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高位截癱還能康復嗎?

老趙與海


脊髓損傷高位截癱還能康復嗎?

脊髓損傷是由於各種不同傷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結構,功能損害,造成損傷水平以下運動,感覺,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使患者喪失部分或全部工作能力,活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脊髓頸段損傷造成四肢癱瘓者稱為四肢癱,胸段以下脊髓損傷造成軀幹及下肢癱瘓而未累及上肢者稱為截癱。



碰到過幾個截癱患者,有的是因為車禍,有的是從自己家平房上掉下來,還有一些是在田地裡從地埂上掉溝裡摔得。

治療了這幾個病號,說實話脊髓損傷患者恢復起來效果往往不盡人意。今天跟大家先說一下早期需要注意的吧!

脊髓損傷搶救期之後康復就應該儘早開始介入,一般是發病後的6-8周。

康復目標,保持正確的體位,預防褥瘡。加強呼吸訓練,預防肺部感染。肢體被動運動,預防關節攣縮和肌肉萎縮。主動運動,維持和增強殘存的肌力。

保持正確體位,仰臥位肩下墊枕,確保兩肩不致後縮。雙上肢放身體兩側的枕頭上,使肘關節呈伸展位,腕關節背伸約45度以保持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脊髓頸段損傷者可以手握毛巾卷,以防止形成功能喪失的“猿手”。



呼吸功能訓練,呼吸肌由膈肌,肋間肌,腹肌三組肌肉組成。脊髓損傷後其損傷面以下的呼吸肌癱瘓,胸闊活動度降低,肺活動量下降,特別是急性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無法排出,容易發生肺不張和肺部感染。

具體訓練,治療師用手掌輕壓患者胸骨下方,鼓勵患者用膈肌吸氣。腹肌部分或完全麻痺的患者不能進行有效的呼氣,治療師用單手或雙手在上腹部施加壓力,在呼氣接近結束時突然鬆手以代替腹肌的功能,輔助患者完成有效的呼氣。

排痰訓練,當患者因腹肌麻痺而不能完成咳嗽動作時,常使用體位排痰。具體的體位根據痰瀦留部位的支氣管末梢在上方的體位,咱們平常取側臥位。叩擊排痰訓練,就是手呈杯狀扣擊胸部,背部,使痰液鬆動並排出體外。



關節保護訓練,生命體徵穩定後,就可以進行全身關節的被動活動,一定要確保做到位。

還有直立適應性訓練,膀胱和直腸功能訓練,加強護理預防褥瘡等。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講解了。

我是康復科李醫生,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遠離亞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康復科李醫生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由於損傷和/或疾病等因素引起的脊髓結構及其功能的損害,以致損傷平面以下運動、感覺、植物神經功能的異常改變。

常見的病因:交通事故、高處墜落、運動創傷、自然災害等;尚有炎症、變性、腫瘤、血管病變以及發育性因素等。

不同節段脊髓損傷的臨床表現

脊髓損傷以功能完整保留的節段定損傷平面。

例:C5損傷(C5以上功能好,以下不同程度損害);

C3-C8——頸脊髓損傷——四肢癱(可能出現呼吸功能障礙);

T1-T12,L1-L5,——胸、腰脊髓損傷——截癱;

圓錐綜合徵,馬尾綜合徵——二便功能障礙。

脊髓損傷使損傷平面以下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引起呼吸、循環、泌尿、神經、消化等多系統併發症。

呼吸功能的損害對脊髓損傷病人是嚴重的威脅,呼吸系統併發症是脊髓損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炎、粘液瀦留、肺不張、上呼吸道感染、胸腔積液、反覆感染所致的呼吸衰竭),嚴重縮短患者的預期壽命,大幅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症狀

脊髓損傷患者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症狀是呼吸困難,其他症狀包括慢性咳嗽和/或咳痰、慢性喘息等。


臨床處理

氣道分泌物清除;

呼吸機;

電刺激技術;

呼吸康復訓練;

