的,子女有空的時候來養老院看望老人,這種現象很普遍。

另外一種認為,養老院再好也不是家,養老院吃的再好,也不如兒女們給他們做的熱乎乎的小米粥好,養老院的服務員再好,也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女!

如果你在外地打拼,居家養老特別是父母一方過世,人們所說的孤獨老人,老人無人照理的情況下,不妨就送養老院,事業穩定以後,就接回老了,雖然你每天很忙,雖然你每天很累,可當你下班打開家門的時候,當你走進父母的房間看到了父母的時候,當你說一聲爸爸媽媽我回來了的時候,你再看看父母,他們的眼睛可能就溼了,這就是父母親情,這就是骨肉親情,這種親情真的的融合在我們的血肉當中,是什麼也替代不了的。

關注老人,就是關注明天的自己




青春說事


現在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子女不在身邊,在外地工作,把老人放在家裡又不放心,所以很多人會把老人送到養老機構。

現在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身體狀況會不太好,如果子女在外地而老人又不願意跟子女住在一起,自己住子女又不放心,如果身體不舒服身邊連個照應的人都沒有。子女就會選擇一個兩全的辦法,送到養老機構照顧,其實現在農村建設的一些養老機構還是不錯的。最起碼生活起居上有人照顧,孩子們也放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農村的養老機構除了一些孤寡老人,沒有子女的住,有子女的一般不會去養老機構的。在農村就是這樣,全村的人就會說三道四的,有兒有女不養老人,還把老人送去養老機構,人言可畏啊。

現在農村的養老院條件也不錯,不比家裡差,如果子女實在無法照顧老人,有條件的可以把老人送到養老院照顧。但是作為子女父母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有時間還是多多回來看看他們,畢竟年紀大了,別出現“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樣的情況,追悔莫及啊!


魯北人小凱


父母在農村居住,是老農民了。農村種地的農民是社會中最藶苦的群體,現今都八十多歲了。他們數十年面向黃土背向天,勤勞耕種為的是全家老少的溫飽,為的是兒女的供書上學,為的是子孫後代能有幸福生活。現今兒女都已長大成人,成家立業,該報答父母的天高地厚之恩了,也就是說該養父母的老了。父母養子女的小,子女養父母的老這是必須,天經地義的事。但社會現實中不是每個家庭的子女都能長繞膝前奉養雙親。子女有自己的事業要幹,有的甚至要遠離家鄉,這樣就給奉養雙親帶來了團難。還有少數家庭家中晚輩和長輩存在代溝,易生矛盾,這也是需解決的實際問題。所幸現今社會發展了,社會對老年人有了更多的關愛,老人養老院應運而生。這樣就解決了子女想奉養雙親,但心有餘而不足的問題。本人居住地有一家價格較親民的養老院,能自理的老人收費一仟捌,不能自理的收費二仟四。內住了很多年高農民,有雙人間,三人間,他們生活得很開心,平時或談天說地,或看看電視,聽聽戲文。本人曾問過他們是住家裡好,還是院裡好,他們一至認為住農村家中絕對沒有住養老院舒心。我相信在中國養老事業日益完善的情況下,基層養老院肯定越辦越好,進養老院養老是以後老人的首選,子女將年事已高的父母送去養老院養老是不會遭非議的。


明賢25



寒冷144115435


即使開始會,但會理解的。關健不在於街坊的議論,而在於老人的意願。多少歲不是主要問題,只要老人身體硬朗,能照顧自己,暫時可不進敬老院。如需要人照顧,就可送去敬老院。農村養老以後會跟城市同化,即在條件下階段性選擇養老形式。首先是尊從老人意願,再根據身體條件,不同時段區別選擇。不管在哪裡養老,首先得把老人放在心裡,瞭解他的需求,即時給予慰藉。儘可能多抽時間看看,陪著聊聊天。如今物質上較容易滿足,老人吃得不多,也吃不了油膩的,主要是精神上孤寂,失落,所以看望很重要,隨著農村養老的逐步完善,那些擔心是不必要的。


項曉高


我姥姥今年八十七了。是由媽和舅舅姨媽輪留照顧。期間也提出過送老年公寓但我被舅舅否決了。他認姥姥這麼多子女送老年公寓會在背後被人說三道四。但也有人提出在老午公寓那裡老人多姥姥有很多人聊天也不錯。但媽媽堅持說姥姥年齡大了子女應該陪伴在身邊以後不在了也不會後悔!當媽媽這樣說時。我還開玩笑的說你放心當你老了我也會這樣。因為在心裡覺的媽媽是榜樣。


安徽小珂媽咪


現在去養老院是一種時尚,我們老家在縣城,我們那裡老人都互相比著誰的子女孝順把父母送去養老院了。我們那裡養老院都是有很多公寓房間,兩人一間每間兩仟元一月裡面可以自己做飯,也可訂攴還方便有條件的子女送飯。那些個老人白天可說說活打打牌,很是得勁,老人都攀比去。到最後時間子女可把老人接回盡孝送走,你說這樣不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