呼吸功能重建。


第一類,頸5及以下脊髓損傷患者

第二類,頸3-4水平脊髓損傷

輕度:治療內容為呼吸功能康復訓練,治療後患者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中度:常需間斷人工通氣,此類患者的副神經完好,可採取副神經重建膈肌功能技術,輔助呼吸功能康復訓練,患者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或使用膈肌起搏器(膈神經完好者,膈肌內植入式);

重度:需長期呼吸支持,或使用膈肌起搏器(膈神經殘存者)。

第三類,頸2及以上脊髓損傷患者

其多為頸1-3水平骨折,骨折時,脊髓損傷多為不全損傷,患者能在急救現場存活,但隨後脊髓水腫,神經惡化,處理不及時,發展為完全脊髓損傷,失去自主呼吸,必須機械通氣。由於膈神經完好,一般均能使用膈肌起搏器。

歡迎關注“慢性阻塞性肺病網”頭條號,更多呼吸內科知識科普等您看~如果有慢阻肺、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和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都可以諮詢慢性阻塞性肺病網哦!

慢性阻塞性肺病網


脊髓損傷的患者一般都是有明確的外傷損傷史,損傷水平以下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和二便功能障礙。根據損傷平面不同導致不同的後果,一般分為四肢癱和截癱。脊髓損傷高位截癱的患者是需要進行康復的,根據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康復預期效果。

根據美國脊髓損傷協會標準,脊髓損傷程度有不同的分級。對脊髓損傷患者的康復有不同的治療分期。在急性期,傷後八週左右,康復的目標是保持呼吸道的清潔、保持關節活動度和癱瘓肌群的長度、加強殘存肌群包括膈肌的肌肉力量、改善血管運動控制。對此,需要進行的康復手段有:患者良姿位的擺放,注意每兩個小時變換一次體位;對患者進行可以承受的被動運動;力所能及的主動運動或者引導患者進行正確的主動運動;注意對患者進行胸腔護理;對患者進行血管舒縮訓練。

在八週到六個月的這個階段,主要康復的手段是牽伸、肌力訓練、平衡訓練、轉移和輪椅上的減壓訓練。牽伸訓練主要牽伸膕繩肌、內收肌、跟腱和髂腰肌。可以防止肌肉的張力過高,也可以為後期的站立左立訓練做好準備。肌力訓練主要是使用抗阻訓練和PNF技術、懸吊及滑輪系統、沙袋及彈力帶或者利用自身系統來進行訓練。可以代償一些麻痺的肌肉。

高位截癱的患者良好康復的預後根據損傷平面的不同有多種可能。C1-4損傷患者最後可能會依賴膈肌維持呼吸,可用聲控的方式來操縱某些活動,生活能力是完全依賴。C4-5損傷患者在輪椅上可以依靠大部分依賴來生活。C6損傷的患者良好的預後可以用手來驅動輪椅,獨立完成穿上衣,基本獨立完成轉移,自己能夠開特殊的改裝車,生活能力達到中度依賴。

參考文獻:

張青蓮. 脊髓損傷後康復護理進展[J]. 中華護理雜誌, 2003, 38(9):721-723.


張博士體態康復


你好。

關於脊髓損傷高位截癱後恢復的問題其實會受到很多方面很多因素的影響。首先從組織學的角度來看,神經細胞雖然屬於所謂的永久性細胞(損傷以後不可再生),但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神經細胞也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如果損傷的僅僅是神經元的軸突或者僅有輕微的胞體損傷(脊髓損傷輕微),那麼神經細胞是可以通過修復反應實現再生的。但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膠質細胞增生的速度比神經元再生的速度要快,極容易形成瘢痕性修復,使得正常的神經結構通行受損,從而影響神經的功能。

以上的情況說的是手術級別所造成的損傷。如果是由於車禍或者是其他外傷所導致的脊髓損傷高位截癱,康復效果還需要結合臨床的實際。根據損傷的方式與損傷的部位不同,其預後往往是不一樣的。

脊髓損傷與高位中樞離斷之後,脊髓暫時喪失反射活動的能力,進入沒有反應的狀態,叫做脊休克。主要可以表現為血壓下降,外周血管擴張以及發汗反射不出現等等。這種現象只發生在離斷以下的水平的部分。以後一些以脊髓為中樞的反射的活動可以逐漸恢復。首先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原始的反射,比如腱反射和屈肌反射等等,然後是一些比較複雜的反射,在度過了脊休克期之後根據患者的臨床體徵才能做出相應的預後診斷。

脊髓損傷高位截癱大多數屬於硬癱,即由於失去了高級中樞對脊髓的抑制作用,導致易化作用明顯加強,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以及病理反應呈陽性。脊髓離斷後伸肌的反射往往減弱而屈肌反射比正常時加強,後者的反應占優勢,這對癱瘓機體支持體重是很不利的。因此在脊髓低位貫穿性損傷的病人,通過站立姿勢的積極鍛鍊以發展伸肌反射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這種鍛鍊可以使下肢伸肌具有足夠的緊張性以保持伸直,以便能依靠柺杖站立或行走。對於脊髓高位截癱的患者,康復訓練對保存和恢復一些肌群的功能也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的。

但是醫學也有其時代與科技發展水平的侷限性,有一些問題和機制仍然不明。人體是一個神奇的有機體,康復治療的意義仍然不容忽視。永遠不要放棄希望但也要認清現實。


科學運動與健康


高位截癱能否恢復,要參考截癱的原因 截癱的時間 脊髓受損的嚴重程度等。

若是因頸椎骨折脫位造成的脊髓橫斷性損傷,截癱幾乎不可能恢復。

若是因瞬間揮鞭樣外傷造成的截癱,很多病例可以逐漸恢復肢體的功能。

若是頸椎手術術中器械臨時壓迫或血腫一過性壓迫造成的截癱,很多病例在經過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休養康復後肢體可以部分甚至全部恢復功能。

如果截癱症狀已維持一年以上仍無改善,再康復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脊髓的損傷後再修復一直是臨床研究的熱點難點,一直沒有明顯突破,換頭手術曾經炒得火熱,但解決不了移植後脊髓再通的問題換頭就不可能算成功。



骨科申楊


高位截癱是指病變部位發生在脊椎較高位置上,一般是從胸2以上的脊髓橫貫性的截癱叫做高位截癱,胸3以下的叫做下半身截癱,高位截癱的患者根據發病的原因,如外傷或脊髓病變等,其治療的難度和預後各有不同。

一般來說,治療的最佳時間在一年半內,超過的時間受損的脊髓很可能發生缺血性壞死從而發生不可逆的永久性損傷,在損傷的早期,治療方法多通過回覆椎管口徑,以避免神經再次受到損傷,但對於已經受損的神經處於麻痺的狀態並不能得到恢復,如果受損神經由於時間過長未得到治療而出現缺血性變性,這也是一種不可逆的損傷,意味著恢復無望,並且很可能伴隨發生痙攣性截癱,嚴重時會出現肌萎縮,終生致殘。

現在治療手段上,還是通過對於神經的軟化,修復,再生的途徑治療,或進行功能性的恢復,這些方案都是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和發病時間做決定,且前提是神經並未出現缺血性變性或壞死。


KK健康


這種問題,不應該問當事人的主治醫生嗎?無語=_==_==_==_=



朵朵花兒水中游


我都九年了,錢花了不少,可是病一點沒好


用戶7646814426060


截癱的病人痊癒的幾率非常渺茫,出行都要靠輪椅,但是也要積極的去面對生活,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就要接受事實了,生活還在繼續,要積極的做一些康復的訓練,把現在還有的功能加強鞏固,把可能出現的功能誘發出來,或者訓練一些代償的動作,這樣可以使生活的治療有所提高,如果是損傷部位較低的,那手的功能因該不會受多大的影響,可以在此基礎上訓練坐位平衡,由臥位自己坐起,還可以訓練一下輪椅與床之間的轉換,但這些動作要去正規的大醫院的康復科找專業的康復治療師來指導訓練,還有平時要多翻身,以免引起壓瘡。要注意衛生清潔,避免引起尿路的感染。


快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